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魅力教師事蹟材料

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發揮着模範帶頭作用,他們是教育戰線上的一顆耀眼的新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魅力教師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最有魅力教師事蹟材料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一)

李**,1970年出生,1989年參加教育工作,教齡23年,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穆稜市第四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奮鬥了23個春秋。

記得有人説過:愛心是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始終以“教一門課,就要教出成績;帶一個班,就要帶出特色”來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杜方程是一個特殊家庭的孩子,母親是位聾啞人,大母親20多歲的父親,體弱多病,家裏的全部收入都來自父親常年在深山溝裏經營的那點微薄的土地。特殊的家境,使他性格內向,感情封閉,個性偏激。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去他家家訪時讓我震撼的情景:一間低矮的土坯草房,室內因多年未粉刷而顯得特別灰暗,牆皮有些地方已經脱落,兩牀破棉被堆在炕角,炕革破損,有的地方已露土了,屋內唯一醒目的是一張桌子,上面堆着一些書本。看見我來,孩子一聲不響地坐在那兒,他的媽媽在知道我是孩子的老師之後,一把握住我的手,邊比劃邊熱情地讓我上炕坐,我的心在顫抖,這孩子多不容易啊!我的眼睛濕潤了。第二天晚上我給他家送去了米、菜、面等生活用品及學習用品,他的媽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便充當了家長的角色,用我的愛心去温暖他,不僅關心他的學習、生活,還呵護他的心靈。有人説:“給別人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幸福的。”我以我能為他盡點微薄之力,盡點愛心而感到欣慰。

可是,雪上加霜,在他上八年級的時候,他的爸爸不堪生活重負輕生了,家中的頂樑柱倒了,孩子的精神支柱也倒了,孩子一週沒來上課,我和幾位同學騎上自行車找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最後在網吧裏找到了他,望着時值深秋仍穿着單薄並瘦了一圈的孩子時,我哽咽了。我先讓他喝點熱水暖和一會兒,接着便騎上車子向商店奔去,當我拿着絨衣絨褲回來讓他穿上的時候,壓抑已久的他抱着衣服放聲大哭起來,我和幾位同學也無聲地流下了眼淚。我一邊撫摸着他的頭一邊對他説:“孩子,以後我就是你的媽媽,你還有我們大家。”從那以後,他便住進了我的家裏,更可喜的是,政府領導和校領導得知了他的情況後,幫他結了一幫一對子,牡丹江市信用聯社總行行長張鳳剛捐錢捐物,並親自到家探望。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愛使他走出了陰霾,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高中

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二十多年來,我每接一個班,都是早來晚走,悉心呵護學生,從沒請過一天假。2019年,我的左腿因骨膜老損,骨質增生,疼痛難忍,但我仍堅持工作。我們班的黃剛同學,因家庭困難又沒有低保證而報不了扶貧學生,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家長離的又遠,我一急之下,一瘸一拐地領他去了民政局,樓上樓下找人辦低保證。當來到局長室蓋章的時候,局長問我:“你是家長嗎?”我説:“我是班主任老師。”他詫異地説:“我還是頭一回看見老師領學生來辦低保證的,啥也不用説,必須支持。”當我們回到學校時,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我用行動驗證了榜樣的力量,也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有的家長打電話詢問我的病情,有的學生為我拿來了藥品,還有的拿來偏方,讓我難忘的是有一天竟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張按摩圖,畫的非常詳細,標註的也非常清楚,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從此以後我和學生的情感更加深厚,在彼此的關懷中,也更多了一份親情。

耕耘三尺講台,收穫精彩人生。我多次被評為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優秀實驗教師、校園文化先進個人,多次榮獲牡丹江市及穆稜市優秀教師稱號,榮獲全國百佳語文教師入圍獎。我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美妙的音符歌唱我的事業,但我是人民教師,因為我心中有愛,我願用愛駐守平凡的三尺講台,我願用愛呵護每個孩子的心靈,我願用愛譜寫教書育人的新華章,讓我的愛永遠在教育事業中閃光!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二)

在距離穆稜市城區一百多公里的河西鄉五興國小,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山村教育的這篇土地上,生根、萌芽,綻放了絢麗之花,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他用執着和奉獻,詮釋了人生的價值,演繹了一曲為師者的禮讚之歌。

他叫童廷君,今年38歲,現任河西鄉五興國小教師,中共黨員。1994年從牡丹江師範學校畢業後,他懷着對教育事業的憧憬,對教師職業的熱愛,踏上他嚮往已久的三尺講台,成為河西鄉光義礦學校一名普通的教師。因鄉村師資缺乏,2019年他按照上級要求到條件相對較差的建興學校任教。2019年,當得知河西鄉五興國小地處偏遠,教師不足,他又主動要求到這所山溝裏的國小。從此,他走進了大山深處,把一份忠誠和堅守奉獻給了這座大山,也把最寶貴的青春時光獻給了山裏的孩子。

他剛到建興學校任教時,就接了學校唯一的畢業班,學校的草坯房很簡陋,沒有教師宿舍,他只能住在辦公室的舊沙發上,白天接待家長,晚上就是他的睡牀。冬天只靠一個小爐子取暖,每到凌晨一兩點鐘,就會被凍醒。當時,他正在籌備自己的婚事。一邊是學生的畢業升學,一邊是自己的人生大事,一個難題擺在了他面前,出於一份責任,他把重心放在了工作上,把婚事全都交給了岳父岳母。兩位老人的奔波,未婚妻嘴邊的血泡,讓他愧疚不已,然而,為了學生順利升學,他沒有請一天假,沒耽誤一節課,夜以繼日的工作,同事們都稱他是“拼命三郎”。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那一屆畢業生,考出了全鄉鎮第三名的好成績。

2019年,由於地處偏遠山區的五興國小急缺教師,他主動要求到距離市區一百餘里路的五興國小任教。從此,在這個小山村紮了根。由於這裏太偏遠,以前的幾任教師相繼離開了,教學工作受到了影響,家長對學校工作也有些誤解,生源不穩。為了消除家長的誤解,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知識,得到教育,報到後,他還沒安頓好自己的食宿,就逐門逐户去家訪。看到他的真誠和決心,很多家長把孩子又轉回了五興學校。

五興村有條小河,幾根松木搭成的木橋搖擺不穩,為了孩子的安全,他每天穿上長靴,早早來到河邊把學生一個個背過橋,放學後再把學生一個個送過去。就像一個擺渡的水手,用愛與責任,用他的脊背搭起了山裏娃奔向幸福生活的橋樑。

他家境很特殊,妻子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常年吃藥,每年住院一次,由於學校距離家路途遙遠,只好把妻子託付給岳父岳母照看,岳父岳母身體不好,無力再照顧孩子,女兒才四歲的時候就被他帶到了自己任教的五興國小,每週只能在週末帶孩子回家一趟。教學工作的辛苦,家庭的實際狀況,讓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有一次,妻子到學校看望他和孩子,第二天早上妻子突然病情復發離開了學校,情況十分危急,他只好把孩子鎖在了屋裏,一路打聽尋找,待找到妻子時已經下午3點鐘了,孩子因為害怕和飢餓,嗓子都哭啞了。

由於長時間的緊張、疲勞忘我的工作,他患上了咽炎、氣管炎、頸椎病,特別是咽炎、氣管炎症極為嚴重,現在早晨咳痰都帶有血絲,有時高聲説話時間長了,嗓子就説不出話來。然而,他在困難面前,不認輸、不氣餒,工作一樣勤勉,臉上笑容依然。在教師、家長、學生眼裏,童廷君是一位不知愁的樂觀派教師。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教學成績在鄉鎮一直名列前茅,先後榮獲牡丹江市十佳鄉村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等20多項榮譽。黑龍江電視台也多次對他的事蹟進行報道。這支大山深處的紅燭,讓人們崇敬、讓人們感動,他用自己的臂膀和雙手,托起了大山裏孩子的希望。然而,他並未因此而驕傲,依舊樸實勤勉、腳踏實地,為着大山裏的孩子,為着教師職業的神聖,繼續默默地堅守着,奉獻着……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三)

xx,男,197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國小高級教師,國小數學市級骨幹教師,《xx雜誌》特約通訊員。他,總是那樣醉心於所酷愛的教育工作,他,總是那麼執着的追求着他的教育夢想。一直以來,他孜孜不倦、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刻苦鑽研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發揮着模範帶頭作用,他是教育戰線上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一、才藝具備的多面手

他能歌善舞,能寫會畫,是一名多才多藝的教師。讀師範時,他就是學校管樂隊的首席小號手,所在管樂隊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全省中師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在書畫方面,他也有所建樹,硬筆書法多次獲得市縣級比賽大獎,是常德市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他更能將自己的才藝完美地糅合在教學中,曾多次輔導學生在省、市、縣書法,繪畫比賽中獲獎。

二、教育教學的能手

xx年,他從常德師範學校畢業,當時實習學校因他實習工作優秀,有意留他工作,但他毅然回到了家鄉等候分配。親朋好友都説他有點傻,但他卻説“:家鄉的教育更需要他,是金子哪裏都能閃光。”分配時他被分到了漢壽縣株木山鄉條件最差的馬嘶橋國小任教,但他毫無怨言,仍紮紮實實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為以後的教育之路打下了夯實的基礎。1997年,他調入xx鄉聯校,回到了他土生土長的家鄉。回鄉工作的第一天,他媽媽囑咐他:“要加勁工作,莫跟鄉里人抹黑”。正因為如此,他服從學校安排,根據工作需要兩年內換了四個學校。特別是97年他協助鄉聯校整理“兩基”迎檢資料,走村竄户,核對迎檢數據。人瘦了,也曬黑了,一摞摞的資料都是靠迎檢辦公室的幾個人手抄出來的,足足能放滿一間辦公室。他們整理的迎檢資料為全縣的迎檢工作提供了現場會,得到了同行和領導的高度評價,同時也順利的通過了“兩基”檢查。xx年3月,正是學校開學工作最忙的時候,他愛人因為難產,在人民醫院動手術需要他簽字,可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不影響學校的工作,他硬是上完課,安排好所有工作後才急急忙忙趕去醫院,所幸母子都平安。他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浪潮中,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成績放在首位,他的課堂,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教學相長,教師解放了“教”,學生解放了“學”,學生動口説、動筆寫的機會多了,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凸現,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有二篇國家級論文,二篇省級論文,多篇市縣級論文,xx年獲全國奧數輔導園丁獎。

三、科學管理的強手

xx年他擔任銀水路國小副校長,xx年提拔為校長,他與學校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從擔任校長職務以來,要求老師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他一心撲在學校的工作上,堅持每天最早到校,最遲離校。節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牽掛着學校的平安,以校為家。他用心血和汗水抒寫着自己的工作業績,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為人師表、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品質讓他在校領導班子中產生出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了學校建設,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大力改造校園環境;為了節約開支,他親自帶領男教工挑灰搬磚,架樑蓋瓦;他嚴於律己,從不用權謀私;公務活動中,做到校務公開,開支合理,手續清楚;他對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統一步調,分工協作、各司其責”。教學管理上他嘗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究式學習模式”;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夠處於高屋建瓴的勢態,強調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實效性;學校管理上,他能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他所推行的人文、和諧、科學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上級的一致肯定,所帶學校年年被教育局、中心學校評為先進,是市級示範性完全國小、市級綠色學校、市級示範性家長學校。他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被縣政府授予“首屆教育教學優秀教師”稱號,榮立三等功一次。

蒼翠的青松守望着他探索的身影,平凡的鋪路石印證着他成長的每一個足跡。從一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校長,每一步他都走得那樣踏實,那樣穩健,處處散發着青春與人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