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課題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敍述、説明、推斷、引用,必須恰如其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數學小課題研究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數學小課題研究報告

一、課題名稱

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合情推理能力養成

二、課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在重新審視傳統幾何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證明重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通過觀察、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從幾個基本事實出發,證明一些有關三角形、四邊形的性質,從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理解證明的基本過程,掌握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學生要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過程要靠語言表達,而語言的發展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説理。如:説定義、定理、法則、公式、過程、算理、方法、規律、題意、思路、數量關係、式義等,從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能夠想到問題的結論,但是不能説清思考的過程,不能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學生只重視問題的結果,卻忽視瞭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的學生會説不會寫或會寫不會説,漸漸地就走入了不敢説、不想説、不會説、不能説的誤區。針對以上問題,我確定了“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合情推理能力養成”這一課題。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逐步探尋行之有效的國中數學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及書面表達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養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規範答題的習慣,力爭使學生敢説、想説、會説、能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並適應會考改革的需要。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以實驗操作性活動為主要形式,通過類比、歸納的方法,來使學生建立空間與平面的各種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以達到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覺的實驗幾何,逐漸擺脱歐氏幾何的那種環環相扣的邏輯聯繫,以及嚴密抽象的演繹推理形式。

五、課題研究過程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1)學習和掌握國中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要求。(2)研究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原因。(3)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在數學教學中尋求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2)實施具體方案。(3)反思經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變化。(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二)實施過程

數學家波利亞説:“數學可以看作是一門證明的科學,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完成了數學理論,用最終形式表示出來,像是僅僅由證明構成的純粹證明性。嚴格的數學推理以演繹推理為基礎,而數學結論的得出及其證明過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發現的。”合情推理所得的結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憑空想象,它是根據一定的知識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斷,因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合情推理,如何用恰當的數學語言去表達出來,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

首先,我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成因採取談話法和問卷法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主要總結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質差,虛榮心強,怕答錯或答不好而被同學或老師笑話。二是性格內向,不想或不敢表現自我,或沒有機會發言漸漸封閉自我。三是對知識缺乏系統的理解,不能有條理的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四是沒有嚴謹的學習態度,不會走就想跳……不會用數學語言規範答題。

可見,語言表達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個人交往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發展。新課程加大了實驗幾何的內容。因為它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同時降低了幾何學邏輯嚴謹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從數學活動中獲益;而且通過活動掌握空間性質,更易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歸納類比,以及創造力等,這些明顯的長處日益受到重視。下面我就結合新課程理念,結合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成因,結合課堂教學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做法:

1、正人先正己,規範自身的教學行為。認真備課,課堂語言力爭不拖泥帶水,做到正確、科學、簡練、規範、有條理,邏輯清晰,連貫。堅持使用數學語言授課,不口語化。板書示範有針對性,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讓學生從簡單的模仿做起,逐步認識到答題規範的重要性,同時,板書設計要美觀大方、簡潔規範,讓板書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不由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時,我邊板書邊領學生總結了五字方針:設、列、解、檢、答。學生按照這五字方針,就能較規範地完成類似的數學問題了。

2、創設學生語言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如果只以教材的內容為素材對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行培養,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發展。但是,除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以教材內容為素材)以外,還有很多活動也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作出判斷和推理,許多遊戲很多中也隱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進一步拓寬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活動中有“數學”,有“合情推理”,養成善於觀察、猜測、分析、歸納推理的好習慣。

3、注重學生對新知的經歷與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輕鬆、民主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展示、表達數學的權利和機會。如在學習“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這一平行公理時,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畫圖、試驗後,讓學生歸納出這一公理,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表述。在教師進行補充歸納後,學生對此公理中的“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專業化的用語難以掌握可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一下,領會其意義,或與同桌互相

進行交談。在充分給予學生“説”的機會的同時,教師逐步地要求學生答對所問,用詞準確,語句完整,注意引導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條理性、邏輯性、長期堅持下去,能讓學生學好數學術語,用好數學術語,講好規範的數學語言。有了親身的體驗和經歷,學生才會有感而發,有話可説。

4、榜樣力無窮,用學生去影響學生。數學教學中經常遇到用語言表達有困難的問題,我讓那些具有示範作用學生先説,使其他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怎樣去表述問題,怎樣表達才有條理;另外,讓那些書寫規範的學生到前面板演,這樣要遠比教師一遍一遍的強調作用更明顯。對於剛剛接觸的問題,我讓同桌之間,小組內的同學之間,在解答問題後,互相檢查,指出對方的不足。在作業或試卷的解答中語言表達比較突出的學生,我讓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用他們的規範解答去影響其他學生。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強化了對語言表達的重視程度。

六、課題研究的反思

傳統數學教學中,就是以幾何教學為主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學習數學證明方法的。長期以來,數學教學注重採用“形式化”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忽視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應當指出,數學需要演繹推理,更需要合情推理。科學結論(包括數學的定理、法則、公式等)的發現往往發端於對事物的觀察、比較、歸納、類比……即通過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後再通過演繹推理證明猜想正確或錯誤。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既不相同又相輔相成的兩種推理形式。新課程中關於幾何教學的處理髮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於學生合情推理與證明能力的要求,也與過去有所不同。教學中要通過觀察、猜想、實驗、討論、探究,最後再逐步引導到證明,這是一個完整的推理逐步發展的過程。

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大多數學生都達到了敢説,想説,會説,能説的程度。學生能夠主動約束自己的語言表達習慣,力爭規範。但是研究過程中還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的過渡,如何把數學中的語言表達與其他學科整合起來,如何更好的照顧到那些超弱勢羣體;作為老師都希望能不斷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時間從何而來?教學內容完成不了怎麼辦?若學生就是不肯説,該怎麼辦?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

1、課題研究的方案及報告。

2、案例分析及論文。

八.課題研究的體會

對在國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國中數學教學中,掌握數學語言與數學知識是相輔相成的,語言作為“思維的外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而知識作為語言的內涵,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因此,國中數學教學應該重視數學語言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