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例大綱

所屬學校:重慶師範大學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例大綱

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專業:應用心理學

年級:XX級

班級:應心2班

姓名:陳xx

學號:XX0512336

實踐單位:四川省大竹縣民政局

實踐時間:XX年8月13日至8月19日

實踐課題:農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因素分析

一.實踐目的:作為大學生,最終的目的是迴歸大眾,走向羣眾,暑假借此時間進行實踐,一方面可以提高自我綜合能力,增強自我專業意識,學會用專業的眼光去處理事情,去發現、研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讓自己走出象牙塔,豐富閲歷,走向羣眾,以謙虛、務實的態度服務大眾。

二.實踐內容:通過民政局的協助、介紹,成為該局部的一名志願者,主要是利用相關專業知識,以調查為主要手段,考察農村地區留守家庭的心理狀況,分析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三.實踐結果:通過這次長達十天的實踐活動,豐富了自己的閲歷,寫成的實踐報告送至民政局得到相關領導的好評。

四.實踐總結及體會:

五.正文字體:仿宋小三. 字數:3000字左右

農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因素分析

【摘要】為進一步瞭解留守家庭心理狀況,為心理教育工作以及今後學習中的運用提供依據,更好在應用心理學領域得到檢驗。本次調查採取調查表的方法,對大竹縣城西鄉黃荊村的留守居民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家庭中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少年、老人佔70%,大部分表現在孤獨、不愛與人交流、容易悲觀、人際關係敏感、自卑心理、偏執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民政相關機構應加大對留守家庭的關愛,建立相關的心理輔導機構,培訓相關人員,為留守家庭成員創造良好的環境。

【關鍵字】農村留守家庭 心理健康

1.引言

筆者整理該調查之際,正值國家人口普查全面開展之時,作為人口普查這一重大,全面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心理健康調查顯得尤為重要,現在的時期,早已脱離了只解決温飽問題的現狀,兒時向着小康、追求心身全面發展的時代,國家的產業結構、社會經濟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再加上鼓勵人口流動方面的政策,綜合所有因素,導致中年人外出打工現象突出,留守家庭居多。而他們的心理狀況卻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有助於很好的解決外出打工帶來的一列的困擾,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

2.調查工具與方法

2.1 調查對象

大竹縣某鄉某村大約100户留守家庭,兒童、學生佔70%,老人佔30%。

2.2調查工具

採用自制量表《農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調查表》(詳見附表)

2.3方法

通過走訪調查,或者口述方式,叫被調查者填寫問卷。

3.結果與分析

3.1基本結論

通過調查問卷發現,59%留守家庭的兒童、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比如,孤獨,不願意與人交流、親子關係淡漠,雖然經過調查有21%的兒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正常,但是不排除有些個別因子存在潛在的危險性,比如調查問卷的15題,很多學生、兒童沒有知心朋友,但是總的情況調查良好,説明在為人處世方面,這類人羣還存在很大的保守性,對這些因子給予重視。

老年人方面,特別是鰥寡老人,容易產生悲觀,消極情緒,且高於一般家庭老人,調查結果表明,獨居老年人生活境況及心理健康令人擔憂,社會支持十分有限。老年人情感支持方面缺少子女的關愛,主觀幸福感低,再加上子女長期在外,老年人體弱多病,缺少社會養老金,生活拮据,心理承受着死亡的壓力,隨時可能產生偏激的想法,老年疾病,包括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問題存在嚴重的問題。

3.2 建議及對策

(1).強化農村區域經濟發展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關係到當地居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加強對當地的經濟投入,優化產業結構,同時鼓勵民工回鄉創業,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經濟,形成“靠山、水依託,靠資、財支撐,靠人、技發展”的良性模式。減少外出務工的現象,實現當地就業、當地創業、當地學技術的良好局面。這是減少留守家庭,避免留守家庭成員出現心理狀況的根本原因。

(2).加大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力度

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利用報刊、廣播、網絡等媒體加大對心理知識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建立心理干預、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避免悲慘事件發生,同時組織心理工作人員下鄉進行近身交談,幫助解開一些心理問題。

(3).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全體關心留守家庭

向城鎮居民發出倡議,號召全體成員起來關心農村留守家庭,伸出愛心,幫助留守家庭,共享社會發展成果,讓留守家庭不再孤單。

(4).全力打造“留守之家+志願者”模式

充分利用高校學生的資源,開拓創新,每年開展“關愛留守家庭,走進農村”的活動,在暑假期間組織一批高校志願者深入農村,關心留守家庭,實現大學生在農村中的實踐,活動結束後可開展一系列的總結表彰大會,用以表彰在活動中有傑出貢獻的大學生,讓每一個大學生、留守家庭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同時建立留守之家,以民政機構的名義,下撥資金修建宿舍,聘請專職人員,實行“政府,留守家庭,社會共同出資”的原則,解決部分留守家庭情況嚴重的成員生活問題(如只有小孩在家,鰥寡孤獨老人獨處),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心理教育師資力量建設

學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氣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鬆理解的環境,以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