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濱遲早要離開思科 這兩年他為何這麼背?

杜家濱遲早要離開思科 這兩年他為何這麼背?
“感謝媒體朋友和業界同仁多年來對我的支持!”8月5日,在新疆舉行的思科新財年合作伙伴峯會上,思科中國區總裁杜家濱在演講結束之後正式向公眾道別,有些在場的思科老員工忍不住流下了淚水,場面頗為感人。

關於杜家濱要離開思科的傳言已在業界流傳了很久,但沒有人想到,這位執掌思科中國帥印7年之久的著名職業經理人,會以在短短4天之內“閃電”離開的方式告別思科中國。8月1日,思科宣佈任命陳仕煒為亞太區總裁,全面負責亞太區業務,而這個職位之前一直被很多人認為將由杜家濱接任。8月4日,思科對外發表聲明,杜家濱將調任亞太區,在新任總裁人選確定之前,陳仕煒將代理思科中國總裁一職。

兩個月前,杜家濱還曾公開闢謠:“我可以肯定地説,我不會離開思科中國。”杜家濱對於思科以及中國市場的留戀在業內幾乎盡人皆知。而現在,他不但卸任了中國總裁,而且只獲得了“新工作”:將專注於拓展垂直市場解決方案,向亞太區總裁陳仕煒彙報,並沒有獲得“新職位”,哪怕是象徵性的。這甚至不符合跨國公司高層離任的慣例。

7年或許真的是個不吉利的年頭,即使是杜家濱和思科中國這對曾經令人羨慕的完美組合也沒能攜手走過“七年之癢”。

離職懸念

從2004年以來,思科內部關於杜家濱要離開的傳聞就從來沒有斷過。“到了今年,大家關心的已經不是杜家濱會不會走,而是什麼時候走。”思科的一位員工説,“因為大家普遍認為,他一定會離開的。”不久前的一則傳言將此推向了頂峯。今年6月,有消息稱,一直受離職困擾的惠普中國總裁孫振耀即將接替杜家濱出任思科中國總裁。消息傳出之後,杜家濱在很多場合予以了否認,並稱:“曾當面向孫振耀詢問過此事。”不過有知情人透露,“思科的確曾經力邀孫振耀加盟。”

沒有人比杜家濱自己更清楚他在思科中國的處境。據説,去年9月,錢伯斯訪華的時候,在與中國高管開會時曾經明確表示過對杜家濱的不滿。杜家濱的尷尬和失落可想而知。但在思科達到其職業生涯頂峯的他並不願輕易放棄,始終在努力地扭轉不利局面。

“革命尚未成功,家濱仍需努力。”杜家濱之前面對傳言時説過的一句話,表達了他對於中國市場的留戀,“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要繼續留下來。”杜家濱從去年開始在香港大學讀EMBA的課程,選擇香港而沒有選擇海外讀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表示留在中國的決心。另外,杜家濱通過在公司內部推行一些“新政”來改變總部對於自己的看法。例如:招聘大學畢業生送到美國培訓的政治性舉動;制訂一些新規定鞭策工程師、銷售人員進一步提高客户滿意度等等。但是杜家濱的努力並沒有挽回上層將他調離思科中國的最終決定。

表面看來,在沒有找到接任者的情況下,杜家濱的離開似乎過於迅速了,但對錢伯斯來説,顯然經過了一個反覆權衡的過程,不然杜家濱離職的傳聞也不至於持續一年多的時間。從惠普到微軟到思科,杜家濱在業界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思科任職整整7年的他,已經成為思科在中國的一個標誌。圓熟的杜家濱不僅在業內具備廣泛的影響,而且深諳與中國政府和媒體打交道的辦法。但最終,更注重市場份額和銷售業績的錢伯斯還是下了放棄杜家濱的決心。



為業績所累

思科從2003年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今年的業績更是全線“飄紅”。8月10日,剛剛公佈的2005財年的報表顯示:思科在2005財年的淨銷售額為24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每股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3%。相比之下,中國市場的“欠佳”就尤為突出。

思科官方從未透露過中國在全球銷售中所佔的比例,但有傳聞説,今年思科中國只完成了5億美元左右的銷售額。而在財年初,杜家濱曾經向錢伯斯許諾將完成8億美元。

1998年加盟思科之後,杜家濱在最初的幾年度過了一段難得的“幸福時光”。2001年,在他擔任思科中國總裁第3年的時候,思科中國的年營業額從1億美元上升至10億美元,全球排名從50位之後躍居第4,成為緊隨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之後的全球第5大市場。就在那一年,業績出色的杜家濱升任思科全球副總裁。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中,杜家濱和他的思科中國再也沒達到過這個數字,銷售業績不但沒有大踏步向前,反而有所下降。

從去年年底開始,思科更是接連在兩個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單子上遭遇滑鐵盧。去年年底的中國電信下一代承載網(CN2)設備招標中,思科、華為、Juniper和阿爾卡特四家廠商分食CN2蛋糕,在本次CN2建設以前,思科基本上佔據着中國電信骨幹網9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這次招標只獲得不足40%的設備份額。緊接着,中國開通了世界上最大的第二代互聯網CERNET2,一向有着霸主地位的思科卻沒有拿到訂單,再一次輸給了Juniper和華為。這兩個單子的丟失對於杜家濱在思科中國的位置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業績和市場份額的壓力之下,杜家濱在公司內部實行的新政受到了一些員工的質疑。例如區域銷售總經理的調換輪崗就引發了很多怨言。思科的一位員工説:“業績不理想,再加上內部變動,使得整個公司的士氣相當低落,私底下確實有一些對杜家濱的怨言。”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替杜家濱喊冤:“杜家濱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和領導者,思科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思科在過去的幾年中能取得驕人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尤其是國內廠商那幾年的實力遠沒有今天強大。但是現在,在電信核心路由器市場,思科在中國就有華為、中興和港灣三家競爭對手,而在其他國家,幾乎只有Juniper一個對手。在中、低端路由器和交換機市場,思科在中國的對手有7-10家,而在其他地方,幾乎沒有廠商能與思科抗衡。國內廠商經常會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奪取市場份額,這也讓一直希望通過技術優勢和國外運營模式吸引客户的思科感到非常難受。國內的競爭形勢顯然要比歐美殘酷得多。杜家濱曾經感歎:“我在中國從來沒有覺得生意好做。即使某個生意開始好做,但後來肯定也會變得難做,因為大家都進來了。”

但是思科總部以及錢伯斯無法完全理解思科在中國境遇的變化。杜家濱一直在努力“教育”錢伯斯對中國能有更實際的認識,除了他自己不厭其煩地介紹之外,一有機會他就派中國的員工去美國工作,影響總部對中國市場的認識。但在思科頗具侵略性的策略和文化下,錢伯斯還是無法接受業績的停滯和份額的流失。一位美國思科的高層曾在私下抱怨:“中國的市場這麼大,為什麼思科的產品在中國就賣不好呢?”他的話也説出了錢伯斯以及總部對杜家濱的不滿。

市場競爭的加劇是杜家濱個人無法左右的,讓杜家濱對思科中國業績增長放緩完全負責並不公平,但是對於錢伯斯來説,他需要給董事會以及投資者一個交代,犧牲杜家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選擇。

思科和杜家濱的未來

思科放棄杜家濱也是走了一招險棋。杜家濱憑着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對中國市場的瞭解,曾經帶領思科中國高速增長,培養了思科在中國的政府關係,併為思科樹立了很好的形象。有人認為:“如果因為中國市場的增長放緩導致杜家濱離職,思科付出的代價太大,畢竟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可遇不可求,應該給杜家濱更多的時間去調整。”失去了杜家濱的思科中國,平添了諸多懸念。



繼任者成為一個關鍵因素。現在暫時由陳仕煒代理中國區總裁的職務。思科方面稱正在物色接任者。未來中國區總裁的人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從現有的五位副總裁中提拔一個。但他們從資歷到名氣都與杜家濱相距甚遠,按照思科一貫的風格,實施這一方案的可能性不大。“空降”目前看來更有可能。從接洽孫振耀一事中,可以看出思科正在圈內尋找合適人選。杜家濱離開,但沒有接任者,從某個方面也説明了能夠勝任這個職位的人確實很難找。思科在現階段需要的領軍人物至少需要以下幾個特質。一是必須要對中國的電信行業有非常深刻的瞭解,因為現在的競爭環境與幾年前已完全不同;另外,他還需要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前瞻性。杜家濱犯的重要錯誤之一便是對華為等競爭對手的成長估計不足,這也是令錢伯斯很惱火的事情;溝通能力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雖然杜家濱與政府和媒體的溝通相當出色,但是與美國總部溝通的效果還是不甚理想。

而對於杜家濱來説,他又將何去何從呢?作為中國IT行業的第一代職業經理人,和他同一時代的大多數人要麼退休,要麼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他在思科中國總裁的位置上一呆就是7年,也算是這個圈子裏的“長青樹”了。現在他會不會步他們的後塵呢。

杜家濱在離開思科前的一段時間裏集中拜會了很多政府領導,或許這可以看作是其在為今後的職業生涯未雨綢繆。目前思科給予杜家濱的新工作,顯然不符合他“不離開中國市場”的理想。“杜家濱離開思科只是時間問題。”一位分析人士判斷,憑藉其在行業內的良好口碑以及對中國市場的不捨,杜家濱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回到我們的視野裏。

對於思科和杜家濱來説,他們的合作已經過了蜜月期,與其忍耐,不如分手,這對雙方都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吳穎)

來源: IT經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