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創業史的內容

學習黨的創業史和奮鬥史是幹部教育培訓的永恆課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黨的創業史的內容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黨的創業史的內容

黨的創業史的內容範文一

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的必然:

1、國際條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指引和共產國際的幫助指導;

2、國內條件——

a、階級基礎: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

b、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c、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會議

(一)黨的創建時期(“一大”、“二大”、“三大”)

1.中共“一大”(1921/7/23-31,上海),中國共產黨成立。

內容:①通過了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名稱、奮鬥目標和中心工作); ②選舉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

意義: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中共“二大”(1922/7/16-23,上海),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黨的革命綱領:最高綱領是建設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中共“三大”(1923/6/12-20,廣州),確立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合作)

(二)土地革命時期(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

1.八七會議(1927/8/7,漢口)

(1)內容:

①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②通過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③決定發動秋收起義。

(2)意義: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轉折點。

2.遵義會議(1935)——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1)內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黨中央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的毛澤東的軍事戰略主張,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2)意義: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

3.瓦窯堡會議: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遵義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只解決了當時最為迫切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而瓦窯堡會議則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政治策略問題,確定

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這為黨領導全國人民迎接偉大的抗日戰爭奠定了政治基礎。

(三)抗日戰爭時期(洛川會議、“七大”)

1.洛川會議(1937):決定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路線),決定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

2.中共“七大”(1945/4/23-6/11,延安楊家嶺)

(1)內容: ①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報告;

②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羣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③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意義: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四)解放戰爭時期(七屆二中全會、政治協商會議)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河北平山縣西柏坡)

(1)內容:

①提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鄉村轉移到城市 )

②提出黨的總任務;(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 ③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

(2)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9,北平)

內容:

①制定《共同綱領》,確定了國家名稱和國家性質; ②選舉國家領導機構和領導人;

③確定國旗、代國歌、首都和紀年方法;

④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五)新中國成立後(“八大”、“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 “十四大”、 “xx大”、 “xx大”、“xx大”)

1.中共“八大”(1956)

(1)主要內容:

①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

②提出了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

③提出了經濟建設的方針和黨的建設的原則。

(2)意義: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瞭方向。

2.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會議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會議主要內容和貢獻是:第一,重新確定了中國共黨的正確的思想

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第二,提出了調整國民經濟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方針。開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3.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出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4.中共“十三大”(1987):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並制定了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被簡稱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十三屆四中全會產生了以xx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

5.中共“十四大”(1992):大會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

(1)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這個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

(2)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階段,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標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6.中共“xx大”(1997.9):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7.中共“xx大”(20xx.11):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產生了以xx同志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

8.中共“xx大”(20xx.10)

會議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會議貢獻: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全面系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

三、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鬥爭

(一)重要革命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1.北伐戰爭:1920xx年5月至1920xx年7月,中共與國民黨實行政治合作的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抗日戰爭: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共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

3.解放戰爭: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4.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至1953年,中國人民發揚了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二)軍隊建設

1.北伐戰爭中,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為骨幹的葉挺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2.1920xx年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1920xx年“八七”會議,毛澤東提出著名論斷“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4.1920xx年4月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5.抗戰開始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6.解放戰爭至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7.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人援朝作戰。

8.新中國成立後,對軍隊進行整編,成立多兵種合成部隊。

9.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銜制。

10.80年代以來,人民解放軍加強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

(三)軍事路線和方針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①八七會議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②紅軍四次反圍剿採取的是運動戰。

2.抗日戰爭時期:以分散兵力,打游擊戰。反“掃蕩”中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等靈活戰術。

3.解放戰爭時期:

①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②西北人民解放軍採取了“蘑菇”戰術,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③1948—1949年戰略決戰(遼瀋戰役—“攻佔錦州,關門打狗”;平津戰役—“分割包圍,甕中捉鼈”)。

(四)重大戰事(五次反“圍剿”、紅軍長征、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孟良崮戰役、人民解放軍突進中原、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1.五次反“圍剿”(1930—1934):前四次取得勝利,第五次失利。

2.紅軍長征(1934/10—1936/10):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革命的企圖。

3.平型關大捷(1937):殲滅日軍一千多人,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百團大戰(1940):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增強了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5.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1947):殲滅國民黨軍隊3萬餘人,粉碎了對陝北解放區重點進攻。

6.孟良崮戰役(1947):全殲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粉碎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7.人民解放軍突進中原(1947、6):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8.遼瀋戰役(1948/9—1948/11):殲敵47萬多人,解放了東北全境,人民解放軍人數在數量上取得了優勢。

9.淮海戰役(1948/11—1949/1):殲敵55萬多人,是近代以來殲敵數量最多的,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10.平津戰役(1948/11—1949/1):殲敵52萬多人,解放了華北全境。

11.渡江戰役(1949/4/21—4/23):標誌着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結束。

四、中國共產黨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瞭方向。

2.八七會議:中共認清了中國革命的基本方向,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3.1920xx年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即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二)中國共產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

1.中共“八大”正確地指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制定了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

2.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又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誤人歧途。

3.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轉折,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和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共“十三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制定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6.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中共“xx大”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8.中共“xx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三)中共在領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過程中的挫折及糾正

1.1920xx年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失敗,是中共領導革命過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共倡導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掀起了國民大革命。

2.1920xx年大革命失敗。中共認識到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掌握革命的武裝,開始發動武裝起義。

3.1920xx年以奪取中心城市為目標的起義失敗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中共開始走向成熟。

5.1958年黨中央發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損害了農民生產積極性。1960年黨中央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傾錯誤。

五、中國共產黨的建設

(一)黨的思想建設

1、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20xx年八七會議糾正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給思想混亂的中國共產黨指明瞭新的出路。

(2)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使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3)1942年整風運動,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4)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了重要準備。

(5)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提出“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51年開展三反運動,純潔了幹部隊伍,抵制了腐朽思想的侵蝕。

(2)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把反官僚主義放在第一位。

(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4)1992年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

(5)1997年xx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6)20xx年xx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黨的作風建設

1.1942年整風運動,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2.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還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3.1951年在國家機關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打退了資產階級的進攻,挽救了一批幹部,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

4.1957年在全黨重新進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通過整風使全黨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利於社會主義建設。

(三)黨的理論建設

中國共產黨先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其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中國共產黨能夠找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基於對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分析、對世界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總結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中國共產黨自從1920xx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9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黨發展成為擁有近7799萬名黨員、執政6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瞭方向。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新事業的核心力量。

科學發展觀 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瞭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誌着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誌着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黨的創業史的內容範文二

《創業史》的故事發生在陝西渭河平原的鄉村。第一部寫互助合作“帶頭人”樑生寶領導的互助組的鞏固和發展,第二部則寫到試辦農村合作社。塑造了一大批源於現實的優秀基層黨團員幹部形象。小説雖然只講述了一些平凡人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但卻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各種人物在合作化運動中的思想變化過程以及錯綜複雜的矛盾和鬥爭,反映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

在《創業史》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樑生寶、樑三老漢、郭世富、郭士傑、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特別是樑生寶和樑三老漢兩個人物,已排進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樑生寶是全書的中心人物,是社會主義農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荊斬棘帶頭創社會主義大業中,他有膽有識,既有宏偉的氣魄,又有實幹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勞、樸實、善良的中國傳統美德的閃光,又有公而忘私、勇於犧牲個人利益的時代精神的張揚。討飯娃出身的樑生寶,儘管物質生活貧困,但“精神總像湯河岸上的白楊樹一樣正直、白淨”。他小時討過飯,長大熬過長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嶺當過“地下農民”,跟繼父一道飽嘗了創家立業的辛酸,並從父輩那裏繼承了勤勞、樸實、堅忍不拔的勞動者的優秀品質。這個年輕的預備黨員,在黨的教育下,一旦認識到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就決心走一條與父輩不同的創社會主義大業的道路。正當“老資格”的黨員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時候,他勇敢地擔負起帶領莊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擔,成為一個積極、聰明、公道、能幹的領袖人物。然而小説並沒有把他寫成“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角色”。

他謙遜、純樸、老實、厚道、善於思考,從不以領導者自居,更不指手劃腳、誇誇其談,表面上甚至還有些面嫩口拙,愛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氣和機智。但是,聽黨的話,熱愛社會主義,富有犧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寶貴的思想品質。小説抓住他的性格中這一最主要特點。着重描繪了他為黨的事業奮鬥的堅實有力的行動。互助組初期,當莊稼人都把羨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農郭世富時,他跑到郭縣買回稻種,在互助組內搞稻麥兩熟。這件事比郭世富樓房架樑儀式更能牽動莊稼人的心,人們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糧食增產措施上來了。此一舉使郭世富深為不安,他想:“沒想到讓他小子跑到咱前頭去了!”“活躍借貸”時,富裕中農不願再把糧食借給困難户度春荒,連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無策了,他卻組織人們進山割竹,解決了困難户的糧食和互助組的肥料問題。顯然這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正是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平凡”的行動,在蛤蟆灘莊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瀾,使他們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同時,小説還通過“買稻種的路上”、“和增福夜談”等章節“對樑生寶的內心世界作了深入細緻的揭示,展現了他的崇高的心靈美。他決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獻給黨的事業,“他覺得只有這樣做,才活得帶勁兒,才活得有味”。他認為“照黨的指示,給羣眾辦事,受苦就是享樂”。

有執着的信念在心,樑生寶一路走來,自然的也好,社會的也罷,他都能從容應對。姚士傑可謂是蛤蟆灘最刁鑽的一個人了,在那個災荒的年頭,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難户來找他,因為他把缺糧人的愁苦當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樑生寶依然沒有向姚士傑低頭,仍然把他的創業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

有執着的信念在胸,樑生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了能使村民們早日過上好日子,他主動外出去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進山砍竹子所有的這一切他從來都不在眾人面前顯功。執着的信念使他變得更熱情:吸收白佔魁加入農業社組,耐心幫助樑三老漢,正確處理與郭正山的矛盾這份追求執着的精神造就了樑生寶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品質。聽黨的話、跟着黨走,他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為農業社的成功創辦立下了汗馬功勞!

偉大的著作總會跳過時代的束縛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讀完《創業史》使我深受啟發:無論幹什麼工作,都要有執着的信念。樑生寶為了讓鄉親們度過春荒,他主動外出購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所做的這一切他從來都不在眾人面前擺功勞。正是這份執着的精神追求造就了樑生寶堅韌不拔、披荊斬棘的品質。“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他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為農業社的成功創辦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在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前,只有堅守着內心的信念,自力更生、迎難而上、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我在想,要是樑生寶生活在現在的時代,他的執着又怎麼會發揮多大的力量,他的社會主義覺悟,會不會為中國現在巨大的貧富差距憤憤不平,也許這些根本就不能拿來一起做比。我們只是希望,現在的企業家們,能有一些像“樑生寶”的覺悟和精神,還有中國的官員們,只有大家的作為,才能解決中國現階段的問題。現在中國房地產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制度、政治的問題,當然如果要追究文化根源,自然中國式文化也是脱不了關係的。

也許,我們應當更多地從精神的層面探索,一部作品給予我們的東西,《創業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整部《創業史》我們不難看出,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黨領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對農民而言,土地革命史一場內在的革命,農民是這場革命的主體,對土地的追求成為革命的強大動力,但是公有制的建立,需要農民交出他們的土地,這對農民是個很大的衝擊。在這個大背景下,《創業史》呼之欲出,成為這個問題的迴應者,成為農村合作化運動的“史詩性著作”。 文章的作者柳青曾説:“要知道,好多歷史事件,都是逼出來的,譬如,不搞五年計劃,不一定會有糧食市場緊張;糧食商人不搗我們的亂,不一定在一xx三年實行統購統銷;不實行統購統銷,互助合作不一定會一下子結束逆水行舟的階段而快馬加鞭。歷史巨人的腳步並不亂。沒有上帝!是辯證法同志決定:舊勢力在滅亡以前囂張和瘋狂,讓它刺激我們,逼使我們很快地發動消滅舊勢力的鬥爭,義無反顧!”就因為在困難無路可走時還相信前方有路,所以才會激起羣眾的憤怒,開闢新的道路。

我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幹出如此這般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產將是我們取之不竭的財富。在困境中,我們不能忘記前方的路。

黨的創業史的內容範文三

《創業史》第一部於1960年出版後立即受到文藝界的很高評價,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報刊上介紹,評論文章粗略估計有50多篇,許多文字,許多當代文學著作都給這部小説以很高的評價,有的文字認為:“這部作品在當代大量描寫農村題材作品中成就是最突出的,它遠遠的超過了同類題材的作品。”有的文字認為“它所反映的生活深度是其他任何作品遠遠不能相比的”。有的文字甚至認為:“在反映農村廣闊生活的程度上簡直是無以倫比的”。這些評價有它真實、準確的成分,同時有些評價也帶有誇張的成份。但這可看出這部作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當然也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見,比如説六十年代前期,從1961—1964年就曾出現過對《創業史》評價上的3 爭論,爭論一方是當時北京大學的一位教師,他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指出了小説在若干問題上的不足,特別是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他的意見在當時和後來一段時間並不是很受大家重視的,受到包括柳青在內的許多批評。後來也產生過一些不同的意見,這主要涉及到對建國以來農村題材小説創作的評價上,在這一總的題目下面對《創業史》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分歧更加厲害,有的人幾乎是全部否定的態度。由於我們課程的性質和時間關係不可能討論這些比較複雜的問題,這是需要從文藝規律這一角度進一步探討的重要問題。但是我們可以認為在十七年小説創作中《創業史》確實是一部比較重要的作品,在思想、藝術是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也可以説,同其他十七年農村題材長篇小説創作中相比起來,成績無疑也是最高的,這點我們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突出成績在於對解放初期農村生活,農民的思想感情願望及行動,的確作了比較廣泛而深入的反映,也創作了一些有性格光彩的人物形象。它的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這種缺陷並不完全是《創業史》本身,十七年中許多作品都存在這種缺陷。柳青對農村生活,對農民的願望和心理的一種真切的、深刻的體驗和了解,在作品中往往被納入某一具體的政策,或者以貫徹某一政策為內容的運動的狹窄框架中,這就造成了小説中的一些明顯的矛盾。

小説主要是表現陝西渭河平原一個叫蛤蟆灘的村莊在土改以後的一段生活過程。作品主要圍繞樑生寶在創辦互助組以及互助組鞏固和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矛盾和鬥爭。為了把這一主題放在一個歷史過程中來表現,在作品中開頭單獨有一個叫題敍,回顧了樑三老漢和樑生寶父子在解放前二、三十年艱苦創業的歷史,為了擺脱貧苦的生活地位,為了創家立業苦苦掙扎奮鬥的過程,但是終不免都是以失敗告終,無論是樑三老漢充沛的精力,強壯的體魄也好,還是樑生寶的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也好,樑生寶比他繼父有大百倍的創家立業的鋭氣,在舊社會最終都失敗了,都對抗不了命運的安排,最後在臨解放時樑生寶不得不鑽進終南山,一家人仍然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柳青通過題敍説明舊式的創業道路不能實現,是走不通的,説明舊式的創業史,實際上是舊中國農民的勞苦史,飢餓史和恥辱史。

題敍用歷史過程來反襯和説明只有走新式的創業道路才是真正的道路,同時題敍也是為了表明樑生寶這樣一個堅決走集體化道路的農民,他們的認識,他們對這條道路的堅定信念也是來自歷史深處的。為了充分説明這一主題,柳青還作了另外一方面的努力:就是從比較廣闊的範圍來表現農村各個階層的農民心理、感情跟矛盾來表現這種歷史變革的必然性。他的處理辦法就是把樑三老漢和他的兒了樑生寶之間的矛盾,正如作者在題敍中概括的那樣:“以樑三老漢草棚裏的矛盾和統一,與下堡鄉第五村(即蛤蟆灘)的矛盾和統一在社會主義革命的頭幾年裏糾纏在一起,就構成了這部‘生活故事’的內容”。

創業史》第一部所描寫的生活事件主要發生在建國初期土改以後到農業合作化高潮到來之前這一階段,當時整個農村的形勢看起來比較平靜,柳青從這一相對平靜狀態下發掘、揭示了平靜生活中活動着的潛流,揭露了潛在的,還沒有充分暴露的農村各個階層中的心理動向與他們之間的矛盾糾葛及其複雜關係來證明他在作品中需要表現的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思想。作者以多條矛盾線索在廣泛的生活基礎上表現了一方面廣大農民,特別是貧苦農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分了土地,但是其中有些人由於家底薄,勞力少、人口多的種種因素,並沒有真正擺脱貧困的境地,如作品中的高增福和任老四,這些人雖然土改分了土地,但生活仍很困難,任老四家裏有一羣孩子,年齡小,幹不了活,他們仍然處在為温飽掙扎中。

小説開始時是1953年的春天鬧春荒時節,有的不得不出賣剛分得的土地,有的不得不去打短工或者借高利貸,他們感到前途茫茫往後光景很難預料,預感到如果歷史就在此停頓的話,那麼他們在舊社會的悲慘遭遇還會重現。因此,作者刻畫了高增福、任老四、馮有萬等等這些人物,他們對組織互助組走集體合作化的道路表現了極大和熱情;另一方面柳青在作品中又表現了另一股力量的形成,也可以説是一股暗流的逐漸形成的過程,逐漸顯示他們的力量,這些人中有土改時被迫彎腰的現在又開始重振威風的富農姚士傑,他開始抵制人民政府的借貸活動,偷運糧食到鎮上去放高利貸;另一個人物是從土改驚慌狀態中恢復過來的富裕中農郭世富,他以自己雄厚的家業根基向剛開始組織的互助組發出挑戰,還有一個是蛤蟆村的第一個共產黨員村代表主任郭振山,也開始對革命工作不熱心了,而追求自己的發家致富,這些人物雖然政治態度不一樣,但在作品描寫中,卻暗示着在對互助組的態度上,他們結成了另一條陣線。在這兩條陣線鬥爭中間,是廣大的左右搖擺的農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樑三老漢這個人物。作品就是表現新、舊兩種不同意識、兩條不同創業道路分歧、矛盾中,作家熱情讚揚、肯定了樑生寶所走的道路,表現他所組織他所領導的互助組在鬥爭中得到鞏固和發展的過程,表現了新的創業道路的力量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