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通用19篇)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

藍連青,女,1966年7月出生,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鎮馬社區鎮馬街居民。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通用19篇)

藍連青一家五代同堂,互敬互愛,家庭和睦温馨,是全國“最美家庭”。

藍連青的奶奶在世時,她一直悉心照顧,直至老人逝世;她支持丈夫帶領的瑤山歌藝術團成為當地有名的文藝團體,父母年逾八旬,也是該藝術團的“歌王”。20__年9月,藍連青入選“中國好人榜”,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2

方永剛,男,44歲,中共黨員,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人,專業技術7級,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

方永剛入伍20多年來,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習、用心傳播、模範踐行黨的創新理論,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方永剛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履行着自我的職責。他把業餘時光全部用在了刻苦學習和研究黨的創新理論上,經常通宵達旦地學習、備課、撰寫著作和文章。他讀過的《文選》等書籍,書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於反覆翻閲快被磨穿了,空白處密密麻麻寫滿了所思所悟。正是憑着這種水滴石穿的精神,從理論、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進一步、深入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

他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榮獲全軍院校育才銀獎、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方永剛就像時刻持續衝鋒姿態的戰士,哪怕十幾分鐘的課都充滿激情,他的課充滿了理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連續6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員、青年教員成才標兵,榮立三等功1次。方永剛作為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大連市委講師團成員、教授,先後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企事業、幹休所、學校等單位作輔導報告1000多場,從軍隊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北國的漠河邊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傳播創新理論的足跡,被官兵羣眾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

20__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海軍基層政工幹部培訓班國防生學員上完了他本學期的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牀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奉獻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3

王維,女,中共黨員,43歲,增城區國家税務局人事教育科科。

王維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持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生活中一直把救人於難、解人之困當做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在從税二十餘年的歷程中,她先後數十次為災區同胞、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弱勢羣體捐款贈物獻愛心,累計金額達數萬元。

20_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該縣綿虒國小的365名學生於當年8月集體來增城三中異地復課,她感到這些災後倖存的孩子心靈創傷未愈,現在又遠離親人,無疑是最需要親情呵護、熱忱救助的幼苗。於是,她主動與在四年級一班復課的董鄧燕、汪婷和王其雪等3名羌族女童結成親情對子,做了災區孩子的“愛心媽媽”。為幫助孩子們擺脱地動山搖、駭人聽聞的地震陰影,重樹奔向未來的人生信念,她不僅在衣食住行與激勵學習等方面用盡了親生母親般的關愛與呵護,而且利用多個節假日把幾個孩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就這樣,孩子們在“愛心媽媽”的關心下順利的完成了一年時間的異地學習生活。現在,這些孩子都已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但是王維“愛心媽媽”的使命並沒有總結,還時常為孩子們送去購買學習用品的助學金,打電話關心這些孩子的成長情況,並表示:她永遠是孩子們的“愛心媽媽”,直

到她們長大成人,大學畢業。王維精心呵護和傾力救助災區兒童的典型事蹟,不僅在遼闊的羌寨及增城各界傳為佳話,而且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國婦女報》、《中國税務報》、《中國民族報》等50多家新聞媒體上廣為傳播,成為20_年度全國聞名的新聞人物。

20_年12月7日晚,四川省增城市增城區代市鎮流杯村一組村民蔣長春、唐小英夫婦在浙江台州打工時,因煤氣中毒雙雙而亡,留下9歲的女兒蔣啟玲、7歲的兒子蔣啟峯和71歲的老母。年幼的姐弟倆與年邁力衰的奶奶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得知蔣家婆孫三人的境遇後,富有愛心的王維主動與姐弟倆結成親情對子,這次她當起了孤兒的“愛心媽媽”。王維均表示,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儘快走出失去雙親的陰影,讓姐弟倆充分感受到博大母愛和社會大家庭的温暖,在無微不至的親情關愛中快樂地生活、安心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專程到流杯村去看望這對特殊的兒女,為姐弟倆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並輔導他們學習,幫助孩子梳洗,讓姐弟倆切身感受到了“愛心媽媽”母親般的親情關愛。

20_年6月給王維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寫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陳志強。信中陳志強告訴王維,他正在南充高坪監獄第七監室服刑,其妻離去,留下一僅1歲女兒,由其體弱多病母親和年邁養父照顧。在《法制日報》上看到王維的

“愛心”事蹟後,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女兒的他報着求助的心理於請求王維幫助照料年幼的女兒。本着救助社會失足青年,王維主動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認真改過自新,爭取重新做人,併到其家裏瞭解了相關情況。後來,王維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兒現居住地南充探望,帶去家庭生活用品,並明確表示,在陳志強服刑的八年時間裏,將會一如既往的關心照料其女兒的學習生活。還多方為其年邁的養父聯繫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這個家庭,幫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無私奉獻擔道義,樂於助人美名揚,王維的事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先後被四川省婦聯、四川省國税局聯合授予“全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增城區委表彰為“優秀婦女工作者”,增城日報社評選為“20_年度感動增城的十大百姓人物”,增城區婦聯授予“愛心行動優秀志願者”稱號。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4

譚,男,1963年4月生,2019年1月犧牲,中共黨員,生前系四川省大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西嶺執勤組組長。

譚愛崗敬業,忠於職守。1999年9月從部隊轉業後,他來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處高寒山區的大邑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工作。他給自己確立了熱情、嚴格、廉潔的工作標準。他長期堅守在一線執勤崗位,每天堅持早晚兩次對轄區內道路進行巡邏,及時清除滾石、暗冰等隱患,每年除夕都在執勤點吃年夜飯。2019年1月,西嶺雪山遭遇特大暴風雪,近1000輛汽車、4000名遊客滯留山上。譚帶領同事們在零下10攝氏度的惡劣環境裏,連續戰鬥5天,成為風雪中的“路標”。譚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帶領執勤組處理各類交通事故1000餘件,糾正各類交通違法35000餘件,無一例投訴,轄區幾年來未發生特大交通事故。

譚視羣眾如親人,全力為民。他熱情幫助轄區內的困難户和貧困學生,經常用微薄的工資收入救濟他們,堅持4年照顧孤寡老人伍婆婆。“5·12”特大地震中,譚家成為危房。在76歲的老母親癱在牀上、女兒大學聯考在即的情況下,他顧不上照顧家人,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2019年12月29日,地處雪山深處的大邑縣西嶺鎮天寒地凍,譚為救一名失事車輛的落水者,來不及脱去衣服,縱身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將落水者營救上岸,又迅速趕往另一事故點繼續工作。第二天,受凍後的譚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但他牽掛着轄區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羣眾安危,忍受着身體不適返回工作崗位,連續處置多起警情。重感冒加上勞累過度,導致他突發病毒性心肌炎,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譚感人事蹟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號召全國公安政法機關和幹警向譚學習。他先後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5

劉俊芝,原臨沭縣曹莊鎮文家埠村村委副主任。劉俊芝在村工作已二十餘年,認真工作、吃苦耐勞、為人熱情、任勞任怨。20_年9月4日,她在開展社會治安滿意度入户調查時,因身體不適,到醫院就醫,9月5日因搶救無效去世。她是女幹部,但從來都和男同志一樣擔負起村裏的大事小情。就在劉俊芝身體不適之前,她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劉俊芝有四級傷殘,但是她的工作卻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就放低要求。工作分量從來不減、工作任務從來不鬆、工作責任從來不輕,大到脱貧攻堅的落實,小到鄰里之間的糾紛,她都親力親為,幫助解決。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6

火那麼壯大,水卻熄滅了他,水那麼壯大,土卻掩埋了他。土那麼壯大,風卻吹散了它,風那麼強大,山卻阻擋了他。山那麼壯大,人卻剷除了它。人那麼壯大,權利,生死,金錢卻動搖了它,矇蔽了它,殺害了它!權力,生死,金錢那麼強大,時間卻消磨了它,時間最壯大嗎?不是心,是一顆道德之心,道德若充滿了心中,他便無邊無涯。道德使我們的心中不再是空洞無物,而是充滿了魅力。有道德的人,渾身散發着的都是魅力。

對於校運動會中那些為了本班的同學不停的歡呼,不停的吶喊,不停地加油,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屢見不鮮,但是在為自己喝彩的同時,也不忘為別人喝彩,這是一種怎樣的風尚。這是道德的風尚,到得到我理解為知道得知美好的德行,顧名思義,道德就是我們大家都應該知道,心裏面都應該理解,並且希望做到的美好德行是問為自己喝彩,更不忘為他人喝彩,是否能被評為一種美好的德行呢?答案顯而易見,道德自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憑欄憶古人,孔子傳道授業解惑,教會世人尊重,教會世人學會善良,這是他的道德。陶淵明他厭倦了官場的勾心鬥角,厭倦了爾虞我詐,厭倦了欺瞞狡詐,他用自然清靜洗滌世俗的污穢,他用甜美的篇章捍衞道德的防線,這是他們的道德,我們欽佩他,仰慕他,他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仰首看今朝,霍金,身體上的摧殘,並不能使它的心靈有所殘缺,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斷的拼搏告訴着我們道德的真諦,幫助他人是道德,全心奉獻也是道德,這些都是道德的真實體現。

憑弔古今,道德之花沿途綻放,他是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他是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學,日夜操勞,他是對手之間的互相鼓勵,舉頭並進,他是科學家的謹慎,嚴苛,為國奉獻。他是藝術家的精心創作,帶給人無限的歡樂。道德的力量無窮無大,他像是一縷清風捲起心靈上的漣漪,它像是一絲絲陽光,支撐起那些飢寒交迫的人們。它是一個暖心的話,一個非常激昂的鼓勵,一個温情的懷抱,一個貼心的眼神。有道德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標準,他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值得推崇的,什麼應該被抵制。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明白要有什麼樣的道德理想,什麼樣的素質與涵養。

在日常的生活中,道德的風尚無處不在,與我們如影隨形。當你身邊的同學遇到困難時,你肯定會隨時伸出援手。你肯定也不會隨手亂丟垃圾,因為你心中有着屬於你自己的道德準則。

康德曾經説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二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道德是我們日常行為的規範,指引着我們做善良的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只有內心道德高尚的人,才值得被尊崇。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將道德二字畫在心中。只有我們每個人心存道德,將道德之風吹到每一個角落,讓它滋潤着人們的心靈。這樣我們才能夠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的和諧。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充滿道德的社會一定是和諧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美滿的笑容。我希望我們可以將道德永遠的傳承下去。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7

付曉玲,中共黨員,臨沭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2月9日,她帶着對湖北人民的滿腔熱情,帶着醫院領導的親切期盼,帶着對家人的牽掛與不捨,與丈夫及同事們揮淚告別,登上了馳援武漢的大巴車。到達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後,她加入了山東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任組織委員、保障組護士長,負責協調醫療和生活保障物資的梳理和發放。後勤更需細心工作,為了一線“戰友”的安全,她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臨時指揮部,最後一個離開,認真檢查300名醫護人員的裝備、整理庫房、搬運物資。她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生命的方舟,築牢了抗疫後勤保障線。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8

賈,男,漢族,1936年9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黨支部書記、寶山企業集團董事會主席。

憑着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雙目失明的賈帶領寶山人把一個窮山村建設成為遠近聞名、集體致富的“西部華西村”。“5·12”汶川大地震使這個富裕村頃刻間夷為平地。在苦難和厄運面前,賈沒有認輸,他用堅強、毅力和智慧帶領寶山人戰勝困難,創造了人間奇蹟。

1966年,賈在地質隊工作時被炸傷雙眼,帶着一身的病痛,毅然回到家鄉。面對家鄉的貧困落後,賈帶領村民從改土造田,解決温飽問題開始艱苦創業。經過30多年的努力,寶山村擁有24家村辦企業,寶山企業集團公司固定資產達到40億元,村裏人人享有退休醫療補助、子女讀書免費、老年人每月領退休金的待遇,全村一般家庭年分紅5萬元、近半數村民住進別墅,昔日貧窮的寶山村變成了富裕文明的新寶山,有了“西部第一村”的美譽。

2019年5月12日,離汶川直線距離不到20公里的寶山村片刻間變得滿目瘡痍,損失極為慘重。“只要我們的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人在,我們的事業就可以從頭再來,黨委班子的決心和信心從來沒有動搖過!”這是地震後賈對全村人説的最多的一句話。他領着瀕臨絕望的村民説幹就幹,在百廢待興中踏上了艱辛的災後重建之路。為確保整個龍門山鎮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開展,首先恢復龍槽二級電站的供電成了當務之急,賈帶領大家不分晝夜,分工協作,流血流汗,全憑雙手作業。5月18日,龍槽二級站試機發電成功,在給龍門山鎮重新帶來了光明同時,也吹響了龍門山災後重建的號角。在家園重建中,賈沒有侷限於眼前的吃住問題,又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增長性重建,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地震前,寶山村就在籌辦一箇中纖板廠,地震後,他立刻着手這件事,在人手、經費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得到了臨時駐紮部隊的支持,完成了場地平整。去年7月,中纖板項目順利投產,如今月產值達到3600萬元。

寶山人説:“沒有賈書記,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不管是過去文明富足的寶山,還是災後重建的寶山,只要有他在,我們就有勇氣和力量。”寶山村村民共同奮鬥,二次創業。目前,全村608户村民都搬進了新居。2019年寶山村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25億多,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寶山村奮鬥到40億,用了30年;一場大地震,毀掉了70%;災後重建僅3年,總資產又達到了40億元。這就是賈和他的寶山村所創造的奇蹟!年逾古稀的賈言語依然鏗鏘有力:“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只要人民需要我,我永不退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賈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明星村支書等榮譽稱號,被中央領導同志讚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9

餘霞是高縣勝天鎮共和村村民,從小父母離異,從16歲起,便與父親開始了一段角色互換的人生。由於父親因突發性腦幹出血,失去了説話和自理的能力,從此她就是父親的眼、父親的耳、父親的枴杖。時隔五年,她逐漸地感到籠罩在她生活上的陰霾被一層層打破,希望的光芒一點點升起,雖然現在父親依舊是不太會説話,大小便失禁,行動有障礙,需要坐輪椅,但是對她而言父親就是她的全部,她將陪伴着父親繼續堅持走下去。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一部可以書寫的傳奇,而她的人生經歷卻是一朵綻開的鮮豔之花,不僅開的靚麗,散放的花香也薰陶了人們的心靈,她就是高縣勝天鎮孝心女孩——餘霞。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母親自離婚以後便再沒有出現過,她只記得母親一些模糊的身影,和看不清的面龐,所以對於她來説,母親只是一個稱呼,母愛也只是一個概念詞。

通常情況下,缺失母愛的孩子往往會性格孤僻,但生活中的餘霞卻開朗、樂觀。她是父親一手拉扯大的,又當爹又當媽的父親讓餘霞深深體會到了醇厚如山的父愛和温潤細膩的母愛。

當父女倆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日子慢慢開始有起色的時候,一個晴天霹靂降臨在這個平凡的家庭。20__年12月25日的那個夜晚,父親突然毫無徵兆的倒在她的面前,當時的她手足無措,好在有親戚朋友的幫忙,連夜把父親送到醫院。在趕往醫院的路途中,父親迷迷糊糊的醒來,看到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的女兒,他緊緊抓住了女兒的臂膀,一直沒有鬆開。

到了醫院,父親被送到了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在重症監護室裏,看見父親滿身插滿了醫療器材、昏迷的父親緊皺着眉頭,眼角留下了眼淚,嘴裏隱約有着模糊不清的囈語,像是在叫女兒的名字。當醫生的檢查結果出來後,她感受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絕望。她覺得周圍安靜的可怕,只有幾台醫療檢測的儀器不時傳出的滴滴聲伴隨着父親似有似無的呼吸聲,她突然感到渾身的血液都像是被凝固住了一樣。

接到病危通知書,醫生告知餘霞,父親的腦幹出血十分嚴重,可能離開,就算搶救過來也可能是植物人,需要親屬簽字後再進行下一步治療,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但只有16歲她,連為父親簽字的權力都沒有,內心的恐慌,雜亂的思緒深深的圍繞着她,只有等着爺爺趕往醫院。

當熬過了在重症監護室的無數個日日夜夜,父親終於從重症監護室轉出。但父親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不會説話的父親所有事情都需要她去猜,長期的相依為命已經使她和父親有了某種默契,不管他想要喝水、翻身,還是要上廁所,她總能夠第一時間發覺,每天早上她都要給父親用熱毛巾熱敷,每天晚上都守在父親的身邊,看着父親輸液。好多個晚上都不敢閉眼,生怕一閉眼就再也看不到父親了,就算睡着、腦海裏全是父親在重症監護室那一幕可怕的場景,心總是抽搐的發疼。

在醫院住院一年多,這對父女終於可以回家了。但回到家,父親依舊不會説話,大小便失禁,行動有障礙,需要坐輪椅,需要人照顧。本該回到學校繼續上高中學習的她,毅然決定放棄學業,留在家裏照顧父親。因為她知道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爺爺身體一直不好,本來就需要人照顧了,除了她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適合照顧父親的人了。

父親剛出院的那2年多,她總是24小時在父親身邊陪護,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父親就會小便,輪椅也總是坐不穩,有時候還會摔下來。她知道父親是一個很愛乾淨的人。她幫父親修指甲,剪頭髮,還一直幫助父親做康復訓練。她在網上買了很多康復訓練的器材和小黑板。有空的時候就教父親在黑板上寫字,就像當初父親手把手的教她寫字一樣,陪着父親一起重新走過以前父親陪她走的路,雖然父親學一個字、走一步路都很費勁,今天學的明天就忘了,今天走了明天依然不會走,但她發現父親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因為父親行動不便,很少出門,為了不讓父親無聊,她會每天把附近的新鮮事和街坊鄰居的變化講給父親聽,她就是父親的耳朵和眼睛,代替父親去發現、去感受生活。也會在網上學習新的菜品,做給父親吃,父親也會開心的像個小孩子費勁的為她豎起大拇指來。慢慢地以前餵飯一個多小時到現在的10多分鐘左右,令她欣慰的是一切狀況都在逐漸的走向好轉。

曾經有朋友對她説畢竟是女兒,很多時候都不方便,不如給父親找個男看護或者讓爺爺奶奶來幫忙照顧,這樣她還能出去上班。但在她看來,生命都是父親給的,沒有父親就沒有她。小時候父親也給她換尿片、洗衣服,三更半夜還要起來衝奶粉給她喝。那個時候父親都沒有嫌棄她、沒有放棄她,那麼將心比心,如今輪到她照顧父親了,她會像父親當初照顧她一樣,好好照顧父親。如今,不過是父親養她長大,她照顧父親到老,只是角色互換了一下而已。

記得20__年6月的一次地震,抖動得相當厲害,當時的她第一反應就是背起父親趕快往外跑,到樓下的時候,她像父親當初揹她時逗她一樣對父親説:“你看你再長胖,我就背不動你了”。父親聽得咯咯發笑。回想着曾經在父親的關愛下提桶水回家都很困難的她,如今一口氣能揹着父親跑下四樓,因為她知道人的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是那麼的脆弱,父親就是她的全部。

時隔五年,籠罩在她生活上的陰霾被一層層打破,希望的光芒一點點升起。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現在的她選擇了離家進的一個美容院上班,雖然每月只能領着1200元左右的工資,但她每天能回幾次家給父親做飯、餵飯、背父親睡覺、幫助父親上廁所等。她就這樣一直堅持着,她也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反而感謝生命中的一切。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角色對換,作為子女往往很多做不到像父母對子女那樣無私,有的人不孝敬父母,對父母不管不顧,甚至出現了拋棄父母,不贍養父母的情況,着實令人心寒。贍養父母,善待長輩,不要在失去之後才後悔,希望通過餘霞姑娘的故事,使更多人能早日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0

李秀英是興文縣蓮花鎮高義社區村四組村民,與丈夫何明宣以務農為生。20__年孝老愛親宜賓好人、興文縣苗鄉好夫妻、興文縣第六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1992年,李秀英與何明宣經媒人介紹認識,相處兩年後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婚後夫妻倆相敬如賓,相濡以沫,隨着一雙兒女的出生,夫妻倆的生活更是甜蜜幸福。何明宣是一位很有經濟頭腦的農村青年,專門學習過稻田養魚、果樹種植等農業技術,還到四川省內非常有名的肉兔養殖培訓學校“仁旭平養兔技術培訓學校”學習養兔技術。當時父母還不太能接受一些新思想、新技術,而作為妻子的李秀英卻經常無條件支持丈夫的決定,主動耐心做公公婆婆的思想工作,爭取全家人的支持。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__年9月,丈夫何明宣在醫院檢查患有尿毒症,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公婆也常年患病,生活的重擔落在了李秀英一個人肩上。

面對生活重壓,她不屈不撓

病魔雖然兇惡,卻沒有擊垮李秀英對奇蹟的期望,她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疾病所擊垮、消沉。作為平凡的農村婦女,李秀英面對生活的重壓,她不屈不撓,照顧患有尿毒症的丈夫14年,無微不至孝敬年老多病的公婆,並將2名子女培養為大學生、共產黨員。李秀英用自己的付出,給子女樹立了榜樣,為家庭付出了心血,無怨無悔、默默付出,書寫了作為妻子、兒媳、母親的責任和擔當。

談到老伴,何明宣飽含淚水,“多虧了她這麼多年的細心照顧,不然,我恐怕早就連命都沒有了,孩子們也不可能上大學。同樣是女人,她卻比別的女人要辛苦得多,特別是在我住院期間,為了省下治病的錢,她每天都吃我吃剩的麪包和牛奶,想到這些我心裏很不是滋味。”

面對患病公婆,她不離不棄

李秀英陪着丈夫,多次到重慶、成都、瀘州等地治療,醫療費、藥費、往返交通費、食宿費,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在四處尋醫的同時,家庭沒有了經濟收入來源,兩個孩子要讀書,一家人還要生活。這時的李秀英既要面對害怕失去丈夫的驚恐,又要面對現實生活的困難,本來就瘦小的她,一夜之間更是蒼老了許多。李秀英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她卻説:“如果我不堅強起來,那卧病在牀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年幼的孩子們怎麼辦?我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不管丈夫的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我都不會丟下他不管,只要我有口飯吃,我就不會讓他一餐餓着,一定要把孩子們拉扯長大”,當時很多人都叫李秀英出去打工,但她都拒絕了“我出去打工,日子倒是好過了,但丈夫在家想喝一口熱水都成問題,孩子們上學回來熱菜熱飯也吃不上,所以我必須留在家,要苦大家一起苦,要幸福大家一起幸福”李秀英樸實的話語顯示了她對丈夫的一往情深,更滲透着一個農村婦女無比堅韌的力量。

李秀英的公公是優撫軍人,在部隊艱苦的環境中身體留下了很多毛病,一遇天氣變化就會發作,長期需要人照料,婆婆的身體也不好,李秀英更是沒有任何怨言,無微不至的照料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儘量讓他們過好晚年生活,享受應該有的天倫之樂。同時還不斷安慰他們,告訴他們只要有一絲希望,就算砸鍋賣鐵也不會放棄對丈夫的治療。婆婆對李秀英更是讚不絕口,“我們這個媳婦心很好,平時對我們也很好,以前在磚廠上班,別人拿一個香蕉給她、拿兩顆糖給她,都要拿回來給我吃,真的像親女兒一樣。”

面對命運的不公,她無怨無悔

面對命運的不公,李秀英從未埋怨,儘量把自己樂觀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用自己的樂觀影響家人勇敢面對生活,夫妻倆從來沒有因為生病或者是家庭負擔而產生矛盾,總是相互鼓勵、支持着對方,從不在別人面前叫苦。何明宣生病14年來,李秀英不離不棄,悉心照料,撐起了這個家庭幸福的藍天,用愛書寫了孝老愛親動人故事。現在,何明宣的病情得到控制,每週去縣中醫醫院做三次透析,花銷降低了不少,女兒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能夠為他們分擔一部分經濟,肩上的擔子就沒那麼重,日子也越來越好。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1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瘦弱,可他卻有一副鐵肩膀,一個人挑了六個人的擔,家裏家外一人擔,可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事耽誤過公司的工作。問起他,他説,自已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個人就是山西省壽陽縣段王煤業集團公司通風區防塵隊帶班長張俊成。張俊成,1965年4月生,壽陽縣平頭鎮潘溝村人。由於父母身體的原因,中學畢業後便回到村裏務農,一個人挑起了養家餬口的重擔。1994年2月進入段王煤業集團通風區工作。由於農村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他認真負責的態度,很快便成長為一名帶班長。

20_年,礦井升級改造,需要將3寸的防塵管路改為8寸管路,這項任務落在了張俊成負責的班組身上。地面安裝,井下線路敷設,那一個地方用閥門,那一個地方有支口,那些地方需彎頭.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管路的對接,彎道、岔口分支處的構件設計,都需實地考察,細緻的測量,細心的記錄,絲毫不能出錯,否則不但影響工程進度,還會造成材料浪費,更重要的是井下管路水壓高達3兆帕以上,管路接口要求偏差不大於1mm。設計不合理,安裝不規範,接口會在巨大壓力的作用下壓壞,沖毀巷道,損壞機電設備。還會威脅到人員安全。由於工期緊,他一連十幾天都沒回家,仔細測量,每一個彎頭都需要認真測量好幾遍,為不影響施工進度十幾公里的路線一天跑兩三個來回。回到井上又伏在案上認真的繪圖,那段時間,有時工作到深夜兩三點。

井下巷道岔道多,管線線路長,員工們在安裝過程中出現了“瓶頸”,於是他白天和工友們一起安裝,解決工程出現的問題,晚上查看圖紙資料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巷道打眼、管路支架安裝、管道安裝,水壓試驗,經過45天的緊張安裝調試,終於提前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為礦井的安全生產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管路試水的那幾天,他一直工作在第一線,指揮在第一線,連續工作四個班,被工友們稱為通風區“拼命三郎”。

付出總有回報,他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感染了班組每一個人,他的班組多次被評為先進班組,他個人也連年被評為公司優秀員工,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公司業務骨幹,技術能手。

工作以來,他以礦為家,從沒因家裏的事耽誤過公司的工作,兒女上大學了,一個人去千里之外,他説,孩子呢,需要給他自己一片空間,從小養成自力更生,是件很好的事。妻子生病了,總是一個人到醫院去治療,他時時想的是公司,處處想的是工作,他説,自已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因為公司的興衰,聯繫上千個家庭的幸福。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2

雷,女,漢族,1989年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雷,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用感恩祖國的赤子之心傳遞人間真愛,助人為樂,熱心公益,展示了新世紀中國青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

1993年,剛滿3歲的雷不慎觸電,失去雙臂。在痛過哭過之後,她堅強地面對人生,克服苦難,一次又一次地向生命極限發起挑戰,學會了游泳、騎車、繡花、打字、書法、繪畫等技能,在四川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4銀2銅,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獲得蝶泳50米第6名,出演電影《隱形的翅膀》感動億萬觀眾等。上海世博會期間,用雙腳表演了毛筆書法、繪畫、繡花,博得了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讚歎。

這個原本最需要別人幫助的女孩,一直以一顆感恩之心回報社會、幫助他人。2019年,也就是考入樂山師範學院的第二年,雷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下,成立了“陽光工作室”,先後吸納45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通過開展陽光青年評選活動,開通“陽光熱線”,建立專門網站,設置工作室QQ羣,開通“知心話”電話交談欄目等形式,幫助大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培養大學生陽光的心態,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

2019年底,在一位經商人士的資助下,雷創辦了“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任總經理,以傳遞“感恩社會、助人為樂、自強不息、永不言棄”精神為宗旨,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也為回報社會搭建了一個更加寬廣的平台。期間,她到樂山監獄給一千多名服刑犯作報告,與部分服刑犯交流;到映秀灣水電總廠作主題為“陽光心態健康生活”專題報告;到北川中學、八一帳篷學校、都江堰中興學校等災區6所學校為學生作報告;到樂山特殊學校等樂山周邊7所學校與學生開展活動,還幾次到中國台灣、香港參加公益活動。先後應邀到中國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作報告,與同齡人交流自己的成長經歷。

2019年4月14日,正在接受新華網訪談的雷,得知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立刻打電話指揮公司員工立刻投入抗震救災。第二天,她帶着募集到的13萬元捐款和500牀厚棉被、1000件棉服,緊急趕往災區。5月11日,正在玉樹帶領員工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雷,得知雲南發生嚴重乾旱災害後,不辭勞苦,馬上趕往雲南旱情最嚴重的雲南省沾益縣炎方鄉母官村,在簡陋的鄉村學校教室裏向村民和小朋友們做勵志演講,並且把她拍賣自己國畫作品所得的12.5萬元,全部捐獻給了村裏用於修建水利工程。

雷自強不息和熱心公益的先進事蹟獲得羣眾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2019年,被評為四川省十佳青年;2019年,榮獲綻放文學藝術激勵獎、全國自強模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優秀大學生等榮譽稱號;2019年,當選成都好人;2019年,入選中國文明網“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3

文花枝,女,中共黨員,25歲,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導遊員,現湘潭大學學生。“我是導遊,先救遊客!”中國女孩文花枝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遊客,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後己的行動,兑現了誠實守信、服務遊客的諾言。

20_年8月28日,陝西洛川,一場旅遊途中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車廂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旅遊大巴車被撞得嚴重變形,車內血肉模糊,亂作一團。危急時刻,車廂裏傳來導遊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勵聲。這個聲音雖然微弱,卻透着一股沉穩、堅定,像黑暗中的一線光束,讓受傷、受驚的遊客從死亡的噩夢裏看到生的希望。

事後許多親歷者都説,正是這個很有穿透力的聲音,給了大家支撐下去的勇氣。其實,在這起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傷得最重的一個,但重傷的她一直牢記着自己的神聖職責。當施救人員一次次向她走過來,她總是吃力地搖搖頭説:我是導遊,我沒事,請先救遊客!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救援時間裏,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過來,就不停地為大家鼓勁、加油。文花枝是最後一個被救出來的。她左腿9處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髖骨3處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由於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醫生不得不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術。她才20多歲,正是一個女孩最寶貴燦爛的青春年華。半個多月後,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條腿的殘酷事實,出事之後一直沒有流淚的花枝流淚了。但幾分鐘後,再抬起頭的她眼裏已沒有了淚水。也就是從這天起,花枝還是像從前那樣,總是用微笑面對一切。文花枝一直是一個用真誠和微笑對待遊客的陽光女孩。

她常説:作為導遊就是要把遊客當成朋友和親人。每帶一個團,她都按事先的承諾服務;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提醒遊客購物要謹慎;每到吃飯的時候,她都先安排好遊客,自己最後才吃。遊客稱讚,她是我們人品上的“導遊”,是我們職業道德的“導遊”。

20_年,文花枝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4

王兆華,女,共青團員,1988年11月出生,__市八中學生。全省第五屆精神文明“十佳人物”。

她7歲便包攬了洗衣、做飯等全部家務;11歲便利用節假日販賣小金魚,補貼家用,供自己上學;近年來,年邁的養父下肢癱瘓,卧病在牀。但她沒有被苦難和挫折嚇倒,而是迎難而上。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報答養父的恩情;她勤奮好學,擔任班幹部認真負責,希望用知識和雙手報效祖國、報答人民。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5

謝發強,男,1950年4月生,炮裏街道謝家嶺村村民。

謝發強是炮裏街道謝家嶺村一名普通的農民,他有一個不幸的家庭。兒子是聾啞殘疾人,女兒是聽障殘疾人,老伴癱瘓在牀。面對重重困難,種種壓力,謝發強不認輸、不氣餒、不懈怠,用自己的辛勤付出、頑強拼搏為家人撐起一片天,讓他們在愛的沐浴中成長生活。

他悉心照顧兒女,在孩子們年幼時到處尋醫問藥,為孩子們積極治療。面對孩子們的苦惱他耐心開導,用愛心培育了他們積極向上的性格,兩個孩子都順利從聾啞學校畢業。為了培養兒子的一技之長,他陪兒子一起在工地幹活,充當翻譯,鼓勵兒子主動和工友交流,儘快適應環境。在他的培養下,兒子成為了一位技術精湛的瓦工,常年在西安裝修行業工作,並受到業主的好評和歡迎,也因為自己的陽光樂觀收穫了幸福的家庭。

女兒在他的教育培養下,取得了手語、茶藝、救護等文憑,自信樂觀,工作出色,擔任了西安市殘疾聯合會聾人協會副主席、蓮湖區春曉康復中心副主任和未央區啟點之星成人康復中心主任等職。經常參加省、市重大殘聯工作的研討,為發展殘疾人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老伴偏癱七年來,謝發強天天為老伴穿衣做飯、端屎倒尿。春天用輪椅推她散心賞花,夏天為她扇涼驅蚊,常年圍着她轉,相濡以沫,患難與共。

面對家庭的困窘,旁人總會用同情的眼光來看他們,但看到現如今謝發強一家人滿溢自信樂觀笑容的“全家福”,都投來羨慕和敬佩的眼光。這個不幸的家庭,沒有籠罩不幸的陰霾,相反卻充滿幸福的愛的力量,這份“愛”有謝發強不屈不撓、不向命運低頭的韌勁,更是他對家人不離不棄的愛和責任。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6

現任建成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工會主席,負責全面工作。自從2019年擔任社區工會主席以來,她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嚴謹的工作作風,帶出了一個率先垂範、奮發有力的領導班子;以執着的敬業精神,甘願奉獻的人生品格,培育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工會幹部隊伍;以與時俱進的意識,敢為人先的風貌,開創了建成社區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自從她擔任社區黨委書記以來,她的身影踏遍轄區每個角落,xx户xx名社區居民的情況她都爛熟於胸,在不斷為社區羣眾解難題、辦實事的過程中,社區羣眾更加信任她、依賴她了,居民家裏有個大事小情都找她商量,併為其出謀劃策,深受居民的愛戴。她帶領社區工會會員、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社區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為6户困難職工子女申請助學金,為4户困難職工家庭進行幫扶救助。 2019年不幸身患癌症,面對無情的病魔,她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八年來,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對社區羣眾的深厚感情竭誠服務、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當初的諾言,成為了建成社區當之無愧的當家人,她本人也先後榮獲市模範社區幹部、區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婦女工作者當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7

包心月,高二七班班主任,初耕教壇的探索者。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勤奮的耕耘,默默的守候,期待着教育生涯第一季的幸福收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包心月老師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在教學中,關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及良好心態的調整。她精心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激勵性評價,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她常常利用課間和休息時間和學生一起閲讀,一起學習,以便準確發現問題,從而有效地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升語言能力。

在她喜愛的班主任工作中,她每天都深入班級,除了注重班級常規管理,抓學生紀律、秩序外,還非常重視班級的學風建設和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注重學生學習目的性、紀律性的教育。她是學生和科任老師之間的橋樑,促進師生之間溝通,融洽師生之間的情感。她利用自習課的時間督促學生加強對各科知識點的鞏固。她嚴格管理課堂紀律,尤其早、中、晚自習的紀律,每天組織督促語文、外語等學科的背誦,詳細檢查每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通過這一系列管理措施,班級學風逐漸濃厚,得到科任老師的一致認可。

她注重“五育”並舉,極力倡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組織參加學校的各項課外活動,做到活動有特色,內容有品味。在活動中,學生得到了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組織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集體的凝聚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管理當中,除每天在班級陪伴同學們成長,還在課後服務後的自主學習時間段經常深入班級進行管理。她的辛勤付出感動着每一名學生,贏得了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8

閆凡凡,男,1989年2月生,灤鎮街道喂子坪村村民。

閆凡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裏娃,因為家裏孩子多,生活拮据,他早早便走出校門,做起了“小大人”,肩負起家庭生活的擔子,夏天在家搞農家樂,冬天堅守道路救援,維持家裏的基本生計。受家庭環境影響,閆凡凡把志願公益當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時裏村民有困難他都會熱心幫助,日子久了,他便成了村裏大人小孩嘴裏常説的“公益小哥”。

20__年,從新聞上看到全國人民都在防疫抗疫後,閆凡凡第一個報名成為志願者,與村幹部及愛心村民一起在村口24小時輪流值班,每天揹着50斤的消毒液行走3公里,在村裏進行消殺。疫情最嚴峻緊張的時候,村裏村外無法正常出入,閆凡凡就擔當起村裏的“快遞員”“採購員”,一週下山兩次為村民採購生活用品,將每户所需詳細記錄在本子上,然後精心採購,送貨上門,得到了父老鄉親們的稱讚。

20__年5月4日上午10點左右,閆凡凡還和往常一樣,從灤鎮為村民採購生活用品駕車回家,行駛到210國道喂子坪村九龍潭地段時,突然看見路邊站着多名遊客,在吵雜聲中有人大喊“救命啊,救命啊”,閆凡凡急忙停車察看,聽説是一名男性遊客不慎溺水。“快讓開,快救人!”他高喊着撥開人羣。在清澈見底的山泉溪水潭中,他看到一名男子躺在水潭中,一動不動。他趕緊問了一句“這個人掉進水潭多久了?”“五六分鐘!”有人回答。時間就是生命,必須馬上救人!可就近沒有下河路,只有兩米來高的石坎,為了搶時間,閆凡凡二話不説,來不及脱掉外套和掏出身上的貴重物品,立即跳下三米多深的水潭。山間泉水冰得刺骨,閆凡凡瑟瑟發抖,但他此刻什麼都顧不上,只有一個念頭:救人。他伸手托住男子頸部,先將男子翻身過來,確保氣道暢通,然後將男子慢慢拖拉出水潭。這時閆凡凡又冷又累,全身凍得直哆嗦,使出全身力氣大喊:“快來,搭把手,趕緊先放石頭上救人!”。

在同行朋友的協助下,閆凡凡將溺水男子移上淺水區的平石板上,只見男子嘴角發紫,手臉發白,幾乎沒有了生命體徵。“趕緊搶救,人工呼吸,快,快,快!”説完,閆凡凡立刻對男子做起了人工呼吸,並進行胸部按壓。經過閆凡凡的及時搶救,溺水男子終於動了一下,並逐漸恢復生命體徵。閆凡凡和周圍遊客將男子抬到公路邊,等待“120”趕到後才離開。路邊遊客大聲讚揚“厲害啊,小夥子,多虧你了!”閆凡凡救溺水男子的過程被周圍的羣眾、遊客拍下來發到網上,《人民網》,《華商網》等媒體爭相報道,獲得了大量的點贊和瀏覽轉載,受到廣大網友的稱讚。

事後,大家總是稱他為“救人英雄”,閆凡凡低調地説:“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就有一種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什麼東西都換不來的。”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19

徐輝,男,中共黨員,1956年7月出生,合肥燃氣集團__區服務所副所長。

在合肥燃氣集團工作18年來,徐輝始終信守着“讓用户辦順心事用放心氣”的服務承諾,始終實踐着自己對用户“不管有多難、只要你肯説”的諾言。無論冰凍嚴寒還是炎炎烈日,只要用户一個電話,他就立即前往解決難題,實現了服務及時率、處結率、滿意率三個100%的突出業績。從20__年4月份開始,他牽頭成立了“徐輝假日小分隊”,主動深入社區、學校等,共開展活動600多次,義務服務21000多户,將方便和安全送到了用户的家門口,受到了用户的歡迎和好評,被用户親切地稱為“誠實守信的好人、咱老百姓的貼心人”。

徐輝曾被授予全國和省勞動模範稱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先後多次進行專門報道。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8

譚海美,女,共青團員,1992年5月出生,肥東四中學生。榮獲第十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20__年當選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並獲“世界宋慶齡兒童基金會”獎。

20__年,譚海美在班裏成立第一個“留守兒童互助小隊”,幫助後進生提高成績、照顧孤寡老人、幫助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等。中央電視台、《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多次採訪譚海美和留守小隊工作。20__年,留守小隊經驗在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