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更應舒張有度


 今年以來不斷有大學教授、商界精英、演藝明星英年早逝,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認為
人到中年更應舒張有度

人到中年更應舒張有度

年僅42歲的傅彪走了,只有46歲的高秀敏去了……當名人英年早逝的消息一個又一個地傳來,人們在震驚的同時,不能不思考“生命為何如此脆弱”。著名健康教育專家、首都
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教授、主任醫師洪昭光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對健康和生命的漠視是導致一些社會精英中年“夭折”的主要原因。

違背生命規律易致病理性死亡

今年以來,不斷有年齡在35歲-60歲之間的大學教授、商界精英、演藝明星猝然辭世,似乎“英年早逝”正成為當今社會的流行病。

對此,洪昭光表示,人的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一樣是自然規律,但死的方式卻不同:一種是自然凋亡,另一種是病理死亡。自然凋亡即程序死亡,正如冬日的樹木落葉,對人而言就是無病無痛,無疾而終,像106歲的宋美齡一樣,睡一覺走了。病理死亡即提前死亡,猶如樹木歷經風雨摧殘和病蟲損害,過早枯萎。對人來説,就是肉體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財兩空。目前,絕大多數人是病理死亡,是因為他們違背了自然規律和生命規律。

中年人最不懂得愛自己及家人

英年早逝誰之過?洪昭光認為,首先,個人對健康和生命的漠視是主要原因。他説,中年人最大的特點是愛名愛利愛攀比,最大的缺點是不懂得愛自己和愛家人。過去説“健康是自己的”,這話只説對了一半,準確的説法應該是“健康是屬於你和愛你的人的”。一個人的去世至少要對10位最親近的人造成直接傷害,對幾十位親朋好友造成間接傷害,還有無法估量的事業損失。因此,關注健康、儲蓄健康、投資健康最重要。健康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當多大官也換不來,出多大名也留不下的“革命的本錢”。

“像心臟一樣工作,像蜜蜂一樣生活”

其次,社會因素不容忽視。當前,我國社會正面臨轉型時期,人們思想浮躁,心情煩躁,工作急躁,整個社會處於陰虛陽亢狀態,反映到人的生物體內,必然導致神經和臟器功能失調,引發一系列生活方式疾病。

洪昭光説,中年壓力,各有不同。有因重任在肩,出於高度責任心的;有因學術研究,出於執着事業心的;有因利益驅動,出於利慾薰心的;還有純粹因無知死於無心的。無論如何,結局都是一樣:失去了健康,錯錯錯!失去了生命,痛痛痛!

洪昭光語重心長地奉勸大家“像心臟一樣工作,像蜜蜂一樣生活”。他説,像心臟一樣工作,工作就變得快樂;像蜜蜂一樣生活,生活就永遠幸福。

心臟不分晝夜地工作卻不知疲倦,這是因為心臟非常“聰明”。人的平均心率是一分鐘66次,心臟是0.3秒收縮,0.6秒休息,也就是説,它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工作,三分之二的時間休息;而且它採用的是8小時工作制,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心率就改成一分鐘50次了。洪昭光建議人們學習心臟,科學地工作,合理地休息。與此同時,每天面對五彩繽紛的鮮花,心情自然愉悦。天天如此生活,人不健康長壽才怪呢。(新華社記者楊步月)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