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範文

天祝藏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天祝)方言是漢語方言的一種,是生活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的人們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主要語言。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淺論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

淺論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範文

由於天祝獨特的人文語言環境,受語言接觸影響的程度較深,因此語言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天祝方言主要包括漢語方言和藏語方言。在漢族聚居區,人們交流往往用漢語(即天祝話);在藏族人口多的地方交流仍用藏語;在交流、貿易過程中,已有不少人掌握雙語,能用雙語交流,一些上了年紀的藏族老人在交流中仍用藏語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漢語和藏語相互融合,形成特有的方言詞彙,親屬稱謂詞也不例外。本文從天祝方言親屬稱謂的實際出發,根據田野調查的內容,以漢族方言為重點,附帶藏族方言,主要探討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的特點。

在天祝方言中,親屬的稱謂有兩種,即藏語系統的親屬稱謂和漢語系統的親屬稱謂。而藏族的漢語親屬系統的稱謂是藏語的親屬稱謂與漢語的親屬稱謂之間的一箇中介,雖然名稱上不同,在結構上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漢藏通婚的家庭中使用的親屬稱謂難以分出是屬於哪個系統的稱謂,是一種混合且混亂的稱謂,但能清楚地把親屬關係表達出來。藏語中的親屬稱謂是分血統的,有父系血統和母系血統。

漢語親屬關係反映着中華民族的家庭結構及文化淵源,天祝親屬稱謂詞也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總體而言,其特點體現為:一方面,漢、藏語親屬稱謂融為一體,混合使用。如:在一漢族家庭有孩子稱父親為“阿爸”,稱母親為“媽媽”。在這兩個稱謂中,前一稱謂是藏語中稱父親的稱謂,而後一句則是漢語中對母親的稱謂;在一些漢藏通婚家庭中,親屬稱謂呈現出漢藏親屬稱謂共用的特點。另一方面,總體上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男女有別,但也有特殊情況:其一,長幼稱謂不對稱。在親屬稱謂中,稱呼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及其配偶時,都會把比自己大的稱之為“排行+哥/姐”,而稱比自己小的則直呼其名。其二,與父母關係不對稱。在當下,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家中孩子一般都和母親一方的親屬關係親近,而和父親一方的關係相對疏遠。

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繼承漢語方言親屬稱謂詞,是其一脈。親屬稱謂分為血親、姻親兩大類。血親下又分兩類:宗親(直系和旁系)和外親。下面對天祝方言中一些親屬稱謂詞作一比較: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天祝方言親屬稱謂中,一部分詞彙與普通話完全一致,有些是獨立出來的,藏語稱謂詞則單獨存在。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這些詞彙也在演變過程中積澱,最終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親屬稱謂。以下將從表中所反映出的內容逐一分析,從中找出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與普通話中的親屬稱謂之間的聯繫及區別。

與普通話中的親屬稱謂詞相比,天祝親屬稱謂詞在音節數量上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首先,在對直系親屬的稱呼中,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是單音節詞,而與之對應的普通話則是雙音節詞。例如:對“祖父”一詞,天祝話稱之為“爺”,普通話稱之為“爺爺”;對“父親”一詞,天祝話稱之為“爸”,普通話稱之為“爸爸”;對“姐姐”一詞,天祝話稱之為“姐”,普通話稱之為“姐姐”。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媽”、“哥”等。

其次,在對旁系或外親親屬的稱呼中,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是雙音節詞,而與之對應的普通話則是多音節詞。例如:對“姑爺爺”一詞,天祝話稱之為“姑爺”,普通話稱之為“姑爺爺”;就“舅爺爺”一詞,天祝話稱之為“舅爺”,普通話稱之為“舅爺爺”。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姨爺爺”等。

最後,一些天祝方言親屬稱謂詞和與之對應的普通話都是雙音節,但二者叫法不同。例如:“姑媽”一詞,天祝話稱之為“大娘”,普通話稱之為“姑媽”;“岳父”一詞,天祝話稱之為“外父”,普通話稱之為“岳父”。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岳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