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打工須警惕七大陷阱

走進各高校校園,觸目皆是的各種招聘廣告無疑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觀點已成明日黃花之際,當代大學生不再囿於象牙塔內狹小的空間,總想探出頭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無疑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徑,甚至在校園內形成潮流。調查顯示,十之八九的大學生有過打工的經歷或計劃。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大學生打工須警惕七大陷阱

背景報道

大學生打工,是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找份兼職工作,利用課餘時間打打工,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説,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他們之中更多是為了從實踐中學習經驗,得到鍛鍊,增加畢業時求職簡歷的厚度和“含金量”。

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當然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何樂而不為呢?一名家在陝西農村的女生告訴筆者,她現在兼職了兩份家教,每月的收入就有三百多元,基本上不需要家裏寄生活費了。一名男生也説:“自己賺錢自己花,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玩起來心裏也踏實多了。” 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一位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告訴筆者:“再有一年就要畢業了,別的班我不瞭解,光我們班就有13名同學想到一些科研單位或it公司實習,不要一分錢報酬,目的是想鍛鍊一下自己,積累一點經驗,將來找相關的工作就要容易些。”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況且,現在不少用人單位動輒以“需相關專業工作經驗n年以上”為條件,令許多優秀畢業生望而卻步。於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打工觀念逐漸地在改變,他們認為:在求學階段就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將來的求職簡歷中填上閃亮的幾筆。因此,他們更願意把打工稱之為“實習”。

最初以勤工儉學發端,家境貧困的學生打短工補貼學費的方式,看來已改變了原來的意義,並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接受。除去回家團聚、旅遊、考研等因素,接受調查的百名同學中有70位表現出了高漲的打工熱情,以大二、大三的中高年級學生為主,男生比女生多,其中不乏剛剛讀了一年大學的新生,有16位。如此高漲的熱情使得打工現象在校園中越來越普遍,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現場展示

“我厭倦了整日待在勤工部等待那些無聊、枯燥的工作,這對我來説沒有任何意義。”對着日復一日的簡單工作,一男生向筆者抱怨道。“可是我根本找不到其他工作,難道要我挨家挨户地去問‘您有空閒的工作需要我做嗎?’這類愚蠢的話嗎?”他的話道出了大學生打工面臨的最大窘境。對於他們來説,長年的學習已經使自身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基礎知識,他們並不缺能力,缺乏的只是社會經驗。然而現實卻非想象的那麼簡單,箇中艱辛是顯而易見的。

家教是一種最普遍、最受歡迎的打工途徑,它工作輕鬆、穩定,見效快,最適合有知識沒資本的大學生去做。以湖北黃岡市為例,促銷、發傳單每天忙碌8小時,報酬為15.20元,而家教每小時報酬就有6.10元,藝術專業甚至高達20元每小時。在北京、上海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家教工作更受歡迎,學生的收入也相對較高。在北京,為中國小生做輔導一般可以得到30元/小時左右的報酬,而為九年級、高三畢業生做家教則可以獲得40元/小時左右。近日興起的成人教育輔導、藝術類輔導報酬就更高。上海的報酬水平比北京略低一些。此外,北京、上海一些優秀學生也參加一些培訓班的輔導工作,包括熱門的各種外語、計算機技術等,收入自然也就十分可觀了。因此,大多數學生打工首選做家教。然而家教市場競爭過於激烈,供過於求,儘管不少學校也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了勤工助學的機會,比如看守寢室、打掃衞生、澆花除草、整理圖書等。但是這些崗位一般都要照顧家庭特別貧困的學生,況且名額十分有限,對於眾多想打工的學生來説,無疑是杯水車薪。於是,許多原先打算做家教的學生不得不紛紛“另謀出路”。

暑假打工無疑是很痛苦的,大學生們冒着三十幾度的高温,承受着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考驗。天上的烈日、地上的灰塵、街上的喧鬧,無不讓他們飽嘗着打工生活的種種艱辛。四川某高校XX級的一名女生,每天坐公汽東奔西跑,揮汗如雨,一個星期過去了幾乎沒什麼收穫,還搭進去了一筆不小的路費和“水”費。她説:“我最初找的是家教,但是現在家教太難找了。後來搞了兩天推銷,但是那家公司的條件太苛刻,簡直把我們大學生當成了廉價勞動力。最後我想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一家大型超市做商業調查,但是超市對這種事情並不怎麼‘感冒’”。 某大學XX級一男生找工作無門,乾脆賣起了報紙。他每天早上6點鐘起牀,走到報社拿100份報紙在學校附近一路叫賣。每份報紙只賺一毛錢,儘管利潤很低,但是隻要努力起碼可以保證一天的生活費。“要賺點錢真不容易!”他深有體會地説,“工作難找的局面更加堅定了我考研的決心。”

專家報道
據瞭解,由於一些高校假期勤工助學的組織管理不到位,使得大學生打工市場的管理處於“真空”狀態,大學生打工市場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根據記者的調查和大學生們的反映,在假期打工期間遭遇到的欺騙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騙錢、騙力、騙色。

騙錢

學生打工過程中有時被要求先投入一部分資金,而這部分資金就是不法之徒牟取的利益。

陷阱之一:中介詐騙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不及時地為大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工作。等到他們“找到”了,早就開學了,學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費算是白交。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交錢後連影子也找不着了。

長沙中南大學大三學生薑某通過廣告找到了一個“助學中心”,要求找一份飲料促銷的工作,並交了80元中介費,然而久等之後工作依然沒有着落。據她説,當時她被該“助學中心”介紹到五一路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銷,結果因該店已經招滿了人而被拒絕,而且該店明確表示他們沒有委託過任何一家職介所招人。姜某為此非常氣憤,她要求退錢,對方説只有一個月內沒有介紹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憤憤地對記者説:“這分明是一個騙局,一個月誰等得了,假期都結束了,還打什麼假期工?”

陷阱之二:亂收押金

有些用人單位聲稱為了方便管理,嚮應聘者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保證金,並許諾工作結束後退還,然而工作結束時大學生只能領到工資,保證金卻不見了蹤影。這類騙局一般存在於從事文祕、翻譯等輕鬆體面的工作,求職者只需交一定數額的押金即可馬上上班。但往往是學生交錢以後,招聘單位又推託説目前職位暫時已滿或者暫時沒有工作可做,要學生等消息,接下來便再也沒有消息了。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一位同學説:面試我的人對我説:“可以錄用了,但要交押金,交押金的目的只是為了進入本單位的人才庫。”那時我還慶幸自己已經被錄用,可等我兩天後興致勃勃地到單位報到時,卻發現該單位已被封了。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一家非法的中介機構。

四川某高校一位同學説,去年暑假,他看到市中心某職介所的招聘廣告後前去應聘,對方在問了他一些情況後,又攪動三寸不爛之舌,讓他先後交了30元報名費、10元的資料費,以及300元的貨物押金。原以為“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狠心交了這一系列費用,領了一批貨,結果是這些東西根本就賣不出去。因為它們雖然包裝精美,但卻是些次品,根本就不能用。當他提着貨回職介所要討個公道時,工作人員卻矢口否認此事。

陷阱之三:傳銷

本來是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讓應聘者如法炮製去哄騙他人,不少同學在高回扣的誘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騙自己的同學、老師和朋友。上當之後往往是騎虎難下,最終只得白搭上一筆錢。

騙力

有的單位則是利用學生的免費勞動力。

陷阱之四:剋扣工資

一些同學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僱傭,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僱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藉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剋扣工資。

南開大學經濟管理系的陳某等三名大三學生,假期在和平路某公司做產品促銷員,原定工資是底薪500元,再加銷售業績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後,公司以不合格為由將三人辭退,工資分文未發。

蘭州大學的一位同學對記者説:暑假時,一位很熟悉的老闆要我去他的打字社工作,幫學生做做簡歷,講好一個月是300元。結果我剛從考場上出來就被叫去,辛苦了一個月,臨了老闆説這是給我一個難得的實踐機會,還説去上機練打字也要每小時兩元錢,我應該感激他才對,怎麼會好意思向他要錢呢?結果是一分錢也沒有。

北京廣播學院兩名同學經人介紹到一家公司做市場調查,公司答應做一份問卷給3.5元錢,但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並按10%的比例隨機進行抽查,如果查出有不實問卷,每份扣70元。這兩名學生馬上聯繫好一批調查員,緊張忙碌十多天,完成問卷一萬多份。這樣算下來,他們可以掙到三萬多元。正當他們以為大功告成,準備鬆一口氣時,公司突然要求他們提前交回問卷。後來,等到他們去該公司領報酬時,公司告訴他們,一萬多份問卷中有400多份是不實問卷,按照每份扣70元的處罰標準,他們辛苦了一暑假,不僅賺不到錢,反要賠給這家公司近千元。由於雙方事先沒有訂立書面勞務合同,各説各有理,最後公司只是象徵性地給了他們一點報酬,數額自然是遠遠低於原來的口頭商定。

陷阱之五:網上欺騙

有的個人或者小公司在網上發佈信息,要求應聘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譯、創作等。然而學生從網上把 件、創意等內容發過去之後,就會被告之不能採用,其實他們已經利用了學生們的信息或智力資源,但是在網上很難取證。

騙色

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學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輕易相信人的弱點,進行犯罪活動。

陷阱之六:娛樂場所特種行業

他們大都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導遊、侍者,青年學生到這些場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誤入歧途。

長沙民政學院女同學小婁經勞動路上一家職介所推薦,找到一份酒水促銷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費後,她很快被通知到一家娛樂場所上班,上班時間是晚 上7時到10時。據她講,她第一次走進包廂就感到氣氛有點不對勁,別的促銷小姐為了搶業務,在客人要求陪酒時來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廂裏不時傳來客人與促銷小姐不堪入耳的調笑聲,她幾乎是逃出了那裏。第二天,她去職介所要求換一個工種,可被拒絕了。

陷阱之七:單獨約見女生

這類陷阱多發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祕時,有的女同學在對方約見時,不加考慮就去會見,有時會遇到危險。

在與幾位應聘做家教的女大生交談過程中,發現她們的防範意識都比較差。在這種自發的假期打工市場,沒有任何機構、組織進行監督和管理,這些女大學生常常據面相來判斷僱主的“好、壞”,有些女同學甚至獨自去陌生人家認門。當記者問她們“是否想過這樣做很危險”,幾位女大學生笑着對記者説:“出來工作,彼此應該相互信任,壞人我們能看得出來。”這些大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着實令人擔憂。

據報載,一位西南某大學的高材生,一直成績優秀,更因寫得一手好文章而被稱為“才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位書商並答應為其寫書,在豐厚的酬金面前,他開始終日忙於寫稿而無暇顧及學業,結果好幾門功課“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沒畢業就被“勸”退學。還有一些同學打工心切,找到的工作往往與自己的專業無關,甚至根本就是體力活或發傳單之類的事,一來自己的能力毫無鍛鍊可言,二來也耽擱了學業。

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社會完全不同於大學校園的單純與唯美。所以對於那些涉世未 的大學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輕而易舉。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往往 成打工不成反受騙;時間處理得不好,還會造成打工、學業兩敗俱傷;打工動機不純,反而自毀前程……這些都是大學生打工極易走入的誤區。

大學生打工:三思而後行

大學生不能只囿於校園,必須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會的不良風氣,防止走入打工誤區,因而,對大學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筆者以為以下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大學生打工”不能放棄學業。大學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學生,因此我們在處理打工和學習時,應以學習為主,打工為輔。很多同學顛倒了主次,甚至為了打工而完全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造成學業荒廢,知識漏缺,甚至被勸退學,這樣的結果就太得不償失了。

二、“大學生打工”要為“能”動而不為“利”動。掙錢確實也是打工的一個目的,但這不應該只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但“打工”最好能與自己所學專業的有關工作結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師兄,在打工時有意識地去爭取到報社雜誌社打工實習的機會,畢業後,很輕鬆地就找到了對口的工作。

三、“大學生打工”應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裏,想如你所願地打好工並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來增加就業機會之外,還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專家提醒:只要適度,兼職其實是件好事


大學生打工究竟應該把握在什麼樣的度?打工對於自身成長有什麼影響?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們採訪了浙江大學勤工助學服務中心的章睿榮老師。大學生打工是他們服務中心工作的一個重點內容。章睿榮表示,兼職打工的現象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出現在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學生打工也不再是賺取生活費那麼簡單。現在的大學生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兼職,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目前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就業壓力太大,很多人希望通過打工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能力併為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作準備;另一方面是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已經跟以前的大學生有了很大的區別,他們自立的意識很強,希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一定的“經濟獨立”。從某種程度上説,這種現象也是社會的需求造成的,現在的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會要求應聘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甚至以此作為招聘畢業生的一個門檻,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努力使自己從學生的角色向社會人的角色轉換。因為這些都和未來的就業前途掛鈎,所以學生對於兼職的熱情自然就空前高漲,哪怕報酬並不是非常豐厚,他們有些人也會不惜耽誤學業而選擇去打工。上海三九公司杭州分公司市場部總監潘偉峯參加了6月30日的大學生暑期兼職招聘會。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潘偉峯也做過一段時間的學生勤工助學的工作。現在從企業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潘偉峯對於學生的兼職又有新的理解。雖然在校大學生在經驗和能力上還有一定的不足,但是這些能力通過一定時間的培養都是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企業更看中的是學生對於企業的忠誠度,而剛畢業的學生無疑比跳槽過的職員穩定度更高,所以企業非常樂於接受有過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加入他們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