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女道班班長先進事蹟材料

在省道s304、s329固鎮線公路上,在綠色環繞的石湖中心道班,有一位被職工和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大姐的,她就是石湖中心道班班長。在這裏,她被譽為盛開在石湖的一朵荷花。

公路局女道班班長先進事蹟材料

同志是市公路管理局固鎮分局的一名普通女職工,1986年參加工作,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工作20多年來,一直從事養路工作,從普通的養路工到如今的道班班長。在這個崗位上,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用她的細心和敬業,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她連續先後被評為市局和分局的先進工作者、固鎮縣巾幗標兵、市三八紅旗手, 以來,連續三年被省公路局授予先進工作者。

一、精誠追求,情注公路

為了事業她不計個人得失甘於奉獻,在奉獻中體現自我價值。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她的工作宗旨。她參加工作以來,分配到一線從事養路工作。作為一名養路工的女兒,她對公路情繫特殊感情,踏實樸素的想法是讓路變美,在養護中她勤奮好學,工作主動積極,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她的工作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崗位,自己的工作。在她的眼裏,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生活的依靠,還是一種責任、一種享受,更是淨化靈魂、昇華精神的一種方式。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着一個信念,一個不畏艱辛、勇於挑戰的信念;在工作中,她始終詮釋着一種精神,一種奮發進取、力爭上游的精神。

,固鎮分局推行公路養護機制改革實行路面保養承包責,同志在分局的養護公司召開的養護工程競標會上,一舉中標薛圩和石湖兩個道班。當組織徵求她個人意見時,她毅然放棄了條件比較優越的薛圩道班,而選擇了路況比較差的石湖道班。石湖道班在固鎮分局所有的道班中管養路段最長,穿集鎮路段最多,養護任務最重。事後,她告訴同事,其實,她可以選擇薛圩道班,因為薛圩是她多年工作的地方,養護基礎好,工作也容易開展。但作為一名養護人員就應該到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敢於挑戰自己。

石湖道班承擔省道s304、s329計41公里的過境路段的養護任務,車流量大,穿越集鎮較多。過去這裏是亂堆亂放雜物的很多,垃圾常常是剛剛清掃完,一會兒又被拋撒,要養好這段路真的很難。為了給過往車輛和行人提供一個暢、潔、綠、美的交通環境,班長立下了創全優道班,爭文明單位的軍令狀。每天,在啟明星還未升起時,她就扛着工具出發了。當暮色西沉,萬家燈火亮起時,才風塵僕僕地回到家中,無論是在寒風凜冽、冰凍三尺的嚴冬,還是在烈日灼人、驕陽似火的酷暑,在41公里的養護路段上,那跳動着的桔紅色火焰就是她們的身影。6年來她事事處處帶頭幹,吃苦在前挑重擔,用自己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發揮了一個班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如果説班長也有點權,她總是用這點權,把苦差事留給自己,而把其他職工安排幹相對較輕的活。每天早晨她起在人前,打掃衞生,開爐生火,做好出工準備。每天下班忙到最後,清理現場,整理工具。經過精心呵護和悉心管理,所轄的s304、s329線41公里路況上升,路容路貌和道班精神面貌逐步改變。

道班職工最怕的就是冬季下雪。因為下雪容易造成路面結冰,道路行車不安全。所以每次下雪,都吃住在道班。第一場大雪,我凌晨四五點就起來剷除路面冰雪,等到其職工趕到時,我已經鏟了一座橋面和很長一段路面。年初,連降大雪,為保證公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她帶領班道班同志冒着寒冷上路撒鋪工業鹽、剷除冰雪,由於道路補冰雪覆蓋,行車非常危險,她就用小四輪拖拉機帶上防滑鏈在路上艱難行駛。為了節約工業鹽,同時也為了鋪撒均勻,確保路面的冰雪融化,她放棄了用鐵杴撒鹽而用手。這樣既節約了原料,鋪撒更均勻。但是進度慢了許多,工作時間也延長不少。當他們看到道路暢通,車輛安全通過,聽到過往村民和司乘人員的讚揚,他們更加理解了道班工作的意義。

底,她帶領大家上路工作,加班加點,早上天沒亮就上路,晚上天黑下來才收工。一次因為天黑回家看不清路,摔了一跤,電動車都摔壞了,腿也摔傷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同志都心疼她,讓她在家休息。可是她堅持上路,説只要能動就要上路,一定要在年底的檢查中名列前茅。她帶領着團隊奮力拼搏,蟬聯全市好路杯勞動競賽第一名,所管養的s304線固鎮段被評為文明示範路段。

二、精細管理,爭先進位

競聘上崗,對來説,既為領導對自已的信任感到欣慰,同時心裏也感到沉甸甸的,因為石湖道班擔負工作任務是繁重的。面對如此重擔,沒有退縮,上任伊始,從站內部管理與外部養護入手規範站各項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堅持公路養護的科學化、規範化,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將水溝、路肩、路樹、路面等養護工作按路段劃分承包到個人,實行定額生產、計量支付、聯產聯酬,打破吃大鍋飯,有效調動了職工的生產幹勁和勞動熱情,養護質量、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職工的收入也有了明顯提高。為了養好公路,她每月安排月度計劃,每週有小計劃。在工作中,她將過去的工作經驗和新的工作情況結合起來,在道班中開展建章立制工作,制訂完善的工作、考勤、學習、機具等管理制度。堅持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約束、規範道班工人的行為,由於多年來認真貫徹全面養護的精神,她管養片區的路容路貌大為改觀。

在紀律上,她堅持嚴字當先,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擔任班長六年來,從未有過遲到曠工,出勤率一直是全隊最高。説:作為班長,只有從自身做起,嚴格自律,才能帶好一個道班。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日常的公路養護工作中,補坑槽、整修路肩、調整歪斜安全設施、噴油罩面、水毀搶險,她總是身先士卒。

不是公路人體會不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從事公路工作的人才知道幹這一行的艱辛。而在所有的公路工作中要數養路工作最辛苦,野外作業,風餐露宿,呼吸灰塵與有害氣體。特別是做為兵頭將尾的班長,全班的衣食住行、路面路肩、標牌、行道樹、公里牌、百米樁、示警樁、紅線界樁,全在她一人心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從事養護工作的真實寫照。她常説:髒了我一個,方便千萬家,累了我一個,富了千萬户,再苦再累,心也甜。同志愛崗敬業,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公路養護工作,紮實苦幹,確保了公路的暢通。她帶好頭,領好隊,帶領着職工每天早出晚歸,一天掰成兩天用,清挖水溝,清掃路面,剷平路肩,剪割高草,疏通涵洞,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鋪就了一條又一條平坦寬敞的公路,讓過往的司機行人感受到一路舒適一路秀美。也是通過和職工們的努力,石湖道班實現了人好、路好、道班好的目標。

去年6、7月,發生了好幾起颮線天氣,狂風暴雨,公路設施遭受慘重損失,行道樹颳倒無數。她一邊用手機及時向領導彙報情況,一邊帶領職工上路巡查,看到很多雙手攏不過來的樹被颳倒在公路上,道路阻斷。她不畏險情,不顧飢餓,立即組織道班全體職工上路,在狂風驟雨中查探災情,配合有關部門,清理倒樹,挪出電線杆和傾倒的交通標誌牌,終於搶通所管轄的41公里道路。

石湖是西瓜種植大鄉,建有皖北最大的西瓜市場。尤其是西瓜上市的季節,往年一到瓜季道路都會被堵的水泄不通,且產生大量的垃圾,氣味難聞。她到此以後,在瓜季到來之前提前宣傳道路交通法規,疏導交通,規範車輛有序停放,並及時清理路面上的垃圾。一個瓜季下來,她的嗓子啞了,人也黑了瘦了,沿途的村民和過往的司乘人員無不誇讚道班工作做得好。

除了安全生產、道班管理,還兼職路政員。為了維護路產路權,多次深入鄉鎮農村宣傳公路法規和路政管理條例,化解怨氣矛盾。3月,她帶着職工在左新村附近巡查,看到公路上堆着沙石和磚塊。她下車亮出執法證件,並要求該村民及時將沙石清理掉。這位村民的幾個兄弟圍了上來,指着她罵:你算老幾?在我家門口還沒有敢人跟我這樣説話。同行的幾位男職工不願意了,下車要拉他們去派出所,現場氣氛十分緊張。沒有被這些人的氣勢嚇倒,跟他們講《公路法》條款,特別強調一旦發生事故,責任由他們全負。這幾位村民漸漸冷靜下來,説這位大姐是為我們好,萬一發生事情還不是我們承擔,蓋房子是喜事不要發生不愉快的事。他們叫來幾位村民幫忙,帶着職工主動上前,一起把沙石磚塊搬運走。

三、精心關愛,情繫道班

職工隊伍素質是直接影響養護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深知這點,公路養護是一種枯燥而又十分繁重的體力加技術的工作。為了做到能夠留得住人,留得住心,通過以人為本營造温馨小家的方式,凝聚人心。

以情感人,關心同志,同樣是她當好班長的法寶。在道班,既是領頭人也是大家的貼心人,大夥有事樂意跟説,她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職工、為社會排憂解難,奉獻愛心。以情感人,身教示範以實際行動來感染職工。每逢髒活,她總是搶着幹。清理水溝是件難差事,即苦又累,而且又髒又臭,一般人都不願意幹。特別是西瓜上市季節,村民吃完瓜後就丟棄在水溝裏,夏季水溝發出的那種腥臭味使人難以呼吸。總是第一挽起褲子下去,強忍着刺鼻的臭酸怪味,站在污水中徹底清理雜物和淤泥。有時遇上石塊、樹枝或者廢油紙等難以清理的東西時,她就用手撈。她説,如果我們不幹,就不能為村民和過往行人提供暢潔綠美的交通環境。

石湖道班有15名職工。為了讓職工們吃好、休息好,她千方百計改善生活設施和伙食,確保職工身體健康。為了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道班大力發展副業生產。他們採用了股份制形式,職工自主參與,風險和利益按照股數分擔,開展養牛羊豬和雞鴨養殖以及庭院菜園生產。目前已具一定規模,庭院菜園的生產基本滿足道班職工食堂的需要,並有富餘;養的牛已從出欄一頭,目前還有兩頭;所養的三頭母豬已下豬仔,小豬也已出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他們還積極與當地政府聯繫,爭取國家的養殖業政策補助,已獲批准一頭母豬一年補助1000元。

自力更生解決職工的吃菜吃肉難問題。副業促主業,富餘了,他們訂閲了黨報黨刊和公路養護書籍、雜誌,購置了羽毛球、相棋、電視機,使廣大養路職工有了較好的學習、生活、休息、娛樂環境,改變了以往清燈冷火的景象,每週定期召開一次集體學習會,學習公路法律法規和先進養護技術,增強職工文化素質。

她平時注意關心職工,職工小楊老家在,因父親生病想回家探望,但是手中沒錢。她得知這個情況後,當即拿出1000元,讓其回去探望。有2位女職工身體不好,平時在分配工作時,她就適當安排輕一點的工作,有時還幫助她們完成養護工作。對退休老職工,同樣時時放在心上。每年不管有多忙,都要特意抽空到老人們家中走走看看,買上兩瓶酒,割上幾斤肉,跟老人們拉拉家常,聽聽老人們的心聲。

還特別注意處理好道班和當地村民的關係,每年她多次到道路附近的村莊,宣傳政策,徵求意見,工農同建平安大道。她多次走訪貧困家庭,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離石湖道班不遠村莊有位姓徐的殘疾人,妻子也多病,生活十分困難。她多次與道班職工給他家送去生活用品,並資助其兩個女兒上學,幫助他家幹一些農活。每逢農忙季節,她帶領道班職工到附近村莊的困難家中,幫助做一些農活,當地人們稱她為大姐。因為有了羣眾基礎,當地羣眾都非常支持道班的工作,自覺地維護道路的暢通和清潔。

一個人工作,全家受累,這是養路職工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多年來,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丈夫心疼妻子,每到節假日就應妻子的要求,騎車帶她到所轄路段去巡查,被道班職工稱為編外養路工。雖然編外養路工,沒有任何報酬,可是她丈夫無怨無悔,因為他愛自己的親人,也像自己的親人們一樣愛着公路。

同志為公路事業默默奉獻,二十多年來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創舉,但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正是憑着處處帶頭實幹的精神,超常的付出和情感的投入,走到哪裏,就把先進帶到哪裏。在薛圩道班,帶出了一個先進集體;在石湖中心道班,也邁進了文明道班行列,獲得了巾幗文明崗,連續三屆獲得固鎮縣文明單位稱號,還獲得市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