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精選3篇)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1

何光平,男,現年49歲,19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帥家溝村支部書記。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精選3篇)

20xx年xx月從廣東毅然回鄉創業,正直村級換屆選舉,通過投票選舉,他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這副重擔,一個光榮而艱鉅的擔子壓在他肩上,貧窮落後的山村,交通晴通雨不通,羣眾天晴幾日無水喝的狀況,不衞生整潔的村寨旯旯角落,矛盾重重,家鄉貧窮的面貌,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説"要誰來帶頭讓百姓致富,要誰來改變家鄉面貌,我是黨員,我有責任,我有義務,我下決心把一腔熱血灑在家鄉。" 抓班子隊伍建設,凝聚力量促發展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羣眾心裏有沒有威信,這是他任黨支部書記前的現狀,上任後他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村裏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採取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充分體現村民自治和村民參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羣眾的理解和支持。三年前,他調查本村已有資源,通過優化管理和資源重組,將原有美國黑李項目從農户個體管理轉化為村集體統一管理,通過這一措施,美國黑李得到了良好的管理,長勢誘人,20xx年美國黑李產值達到20萬元,金收入15萬元。把村級班子建設成為一支為民辦實事,威信度搞,羣眾愛戴的村級隊伍。

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經濟發展模式。

三年前,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帥家溝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何支書如是説。於是他帶領村級班子成員、村民投入到入村公路的建設上。通過村民籌資外,他還拿出了在廣東辛勤換來的積蓄2萬餘元修通了黃家山組的通組公路。20xx年通過多方努力,帥家溝村"一事一議"通村道路硬化項目啟動,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積極投工投勞,使得項目提前順利實施完工。今年,為了改善村民的飲水困難,他充分的利用縣級駐帥家溝村這一資源,他多次到思南縣發改局駐村幹部對接水池建設項目,現村民飲水困難得到了解決。同時還爭取到種植核桃xx0畝、冬桃250畝、柿子150畝的扶貧項目,在他的帶領下,村級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8.6%以上,預計3年內將見經濟效益。帥家溝村在他的帶領下,不僅逐步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而且快速推進農業產業化調整,走在全鄉的最前列,為其他村的產業調整探索出一條道路,樹立了榜樣。

抓示範效應,強化農業產業化發展

何支書在發展村級經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農户對全新的生產模式顧慮重重,總怕發展不成功帶來嚴重損失,這種顧慮思想嚴重的阻礙了村域經濟發展,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思想,他親自試驗。20xx年他利用本村優越的草地資源,自己投入了15萬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一個養牛場,今年存欄37頭,出欄16頭,收入15萬元。今年,與同村村民合資投入xx0萬元建立養牛場,預計存欄xx0餘頭,年出欄40餘頭,同時種植柚子xx0畝,成型後年收入預計突破300萬元以上。打消了村民顧慮,村民看到了發展專業化產業的優越性,紛紛加入養殖產業化,種植產業化隊伍,村域經濟發展勢頭一片良好。 帥家溝村村民在何支書的帶領下,團結力量,協同一心,建立起一個有威信,有作為,辦實事的村級班子;通過有效利用本村資源和縣鄉駐村幹部資源,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建立起具有規模的專業種植、養殖產業,帶動全村人民一同奔向小康社會,20xx年帥家溝村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2

1975年出生的---,1998年畢業於-----學院。從農村裏跳出“龍門”的他,畢業後再次回到農村當起農民,靠着自我摸索在農村創業,他走上了發家致富路。

每個創業的人都有過不同的坎坷,認準了創業的方向就要做出百倍努力。剛開始,---養過蝦、種植過西瓜,但是慢慢地他發現這些不是他要發展的方向。於是他決定重新尋找創業的方向,經過長期的調查和研究,他決定引種北海1號哈密瓜,進行大棚種植。對於沒有大棚種植經驗的他來説,大棚種植是個全新的領域。於是他從頭學習,每天泡在大棚裏十幾個小時,精心的護理自己種植的哈密瓜,一天天看着它們的成長,就像盼望自己的孩子快點長大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首批哈密瓜成熟後,瓜肉香甜可口、口感清爽,一上市就被客商以每公斤10元的價格搶購一空。

首次的成功使---更加堅定了走發展北海1號哈密瓜道路的信心。去年秋天,他把哈密瓜種植面積擴大到15畝。為做好技術管理,他請來農業專家授課,並大膽採用滴灌技術、整枝莖部塗藥、人工授粉等高科技技術,達到抗病蟲害、提高哈密瓜品質的效果。到11月份,他一個成熟的哈密瓜可以達到2公斤,又以每公斤11元的高價被客商搶購一空,---再次嚐到了成功的喜悦。

---的棚室哈密瓜種植成功後,村民們趕來參觀學習,他總是熱情接待,耐心的解答,並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傳授給他們,希望帶動大家一起發展北海1號哈密瓜。他還説,希望今後可以成立哈密瓜種植培訓基地,承擔起向周圍村民無償提供參觀學習和培訓服務的工作,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村民做點好事。

今年村委換屆選舉,---高票當選---黨總支部委員。村民們都説:“這個年輕人踏實、肯幹、熱心,我們相信他能有一番作為,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土地、心裏裝有羣眾的人,因此大家毫

不猶豫地選他。” 對於今後的工作,---有着自己的規劃。他説:“村民的信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為自己只是在埋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卻不曾想到,也能給他人帶來幫助,這更加鞭策我要加倍認真工作,不辜負羣眾的希望。”---村是一個鹹水養殖大村,有一千多畝規模的對蝦養殖。---看到蝦塘對蝦出售完後,大片蝦塘空閒着,白白浪費了土地資源,覺得非常可惜。因此他想是不是可以把蝦塘裏的水放完,試種哈密瓜。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積極上網查找資料,發現浙江三門縣已經有這樣的嘗試,並且取得了成功。從三門縣的經驗來看,蝦塘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種出來的哈密瓜特別甜,皮色也好看。另外,一般情況下瓜類在同一塊土地上是不能連作的,但在蝦塘內每年都可以種植,因為對蝦與哈密瓜輪作後,土地肥力足,瓜種了後有根瘤菌,對對蝦和哈密瓜都有好處,肥料省,發病少。

三門縣的“種養結合、瓜蝦輪作”模式,對---有很大的借鑑和推行價值。雖然---與三門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方面有不同之處,但只要開發利用得當,技術到位,這個新模式是能夠在---出成果的。 有了這一發現,---決定要抽出時間,確定幾個蝦塘,進行小規模的試驗,投入成本不會過大。如果試驗成功,將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這樣不僅能給村民創造出一條新的發展思路,還能讓---村生產的哈密瓜香飄天下!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3

徐春發,男,現年41歲,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現擔任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西省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自20xx年創建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以來,依靠團結務實領導集體,鋭意進取,勇於創新,順應改革形勢,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憑藉過人的魄力和膽識,獨特的經營管理手段,創新思維,帶領團隊克服困難,努力奮鬥。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擴大規模求發展,他引領着一家資產只有幾萬元的小團隊發展成為一家擁有“綠色食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省名牌產品”的農業產業化省級優秀龍頭企業。現如今他也從一個推板車叫賣的小商販到如今成為總資產31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617萬元,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家。

一、 艱苦創業,矢志不渝

1983年的那一天,在南昌市喧鬧的墩子塘綜合市場,突然冒出一個14歲的小男孩。他推着板車,用稚氣的童音大聲叫賣:“醬油、榨菜、蘿蔔乾咯„„”,他就是尚未讀完國中便中斷學業、跟着家人從蔣巷來到南昌謀生的徐春發。

1993年,洪城大市場竣工開業,徐春發審時度勢,買下了一間50平米的店面。他給自己的小店取名“旺發”,除了經銷還搞批發。徐春發認準一個理: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正是這個理念,讓徐春發在誠信經商、熱情待客、依法納税的同時,做了很多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14歲到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段,徐春發用自己的黃金時段在人生道路上打磨、鍛造,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品,見證了他在創業路上所經歷的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人生。時隔20xx年,不經意中市民發現,市內和周邊20多條公交線的公交車統統“變臉”!新“臉”被色彩斑斕的“祥櫥”雞精、胡椒粉等調味品所覆蓋,“調味專家”隨着車身行駛的輕微晃動,向行人點頭示意,流光溢彩的畫面勾住了行人的眼,勾起了人們對味覺的憧憬。

二、學習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他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具進,不斷開拓創新。他思想活躍,不斷更新創業觀念,艱苦奮鬥,自主創業,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市產生深遠影響。他富有責任感、使命感,有奉獻精神,受到廣大青年的擁護,他的創業精神和業績是全市青年的創業典範。如今,他的企業可以吸納近200人就業,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起草編寫了高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Q/JXC001《辣椒系列調味品》、Q/JXC002《海鮮、肉、禽系列調味品》、Q/JXC005《鴿精調味料》、Q/JXC006《廚房勾芡用澱粉》、和Q/JXC007《桂皮》。

他主持先後完成了“30g精品炒菜王調味品生產加工項目”、“150g排骨鮮味王調味品生產加工項目”、“雞精調味料技術標準及特性指標制定的研討”、“利用生物酶—膜反應耦合技術生產鴿精”和“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加工業中的應用”等一大批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品的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項目,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成效和社會效益,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經濟指標,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為公司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特別是研發利用生物酶一膜反應技術生產“鴿精”的工藝研究通過省科學技術簽定,並獲南昌縣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南昌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填補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空白,翻開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首頁。

市場上覆合調味品的數量和種類相當之多,他通過多年複合調味料研發經驗,特別提出以下幾方面複合調味料精品研發的思路:1、 家用調味料的研發 2、 餐飲專用調味料的研發 3、食品工廠需要複合調味料的研發。

三、 專業打造,優化品牌

也不知從何時起,超市貨架上的調味料品種越來越豐富,顧客可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可就在近一兩年,調味料專櫃上的大部分位置被同一個品牌佔據着。從每餐必備的雞精到早餐使用的粉面調料,從典型贛味的麻婆豆腐到沿海風味的海鮮鮮味王,從精緻小巧的瓶裝到優質實惠的袋裝,還有花樣繁多的各式香辛料系列、複合料系列以及滷料系列等,正所謂百味可口,讓人垂涎三尺。

説到將一位頭戴廚師帽、手拿小湯勺、憨態可掬的小廚師作為吉祥物,想必大多數人更加確定這個品牌的名稱就是祥櫥。其實,好的產品名稱能讓企業的品牌形象保留於廣大民眾的印象中,從而對其產生有影響力的品牌信任感與親切感。據徐春發介紹,“祥櫥”取意為吉祥如意的健康美食,正如LOGO中從“櫥”字延伸出來的一撇象徵一把調味勺,外邊框下部的突出部分好比一個炒菜鍋,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將祥櫥的調味品慢慢地添加到鍋內,從而烹調出一道美味的菜餚。徐春發在包裝設計以及品牌的整體策劃上,非常注重每一個設計上的小細節,希望將一個完美的形象呈現給廣大市民。

四、 質量造就名牌,名牌成就市場

“產業報國,造福社會”是徐春發早已確立的創業理想;“人民健康高於一切”是徐春發始終恪守的企業道德準則。徐春發在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走品牌發展戰略,以品牌戰略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堅持倡導健康的飲食理念,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建立了一流的中心化驗室和質量監控系統、完備的市場服務網絡、誠信的企業文化,以品質創立品牌、以服務維護品牌、以文化培育品牌,從而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信賴。因此,徐春發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視誠信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視關愛人類的健康為最高天職。

徐春發反覆強調,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就是無聲的推銷員,沒有對產品技術、質量的精益求精,產品就不可能有競爭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也是不可能的。他在企業確立“顧客主宰質量”、“質量從設計開始”和“產品質量取決於公司的人員質量”的質量理念。

他制定出嚴密的採購控制程序和原材料檢驗驗收作業指導書,通過對供應商的調查、質量保證能力評審、產品驗證、試用、有關協議及合同的簽訂,確定合格供應商及其產品。經過嚴格的層層把關,保證實力供應商進入祥櫥公司的配套體系。他建立完善的生產調度指揮制度,建立質量預警系統,暢通質量信息網絡,把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到生產中去,不定期對公司產品關鍵區域進行內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加大質量管理的績效考核力度,做到有獎有罰,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質量管理積極性。

徐春發始終以質量開拓市場、以質量站穩市場,用質量公式做標尺,用監管制度做保障,用科技創新做支撐,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

五、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的發展跟政府的支持、社會的關心是分不開的。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代表,徐春發榮獲了“江西省優秀廠長”、“全民創業十大標兵”、“五一勞動獎章”、“南昌縣十大傑出青年”、“南昌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督員”和評為“南昌縣政協委員”,由南昌市委宣傳部宣,《南昌晚報》以“徐春發從板車夫到調味品大王”為題、《南昌日報》以“調味專家調出百味人生”為題等先後四次報道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江西人民出版社《創業英雄譜》中刊登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可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傲岸不羣,反倒是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一直表達對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經銷商、消費者的謝意,希望企業不斷髮展的同時能夠更多地反哺社會。祥櫥調味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收購於本土的農產品,企業一直在不斷讓利,希望能夠帶動農户進行大蒜、生薑、辣椒等農產品的種植。徐春發主持完成的“複合生物酶可控水解與膜分離耦合技術生產鴿精”項目帶動年產240萬隻乳鴿的乳鴿養殖基地的形成,促進南昌地區乳鴿產業的發展及南昌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乳鴿的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户的發展模式,實現乳鴿的產業化發展,大大提高農民養殖乳鴿的積極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盡力的幫助農户增收致富時,徐春發還不忘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整個公司裏大概有1/3的員工都是下崗工人進行再就業,目的在於儘量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難關,20xx年被相關部門評為“江西省下崗工人再就業基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未來調味品市場新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徐春發正不斷思索、不斷求新和不斷開拓。徐春發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上,在調味品這個平凡的市場上默默耕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踐在心中曾經許下的誓言。他時刻不停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