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通用18篇)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

7月19日,一三一團印發《關於在全團範圍內迅速掀起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熱潮、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通知》,號召全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魏德友同志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魏德友同志堅定信念、對黨忠誠,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於吃虧的奉獻精神,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熱愛家鄉、保衞祖國、勇於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通用18篇)

為掀起學習熱潮,該團34個黨(總)支部嚴格按照《關於在全團範圍內迅速掀起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熱潮、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通知》精神,迅速擬定學習計劃,充分利用兵師團門户網站、微信、《兵團日報》等平台,組織1300餘名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要求參學的每名黨員分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寫一篇心得體會;該團掛鈎科室領導赴掛鈎單位,組織召開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專題討論會,通過討論加深對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的理解,形成學先進、見行動、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同時,利用“道德講堂”和善行義舉四德榜,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深入宣傳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對兵團事業、對兵團老軍墾、對兵團黨員幹部羣眾的關心關懷,深入挖掘、積極選樹、廣泛宣傳身邊典型,教育和激勵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戍邊的兵團人,為推進團場事業、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2

連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已成為共和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傳奇。她是一名普通農村婦女,卻是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這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的充分體現。她盡心履職,在全國人代會上提交的關於山區交通建設、耕地保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教育等議案、建議,不斷得到採納和落實。她也因此被外國人稱為中國最資深的“國會議員”,是當之無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常青樹”“活化石”。

連任十三屆,她見證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誕生與成長,“人民代表大會讓人民有了説話的權利。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説話,代表人民辦事。”申紀蘭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20__年,申紀蘭領銜提交“關於保護耕地的議案”。“修通路,邁大步,帶領大家去致富。路修好了,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與交通相關的建議,申紀蘭也提過很多。1996年,在申紀蘭的持續建言下,長治到北京的直達列車順利開通。20__年,她向大會提交推動山區交通建設的相關建議。20__年,她向大會提交加快修建林長高速公路的相關建議。20__年,她向大會提交一件“關於加快推進聊(城)邯(鄲)長(治)客專項目的建議”。

20__年,申紀蘭向大會提交一件“關於支持平順縣創建中藥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議”,並在閉會期間多方推動,助力平順產業振興、脱貧攻堅。她還就建設美麗鄉村、加大扶持貧困地區旅遊開發等問題發表意見、提交建議。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3

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怎樣的傑出貢獻,才能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的嘉獎?她為中國女性爭取“男女同工同酬”,一生獲得榮譽無數,為什麼始終堅持下地勞作、春種秋收,堅持自己只是個農民?從辮子上扎着蝴蝶結、充滿青春活力到如今皺紋爬滿額頭、90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是什麼力量支撐她把一生獻給黨、獻給人民、獻給西溝?

循着“共和國勛章”的無上榮光,記者開始探尋申紀蘭光輝而又別樣的人生。

時間回到1951年。這一年,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21歲的申紀蘭當選為副社長。她發動婦女走出家門、去地裏勞動。但婦女們遇到一個問題:幹同樣的活兒,得的工分卻比男社員少。倔強又聰慧的申紀蘭提議,婦女們和男社員開展勞動競賽,比撒肥、比間苗、比鋤苗。經過多次爭取,西溝村婦女們終於能夠幹一樣的活兒得一樣的工分,太行山深處的這個小山村,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男女同工同酬。1953年,《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勞動就是解放,鬥爭才有地位》的文章,報道申紀蘭帶領西溝村婦女爭取權益的事蹟,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由於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25歲的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在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寫入憲法。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4

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日前決定,追授李培斌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幹部向李培斌同志學習。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黨守忠魂。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用心維護基層黨員幹部的形象;學習他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險阻,都能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率先垂範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旗幟鮮明的宣揚黨的主張,帶頭把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共識,不斷凝聚起維護黨和人民事業健康發展的正能量。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民當公僕。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羣眾、在作風上深入羣眾、在工作上着眼羣眾,把羣眾裝在心中,時時處處關心羣眾疾苦,千方百計幫助羣眾解決困難,及時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羣眾心坎上;學習他一心為民、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用真情真愛踐行黨的宗旨、贏得羣眾信任,用實際行動密切黨和羣眾的血肉聯繫,讓羣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工作成效,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責敢擔當。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樹立起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恪盡職守,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學習他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在敢於擔當中歷練提高、在真抓實幹中建功立業,把每一項細微而又重要的小事抓好抓緊抓出成效,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  向李培斌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心中有戒知敬畏。學習他作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進代表,始終正確看待名與利、得與失、權與責,對自己的地位、利益看得很淡,從未向組織提過個人要求,坦坦蕩蕩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始終保持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學習他淡泊名利、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守紀律、講規矩,甘於清貧、無私奉獻,自覺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紀、敬畏權力。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5

張富清:初心不改,使命不棄

初心,藏在一心為民的大愛裏。

使命,寫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

六十載深藏功與名,一輩子心繫國和民。最近,被張富清的先進事蹟刷了屏。戰爭年代,槍林彈雨不曾退縮;困難時期,艱難困苦不言放棄;和平時代,淡泊名利不求顯貴。張富清同志,用面對荊棘載途的無畏精神和不改本色的執着追求譜寫了初心的生動,用一生的堅守和默默的奉獻鑄就了砥礪前行的楷模豐碑。張富清,這個名字告訴我:最大的獎章是社會的認可和表彰;最重的獎盃是百姓的讚譽和口碑;最好的獎勵是榜樣的力量和激勵。

不忘初心才能不為名利所累。張富清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軍功、獎章、稱號,在老人的眼中,都沒有那麼重要。他把榮耀的過去鎖進木匣,繼續在一個又一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發光發熱,對於名利不執着、不強求。紮根貧困山區幾十年,一句“不後悔”,照亮了一顆幾十年不曾改變的初心。多少黨員幹部也是從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路奮鬥走來的,但是因為忘卻了初心,被霓虹燈下的幻影模糊了雙眼,被一時的貪圖享樂衝昏了頭腦。初心是定心丸、是指南針、是風向標,常常反思“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提醒自己不走偏、不走岔、不要停止不前,才能不辜負期待和夢想,不違背當初的莊嚴宣誓。

牢記使命才能不計得失奉獻。“共產黨人就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作為一名戰士,勇敢地衝在前線,不懼槍彈不怕炮火,這是張富清在戰爭年代對使命的擔當;作為一名幹部,自願前往山區,甘於貧苦甘於平凡,這是張富清在祖國需要面前的選擇。向着“時代楷模”的指引,因着“使命在肩、人民所望”,我們有太多的幹部用逆行的背影砥礪前行:朝着烈火走去的消防員、向着災區駛去的救援隊、奔着歹徒跑去的正義者;我們還有更多的幹部用堅守告訴我們他們的執着:脱貧隊伍裏駐紮基層的匆匆身影、為百姓勞心勞力的滿頭白髮、守衞邊疆保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6

有人説,如果你非常熱愛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如果你非常討厭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獄,因為你的生活當中,有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工作聯繫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份工作。

還記得踏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領導的深切教導:步入崗位後你要做一個愛崗敬業的人。我曾淺薄地認為愛崗敬業就是為了工作要加班加點犧牲休息時間,為了工作忘卻忽視親情和友情,為了工作置帶病的身體於不顧而忘我投入的表現。可在經歷了工作的點點滴滴後,我才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崗敬業。

敬業不是加班加點,敬業不是任勞任怨。敬業是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精神享受的人生體驗。它表現在工作中就是勤奮和主動,就是節儉和意志,就是自信和創新。加班再多而沒有效率那不叫敬業,不顧健康而忘命的工作那不叫敬業,只是機械式的勞動而不用腦子,沒有創新那也不叫敬業。只有把工作當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當成人生享受的那種人,才是愛崗敬業的人。愛崗敬業,説得具體點,就是要做好本職工作,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無論做着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今天,重新體會這段話的含義,聯繫到我的實際工作,便發現它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那就是——青春獻給教育,我無怨無悔!

新課程中的愛崗敬業同樣要求教師要講奉獻。在探索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那些不幕名利、樂教勤業的教師具有崇高而偉大的敬業精神。相反,那些一事當前,“私”字當頭,不肯奉獻,只講索取的人,是沒有資格談論“敬業精神”的。當然,講奉獻並不是要求為人師者“淨盡人慾”,而是要求教師通過辛苦的教育勞動謀取正當的利益滿足。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7

一天24個小時,我們有10個小時在廠裏;一年有365天,我們有340天在廠裏;我們面對同事的時間超過家人;我們與同事的通話超過了朋友;我們對老闆的敬畏超過了兄長。

我們來到這裏也許都是為了錢,我們就像同乘一艘去遠方淘金的船,我們有智勇雙全的船長,我們有能幹的舵手,我們有辛勤的水手......

船的前行離不開我們每一個成員,哪怕你只是一個水手,我們都很辛勞,哪怕你是船長。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裏,大家都放下所有的不公,坦然的,努力的為這艘船的前行出一份力,前行的路上有風有雨,有其他更好的豪華的船的誘惑,有船長的指責,有同船人的排擠,有......

其實哪裏不是一樣,哪條船,哪個人又不是一樣呢?環境能改變多少,改變的只能是自己,適者生存是久遠的規律。

我們做的只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面對困難和錯誤,而不是互相看笑話,互相揪小辮子,互相包庇,遇到問題,我們不怕,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彼此推卸責任,落井下石。就好比船壞了個洞,一船的人都在説不是我弄的,是舵手的錯,是水手的錯,是莫莫莫的錯,那結果可想而知,而如果大家齊心合力,把那個洞及時補上,那不一切沒事了嗎?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8

滕啟剛在法院工作31年間,先後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去世時,任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主要負責行政審判和千山區行政爭議調處中心工作。曾獲得“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辦案標兵”“調解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並帶領行政審判庭多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滕啟剛在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講話。

“幽默風趣的您,嚴肅認真的您,積極向上的您,熱愛生活的您,為了公正‘斤斤計較’的您,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滕叔’,永遠是追求公平正義的少年!”

20_年6月4日,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在家中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聽聞噩耗,同事滿懷不捨和眷戀,寫下上面這些悼文。辦公室裏,他的“老搭檔”——一副碎了很久也沒換的舊眼鏡還擺在一堆案卷上,彷彿他從沒離開,在等着他回來。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9

20_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審某民營企業家詐騙案,再審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無罪。這起案件被譽為敲響了東北地區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一槌。而23年前,在此案一審中,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界限,作出無罪判決的法官正是滕啟剛。

1996年到1999年間,滕啟剛年均審理刑事案件150件。而後,他擔任過千山區法院千山法庭副庭長、庭長,千山區法院行政庭庭長等職。在滕啟剛30年審判工作生涯中,他辦理過刑事、民事、行政三大類案件。自1996年以來,滕啟剛共受理各類案件1953件,審結1927件,結案率達98.67%。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0

自從武漢發生疫情以來,有一位73歲的老人,頻繁地登上熱搜,又遍又一遍地刷新了我們的朋友圈。她成了媒體追逐的焦點,每一次面對鏡頭,她給我們帶來的都是振奮人心的消息。在這特別的時期裏,她帶給我們的除了興奮,就是滿滿的正能量。

她,就是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

從一個赤腳醫生,到聞名中外的工程院院士。

從一個貧寒女,到中國浙江省衞生廳廳長。

她的傳奇,足以媲美鍾南山院士。

建議“封城”第一人。

20__年伊始,正值中國春運的高峯。一種不知名的病毒,突然襲擊武漢,滿城風雨,人們不知所措。

1月18日,李蘭娟院士受國務院、國家衞健委的委託,奉命奔赴武漢,對疫情進行研判。

到達武漢之後她立刻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聽取當地醫生的彙報,展開周密的調查研究。

看着每天都在不斷攀升地感染數據,她心急如焚。她想: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蔓延,將給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我們只有馬上採取果斷的措施。堵水先斷源,當務之急,防控的第一步必須先斷傳染源。於是,她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對武漢必須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她的建議受到了國家的重視。

1月23日,武漢接到了“封城”的命令。武漢暫停了所有的交通,實行前所未有的嚴格管控。目的只有一個,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

李蘭娟院士是建議“封城”的第一人,她接受了央視媒體的採訪。

面對董倩“咄咄逼人”的問題,李蘭娟並沒有生氣,保持着院士慣有的謙遜和温和。她耐心地做了解釋,雖然普通話不太標準,但是她的每一個字都説得很清楚。

到現在,“封城”的效果已經完全地突顯出來了。很多人都佩服她提出了“封城”的建議,一個看上去斯文柔弱的老太太,想不到竟有如此的魄力。

一個科學家的睿智和嚴謹征服了我們!

正是因為這一次“大動作”,“李蘭娟”的名字很快就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被全國人民所熟知。人們記住了這一位很有魄力的老科學家。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1

愛憎分明、俠骨柔腸,這一點滕啟剛的妻子李淑華感受最深。

有一天,滕啟剛回家悶悶不樂。妻子追問,他不説,問急了,他憤怒道:“誰家的孩子誰不疼,可惜了這個小女孩。”原來,那天他開庭審理一起性侵案件,遇到一個淚流滿面的父親,哭訴女兒被工友性侵的事,可憐那個女孩在15歲花季逢此厄運!滕啟剛去了工地宿舍,環境很惡劣。滕啟剛想把孩子接回家照顧一段時間,看妻子態度不明朗,就把那個可憐的小女孩先安置在親屬家。兩個月後,在大家的鼓勵下,小女孩逐漸走出陰影,臨走時跪謝滕爸爸。

生命無常,生活不易。曾經有一名癌症患者張雪(化名)把滕啟剛當成生活的“一束光”,把給他送生日蛋糕作為自己活着的目標。

那是十幾年前,張雪的丈夫出軌執意離婚。張雪無力挽留婚姻,又未能爭得小女兒的撫養權,情緒極度低落,後查出患有胃癌。同在一個堡子生活的滕啟剛得知後,便主動上門開導她,幫她尋醫問藥,鼓勵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晃9年過去了,張雪送來了9個生日蛋糕,她以這種方式來告訴他,她活得很好。

在成為法官前,滕啟剛是一名人民教師。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站前派出所副所長金永偉回憶説,滕啟剛曾是他的國小班主任。那時,滕老師經常把他們幾個“差生”叫到家裏義務補課,經常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後來,金永偉發奮學習,成長為一名人民警察。

多年來,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他總會伸出援手。

20_年6月的一天,滕啟剛在公園湖邊散步,聽到人羣中發出呼救聲,循聲望去,離岸20餘米處,有一女子溺水。他的水性並不好,但他一句話沒説,甩掉鞋子跳下水救人。女子得救了,目擊羣眾和趕到場的警察、醫護人員不斷追問滕啟剛的名字,他只説了句,“共產黨員沒有見死不救的!”堅決不説自己的名字。

今年年初,在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滕啟剛代表老法官向3位新任員額法官提出寄語:“你們要接受人民的重託,擔當使命,鏗鏘前行,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滕啟剛的法官助理傅興正是那3名新任員額法官之一。“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傅興説,她會永遠記得滕啟剛,記得他的叮囑。

“愛她,就和愛你一樣”

今年6月底,記者輾轉來到大孤山鎮謝房身村滕啟剛家,尋覓他的過往。那是一幢方方正正的二層小房,上下共4間房。房前屋後一排排黃瓜架上葉子層層疊疊,一壟壟的茄子、青椒、芸豆、西紅柿,十幾種果蔬綠油油、紅彤彤,長勢喜人。

滕啟剛的妻子李淑華動情地説:“這房子住了快20年,蓋房花了3萬元,都是親屬幫蓋的,沒花什麼工錢。這眼看孩子要結婚,剛換的門窗、房蓋兒。”其實,説是4間房,樓上2間還沒壘炕,樓下也只有一間房有火炕。北方的冬天,沒有火炕的房子根本沒法兒住人。

滕啟剛生活很簡樸,空調、鞋架等傢俱和生活用品多半是同事、鄉親淘汰的,家裏掛的“福”字都是同事搬家換下來的。院裏發了新法袍,滕啟剛回家後站在鏡子前試穿好半天,然後又疊好放好。

“我們這一輩子都很窮、很累,但我們不覺得苦,一直都覺着生活有奔頭兒。”李淑華説。

那年,李淑華工作的幼兒園改制,她面臨下崗。滕啟剛買了一個小三輪車,親手做個棚子,又搭上板子,“李家小菜坊”就這樣誕生了。每天夜裏,他幫妻子洗菜、拌菜、試吃,幫助妻子適應從幼兒教師到拌菜小販的身份轉變。雖然很辛苦,但是日子還過得去。

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雖然有兩位教師出身的家長,兒子滕海寧卻對學習不感興趣。經朋友建議,滕啟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走體育”。那時滕海寧還在上國小,滕啟剛每天早上陪孩子跑步,後來改騎自行車、摩托車,風一程,雨一程,直到孩子進了體校。

“你可以學習不好,可以調皮,但是你絕對不可以觸犯法律的底線,從現在開始你要對8項行為負起法律責任……”回憶起14歲生日那天父親的教誨,那一刻,滕海寧覺得自己突然就長大了。

在父母言傳身教下,滕海寧“跑”進了清華。20_年,滕海寧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800米決賽中奪得亞軍,這是中國男子中長跑在世界大賽上的首枚獎牌。20__年,他又獲得仁川亞運會該項目銀牌。

滕啟剛愛父母、愛妻兒,他愛這個家,願意用一生去守護。同樣的,他愛他的崗位,愛他的同事,愛他的法台……

十多年前,千山法庭的條件特別簡陋,滕啟剛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繕法庭。在家人看來,他比拾掇自己房子都上心。

滕啟剛極盡所能節約辦案經費,自己設計裝修法庭、維修電器、重接電線,自制裝訂器、配管、修鍋爐,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看他雙休日買材料,下班後忙裝修,妻子不免有些抱怨,“公家的事情,僱人就完了。”可他卻捨不得,家裏有啥能用上的,他都往法庭劃拉。“公家的錢也是錢,也得省着花。”雖然滿心不願意,但妻子還是陪他一起給法庭大門刷油漆,安裝擋板玻璃。

法庭煥然一新後,滕啟剛開心地説:“看,這是黨的形象,當事人過來辦案子也舒服。”

滕啟剛高興地把80歲的老父親拉到法庭。當老人看到千山法庭被兒子收拾得如此整潔利落的時候,抹着淚説:“兒子,爹不知道你這麼累呀,如果知道我不會要你回家伺候我呀!”

那些日子,滕啟剛一邊辦案,一邊張羅法庭建設。沒承想,老父親已到胃癌晚期……因為陪伴父親的時間太少,讓滕啟剛這個大孝子始終無法釋懷,充滿遺憾。

20__年除夕夜,當人們在盡享親情美酒之際,滕啟剛擔心千山法庭的管道凍裂,冒雪來到法庭燒鍋爐。

他頂着寒風,一次次往鍋爐裏添煤塊,煤煙薰得他直咳嗽、掉眼淚,聽着遠處的鞭炮聲,滕啟剛滿足地笑了。

在滕啟剛眼中,他是一棵小草,法院是養育他的大地。他熱愛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法院,當妻子勸他,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別那麼硬扛時,他動情地説:“我愛她,就和愛你一樣。”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今年5月,記者採訪這位曾榮獲“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等多項榮譽的老典型時,滕啟剛動情地説。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2

“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社會無誠信不穩”,這是我礦一塊醒目的宣傳牌板內容。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誠信、忠誠是多麼的重要!特別是集團公司開展“忠誠企業、愛崗敬業”主題教育活動後,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忠誠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必須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結合主題教育活動,我談談自己對“忠誠企業、愛崗敬業”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一、忠誠企業,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是一種責任

我們都是集團公司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都要時時處處維護集團公司這個“大家庭”利益,自覺為“家”着想。首先,忠誠企業體現個人價值。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誠不行”,忠誠企業是一種職業道德,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我們每個職工的價值是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的,脱離了企業的成功,自我價值的體現便成為空談,同時,員工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們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拉動的關係。不要認為我們職工的忠誠,受益的僅僅是企業,其實,職工對企業的忠誠,的受益者便是我們自己。因為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的忠誠一旦養成,就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同時,只有每一名職工忠誠度提高了,自覺遵守企業整體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才能逐漸促進企業整體忠誠度的提高。進而通過企業整體忠誠度的體現,把個人的追求與企業的追求緊緊聯繫在一起,聚合成團隊的整體力量,讓企業全體人員形成共識,增強企業凝聚力、戰鬥力,按照企業的整體發展目標不斷進步。如果説,集團公司是一條船,那麼我們的一雙手就是一支漿,只有我們共同伸出雙手,讓千千萬萬支漿一起使勁,我們集團公司這條大船一定能劈風斬浪,勇往直前。其次,忠誠企業意味着責任。忠誠既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行動。我們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盡職盡責,這就是我們忠誠於企業的直接體現。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違章蠻幹,造成事故,不是忠誠企業;對自己的工作任務推諉扯皮,不按時完成,不是忠誠企業;對自己崗位不負責任,甚至失職,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更不是忠誠企業!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改革發展思路,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領導的號召,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責,以企業的中心任務為重點,服務於大局,服從於集體,高瞻遠矚去幹好本職工作;創造性地去幹好本職工作;結合實際去幹好本職工作;高標準、嚴要求去幹好本職工作,才是真正的“忠誠企業”,才能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才能實現“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企業”的良好局面。

二、敬業愛崗,就是紮實工作,盡職盡責,平凡奉獻

我們每個人從事的崗位可能不同,但是真正履行好崗位職責並不容易。因此,要想幹好本職工作,做到敬業愛崗,首先,要不斷學習,自覺提高崗位技能和業務素質。

一要樹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理念。未來的競爭,不是看你過去擁有多少知識,而是看誰學習得更快,知識更新的速度快。不僅要掌握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會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增強自我發展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二要樹立“團隊學習、共同進步”的理念。團隊學習可以促使組織具有創造性,同時又產生協調一致的行動。要相互學習、相互教育、交流經驗、傳播信息,通過整合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追求卓越的本性,形成團隊精神,從而形成企業的強大生命力。

三是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要把學習看作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像完成工作任務一樣完成學習任務,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實現學習與工作的有機融合。

四是樹立“思路在學習中、創新在學習中”的理念。工作要不斷創新、有新的思路,就必須在學習中去尋求答案,學習可以讓你的思路海闊天空,學習是你工作創新的動力源泉。其次,要盡職盡責、在平凡中不斷奉獻。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沒有平凡的愛崗敬業,就沒有偉大的奉獻。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什麼崗位,都應該盡心盡責,儘自己努力,求得不斷進步。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滿懷熱情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就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標準,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三、忠誠企業和愛崗敬業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忠誠企業是愛崗敬業的前提和基礎,愛崗敬業是忠誠企業的具體體現。一個不忠誠自己企業的職工,不可能成為一個愛崗敬業的崗位標兵。相反,一個不愛崗敬業的職工,何談去忠誠企業呢?忠誠企業要從思想上去正確認識,要在工作學習中不斷反省自己:你對得住自己的企業嗎?你的哪些行為傷害了你的企業?你為你的企業帶來了哪些益處?你該如何做到忠誠企業等等。只有從思想上有了正確認識,才能激發出自動自發的愛崗敬業。其次,愛崗敬業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把企業看成自己的另一所學校,工作能夠豐富我們的思想,增進我們的智慧;崗位能鍛鍊我們的意志,發展我們的才能;與同事的合作能培養我們的人格,不斷地去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踏踏實實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每一個人,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3

蒼茫大山中,深藏功與名。“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初心不改、本色不變的感人事蹟,猶如一座巍峨的精神豐碑,激勵我們在逐夢之路上砥礪前行。

看了95歲的老黨員、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蹟,不由讓我們心生無限敬意。老英雄在解放戰爭中槍林彈雨中戰功赫赫,但退役轉業時,卻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面對幾個人生關鍵期的選擇,老黨員張富清讓我們更加懂得什麼才是不忘初心。

革命歲月裏,老黨員張富清選擇了槍林彈雨、不怕犧牲。入伍後4個月,張富清因接連執行突擊任務作戰勇猛,獲得全連各黨小組一致推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信仰的種子從此埋進了他的心中,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信仰的力量激發英勇的壯舉,砥礪樸實的初心,讓老英雄歷經血與火的嚴峻考驗。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兩次獲“戰鬥英雄”稱號。槍林彈雨中的洗禮,讓張富清初心無畏。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老黨員張富清選擇了去湖北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來鳳縣。“這裏苦,這裏累,這裏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啊!”張富清平實的話語中,飽含着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赤子情懷。在艱苦的來鳳縣,張富清再次扛起了炸藥,這次卻是帶頭幫山區羣眾炸山修路,羣眾也把對他的信賴與認可都包進了一隻只粑粑,修進了一條條路。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在來鳳的窮鄉僻壤,任勞任怨、夙夜在公、在公明明的張富清將初心一次次擦拭得閃光。

建行任上調休後,老黨員張富清選擇了恪盡職守奮進不息。老英雄張富清本可躺在功勞簿上為兒女爭取利益,但他選擇了珍藏起軍功章,即便是白內障手術,也選擇最便宜的一款晶體。他從不佔公家便宜,不讓家人用自己報銷的藥,不給兒女工作謀任何私利,甚至在關鍵時期,讓妻子下崗,讓兒子去林場當了知青。

“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什麼是堅定信仰,什麼是初心本色,張富清用一生給出了答案。莫道無名,人心是名。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4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決定,任命申紀蘭為山西省婦聯主任。從1973年到1983年,申紀蘭當了10年省婦聯主任。

按照常規邏輯,申紀蘭應順理成章走上一條農民進城當幹部的平坦之路。但擔任這個正廳級職務之後,申紀蘭卻向組織提出了“六不”約定——不轉户口,不定級別,不領工資,不要住房,不調動工作關係,不脱離農村。這“六不”約定也讓“心繫農村”“無私奉獻”“勿忘勞動”成為申紀蘭一生的鮮明底色。

1984年冬天,從省婦聯主任卸任回到西溝村的申紀蘭腳步不停,帶着幾名村幹部一路南下考察,輾轉河南、江蘇、上海等地,開始為西溝“找項目”,邁出創業步伐。

申紀蘭介紹,當年,西溝村是石頭山、石頭溝,誰幹誰發愁,可西溝人就是不服輸,在石頭山上種樹,逢土必種。西溝幾十年來持續不懈地發展生產、植樹造林,如今的西溝,兩萬畝荒山披上綠裝,幹石山變成“花果山”,亂石灘變成“米糧川”。申紀蘭還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關停村辦污染企業,並建起香菇大棚,引進光伏發電和服飾牀品,發展紅色鄉村休閒旅遊。這些都是她帶領羣眾艱苦奮鬥、推進老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直到現在,申紀蘭仍擔任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並仍在想方設法幫助村裏發展產業,用實際行動弘揚着勞模精神。她告訴記者:“不是西溝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西溝,離不開勞動。我的根在農村,我只是一名農民,我獲得的榮譽也屬於勞動人民。”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5

愛憎分明、俠骨柔腸,這一點滕啟剛的妻子李淑華感受最深。

有一天,滕啟剛回家悶悶不樂。妻子追問,他不説,問急了,他憤怒道:“誰家的孩子誰不疼,可惜了這個小女孩。”原來,那天他開庭審理一起性侵案件,遇到一個淚流滿面的父親,哭訴女兒被工友性侵的事,可憐那個女孩在15歲花季逢此厄運!滕啟剛去了工地宿舍,環境很惡劣。滕啟剛想把孩子接回家照顧一段時間,看妻子態度不明朗,就把那個可憐的小女孩先安置在親屬家。兩個月後,在大家的鼓勵下,小女孩逐漸走出陰影,臨走時跪謝滕爸爸。

生命無常,生活不易。曾經有一名癌症患者張雪(化名)把滕啟剛當成生活的“一束光”,把給他送生日蛋糕作為自己活着的目標。

那是十幾年前,張雪的丈夫出軌執意離婚。張雪無力挽留婚姻,又未能爭得小女兒的撫養權,情緒極度低落,後查出患有胃癌。同在一個堡子生活的滕啟剛得知後,便主動上門開導她,幫她尋醫問藥,鼓勵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晃9年過去了,張雪送來了9個生日蛋糕,她以這種方式來告訴他,她活得很好。

在成為法官前,滕啟剛是一名人民教師。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站前派出所副所長金永偉回憶説,滕啟剛曾是他的國小班主任。那時,滕老師經常把他們幾個“差生”叫到家裏義務補課,經常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後來,金永偉發奮學習,成長為一名人民警察。

多年來,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他總會伸出援手。

20_年6月的一天,滕啟剛在公園湖邊散步,聽到人羣中發出呼救聲,循聲望去,離岸20餘米處,有一女子溺水。他的水性並不好,但他一句話沒説,甩掉鞋子跳下水救人。女子得救了,目擊羣眾和趕到場的警察、醫護人員不斷追問滕啟剛的名字,他只説了句,“共產黨員沒有見死不救的!”堅決不説自己的名字。

今年年初,在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滕啟剛代表老法官向3位新任員額法官提出寄語:“你們要接受人民的重託,擔當使命,鏗鏘前行,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滕啟剛的法官助理傅興正是那3名新任員額法官之一。“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傅興説,她會永遠記得滕啟剛,記得他的叮囑。

在滕啟剛眼中,他是一棵小草,法院是養育他的大地。他熱愛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法院,當妻子勸他,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別那麼硬扛時,他動情地説:“我愛她,就和愛你一樣。”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今年5月,記者採訪這位曾榮獲“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等多項榮譽的老典型時,滕啟剛動情地説。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6

人們常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任何一種文化中的先行典型或者“英雄式”的人物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個符合時代潮流的精神典範讓人民所追崇。每一個先進典型都有着他們不同的英雄事蹟,或小或大,或離我們很近或離我們很遠,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抱着一顆樂於奉獻的赤誠之心。

張富清同志就是這樣一位榜樣。戰爭年代的他,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多次在突擊組中打頭陣,曾經冒着槍林彈雨第一個跳下城牆、炸燬碉堡。退役之後,又主動將投身到偏遠的鄂西山區來鳳縣,為貧困山區的奉獻了一身。他身上那種甘於奉獻、敢於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勁頭,讓人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僅值得廣大的武警官兵學習,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優良統美德,也是當代倡導的時代精神。自古以來,無數能人志士“現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再到張富清同志的60年深藏功與名投身山區建設,每個時期的榜樣雖然所做事情不盡相同,但無不飽含着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也正是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撐起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民族脊樑,促使中華民族朝着更好地方向發展。

我們現在處於信息網絡高速傳播的新時代,我們應當利用這樣的便捷的信息渠道,讓更多的愛國奉獻的榜樣故事在人們的視野中廣泛出現,使德更多地人能夠了對愛國奉獻精神有着更加深刻地認知。榜樣的力量是每一個時代都不可或缺的,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榜樣故事真正地觸動每一個人,才能更好地讓人民奮力當好具有奉獻精神的新時代“傳承人”。我們應當以張富清等同志為榜樣,把個人的成長和理由與祖國的進步和發展緊密聯繫起來,立足崗位、講奉獻,顧大局,努力傳承弘揚奉獻精神,堅持用理想支撐奉獻、用忠誠詮釋奉獻、用奮鬥書寫奉獻,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時代感,積極為新時代貢獻青春和力量。

以“初心”和“使命”譜寫新時代樂章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7

滕啟剛工作在市區,卻在普通的鄉下小院過日子。家中找不出一件奢侈品,他穿兒子小了的衣服,攢下瓦匠、木匠、電工等上百件各式工具,自己動手打傢俱、修房頂、燒大灶、刷院牆,拿着工具箱帶着妻子到千山法庭裝修立案大廳。

妻子因改制提前下崗,滕啟剛不去找關係,鼓勵妻子販賣小菜自力更生。在生活中,滕啟剛心懷大愛、俠骨柔腸,多年來,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他總會主動伸出援手。他悉心照料受性侵少女,勇救落水羣眾,幫助患癌鄰居重拾生活信心,給身邊殘障村民送去温暖……他一點一滴地澆灌着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讓雷鋒精神開枝散葉。

滕啟剛同志生前曾獲得“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辦案標兵”“調解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並帶領行政審判庭多次榮立集體三等功。他去世後,先後被追授“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遼寧時代楷模”“全國模範法官”“雙百政法英模”榮譽稱號。

學習魏德友事蹟材料 篇18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社會各界對人大代表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因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並受邀在北京參加國慶70週年閲兵觀禮活動,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再次匯聚各方目光。近日,記者走近申紀蘭,探尋這位90歲老人與人民代表大會風雨同行65年的傳奇故事和她在新時代的履職新使命。

申紀蘭,讓我們再次走近您

一枚勛章,閃閃發光。9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將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掛在了申紀蘭的胸前。沉甸甸的勛章,照映着她初心不改的模樣。

“上台領獎的時候我沿路走,眼淚止不住地流出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我把勛章戴上,還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賀,我心裏頭熱乎乎的!沒有想到黨和人民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我非常感動!”

11月18日,申紀蘭向記者講述時依然激動萬分。她那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聲、用力拍着胸脯的雙手,都向記者傳遞着發自肺腑的喜悦與感激之情。她説:“我是代表億萬農民光榮地領了這個獎,沒有共產黨、沒有社會主義,我就領不到這個獎。‘十一’那天,我還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閲兵觀禮活動,參加晚上天安門廣場的國慶聯歡活動,親身感受了國家的強大,真是越瞧越高興啊!我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繼續跟羣眾戰鬥在一起,勝利在一起,奔向小康、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