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與道德的對話

“跳槽”一詞因其新鮮、生動、俏皮,很快擠佔了“換工作”、“換單位”之類用語的位置,《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更將其收編門下。然而《現代漢語詞典》是一本異常乾淨的詞典,它沒有提到“跳槽”在歷史上最常見的一個意思,《漢語大詞典》收了這個意思,不過還是不免含糊其辭:“指男女間愛情上喜新厭舊,見異而遷。”其實近人徐珂《清稗類鈔》中“跳槽”一條説得甚為明白:“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

財富與道德的對話

《中歐商業評論》(以下簡稱CBR):《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是商學院中經常推薦的流行作品,作為研究亞當·斯密的專家,你怎樣看待斯密關於市場經濟所產生道德後果的論述?

羅衞東:從市場經濟本身是否具有道德性的角度討論,很多人一直認為市場經濟是有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包括西方的新左派、法蘭克福學派對於商業社會和市場經濟一直持批判態度。但另一部分人,特別是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的相對右翼的知識分子,是持歡迎態度的。他們認為你可以不喜歡商業,但它確實是進步的源泉。私利人人都喜歡,也都擺脱不了,關鍵是用什麼樣的機理能夠把私利轉換成一種社會福利,離開商業手段,你找不到別的方法。因為政府不能被人信任,個人的道德、自律也不能被信任,唯有通過一種更好的經濟機制來完成個人私利到公共利益的轉型。從這一點來講,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市場經濟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的證明,特別是從學理上講清楚“看不見的手”所能夠發揮的巨大作用。不論人們是否喜歡市場機制,在如何把分散知識利用好、把私利轉化成公共利益方面,非市場的手段被證明是不可行的。

然而,企業家與消費者在參與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出起碼的德性,否則市場社會本身就不能存在。如果整個社會不是基於人和人之間相互信任,市場馬上就會停止,進而人人自危、人人自衞。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是靠慾望的擴張來推動的,慾望是資本主義的命根子,因此它帶給人類的後果是非常複雜的。企業家本身也是消費者,早期清教徒式的自我拯救倫 理已不再成為他們經營的巨大動力,而要靠物質的貪慾形成一種新的宗教——商品拜物教——來支撐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因此,企業家羣體對慾望的處理將體現出經濟的基本形態。他們處理慾望的方式和人類道德、合作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不是相符,這是一個時代的重要課題。

這一整套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初期就已經出現。休謨、亞當·斯密、福克森是整個英國當時新興的工商業階級代言人,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慾望,企業家根本就沒有動力去投資;但如果被慾望控制,社會的德性就會成問題,這就是巨大的兩難考驗。休謨和福克森認為不用擔心,商業社會有自己的邏輯會解決這個問題。亞當·斯密儘管也支持工商業階層,但他發現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對於人類道德的自我修復能力,以及商業機制內生的道德部分,他的心裏是沒底的,因此在兩部作品中反覆處理這個主題。亞當·斯密認為,沒有企業家和市場分工就不可能有一個國家和人民的富裕,但同時,企業和市場的道德敗壞會帶來整個社會的德性敗壞,關鍵在於如何能夠把企業家正向的作用和道德方面的問題協調起來。

財富與道德的逆轉

CBR:那麼,斯密關於財富與道德的解答究竟是怎樣的?

羅衞東:斯密認為,人們往往對他人的快樂和愉悦立刻產生同情感,不需要強制;而對於別人的不幸,雖然能夠產生同情,但這是剋制和思考的結果。在自然狀態下,一個人對他人的幸福快樂情緒產生的共鳴要甚於對他人的不幸和悲傷情緒的共鳴。這種同情心的不對稱正是社會競爭和社會分層的基本動因。

人們追求財富不是為了謀生,而在於被他人注目和稱讚的願望,競爭的持續不竭的動力是虛榮而非舒適與快樂。換句話説,並不是事物本身的美或帶給人的快樂支撐着虛榮,而是社會的贊同和羨慕支撐着虛榮。在相對中下層的社會中,財富與德性是比較容易統一的,一是由於這些人無力抗拒和超越法制,二是他們的成功依賴於相同地位的人的合作與忠告,誠實是最好的策略。而上層社會中,通向財富之路與通向德性之路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通向成功之路正是以德性的毀壞作為前提的。古往今來,為了自己的飛黃騰達而背棄德性的人不計其數。斯密早年傾向於認為只要商業活動能夠自由展開,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會隨之改善。但英國商業社會發展過程中,商人階級隨着財富擴大而表現出的日益張狂和道德敗壞,使他越來越形成了“財富與德性的關係會發生逆轉”的判斷。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證實了斯密200多年前的判斷。20xx年鮑爾斯在《科學》上的一篇文章集成性地討論了這個問題,通過對人進行實驗來測定貨幣、金錢刺激對於人的腦神經反應模式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商人對錢的腦反應區域是瀰漫的,他幾乎把錢看成一切,也就是任何事情對他而言都是貨幣。但對於一個沒有經過商業社會的人來講,他對錢的反應是局部的,錢只是一個工具。商人的瀰漫式反應意味着他的整個核心價值、世界觀是錢,致使腦部區域都發生了改變。可見貨幣激勵損害了人類的道德情感,過於貨幣化的一種思維方式侵襲了健康的神經元,把任何本來不應該貨幣方式處理的信息都轉化成貨幣處理了,造成人的認知障礙。

社會上有的富人就可憐在這個地方,他的思維完全被貨幣控制住了,把生活中更多可貴的部分看得一錢不值,幸福感大大下降。當一個人認為什麼都可以用錢買來的時候,他的道德評價也將進入嚴重的被動狀態,形成人生觀的巨大危機。這是商人階層經常會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那種從中小商業階層轉型到鉅富過程中的商人,只有少數人才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