模範事蹟材料(通用21篇)

模範事蹟材料 篇1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温暖不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模範事蹟材料(通用21篇)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幹起,靠踏實肯幹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着報恩的情懷。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羣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建議下,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農民工黨支部積極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通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模範事蹟材料 篇2

韋,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家在平卜河邊,附近的平卜國小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19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裏,“他們也很危險呀!”聽到此話韋頓時淚如泉湧。但情勢已十分危急!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後牆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説完就衝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着,由於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急忙用嘴含着手電筒,往水裏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接着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馬上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裏,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並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裏。幸好韋家樓房牆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裏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形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牀架上可以勉強呼吸。此時進去救人,會捲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住。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後,筋疲力盡的韋迫不及待地直奔一牆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捨棄了親人選擇了學生。

2019年,韋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19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模範事蹟材料 篇3

賴小剛,男,37歲,成都公交集團運興巴士有限公司207車隊78路駕駛員,中共黨員。

賴小努力鑽研業務技能,修車工具隨身攜帶,酷暑可以鑽引擎室,嚴寒可以趴車底,有人問他“值得嗎?”他説:“自己不摸索,永遠都不會”。賴小剛常常幫助實習司機,無私傳授行車經驗,帶出了一批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安全行車、優質服務的優秀司機。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他駕車的安全行駛里程達32.31萬公里,連續20xx年無事故、無投訴,連續8年被公司評為安全駕駛員。

賴小剛始終堅持“服務只有起點,滿意沒有終點”的服務理念,雖然是四川人,卻在工作時堅持使用普通話;常常自備“愛心雨傘”,無償借給有需要的乘客使用,一堅持就是2年。其有情有義、普通而又愛崗敬業的形象感動了無數網友,被大家親切的稱為“雨傘哥”。5·12汶川特大地震時,賴小剛正好輪崗休息,但他立即步行趕往車隊,途中全力協助司機疏導乘客安全上車,而自己卻堅持不上車,他説:“發生了這麼大的災難,人們都想往家趕,我上了,有可能其他乘客就上不了,應該把機會留給乘客。”他到達車隊時,由於站外躲避災難的車輛和人員越聚越多,為確保公交車安全運行,賴小剛組織15名駕駛員,分為3組,協助保安巡邏,同時將學生、小孩和老人等安排進公交車休息。儘管此時賴小剛十分疲憊,還要擔心家中親人安全,但卻始終堅守崗位,第二天早上6:00,他又準時開始工作了。

賴小剛所在車組先後被授予黨員先鋒崗和工人先鋒崗稱號;20xx年他榮獲集團公司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xx年至20xx年連續五年榮獲集團公司標兵稱號;20xx年7月被選舉為集團公司第六次黨代會代表、星辰公司工會委員; 20xx年獲得四川省勞動模範稱號,同年入選“中國好人榜”好人、“道德模範·成都好人”。

模範事蹟材料 篇4

萬光亮,男,漢族,48歲,高中文化,具備“維修電工”和“操作電工”資格,是太原市#院總務科電工班的一名聘用制工人。

20xx年10月2日晚,萬光亮師傅當值電工夜班,接班後,他先在全院巡視用電情況,又應急為一間病房修理好突然熄滅的照明燈,按照規定於二十三時三十分關閉門診部電梯後回到了值班室。零點左右,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急診科通知:一名孕婦出現臨產症狀,需要乘坐電梯去四樓做超聲檢查。接到指令後,萬師傅馬上跑步趕到,並平穩的運送患者和家屬到達四樓。當他返回值班室的時候,在一樓門診大廳服務枱桌面上發現了一個塑料袋,並且清楚地看到裏面有厚厚一疊人民幣。萬師傅環顧四周,空無一人,想到這一定是來醫院看病的患者丟失的救命錢,他頓時焦急萬分,急忙拿起這袋錢趕到急診室,尋找失主,但是問遍了所有觀察室的人也沒有找到,於是又馬上向總值班彙報,經過與來到現場的總值班共同清點,袋內共有人民幣8500元,以及就診手續。萬師傅考慮到也許是去做超聲檢查的患者遺失的,便又跑到電梯口等候,正在這時,孕婦的丈夫滿頭大汗從樓上下來,焦急地尋找着什麼,經過核對,認定該錢袋確實是患者遺失的,馬上交給了他們。患者及家屬非常感動,對萬師傅千恩萬謝,還要拿出一些作為報答,但是萬師傅堅決地拒絕了,家屬感動地連聲説“好人,好人啊!”後來,這位孕婦在醫院婦產科順利分娩,她們全家專門用大紅紙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張貼在院內,感謝拾金不昧的萬光亮師傅。

醫院總務科的同事們都知道,萬師傅以前是一家鞋廠的工人,單位破產後,便四處打工,供養上學的兒子,過着清貧的日子,這些錢在當時相當於他近10個月的收入,但是他拾到財物,卻急着找失主,而不是據為己有,讓工友們非常欽佩。

醫院總務科電工班只有三名電工,但是擔負着保障全院醫療設備正常運行,手術室、供應室、病區等重點部門的照明、電梯的使用等非常繁重的工作量。尤其是為了保障醫院用電安全,萬師傅和工友加班加點改造、維護線路,經常工作超過12小時,最長的一次是改造西三樓、手術室、放射科的線路,為節省施工費用,電工班擔當了改造工作,加班加點地幹。在這期間,餓了,萬師傅就在醫院食堂吃碗麪,困了,就在值班室和衣躺一小會兒又起來接着幹,直到把全部線路安裝、調試好,開始正常運行後才回家,此時他已經連續五天沒回家了。

在日常工作中,萬師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每天維護、維修、更換、安裝醫院的設備、照明線路,負責醫院配電室的運行。他雖然是將近五十歲的人了,但換燈管、修插座、架電線,登高爬低樣樣都是搶在前面,只要科室有維修需要,他總是隨叫隨到,很快為大家排除故障。誰的家裏電路方面有什麼故障,約他幫忙,他也總是在下班後如約趕到,雖説耽誤了自己休息,可他説“答應幫人家忙,晚回家一會兒也要幹完!”萬師傅的工作作風,也贏得了大家的讚譽,他是大家心目中踏實肯幹的“老黃牛”,是維修及時、技術過硬的“及時雨”。

常常有人問萬師傅“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啊?”萬師傅總是很滿足地回答“剛來時試用期三個月,每月400元,後來每月800——1000元,現在漲到1400了。”大家不解的問:“你又不是醫院正式職工,幹這麼多的工作,你不覺得虧嗎?”萬師傅説,“人心換人心,市二院既然聘用我,就是信任我,既然簽了工作合同,我就要守信用,盡本分。再説我乾的這電工活關係到安全、關係到人命,必須實實在在,認認真真,不能以掙錢多少左右工作的態度,這也是做人的本分。”他這種樸實、知足、達觀的人生態度,更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在總務科的年度評選中,他被大夥兒評為了先進。

除了踏實工作、盡本分、講誠信,萬光亮師傅還曾救過一名輕生的跳樓者。那是20xx年的夏天,萬師傅在某單位打工,傍晚6時許,正準備下班回家的他突然聽到宿舍樓一片嘈雜,原來是一名女青年因感情問題一時想不開,坐在十樓的窗台上要跳樓。女孩的家長哭得都站不起來了,鄰居、朋友、許多人在樓下喊話勸她不要跳,女孩不為所動堅決要尋短見。萬師傅聽到消息後,馬上自告奮勇爬上十樓,走近女孩兒,苦口婆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三十多分鐘過去了,女孩兒情緒還是很不穩定,就在女孩腳一滑幾乎墜落的同時,萬師傅眼疾手快,一把抱住孩子的雙腿,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後來,電視台記者採訪他,稱他是“見義勇為的英雄”,可萬師傅卻樸實的説“這種事,誰碰到了都會全力幫助的”。

樸實光可鑑,誠信亮人生。萬光亮師傅説,他願意像燈泡一樣,毫無保留的發光,給人照亮!他雖然過着知足者常樂的樸實生活,但是卻用“盡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着自己人生的道路,也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模範事蹟材料 篇5

是閔行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擇優種子研究室負責人、高級農藝師。五一勞模事蹟材料作為一名年輕科技幹部,她處處以身作則,踏實苦幹,虛心好學,二十多年來,一直默默地奮鬥在雜交粳稻育種生產第一線,通過“秈粳搭橋”等技術,培育出優質高產強優勢雜粳組合“秋優金豐”,被列為上海市雜交粳稻主推品種。她憑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近五年來她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勞模、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第十屆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人和第七屆國際發明博覽會“創新天才”等榮譽稱號。

刻苦學習,崗位成才

育種是一項創新性強而不易出成果的實踐性工作,曾有多少“寂寞高手”苦苦追尋一輩子而遺憾告終。科學無止境,雜交粳稻育種需要掌握植保、栽培等多方面專業技術知識,只有不斷地創新、汲取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才能緊跟水稻育種時代步伐。

利用業餘時間研讀雜交水稻專著、勞模事蹟簡介、上網查資料、捕捉雜交水稻領域最新信息,虛心向育種專家學習請教。如在考察和探討《水稻超高產育種》課題時,碰到疑惑,刨根問底,直到徹底搞懂為止;又如抓住天南地北育種單位雲集海南南繁的有利條件,冒着炎炎烈日,向水稻育種專家請教育種技術,共同交流、探索育種新技術,潛心研究親本材料的特性,總結、探索科學雜交育種方法,提出了“只有走秈粳雜交的育種技術道路,產量才能有重大飛躍”的育種思路。利用秈粳亞種中間材料為“橋樑親本”,在晚粳稻品種中導入秈稻恢復基因,成功育成強優勢、高結實率、花粉量大的雜交晚粳恢復系,與優質高產豐產性好的不育系雜交。通過“秈粳搭橋”技術培育出的優質高產強優勢雜粳組合“秋優金豐”,於__年____月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__年獲農業部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經幾年推廣種植,“秋優金豐”表現出高產、穩產、米質優、抗性強,深受種植户的歡迎,在超高產栽培條件下,企業勞模先進事蹟具有8公斤潛力,常規種植畝產65公斤,解決了多穗與大穗、大穗與高結實的矛盾,“秋優金豐”米質經檢測,1____項指標均達農業部優質米一級標準。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水稻科研既是一門腦力勞動,更是一項高強度的體力活,尤其對於水稻育種人員來説更是如此。育種工作長期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環境和條件下來完成,氣候愈是惡劣,工作愈是緊張和繁忙,有人形容育種人就象一隻“候鳥”,一直跟着太陽遷移在上海和海南之間,南繁北育,其中的艱辛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育成和推廣一個品種至少需8至9年的時間,週期之長,

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之為“兩個五年計劃”。為了加快世代進展,每年奔走於上海和海南之間,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陰雨綿綿的雨天,她都毫不間斷地出現在水稻育種試驗田,特別在海南基地配組期間,工作量大,人手少,從早上六七點鐘進行人工剪穎,中午再到稻田進行人工配組授粉,供電所所長個人先進事蹟經常忙到下午1、點鐘才吃午飯,為了隨時掌握和了解水稻親本材料的生育狀況,需不間斷地下農田,往往是在水田裏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累了到田埂上休息一會,接着繼續觀察各種農藝性狀,回到辦公室及時整理數據,研究育種思路。在平時,她經常放棄休息日觀察水稻的生長規律,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水稻育種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她經常冒着酷暑,深入田間,免費為農民傳授水稻種子生產技術指導,熱心解答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深受農民的好評,成為農民的忠實朋友。目前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勞力不足,嚴重製約着制種生產的規模發展問題。她大膽探索創新,開展試驗示範,應用現代農藝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制種畝產達到15公斤,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制種產量,加快了高產、優質雜交粳稻“秋優金豐”的推廣。

模範事蹟材料 篇6

虞菊伢,女,1967年8月出生,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南渡鎮梅莊村農民,20xx年春節以來被社會各界譽為“信義妻子”。

20xx年春節前的一天,溧陽籍包工頭施阿林在為工友們結算工資的途中,出了車禍,住院後一直昏迷不醒。工友們得知了這一消息後,痛心疾首的同時,也在擔心自己的工錢該怎麼結算……就在這時,跟施阿林一起幹了十多年的老工友陳雲根,接到施阿林妻子虞菊伢打來的電話,讓他召集一起幹活的工友們在第二天,也就是臘月28日到他家領工錢。

原來,施阿林出車禍後,身患腎病多年的妻子虞菊伢,一邊頂着壓力和傷痛竭力照顧丈夫,一邊冒着風雪開始向親朋好友借錢為工友結算工資。在虞菊伢的努力和親戚朋友的幫助下,籌到了12.5萬元,加上自己家裏的2.5萬元,終於湊齊了15萬元工錢。

臘月28日那天,工友們齊聚到了施阿林家,當天,最多的工友唐小麻拿到了3.1萬元,最少的也拿到了200元。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使陷入巨大苦難的家庭,能夠始終懷着一顆講誠信、守信用的良心?懷着這樣一種心情,我們走進了虞菊伢的家——溧陽市南渡鎮梅莊村。

曾經跟着施阿林打零工的村民潘來保告訴我們,他們所

在的自然村叫東管村,共80多户人家,幹泥瓦匠出身的雖只有5、6人,但在施阿林的示範帶動下,這裏的裝修承包活還是遠近聞名的。原因是施阿林不僅活幹得好,而且講誠信、守信用,周邊民房、廠房翻新改造都找他,想幹的活幹不完,阿林還帶動了一批像潘來保這樣年長的村民打零工,帶着大家動手致富。

鄰居李秀珍説:“虞菊伢一團和氣,從不與人紅面孔,遇上誰有困難,總是大方幫助。”她感慨地講:“去年,我丈夫生病住院要開刀手術,家裏錢不夠,就向菊伢開口借20xx元。她二話沒説,就把省吃儉用的錢送來,我感激得連聲説謝謝,她説謝什麼,誰家都有困難的時候。”

從村民們的反映中看出,夫妻二人平常就是一對熱心腸,只要別人有什麼困難,但凡自己力所能及,一定是不遺餘力地幫上一把。在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後,不禁要對倆人更加欽佩。

施阿林的童年是揹負着生活的重擔度過的。14歲時,父親在無錫打工時因工死亡,家裏突然沒了頂樑柱, 施阿林讀到七年級也就只好退學了,於是,他小小年紀就幹起了泥水匠活。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貧苦出生的妻子虞菊伢也很能吃苦,進門後不但把老母親服侍得妥妥當當,家裏更是照顧的十分周全,村裏人都説這樣的好媳婦真是打着燈籠都難找。

然而,年前的這起車禍還是給這個平淡幸福的家,又一

次沉重的打擊,經歷過苦難歷練的虞菊伢依然選擇了堅強。在南京陪伴丈夫就醫的病房裏,虞菊伢談定地説“丈夫醒來後肯定也會支持我這樣做的。工人們的工錢結了,心裏才踏實”。

這對夫妻的誠信事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各界的捐款和救助如雪片般飛來……借給虞菊伢6萬元,幫助她結清工人工錢的朋友周建榮説得好:“憑他們的為人,借錢給他我放心。如果以後他們沒有償還能力,就當我為他們捐款了。”

20xx年2月,溧陽市委市政府授予了虞菊伢“溧陽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表彰她勇於擔當、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並鼓勵全面市民向她學習。虞菊伢的感人事蹟也被中央電視台、新華日報、現代快報、常州日報等媒體報道。其中3月22日央視新聞頻道的“共同關注”欄目以《阿林嫂:兩難面前 諾言最重要》為題對虞菊伢的信義之舉進行了近7分鐘的報道。

模範事蹟材料 篇7

龍,男,19xx年出生,侗族,鎮遠縣蕉溪鎮下街組人,現為鎮遠縣紅十字骨傷科民族醫院院長。

龍祖傳接骨醫術遠近聞名,世代相傳,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了,傳至龍已是第六代。龍氏接骨醫術,痛苦小,見效快,收費低,羣眾信任度高。為了把世代相傳的接骨醫術絕學發揚光大,當龍父輩傳授給他後,他潛心鑽研,不斷髮揚狀大,通過他的不懈努力,現已建成全縣乃至全州頗具規模的花園式的“骨傷科民族醫院”。

為滿足廣大患者求醫的要求,傳承民族醫學文化,取信於民,龍格守“行醫講醫德,做事講誠信”,不畏艱難,艱苦創業,把父輩的“小珍所”變成了“大醫院”。

龍xx1986年開始隨父從醫,1991年開辦自己的骨傷科珍所,通過不斷地打拼、搏弈,20xx年經黔東南州衞生局審核,鎮遠縣衞生局批准,自己籌資在蕉溪鎮修建並掛牌成立了“龍骨傷科民族醫院”。醫院佔地面積xx4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開設有門珍部、住院部、放射室、B超室、心電圖室、化驗室、手術室、供應室等醫療業務機構,另還設有院辦公室、財務室、醫保農合辦公室、醫護辦公室等行政機構。機構機制健全,管理規範。醫院配置有500MA、300MA、xx0MAX光機和GR、G臂機、心電圖機、彩色B超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功能麻醉機、綜合麻醉手術牀、心電監護儀、骨傷科手術器械、xx0急救車(2輛)等設備。有醫護人員1xx人,年營業額逾500萬元。建院以來,共醫治患者26000餘例。醫院環境優雅,功能齊全,充分考慮病人康復需要住院病房配有衞生間防滑地板,功能鍛鍊扶手室外建有中心花園康復活動場地種植樹木花草,建有觀賞魚塘等,院內有職工食堂,病人食堂,配有專職營養調配師,好為病人調配營養善食,龍xx醫院由於服務周到,技術精湛,治癒率高,收費低廉,周邊省,市,縣在許多患者慕名而來就診治療。為方便患者就近及時,龍還把醫療機構向周邊延伸拓展。2019年4月在銅仁地區玉屏縣開設“龍骨傷科門診部”,2019年拓展為“玉屏縣龍骨傷科民族醫院”,20xx年11月又在黔東南凱里建設“黔東南骨傷科醫院”,為此,龍上下奔波,悉心瞭解患者傷情,撫慰患者安心養傷,並親自為重症者操刀療傷。

為減輕患者負擔,每年免費接送患者,均達400多人次,僅用於車在費用年均達四萬餘元(司機工資,燃油費,維修費)龍從醫為本,總是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總是以一流在服務、低廉的收費對待前來就醫的患者,如玉屏縣新店鄉老寨村陸春香女士,2019年9月外出江蘇打工,不懂從二樓摔下,導致多發性腰椎、骨盆、右腳脛骨、雙股骨等多處骨折,送外江蘇省人民醫院治療,醫院告之,醫療費預計20多萬元,且還有可能殘疾。患者男友聽説後即與患者分手,患者處於極度痛苦和絕望之中。後患者家屬,多方打聽,獲知龍xx醫院是一所專治骨傷的民族醫院,且服務熱情收費低廉,於是花了一萬二千多元租車,把患者從江蘇接回治療。在龍xx醫院僅兩個月餘的時間便治癒出院,恢復正常,僅花醫療費一萬伍千多元,令患者及家屬感動不已,此類事例不勝枚舉。

龍神奇的接骨醫術,雖名聲在外,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認可和廣大羣眾的讚譽,但他並不滿足現狀,而是不斷地在探索、鑽研、發展。為不斷推陳出新,20xx投入資金研發,使用方便骨傷,通過反覆研究、實驗和改進,成功研製出“苗藥骨安康劑”,被縣 政府授予“科學進步二等獎”。20xx年又與xx大學生命科學院共同研究開發出治療骨折、骨傷的“骨安康乳膏”和“骨安康噴劑”,並經臨牀使用,效果好,具有安全、毒副任用小、消腫止痛快、促進骨折骨傷癒合效果明顯和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

龍精益求精,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深受廣大羣眾好評,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20xx年被評為“黔東南州2019-2019年度拔尖人才”,2019年被評為“黔東南州優秀民族民間醫務工作者”,2019年被中共鎮遠縣委、鎮遠縣 政府授予“優秀鄉土人才”。龍xx醫院現被周邊地區和縣指定為城鎮職工醫療和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醫院。

龍不僅傳承了民族醫術,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隨着他醫院的不斷拓展,為大中專畢業生提供了就業的平台,緩解了就業難的矛盾,而且方便了羣眾就醫,為社會減輕了壓力,為穩定作出了貢獻。

模範事蹟材料 篇8

人生短短數十寒暑。怎樣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怎樣將剎那化為永恆?雷鋒有句話説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種意識就是雷鋒精神,它是可以永遠流傳並作用於物質軀體的永恆動力。

鴨子鋪社區有這樣一位羣眾,他叫周林澤,男,生於1969年,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骨子裏滲透着與生俱來的真、善、美。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鑄就了他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品質,他的愛心與奉獻受到人們的傳頌。

他是帶頭致富的先鋒。1990年前,他和所有的農民一樣,每天過着種地、做木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時做木工基本上都是斧頭、鋸子、鑿子,沒日沒夜的幹活,只能勉強度日。隨着個體私營經濟的復甦,辦起了養豬場,由於他勤奮好學,鑽研技術,為人誠實,生意日益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全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事業有成後,面對上門藉資金、要種苗的,他總是十分熱心給予大力幫助扶持。

他是左鄰右舍的好兄弟。他對待左鄰右舍像春天幫的温暖,時時刻刻把他們的事掛在心上。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跑前跑後、問寒問暖,幫助解決。生活中,誰思想上有了疙瘩,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解開。他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家周邊建設成了一個温暖的大家庭。一次,鄰居家購買飼料需要用錢,他二話沒説就把自己要買飼料的錢先給鄰居,他老婆抱怨:“你這樣,自己家養的豬怎麼長?”他説:“人家有困難來找你是對你的信任,有能力就幫一下。”

他是社會的活雷鋒。周林澤只要看到有困難或需要的人,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在長沙市開福區鴨子鋪愛心輔助會啟動儀式活動中,捐款捐物他總是身先力行,為羣眾樹好樣子。周林澤所住的周圍,老年人比較多,有時看見哪個老年人拎菜,只要被他看到,他都會幫助老人把菜送到家裏。到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的時候,他會慰問社區困難的孤寡老人,陪老人們説説話、下下棋、打掃衞生,做一頓飯給老人們吃,也會送上一些慰問品給老人,每當這時,老人們總是拉着他的手説:“這個世上怎麼會有你這麼好的人呀!謝謝你來看我們呀!”,正是這一句句感動的話,讓他更有了堅持下去的決心。大家都誇他是當代的活雷鋒。

他是社區文明的傳遞員。周林澤積極擔當文明宣傳員,幫助社區幹部發放宣傳品,帶頭維護社區公共秩序,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他還積極勸導,當起了文明勸導員。

他是公益活動的帶頭人。周林澤把8小時外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他不但自己積極報名參加社區公益活動,還帶動家人、鄰居參加。由於鴨子鋪社區位於瀏陽河畔,所以社區還保留了傳統的習俗-划龍舟,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賽。從2019年開始,他成立了龍舟協會,並擔任了龍舟協會的會長,每到端午節前,他都會組織人員划龍舟,安排人每天訓練,在比賽的當天,還在河岸設鏢台,只要龍舟經過,他就讓人綁兩條香煙在一根長長竹篙上,通過竹篙遞給龍舟上的划船手。現在,每年龍舟費用已經達到5萬元以上,大部分的費用他都可以得到贊助,但是如果實在活動資金少了,他都會從自己的口袋中掏錢補貼。

周林澤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助人為樂的人,他把“助人是快樂的”當作一種信念,當作一種心態。他給人們的印象是他優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熱情、友善的心態,是他真誠、真摯的善舉,他就是我們身邊助人為樂的典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脊樑。

是的,周林澤就是這樣一個好人,他不計付出和回報,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社區做事,為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服務,那些點點滴滴助人為樂的“小事”,貫穿着周林澤的日常生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未曾改變。

模範事蹟材料 篇9

楊連雲,男,1929年7月19日出生,高小文化,中共黨員,時任泖港鄉新建村大隊長,在農業以糧為綱抓糧食產量,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水稻種植早稻早產,每畝達到800斤以上的泖港鄉首位,振動全鄉及全縣,為此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退休後住在松江區泖港鎮新建村陳閣421號。

王雲仙,男,1931年12月25日生,國小文化,中共黨員,原住泖港公社勝利大隊長浜隊,他是一個農民,自從16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70年代初期,由於農村農業技術落後,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對二麥產量,一直上不出,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此,他大膽創新,為二麥豐收,探索出一條高產路子,這就是一條溝,二麥豐收靠條溝而出名,使各生產隊二麥年年豐收,得到了羣眾收評,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居住在泖港鎮焦家村百家253號。

毛金寶,女,1923年出生,年死亡,文盲或半文盲,中共黨員,曾經擔任新興村的婦女主任,分管計劃生育工作。她是“活學活用”的先鋒人物,在自身缺乏文化水平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學習途徑及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能熟練地背誦《__語錄》及老三篇(《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白求恩》),甚至在五、六十歲時還揹着語錄袋進行走家躥户的宣傳。毛金寶的個人奮鬥和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在新興村的歷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筆。曾榮獲1977年上海市農業學大寨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馮纘衝,男,1940年11月10日出身,二醫大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正教授職稱,1966~1978年響應__“6.26”把醫療衞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精神,作為“種子”醫生來到偏僻農村泖港從事婦產科臨牀科研診療工作,他刻苦學習,努力鑽研,廢寢忘食,一心為病人着想,竭盡所能為病人服務,研究發明了宮內宮腔鏡診療技術獲全國重大成果獎,並多次獲國家、市級科研成果獎,為婦產科醫學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於1977年榮獲上海市農業學大寨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如今,年邁的他仍然堅守在醫療衞生事業崗位上,為解決婦科疑難雜症發揮着餘熱。

顧象忠,男,1930年出生,高小文化,泖港鎮新龔村人。從1969年起擔任生產隊長後,帶領羣眾帶頭苦幹,科學種田,在全公社範圍內先創下了噸糧生產隊,人均分配收入全公社第一位,為此,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退休後居住在泖港鎮新龔村大泥羅家浜隊。

沈善龍,男,1924年出生,高小文化,飼養員,家住新龔村大泥外浜隊。自擔任生產隊飼養員後,以場為家,以雞為伴。多年來摸索出一套從小雞到出售,死亡率低、成本低,生長期快,盈利大的一套科學技術,為以副養農,為生產隊社員增加分配水平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為此,於1977年榮獲上海市農業學大寨先進(工作)者榮獲稱號。沈善龍同志,於1979年因病故死。

邱德明,男,1944年4月出生,國中文化,泖港鎮範家村人。他原是一名建築工人,在1975年初,大隊幹部為了改變原永利9隊較落後的面貌,動員老邱從松江建築隊回來擔任隊長。在他擔任隊長期間,工作上堅持原則,積極帶頭,生產隊管理形成良好模式,在羣眾中樹立了威信,從而生產隊從一個落後隊成為全大隊先進隊,生產隊各種工作都在全大隊前茅。為此,於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退休後居住在泖港鎮範家村163號。

模範事蹟材料 篇10

鄒大東同志身為太和鎮太和村的一名黨員,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以及家人(妻子、兒子、父母)遵紀守法,深愛自己的職業,積極工作,敢於開拓創新,在他家的大院裏,一進大院門,就能清晰看到圍牆上貼着一幅用紅紙製作的“八榮八恥”宣傳單。大門檻上貼着橫幅為“和諧社會”的醒目門聯。使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隨時能看到“八榮八恥”的內容,把其內涵烙印在心中,以此為行為座標,對待處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他及家庭成員沒有違反任何法律、法規,平常還利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向周圍羣眾宣講,家庭成員不但自覺學法,依法利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還通過聽講座等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和當前的各種政策,使大家樹立了正確的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安全隱患意識,還通過村委會建立的普法學習平台,宣講大家要遠離毒品,防止暴力,正確處理身邊的“合理不合法”案件,有效預防上訪事件和羣體性安全事件。就20xx年1月至今,就組織羣眾學習講座10次,接受教育的人就達20xx餘人次。

組織院鄰召開院壩座談會,與大家交心、談心,互相學習各種知識,比如:微機學習,院鄰里有些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從來沒接觸過電腦,大家都很好奇,鄒大東就利用所學到的微機知識,教他們學習簡單的開機、關機、上網查詢資料、看電影、上QQ網絡,豐富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妻子左君還經常在村裏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教大家

尊重科學,帶頭進行節能減排,養成文明生活、禮貌待人、健康對待人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保持優美的衞生環境,自覺保持居室、庭院環境整潔乾淨,經常召集院子裏有勞動能力的婦女打掃院壩,每週做兩次以上大掃除。還籌資20xx餘元栽種院落樹,把相鄰的五個大院栽樹500餘株,美化了環境。特別是他家居住的獨立小院,做有花壇,種有桂花、黃角蘭等風景樹,環境十分優美,空氣十分清新。 在勞動生產中,鄒大東帶領妻子還經常幫助院鄰參加農業種植,幫助本村低保户張元洪割穀子,給養殖大户徐道成養蠶,傳授養蠶技術,使他們在缺勞力時,得到及時幫助,缺技術時得到及時有效的傳授。

該同志在處理家庭關係上,也十分得當。夫妻之間能和睦相處,從來沒有發生打架、互相辱罵現象,家裏的大小事務由雙方共同商量完成,從不推諉;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共同努力,共渡難關。教育子女方法科學合理,不打罵孩子,以身作則,勤勞樸實,給孩子樹立榜樣,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尊老愛幼,如何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同時,教育子女在學校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尊敬師長,搞好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該同志的子女鄒京珂在合川中學讀高二特尖班,成績優異,名列全校年級前茅。自訂規矩,每月給孩子定期教育“平安和諧”社會建設形式、意義。還教他唱紅歌,接受紅色教育。

鄒大東在贍養父母、尊敬老人方面,也做出了表率:他於1992年與妻子左君結婚,妻子的父母健在,自己的父母也健在,兩邊的父母加起來就有4個老人,而自己的妹妹遠在他鄉打工,不能照顧父母,4個老人平常的生活都落到夫妻倆人身上。還有自己的母親於20xx年因腦出血,患了偏癱,行走不方便,生活有時都要靠人護理,平常母親的洗澡、洗衣都全是左君一人承擔,他們都沒有一點怨言。加之他們又沒有經濟來源,鄒大東平常還給他們生活費、零花錢,還要承擔日常的醫療費用,有時,買點書報,平常徵訂些雜誌,給他們閲讀,還給他們談外面的形式,外面的發展國際、國內的重大新聞事件,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精神生活,使他們無憂無慮、健康的安度晚年。這樣的家庭目前還不是很多,能做到這樣,他們夫妻倆所付出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這在當地羣眾中都傳為佳話,大家都翹大拇指讚揚他們夫妻倆,同時,也給周圍羣眾作出了表率,形成了人人講文明,家家促和諧,推動社會進步。以創建平安和諧的小家庭,助推平安和諧的大社會。

模範事蹟材料 篇11

丈夫呂海全,42歲,水冶鎮二中一級教師、省級優質課教師,連續多年畢業班把關教師;妻子馬瑞紅,40歲,水冶鎮二中一級教師、省級優質課教師教師。兒子呂鑫,16歲,共青團員,新鄉市一中高一學生。我們三口之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核心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於助人,相敬相愛,家庭和諧、温馨,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敬業愛崗,互相促進

1990年7月,我和丈夫都畢業於安陽師範。因為我們有着共同的理想——忠誠人民教育事業,而走在一起。儘管當時教師地位低下,收入微薄,跳槽風勁吹,仍沒有動搖我們的信念和追求。我們互相鼓勵、支持,在收入微薄的情況下,一起自費參加大專函授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在取得大專畢業文憑後繼續自費報讀本科,先後獲得了本科畢業文憑。在工作上,我倆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成績名列全鎮的前茅;我們先後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幹,參加全鎮、全縣乃至全省的教學比賽都先後獲獎。我倆以真誠和愛心成功地轉化了一批又一批後進生,也培養了一批批的優等生.能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並熱心指導、扶助年輕教師。我夫妻倆的工作表現得到單位、家長、社會的高度評價。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市級以上獎勵。在近二十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學第一線,默默地燃燒着自己,照亮着別人。

二、夫妻恩愛,同舟共濟

我夫妻倆恩愛和睦,一起承載工作、生活的重壓。我們都戰鬥在教育第一線上,都連年擔任學校畢業班工作,工作繁重,但我倆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由於公公去世的早,婆婆也於去年不幸去世,我夫妻倆下班後就分工合作做家務,邊做家務邊交流工作情況、商量生活事情,溝通感情,如果誰的工作任務重,對方就主動做好家務,減輕對方的工作負擔。因此,我倆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20xx年6月是我夫妻最經受考驗的一段時間,我剛做完宮外孕手術,丈夫單位許多事都千頭萬緒,不能請假照顧我,我理解他,體諒他。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他請姐姐請幾天假來照顧住院的我。丈夫很體貼我,買菜煮飯,做一些可口的飯菜送去醫院給我吃,晚上回來後馬上幫忙做家務,照顧我。這段時間他雖然疲憊不堪,身體虛弱,但沒有怨言,因為夫妻之間必須有一方要付出。就這樣,一家人互相關心,同舟共濟,平穩地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丈夫的工作也未受到影響。在共同的生活中我夫妻倆的感情更深厚。

三、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把孩子培養好,也是對國家、對社會一種貢獻,因此,我夫妻倆不管多忙,也抽時間教育孩子。我們統一教育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温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學會感恩,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他孝敬長輩;發現他對人有不敬的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責任心,我教他學會煮飯、洗、摺疊衣服、收拾房間等,給機會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裏的事情讓他參與做。為了培養孩子勤奮好學的精神,我們帶頭學習,教育他除了學好各門功課外,還應多看課外書,擴大知識面,陶冶性情,給他訂閲多種報刊,經常帶他到書店買課外書閲讀;教育他學會安排時間學習,先認真完成作業,再痛快地玩。為了讓他有強健的體魄和頑強的意志,我們讓他從小參加學校的各種艱苦的體育訓練;為了鍛鍊他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會考後讓他在他舅舅的建築工地裏做暑期工,在猛烈的陽光下做雜工,體驗勞動的滋味、賺錢的艱苦。一個月的艱苦勞動,使他學會了勤勞、節儉、珍惜學習機會。平時多和他溝通,瞭解他的心理,及時引導

教育,採用表揚、鼓勵的方法樹立他的自信心。由於我們注意教育方法,所以孩子能茁壯成長。孝順長輩,勤做家務,獨立能力強,勤奮好學,熱愛集體,樂於助人,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學習成績不斷進步,國小畢業後參加新鄉市一中面向全省的招生考試,在數以萬計的考生中脱穎而出,以優異的成績被新鄉一中少兒班錄取,入學後不負眾望,學習成績蒸蒸日上,九年級時躋身全校前三名。兒子是我們的驕傲!

四、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我們三口之家中,我、丈夫、都是人民教師,兒子是共青團員,我們都熱愛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待人熱情有禮。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嚴格遵紀守法,從沒有參與黃、賭、毒等違法活動,模範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我們廉潔奉公,一切從學校、學生、老師、家長利益出發,從來沒有為了個人利益而收受賄賂、以權謀私;家庭成員守廉、助廉、倡廉意識也強。

五、鄰里團結,互相幫助

我們的鄰居子女不在身邊。他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我們都熱心幫助。下水道堵塞,我們去疏通;樓梯、車房通道骯髒,我們常打掃;晚上樓道黑暗,我們自己安裝樓道燈,方便大家上下;鄰居家忘了帶鑰匙出門不能進家,我們就請他進來坐或打電話(給他家人),等家人回來……由於這樣,我們鄰近住户能團結友愛、守望相助,關係非常融洽。

六、崇尚科學,倡導文明

我們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學,能夠勤儉持家,科學理財,合理消費。注重環保,能自覺淨化、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家人根據自己的年齡、愛好、時間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老人早晨一齊去運動、白天看書讀報或看電視,晚飯後一起散步;孩子學習之餘打籃球、乒乓球等,我夫妻倆晚上做好家務後就去散步,放鬆心情、溝通感情、探討學校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節假日一家人到名勝古蹟旅旅遊,增進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由於我們平時崇尚文明、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互相尊重、關愛,講責任講義務,培養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一個温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模範事蹟材料 篇12

張維賢,男、1934.11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54.09參加工作、原八三器材庫退休,現居住在遼海街道八三社區南1#樓3單元302室。

張維賢退休後,作為老黨員,他主動承擔起社區板報宣傳工作。通過黑板報,他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遞到羣眾中去,張維賢堅持每月刊出兩期黑板報,為了豐富黑板報的內容,他自己掏錢訂閲了好多份報紙、雜誌,他設置多個宣傳小欄目,有重大新聞、人民防空知識、健康和安全教育、重要通知等,同時力求文章短小精悍,以便居民樂意閲讀完所有內容。再結合社區實際,開展主題教育宣傳。這些年來,張維賢負責的宣傳欄成了小區居民經常光顧的地方。正如一位小區居民説的,空閒的時候到黑板報前看看,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張維賢十年如一日,義務承擔起八三社區的板報宣傳工作。他寫的毛筆字、黑板字無人不曉,在家屬區提到張維賢都佩服他的字。

張維賢是八三社區的“五老”志願者之一,他天天在社區裏穿行,碰見可疑人員,就上前盤問,他還非常注重保護環境,希望每個人都具備良好的素質,並始終堅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原則,遇見亂扔亂倒垃圾的住户,就進行説服教育,時刻監督,並且做到垃圾定點堆放,碰到不文明的情況,他就會主動上前勸導,心平氣和的把對方説的心服口服。他説:“小區環境是大家的,不論老幼,能為社區的居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覺得心裏很甜”。張維賢同志本着對居民的熱情、對工作的認真,熱心為周圍的羣眾排憂解困,積極向社區和物業反映羣眾關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以能為身邊的居民服務而感到光榮。20xx年初春,南1#、南2#、南3#樓頂上有許多大冰溜子,張維賢看見了,在地面上及黑板上寫——請注意樓頂上的冰溜!再比如,20xx年3月28日,張維賢和南4#樓居民趙順天來八三社區反映,南4#樓牆外面6環線上兩側的楊樹——東側有4棵楊樹嚴重傾斜,已砸壞南4#樓的鐵柵欄,現在,隨時會倒砸傷樓院居民和過往的行人,居民們要求清除隱患,讓居民的生活環境安全。社區書記到現場查看,情況屬實。然後,向街道反映此事,遼海街道趙剛書記給市園林處執法大隊金隊長打電話,金隊長説,已接到居民投訴電話,詳細情況知道了,金隊長答覆,此樹產權管理單位是中石油鐵嶺礦區服務中心,由產權單位提出申請上報市園林處,然後,市園林處到現場拍照留存,就可以砍伐楊樹了。

20xx年4月 1日,經過遼海街道趙剛書記和市園林處執法大隊金隊長協調,金隊長安排人員免費為社區砍伐嚴重傾斜楊樹,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

“發揮餘熱,不是一句口號那麼簡單,光喊不幹,是發揮不了餘熱的,光幹不學,是服務不好的。”張維賢總是這樣説。話雖簡單,卻很實際,他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乾的。同時也受到八三小區居民的愛戴和讚譽。

模範事蹟材料 篇13

葉,男,三台縣水務局幹部。主要先進事蹟:他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2019年來,他共拿出30多萬元資助了33名貧困女生。儘管他債台高築,家庭破碎,寄人籬下,但他無怨無悔。為讓愛心助學不因缺錢而停頓,他到城郊包了幾畝土地種花,在城裏開了兩家花店賣花。為節省費用,他自己種花,自己運花。錢仍然不夠,他又承包一些單位的綠化工程,還利用自己攝影的專長,與人合作制掛曆賣。備受眾人尊敬的葉樹元,懷着對妻子和女兒的無限愧疚,離婚了,把全部家產留給妻子,自己掃地出了門。他説:“我的資助是要回報的,就是要受助者勤奮學習,好好做人,感恩社會;而不是給我什麼,也不是組織和社會給我什麼。儘管我已欠債20多萬元,但還是要把這項愛心工程繼續下去。

模範事蹟材料 篇14

從教XX年,在這五彩繽紛、酸甜苦辣的三尺講台上,我作為一名為孩子們服務的普普通通的老師,工作中我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蹟,也沒有催人淚下的動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悦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看着他們的成長變化,看着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為了他們,我在這條道路上踐行着我曾經的誓言。

灑下愛心,收穫快樂。

教師身上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作為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應該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自走上三尺講台,我就明白我肩上的擔子,一頭擔的是義務,一頭擔的是責任。我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面對着不同的學生,我努力尋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不偏愛,不歧視任何學生,關心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也親身經歷了困苦的生活,所以對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尤其是那些特困家庭的優良學生,我會從多方面注意給予他們以温暖的關懷。在我的從教經歷中,我始終堅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鼓勵。”使優秀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點燃發展生學習的希望。正因為這樣,所以當我嗓子啞了的時候,那些孩子就偷偷的放潤喉片在我的桌上,當我難過的時候,細心的他們都能發現,總是寫小紙條、畫畫來安慰我。每次元旦我都能收到以前那些畢業生的書信和賀卡。前一段時間還有兩個男學生來看我,他們現在讀九年級。一個是以前成績很好的,一個是很調皮的,但很聰明。調皮的學生説:“老師,我現在覺得你以前説的話都是對的,你以前打我打對了。你真的為我們的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不管我們怎麼調皮,但我們的成績在學校一直都是前幾名。真的要感謝您!”我也經常能收到在國中就讀的學生髮來的信息,我依然還記得一個女孩子發給我的信息:“老師,我們在寢室經常説到你,我們還想聽您上課。您以前説的‘學會傾聽,是一種修養’已經成為我們公用的座右銘”。對於我來説這些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精心耕耘,收穫成功。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紮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興趣。每次教學之前,我都認真鑽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課堂上我要求自己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廣採他山之石,進行網上研修,訂閲教科研雜誌,《國小語文教師》、《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它們都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快樂地學,學得快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教育這片土地上,我付出了,我快樂了,我收穫了。

XX年獲得縣“教學能手”的稱號 xx年指導學生參加的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分別獲縣級一等獎和市級優秀獎,XX年論文獲市級二等獎;XX年論文在第七屆小語會上獲二等獎,XX年被評為“師德標兵”;XX年參與縣級課題的研究並已順利結題;Xx年教育敍事在第三屆中國小班主任研討會上獲一等獎,XX年指導學生參加“輝煌六十週年”徵文比賽獲三等獎,XX年論文在國小作文研討會上獲二等獎,XX年被評為縣級“骨幹教師”;XX年被評為“師德標兵”。我連續三年任教的畢業班在畢業統考中成績第一年為全鎮第二名,後兩年均為全鎮第一名。

低調淡薄,昇華人格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説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時常想,我們作教師的,每天教育學生,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的心中是否擁有這片陽光呢?在我們學校這個和諧環境的影響下,我與同事之間和睦相處,與科任老師之間團結協作,努力以寬容、諒解待人,規範自己的言行道德,在領導分配的任務面前,默默接受,在榮譽面前不想去爭去搶,我想,用實際行動能夠證明一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師任重而道遠,而我只是千萬教師中最普通的一名,我將繼續向我的前輩們、我優秀的同事們學習,苦鑽研,不圖名利,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工作。

模範事蹟材料 篇15

構築國家法律殿堂殊為不易,守護好這座殿堂,同樣艱難。一個合格的守護者,不僅需要紮實專業的法律功底,而且也需要一種高境界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精神高地,從而獲得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__市人民檢察院案管辦主任張__就是這樣一羣守護者中的一個。20__年進入檢察系統工作以來,她流下了數不清的汗水,得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榮譽,也用理想信念和職業操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築就了一個檢察官應有的精神高地。

有一種經歷叫財富

她出生在__市一個偏遠的農村,貧困的童年讓她過早的體會到了生活維艱,體會到了父母對她的一片期望,養成了簡樸自律的生活習慣、勤懇務實的工作方式和實事求是的人生態度,更讓她體會到了基層羣眾對法律的敬畏與對公平正義的渴望。也正是因為如此,她選擇了法律專業,並於20__年取得司法資格A證,成為一名律師。自己生活條件好轉後,她並沒有忘記仍然貧困的家鄉,節儘可能提供法律志願服務和法律諮詢。20__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__市檢察院後,她始終不忘初衷,繼續堅持公正執法、為民用法,以務實的態度踐行“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價值追求,堅守法律的尊嚴。

有一種倔強叫執着

從為民辯護到法律監督,身份的轉變促使她更加嚴以修身,更加註重黨性修養和個人法律功底的提升。連續兩年,她代表__院參加上級院舉辦的業務技能競賽,均取得第二名的成績,被評為__爾市檢察機關業務技能競賽優勝個人。進入檢察系統以來,她先後在監所科、民行科工作過,無論在哪個科室、乾的什麼崗位工作,她都始終堅持業務學習,堅持用權為公,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在工作實踐中得到了檢驗。20__年,時任民行科副科長的她發現一起二審判決的某某單位租賃合同糾紛案存在疑問,面對單位倒閉多年、案情錯綜複雜的現實,面對當事人對法律公正的渴望,她倔強的從頭開始,逐一走訪當年知情人,多方調查瞭解,查閲了該案的所有案卷材料及有關文件資料,最終形成各方認可的完整證據鏈條,並建議__爾市檢察院提請抗訴,最終自治區高院支持了這一主張,推翻了該案的一、二審判決,她製作的該案法律文書也被自治區院評為優秀法律文書。20__年12月26日,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開始正式上線運行,為確保__院應用系統順利運行,已經懷孕8個月的她,堅持帶領案管辦同事一邊學習研究,一邊加班加點對業務部門進行信息採集、權限配置等基礎性平台搭建工作,並組織各業務科室對應用系統進行調試,對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收集彙總上報和集中解答,在平凡的崗位上,她用自己的執着和倔強,為檢察事業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種品質叫忠誠

對於她的“死性”,有人説她傻,有人説她忒實在。但她始終堅守忠誠老實,始終堅持做老實人、説老實話、幹老實事。無論是作為科員,還是現在的科室負責人,她始終堅持這種老實的態度,直面矛盾,解決問題。在去年案件質量評查過程中,她和20名評查小組成員用一個星期時間,對20__年1月至20__年6月期間各項工作情況進行了質量評查,共審查案件936件,案卷1300餘冊,查閲工作資料4552份,對查找出的15類2763個問題進行了一一記錄。作為案件質量評查小組的組長,她親自撰寫案件質量評查報告,對業務部門老領導和朝夕相處的同事在辦案中存在的問題,在全院幹警大會上進行了實事求是的通報,對個別嚴重的點人點案進行了分析研判,督促承辦部門對評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並從辦案程序、辦案期限、法律文書製作等方面着手,主動監督、全程監控,年內向辦案程序不規範的業務部門發出書面預警通知8次,有效案件管理“有形無效”、流程監控“有名無實”等難題,進一步規範了業務部門的辦案行為。

模範事蹟材料 篇16

__,女,中國共產黨員,20_進入__社區的擔任社區副主任工作,主管社區環境衞生工作。進入社區後在工作上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嚴格要求自己,從不計較個人分失,思想積極要求進步。她經常深入居民中,瞭解居民生活和居住情況,並且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在220_辦事處開展一幫一活動中,潘__與518樓二單元202室孤兒劉博結成一幫一的對子,劉博母親去世,父親走失,他和姥姥一起生活,劉博在親屬的幫助下上了技工學校,姥姥當時工資400多元,靠撿廢品供劉博上學,家裏生活十分困難。潘__每逢節日都給劉博買米,油,雞蛋和學習用品等,兩年後技校畢業參加工作,現在她還經常的去關心看望劉博。

在新成街道辦事處的幫助和培養下,潘__於20_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更加履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地學習黨的知識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在服務上以誠信服務為本,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用微笑的服務,迎接每一位居民,讓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切實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潘__在工作上堅持原則,愛崗敬業,廉潔自律,熱心公益,為居民之所想,為居民之所急,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做社區居民的好公僕,為社區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社區道德模範事蹟材料

鮑___現任__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工會主席,負責全面工作。自從20_年擔任社區工會主席以來,她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嚴謹的工作作風,帶出了一個率先垂範、奮發有力的領導班子;以執着的敬業精神,甘願奉獻的人生品格,培育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工會幹部隊伍;以與時俱進的意識,敢為人先的風貌,開創了__社區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自從她擔任社區黨委書記以來,她的身影踏遍轄區每個角落,4398户120_名社區居民的情況她都爛熟於胸,在不斷為社區羣眾解難題、辦實事的過程中,社區羣眾更加信任她、依賴她了,居民家裏有個大事小情都找她商量,併為其出謀劃策,深受居民的愛戴。她帶領社區工會會員、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社區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為6户困難職工子女申請助學金,為4户困難職工家庭進行幫扶救助。20_年鮑___不幸身患癌症,面對無情的病魔,她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八年來,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對社區羣眾的深厚感情竭誠服務、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當初的諾言,成為了__社區當之無愧的當家人,她本人也先後榮獲市模範社區幹部、區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婦女工作者當榮譽稱號。

模範事蹟材料 篇17

馮光,出生於1971年,1991年9月參加工作,曾被多次評選為模範班主任、優秀教師、教學新秀等。這些榮譽背後,是她多年始終踐行着“盡本分、守信用”諾言的行動。教導學生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於學生、家長和同事。

她堅持誠信待人。

多年來,他一直用誠信來面對每一個同事、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學生,盡心盡力為學生、為家長、為同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儘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蹟中卻透着點點感動,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積極主動。答應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誰需要幫忙,就主動去幫忙。工作時與同事誠信交往,正是因為彼此信任,他們之間的工作總是十分默契,和她合作起來時那麼愉快。和她共過事的人對她評價都很高,因為這人信得過、靠得住。在家長眼中,她是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普通教師,哪個家長到學校找學生、問事、送東西、接孩子或孩子生病需要照顧,或者臨時有事,他都主動上前詢問、幫助,每每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碰見她,她總是熱心承諾“把孩子交給我,忙你的去吧”,深得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歡迎。

從當教師那一刻起,她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對待學生她更是將誠實守信作為和學生交往的先決條件。她經常和學生約定,如果孩子們有進步,她就會獎勵孩子們,或是一個小手工,或是一段批註,都詮釋着他對孩子們誠信,學生們也特別信任他,會把自己的小祕密告訴她。因為她愛學生,愛教育事業。她用自己的愛和行動詮釋着一個優秀教師的誠信品質。

她堅持誠信從業。

堅實的教育能力基礎,是家長信任的源泉。作為一個教師,她認為學生們的淘氣、不聽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對自己失去信任,領導和家長對自己失去信心。要取得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初為人師時,教育教學還不熟練,他總是主動找領導同事聽課、評課,請同課頭老師聽課,他的誠懇得到了讚揚,也使得他的業務得到發展,很快就在學校成為了教學骨幹,無論是實際教學還是理論都走在前沿。

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教師,不但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在她身上都能體現,她以自己的知識、智慧和才能來教育學生,而且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來啟迪學生、感召學生。作為教師,她不為追逐“名利”而弄虛作假,而以“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來啟迪學生,通過潛移默化來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她的“身教”比“言傳”更多。以她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傳授知識,更以自己的“道德品質”來感染和激勵學生。

除了自己份內的工作,學校其他分配佈置給她的任何工作他都能認真去做,從不推諉,不講條件,真正做到了“大事和小事一個樣,講台上的工作和講台下的工作一個樣,分內事和分外事一個樣,答應的事就要努力做到”“做人要真誠坦蕩,做事要誠實守信,無論做什麼,我覺得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了她純樸、真誠、坦蕩的人格。

多年來,她依然堅持以一顆誠信的心來面對自己的事業,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誠實守信。是一個深受家長滿意的人民教師。

模範事蹟材料 篇18

鍾,男,71歲,中共黨員,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2019年抗擊SARS的戰鬥中,鍾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並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他積極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每週二的大查房和週四的專家門診,為患者服務;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鍾是我國呼吸疾病領域內的學術帶頭人。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使研究所的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2019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19年建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2019年主持的《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場評審和答辯。鍾積極推動呼吸病學的國際學術交流,擴大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鑑於他的學識和貢獻,他成為世界慢性氣道疾病防治執行小組組員,2019年底又被聘為世界衞生組織急性重症傳染病應急委員會顧問,參與國際急性傳染病諮詢工作。

鍾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參政議政,積極獻言進策。近年來他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極為關注,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的解決思路,並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議案,有力推動了相關工作的改進和發展。鍾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社區義診、健康講座等活動。

鍾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模範共產黨員、全國白求恩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997年當選黨的xx大代表,為全國政協第八、九、十屆委員。

模範事蹟材料 篇19

一、勤奮敬業,埋頭苦幹,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羣眾的利益默默奉獻

自從20xx年6月調到xx縣信訪局從事信訪工作以來,數年如一日,不計名,不計利,不攀比,任勞任怨,為黨分憂負重,為民解憂消愁。多年來一直從事人民來訪接待工作,始終站在接待羣眾來訪的第一線,整天面對的是怨聲重重的上訪羣眾,是生活困難需要扶助的來訪者,甚至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每天聽到是歎聲,罵聲,怨聲,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面前,沒有嫌工作環境差,沒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調動到其他相對好的單位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無怨無悔,從未向組織上提出過要求調動工作。每年接待來訪羣眾一千多人次,多次得到領導的肯定。

二、熟悉政策,堅持原則,參與接待處理重大疑難信訪問題

信訪工作是一項十分嚴肅的政治工作中,尤其是接待來訪工作,更是有很強的原則性。在來訪人看來,接待人員的每一句話,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黨和政府。在接待處理羣眾來訪中,做到打鐵須先自身硬,首先熟悉黨的方針政策。除了學習《信訪條例》等信訪法規外,還學習掌握其了法律法規政策,如計劃生育、土地管理、勞動保障、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二是堅持原則嚴格按照黨的政策辦事,參與接待處理重大疑難信訪問題。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反映房屋拆遷補償問題上訪羣眾日漸增多,在接待這類問題的羣眾上訪中,首先自己認真學習縣政府制定的城市房屋拆遷實施細則,領會其精神,然後按照縣政府文件精神做出解答,對一些要求提高拆遷補償標準的,主動告知信訪人縣裏制訂的補償標準是合理合法有政策依據的,從而打消了部分羣眾越級去市以上集訪的念頭。

三、貼近羣眾,視羣眾為親人,想方設法幫助上訪羣眾解決實際困難

在多年的接待羣眾來訪中體會到,羣眾上訪是因為有心聲要向黨和政府傾訴,有實際困難需要黨和政府幫助解決,是羣眾相信黨、相信政府的表現。接訪工作作為黨和政府同人民羣眾聯繫的橋樑和紐帶,作為信訪局這個大窗口中的一線窗口,直接同人民羣眾打交道,更要身體力行地踐行“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切切實實地幫助羣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在接待來訪中,總是認真分析每一個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癥結在哪裏,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將心比心地分析給羣眾聽,帶着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積極地幫助解決。在羣眾來訪反映的問題中,有的是符合政策應該解決但因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的,對這類問題,總是熱情地聯繫相關部門和單位加以解決。

四、工作主動,開拓創新,積極為領導出謀劃策

現在社會正處於各種矛盾的凸顯期,各種利益關係複雜,為了超前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當地,處理在基層,除了日常接待來訪外,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1、主動分析排查不穩定因素。對可能出現的信訪苗頭進行排查,上報領導決策,包案處理到人,把矛盾處理在萌芽狀態;一是定期排查;二是在重大節日和重大決策出台前排查;三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排查。

2、及時提出對信訪事項的處理建議。

3、對羣眾來訪反映的問題,在問清並記錄後,以交辦函的形式向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或鄉鎮政府進行轉辦、交辦,提高了辦事效率。

4、建立信訪情況通報制度。為了使各級領導能夠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促進信訪問題的解決,建議領導建立信訪情況通報制度,按月對全縣上訪情況進行定期通報,遇到重大情況,一事一通報。此舉有力地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加大處理信訪問題的力度。

此外,還協助領導做好縣信訪局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深受領導和同志們好評。

模範事蹟材料 篇20

陳言報,中共黨員,臨沭縣公安局城裏派出所所長、三級警長。20-年10月18日中午,陳言報同志因連夜加班奮戰,暈倒在值班室門廳口,醒來之後説的第一句話是“沒事,我休息一會就行,你去看看疫情核查數據清零了嗎”。自工作以來,陳言報帶領民警積極開展“小案偵防”及快速打擊違法犯罪行動,依法查處行政案件268起,行政處罰358人;刑事處罰103人,取保候審80人,監視居住2人,逮捕45人,抓獲網上逃犯12人,累查偵破各類案件415起,轄區案件偵破率達75%,為挽回羣眾損失200餘萬元。

模範事蹟材料 篇21

馬善峯,中共黨員,原臨沭縣店頭鎮於莊子村黨支部書記。20_年,馬善峯時常感到身體不適,因村中事務繁忙,他一直拖着不去醫院。臘月29日,馬善峯累倒了,卧牀兩天不起。疫情爆發後,他強忍病痛,回到了工作崗位,堅守在戰疫一線,帶領村民做好防疫工作,站崗值守他一天也沒落下,消毒防疫、發放物資、為村民購置生活用品...截至目前,於莊子全村上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3月28日,馬善峯被查出肝癌晚期,但他仍堅守奮戰在工作一線,直到6月份去世,馬善峯一直沒有放下工作,把手頭的工作交接完成,把後續的事宜安排妥當,他才安心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