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精選16篇)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精選16篇)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出發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暫短的時間,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間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它以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又因對研究中國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1961年,國務院將雲岡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雲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總統參觀了雲岡石窟。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入停車場,大家請按順序下車,在雲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現在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雲岡,故名雲岡石窟,原名靈巖寺,亦稱石佛寺。雲岡石窟為什麼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密切相關。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山清水秀,可以説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過這裏。武周山位於內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紮了重要的軍隊,皇帝經常在這裏議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這裏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創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這裏冬暖夏涼,幽靜神祕。古印度佛教興起後,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為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因為,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築建寺院經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著名的絲綢之路開始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的傳人,大約在3世紀。我國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繼續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巖石屬於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有利於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後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訴我們參觀路線。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雲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雲岡15公里的高山鎮,還有焦山石窟。這麼多洞窟如果要細看的話,也許你一個星期的時間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仔細觀看需要2天的時間。按傳統參觀路線,如果大家時間充足,先從東部第1窟開始,直到第45窟結束。如果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始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始,至524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雲岡石窟的開鑿年代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雲岡石窟中期為主,成窟的年代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面開龕,龕內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迎、多寶佛,上層雕釋伽;石窟後壁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據佛教經典講,彌勒菩薩將繼釋迎佛後成佛,廣説佛法,教化眾生。據説當彌勒降生人世時,世界將充滿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農民起義常常打着彌勒降生的旗號來組織和號召羣眾。釋迎、多寶佛並列,佛經有這樣的傳説,當釋迦牟尼佛説《法華經》時,忽然地下湧出安置多寶佛全身的舍利塔,現於空中。釋迎聽到塔中的聲音,告訴聽經的大眾説,這是過去東方世界寶淨國土的佛,號為多寶。當釋迦佛開啟塔門,示現多寶佛身時,寶塔內的多寶佛讓出半座給釋迦佛。

於是,釋迦人塔,與多寶同結跏趺坐,宣講經義。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上層雕三世佛;石窟的後壁主像是釋迦佛。兩窟的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對坐問法像。有關維摩、文殊對坐問法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流行的題材,敦煌石窟的壁畫就有“維摩詰圖像”。佛經中有“文殊問疾”的故事,據説有一次維摩居士“示現”病相,眾人前去探訪。釋迦牟尼知道後,派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帶領弟子前去維摩居住處。在維摩居士的丈室裏,文殊菩薩和能言善辯的維摩展開大乘佛教義的討論,使從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薩十分讚歎。第2窟前有一泉水長年湧出,泉水清涼可口,被稱為“石窟寒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面前是雲岡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稱為雲岡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開窟面寬50米,規模最大。原為大型塔廟窟設計,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後室的三尊大像為初唐時期補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兩層,上層左右兩側各雕一塔,中部鑿方形窯室,主像為彌勒菩薩,壁面滿雕幹佛。後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屬北魏時期雕鑿,高約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屬唐代作品,分別為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據專家考證,第3窟是文獻記載的“通樂寺”、“靈巖寺”,當時可居僧人達3000人。

第4窟是塔廟窟,中央雕鑿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保存比較完整,據考證是雲岡現存紀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間(公元520年——524年)開鑿,是第1至第13窟之間僅有的晚期大窟。

現在,大家看到幾座宏偉高聳的樓閣,它們建築在洞窟的前檐,被稱為窟檐建築。據專家考證,雲岡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數因戰爭或其它因素毀壞,現僅存的窟檐建築為清代以後建造。第5、6窟是一組雙窟,窟檐建於清代的順治八年(1651年),這組建築硃紅柱欄、琉璃瓦頂、巍峨挺拔、氣勢非凡,是五間四層的繞廊木構樓閣。第7、8窟同樣是一組雙窟,遼代這裏被稱為護國大寺,現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國家撥款重新建造,對保護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後兩室,洞窟形狀為橢圓形的草廬式。後室佛像佈局為三世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為結跏趺坐像,高達17米,為雲岡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釋迎佛頭頂藍色的螺髻,面部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帶,通肩架裳,給人端莊、肅穆、慈祥之感覺。主佛的右側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為過去世迦葉佛。主佛的對面是兩層高約1米的8尊佛教造像,襯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偉。拱門東側雕鑿着菩提樹和樹下二佛對坐的造像,屬北魏石窟內常見的題材。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有一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嗎?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後室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兩層。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採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立體感很強。四方塔柱上層的立佛是具有極高水平的樓空雕刻法,這種立佛被稱為“接引佛”。我們舉目四周環視,發現整個洞窟雕飾富麗堂皇,幾乎找不到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間,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熱鬧擁擠、琳琅滿目的佛國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藝術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釋迦佛陀本生故事圖,藝術家以淺浮雕和高浮雕結合的手法,用連續排列的形式,運用近40幅的雕刻,表現了釋迦牟尼從誕生前後到降魔成道、初轉_的佛傳故事。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這動人的畫面。

(1)迦毗羅衞國是古印度的一個國家,國王是淨飯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歲未曾生育。膝下無子的國王非常寂寞,一天夜裏,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後來懷了身孕。王紀有喜的消息傳開,各國使臣紛紛前來祝賀。

(2)按當地習俗,婦女應回孃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帶眾人回孃家,在途徑毗尼公園時休息。當夫人手攀無憂樹時,太子從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現五彩樣雲。

(3)太子降生時,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現步步生蓮花的場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獅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4)天上九龍口吐聖水為太子洗澡,這天稱為“浴佛節”。漢傳佛教將農曆四月初八定為釋迦的生日。

(5)天人舞樂,大象眉飛色舞,大家迎接淨飯王和太子還宮。

(6)國王請仙人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眾,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國王説:“太子乃大聖人降世,若留家中將繼承王位,若離家則必成佛道”。

(7)國王為太子建造豪華的三時殿,選來美女讓太子享樂,欲使太子消除學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卻表現深思熟慮和感觸人間煩惱的神情。

(8)太子年滿17歲,國王為他娶善覺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按照風俗要試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後,在宮中娛樂。

10)娶妻生子後,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宮外遊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車出遊,分別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莊嚴的僧人引導下,研修解脱人生擺脱苦難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請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絕。

(16)太子乘馬離宮,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騎逾越城池而去。經過5年尋訪,6年苦修,太子終於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後,被譽為釋迦牟尼,這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轉_圖”雕刻精美傳神而著稱,圖中釋迦牟尼正在啟齒講經,佛身邊的諸弟子面帶敬意雙手合十洗耳恭聽,就連佛陀身邊的兩頭小鹿也因聞佛法而面帶微笑。

第6窟在總體佈局、造像風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傳統石窟藝術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變了過去的服裝,雕成了褒衣博帶式的佛裝,採用了當時南朝士大夫地主階層的服飾,被稱為“太和造像”。推測孝文帝完成第6窟開鑿之後,不久便遷都洛陽。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門桅上,可以見到幾個牌匾的把釘,這是誰的牌匾?當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之後,回北京途經雲岡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美,於是留下了“莊嚴法相”四個大字。不知何時,牌匾已不知去向。第7、8窟是孝文帝時開鑿的一組雙窟,屬孝文帝初任皇帝時開鑿,細心的朋友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孝文帝時期開鑿雙窟?”雙窟的開鑿可能與馮太后擅政有關,馮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時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權操縱在這位馮太后手中,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馮太后逝世。當時將馮太后和孝文帝並稱為二聖或二皇,馮太后世奉佛教,開鑿雙窟應與馮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關係。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風化嚴重。後室北壁佛龕分上下兩層,上龕正中為彌勒佛,兩側是倚坐佛像,下層佛龕為釋迦多寶對坐講經論法圖。前後室壁面分層分段大面積佈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傳故事的佛龕,以釋迦佛降伏火龍的雕刻較為精美。請大家抬頭觀賞窟頂,在平棋藻井圖案內六格,每格以蓮花為中心,環繞八身飛天。傳説飛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稱,當佛講經説法時,飛天在天空向凡界播灑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門的上方,並排雕刻兩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養天人的造像,被專家稱為“雲岡六美人”,這是雲岡石窟中最先出現的供養人形象。

從第7窟走到相連的第8窟,發現兩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組合及其紋飾風格均基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供養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構屋檐,這是中國傳統瓦頂建築式樣,説明孝文帝初期佛教開始融人中國傳統文化。第8窟門拱東西兩側的雕像,是雲岡石雕中罕見的藝術品,西側是三頭六臂的塢摩羅天乘孔雀的造像,東側為三頭八臂的摩醯首羅天騎牛的造像。兩組造像中,以鳩摩羅天像著名,被認為是東西方藝術最巧妙的組合。塢摩羅天又稱塢摩羅什,音譯是“童壽”,他是後秦時代的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譯家,譯出了《妙法蓮花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佛教經典,人們將他尊為佛教護法之神。鳩摩羅天雕像給人智慧(三頭)、力量(六臂)、安詳(面善)、吉祥(手託吉祥鳥)的感覺。他乘坐的孔雀,是名為“那羅延夫”的神鳥,口銜玉珠,爪趾雄健,尾巴捲起長長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給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被嚴重風化而讓人痛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請隨我參觀雲岡中部的“五華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繪,彩繪後的五個洞窟異常華麗,五彩斑斕,被人稱為“五華洞”。“五華洞”分為兩組,分別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第9、10窟是一組雙窟,開鑿時代略晚於7、8窟,為馮太后的閹官王遇負責設計監造,兩窟初建於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開三門,頗具漢魏以來中國建築’“金楹(金柱)齊列,玉局(柱礎)承跋”的遺風。大家看到的前室側壁屋形龕、後室窟門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漢民族木結構的建築形式。

第9窟後室主佛釋迦像,面相方圓,右袒式的服裝。西北壁下層雕鑿附有榜題的分欄長卷式畫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圖,手法簡樸。後室兩側雕護法像,顯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藝術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壁畫布置有釋迦多寶並坐像。後室門楣雕飾非常精細,門楣上方的須彌山層巒疊嶂,山間二龍交首盤環,山腰間有參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動物,山體左右雕有阿修羅天和塢摩羅天護法神。這組雕塑動靜結合,虛實相問,對稱均衡,別具匠心。

第9、10窟的頂部均雕有飛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飛舞的是歌舞神緊那羅,飾欄干圓拱龕中的伎樂神乾闥婆為她伴奏,把人們帶入歌舞昇平的天堂世界。飛天造像羣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雙飛燕,其舞姿優美,可與敦煌的飛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個組合的整體形式,以第12窟為中心。第12窟是鑿前後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開三門。後室南壁中央上鑿明窗,下開窟門。兩側的11、13窟則於窟門上方各開明窗,與12窟形成左右對稱的立面佈局。

第11窟為塔廟窟,塔柱下層皆以立佛雕像出現,上層南面為彌勒菩薩,其他三面為倚坐佛像。窟東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義信士女等造95驅石廟形象銘,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題記是雲岡石窟研究的重要資料,太和七年是現存最早的題記。

第12窟為佛殿窟,主像下龕為釋迦多寶,上龕是彌勒菩薩。前室雕交腳坐佛像。第12窟是雲岡石窟中著名的音樂窟,也叫佛籟洞。後室的雕像分上下兩層,佈局莊嚴肅穆。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2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日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請大家在參觀示意圖前稍事停留,讓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雲岡石窟的概況。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

雲岡石窟是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帝時期開鑿的大型石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主要洞窟45個,佛教造像5.1萬多尊。它以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世稱“石窟三聖”。20__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芬蘭赫爾辛基會議上,將雲岡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車蜿蜒而上,進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區,這整個山遍覆大的松柏,楓想喬木,那裏屬原始次生林區,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雲岡,故名雲岡石窟。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

今日我們參觀的對象主要是第5.6窟和曇曜五窟的18.20窟。大家此刻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雲岡石窟。中區窟羣的第五窟和第六窟是連為一體的一組雙窟,也是雲岡石窟種最精彩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請大家跟我來,我們此刻看到的是第五窟,第五窟分為前後兩室,為橢圓的穹窿頂馬蹄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尊兩腿雙盤,雙收疊放在腿上的大佛,這種吉祥式坐姿表示着釋迦牟尼佛進入標誌的靜思維修行狀態,是佛的坐,立,行,卧4個莊嚴的身姿之一。它高達17米,為雲岡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説的這麼大,大家可能覺得還不夠形象,具體的説大佛的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可站12人,這麼大的佛像給人一種端莊,肅穆,慈祥之感覺。窟中的佛像佈局為三世佛,中央的坐佛為釋迦牟尼佛,佛像的右側為未來佛,由於立佛身上的泥裝脱落,我們得以目睹當時石刻技術的精湛。主佛的對面有約1米的8尊佛教造像,襯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偉,拱門東側菩提樹和樹下二佛對坐的造像,都十分精湛。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後面有一條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好了,請大家跟我來,我們去看因雕刻技術精湛,雕刻資料豐富而被稱為第一偉窟的第六窟。大家能夠回憶第五窟的風格來比較參觀。其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鑿一方形塔柱。環繞塔柱下層四周和東南西三壁的中心,工匠們精心雕刻33幅表現釋迦牟尼的故事。這是中國此刻最早最完整的宗教石刻連環畫珍品,整個洞窟雕飾富麗堂皇,幾乎找不到一點沒有雕刻的空間,真是一座熱鬧擁擠,玲琅滿目的佛國世界。窟中石雕造像有3000多尊,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釋迦牟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經歷為主,因而也加佛母洞。也能夠説是孝文帝為其祖母馮氏開鑿的祈福洞。

第六窟的總體佈局,造像風格,雕刻手法等,代表了北魏傳統石刻藝術的最高境界。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孝文帝時期開鑿雙窟並且洞窟風格截然不一樣這其實和北魏的歷史有關係,下頭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故事)

接下來我們重點參觀曇曜五窟的18.20窟。請大家跟我來。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完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修建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羣之一,它開鑿於北魏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説它是那個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前後用了近3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中雕刻的資料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它們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真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呀!

您們好!很高興認識大家。首先,請允許我作一下自我介紹我是錦州市中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員,我叫___,大家叫我_導就能夠了,這次的萬佛堂石窟一日遊就由我來陪同大家一齊渡過,與我一同為您服務的還有我們的司機_師傅,如你在旅行中有什麼困難和要求,請及時與我取得聯繫,我將盡自我最大的努力為您服務。同時,也誠懇地期望您對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批評,在那裏預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第18窟的主佛像是一尊披着千佛袈裟的釋迦立佛,之所以稱之為千佛袈裟,是因為袈裟上刻有無數的小佛像,屬世界罕見。那麼這尊佛像有什麼內涵呢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左手將袈裟扶在胸口,手勢呈懺悔狀,給人深思懺悔之感,其實這尊佛代表太武帝拓拔燾,他以往滅過佛法,但曇曜研究到他完成了北魏統一大業,合情合理地設計出此千古獨有的造像,第18窟也是有唯一笑佛的石窟。

導遊詞是導遊沿途講解的介紹詞,包括導遊歡迎詞,景點介紹詞,導遊歡送詞等。其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下頭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導遊詞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關注更多相關信息。

排行第三的就是温泉。我們常講和瀏覽的温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温泉,古時候叫湯泉,從紫石峯湧出。温泉水常年堅持在42度左右,水質很好,可是不能飲用。

第9、10窟的頂部均雕有飛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飛舞的是歌舞神緊那羅,飾欄干圓拱龕中的伎樂神乾闥婆為她伴奏,把人們帶入歌舞昇平的天堂世界。飛天造像羣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雙飛燕,其舞姿優美,可與敦煌的飛天造像相媲美。

遊客們,你們好!今日有我周導遊來為大家介紹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大石窟。首先我為大家來介紹的是敦煌石窟。據説公元366年,有位行德行高尚上的僧人走過敦煌上的鳴沙山時,看見鳴沙山在一片金光籠罩之下出現了千佛的形狀。於是他無比真誠的鑿了第一個石窟以供奉佛像。以後,人們又繼續在敦煌開鑿石窟。此刻敦煌近500個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5座唐宋木結構建築。介紹完了敦煌石窟,我再給你們介紹龍門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北魏時期開鑿的,它共有10萬多尊佛像。主佛盧舍那大佛,身高17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莊嫻雅,表情温和親切,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來到第20窟前,我們看到的是雲岡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露天大佛,它是在1000多年前的遼代,發生坍塌後,露天而坐的,關於他有兩種説法,能夠説是文成帝的化身,是曇曜為報答知遇之恩而造。也能夠説是完美的佛的化身。

好了,講解就到那裏,請大家自行觀看。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3

你好,每個人。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大同的雲岡石窟。讓我簡單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五窟和六窟是相鄰的兩個石窟羣。它是雲岡石窟中最壯觀、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洞穴5開始於一個橢圓形的草和鹿型,分為前室和後室。進入後面的房間,首先,我覺得山洞很高。中央的兩腿兩板佛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的第一座佛像。佛陀繫着蝴蝶結腰帶,身穿齊肩長袍,頭頂上是一座藍色的螺旋形寺廟。佛像面容清秀,白點硃砂,修長的眉毛和眼睛,挺拔的鼻子、肩膀和耳朵,給人一種凝重、莊嚴、仁愛的感覺。因為後世為了積累功德,佛像被厚厚的泥土覆蓋,金身被重建。遺憾的是,我們看不到北魏石刻的原始形態。第五窟是第三佛,中央佛是釋迦牟尼佛,右邊佛是未來佛。因為佛像身上的泥土脱落,我們可以看到北魏原始石刻的藝術風格。洞穴5值得欣賞。洞房南牆拱頂上方兩層約有18尊石雕佛像,拱頂東側的樹幹下,兩尊石雕佛像相對而立。這個雕塑很漂亮。

接下來我們將參觀6號洞穴。

6號洞被稱為雲岡石窟的“第一大洞”。洞的平面是方形的,後面的房間是曲折的。在洞的中央,鑿出了一個方形的塔。塔的吃水約為15米。它分為兩層。整個山洞都裝飾着華麗的雕刻。洞穴的牆壁上擺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者和瑞士人的鳥、神、獸、花等。這是一個熱鬧、擁擠、美麗、美好的佛的世界。由於雕刻技藝精湛,雕刻的內容十分豐富。6號洞被稱為雲岡石窟的“第一大洞”。看看連接佛像的四座塔的頂端。四面牆加塔柱共15尊佛像,下部壁龕共5尊佛像。它們都採用近似圓形雕刻和高浮雕的方法來增加佛像的立體感。在中心塔柱的上四角和四根九層高的塔柱及上中心四邊形佛像架設處,採用鏤空雕刻法。在中心塔的腰和四面牆上,神仙巧妙地運用了有限的壁畫,將淺浮雕與高浮雕相結合,以塊狀浮雕的形式連接排列。他們生動地雕刻了33幅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蹟。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呈現給世人。

嗯,主要的洞穴已經介紹給你了。現在,請大家親自去參觀,感受佛教世界的寧靜與偉大。

最新的雲岡石窟導遊3

你好,所有的遊客。成為你們的導遊是我的榮幸。我叫詹。你可以叫我詹導遊。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外蒙古古都、煤海鎮大同市以西約16公里處。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現在,你跟着我走進了雲岡石窟的大門。雲岡石窟是依山而建的。現有主要石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在雲岡的幾十個石窟中,新新的五個石窟是最早、最壯觀的。五、六洞、五花洞內容豐富多彩,氣勢磅礴,是雲岡藝術的精髓。今天,我們主要參觀了石窟5號和6號,五華洞和坦坦洞5號。

第五石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央,雲岡石窟是一組雙石窟與第六石窟。這個洞被分成前後兩間。後屋北牆上的主像是佛三世。中央的坐像有17米高。它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洞穴的牆壁上覆蓋着壁龕和佛像。在拱門的兩側,菩提樹頂上刻着兩尊佛像。線條很美。這兩個洞窟是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的,洞窟前有五個四層高的亭子。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4

大家好:

歡迎來到山西精品純玩五日遊的第三站——雲岡石窟。我是大家的導遊——張辰冉,大家可以親切地稱我為“張導”。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興安二年也就詩元453年開鑿的,並於大和20xx年也就詩元495年完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雲岡石窟神祕的面紗吧!

雲岡石窟現存的主要洞窟有53個。五、六號洞窟及五華洞內容最豐富多彩、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五號窟內中央坐佛高17米,是眾佛之最,外貌經唐代泥塑重裝。四壁滿雕佛龕造像。拱門兩側,兩佛對坐於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六號窟內,中央雕方形兩層柱塔,高16米,下層四面雕有佛像,上層四角各雕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其餘各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刻有33天神及各種騎乘。東、南、西壁中下部和塔柱四面,刻有釋迦摩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故事。

此窟規模雄偉,雕飾瑰麗。五華洞指9至13號窟。9、10號窟平面方形,分前、後室,前室雕有植物花紋,結構嚴密。11號窟上部有公元483年的造像銘,是研究雲岡石窟的重要資料。13號窟正中雕刻交腳彌勒菩薩,高13米。12號窟頂部刻有手持鼓、笛、琵琶等樂器的女樂手,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五華洞是研究藝術、音樂、書法、歷史的形象資料。

(請大家在此自由活動30分鐘)

在雲岡石窟中,還有一尊露天大佛,編號第20號窟,它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主像為釋迦摩尼坐像,高13.7米,氣魄雄偉。後邊的坐佛、飛天浮雕把主佛像襯托得更加完美。請大家在此窟遊覽20分鐘。

這次雲岡石窟之旅就要結束了,雲岡石窟還有縣曜五窟,東、西部窟羣等景點待您參觀。朋友們,請在1小時後到21C號車內集合,祝大家此行遊得快樂!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同市。大同位於太原盆地北端,是國家級歷史名城。而今天我們要去的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

在導遊過程中,大家可以隨時提問,我一定會為您解答。我姓李,叫我李導遊就可以了。下面我將帶領大家到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 雲岡石窟去旅遊。

遊客們,請看,前面就是雲岡石窟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走。

雲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們現在位於中部的石窟。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頂佈滿浮雕,真是美麗極了。你們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五、六窟了。大家快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的中央坐像是最大的石佛。它高達十七米,腳上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是一條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的?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採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的立體感很強。我們舉目四周環視,發現整個洞窟的空間、佛像、羅漢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請大家隨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動人的畫面……好了,請大家自由在石窟裏觀賞,1小時後來這裏集合。

當黃昏的鐮刀收穫了最後一縷陽光,請大家在露天大佛下拍照,願大佛給各位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謝謝!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6

大家好!我叫季君予,現在就由我來給大家當導遊,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雲岡石窟,他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請大家在遊覽時不要在石頭上亂寫亂畫。

進了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大石頭上雕刻的佛像,但因為時間過得太久,又颳風又下雨,石頭已經開始風化,漸漸的看不清了。

雲岡石窟的佛像是最為有名的,最小的只有兩公分那麼大,而最大的卻又十七米高,大家很吃驚吧!十七米大約有十四個小朋友那麼高呢!

雲岡石窟有主題突出的佛教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

你們相信嗎?這裏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約有五萬一千餘尊修,見多不容易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沙漫天,寒冷刺骨的塞外北低,不知有多少工匠損命於此。

快到中午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一會大家在這裏集合!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7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號稱“煤都”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約16公里處,它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石窟羣,20xx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羣之一,它開鑿於北魏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 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它們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真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呀!

同學們,由於雲岡石窟的洞窟比較多,一共有 53個,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石窟,你們知道它是哪一窟嗎?讓我告訴你吧,它就是第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三世佛,它中間的坐像高達17米,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怎麼樣,夠大的吧!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榮幸能當你們導遊,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詹導遊。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現在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山門,雲岡石窟依山開鑿,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魄力最為雄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厚多采, 華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精髓。今天,我們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第五窟 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佛像。窟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美好。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修建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個銜接窟頂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降生到成道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劃雄偉,雕飾華麗,技法精闢,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一個。

各位,雲岡石窟導遊暫時告一段落。通過遊覽雲岡石窟,大家或許對石窟寺藝術有了進一步瞭解,或者對佛教發展產生了一點興趣。願這次遊玩能給各位留下深刻回憶。謝謝大家!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9

這是一座北魏王朝時所建的一座座佛像,至今依舊存在。下面請跟隨我來看看這古老的歷史文物。

雲岡石窟屹立於山西省大同市,是一處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據導遊介紹,北魏王朝的皇帝曾在山西一帶遊玩。這位皇帝非常尊崇佛教,他見山西這裏風光秀麗,突發奇想,想在這兒建幾座石頭山,再在石頭山裏雕刻些佛像。於是,他請了一批能工巧匠在大同建造了這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的佛像大大小小數量萬千,讓你數也數不到頭。最壯觀的要數“佛祖洞”了。裏面有一尊盤腿而坐的釋迦摩尼佛祖雕像,高約十七米。佛祖像的頭部鍍了一層金色,散發着道道金光;佛祖的眼睛閃亮閃亮的,雙耳垂肩,面帶微笑。佛祖周圍簇擁着十八羅漢,場面好生壯觀。導遊介紹説,當年日本鬼子佔領了山西,看到這多精美絕倫的雕像,便想竊取。但由於雕像體型較大,又過於沉重,所以只能將雕像頭部鋸斷,盜走頭像。當鬼子看到釋迦摩尼佛祖的頭像時,卻發現這尊頭像約有五米高,而且這尊佛像相當沉重,想搶也搶不下來,所以鬼子只好望而興歎地走了。

我想為您介紹的另一尊佛像是文殊菩薩雕像,他高約十六米,站立在石頭上,雙手捧着水晶瓶,面帶笑容地時刻告誡人們要行善積德。

雲岡石窟的佛像和歷史説也説不完,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話,那麼,請去雲岡石窟參觀吧。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同市。大同位於太原盆地北端,是國家級歷史名城。而今天我們要去的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

在導遊過程中,大家可以隨時提問,我一定會為您解答。我姓李,叫我李導遊就可以了。下面我將帶領大家到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 雲岡石窟去旅遊。

遊客們,請看,前面就是雲岡石窟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走。

雲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們現在位於中部的石窟。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頂佈滿浮雕,真是美麗極了。你們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五、六窟了。大家快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的中央坐像是最大的石佛。它高達十七米,腳上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是一條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的?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採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的立體感很強。我們舉目四周環視,發現整個洞窟的空間、佛像、羅漢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請大家隨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動人的畫面……好了,請大家自由在石窟裏觀賞,1小時後來這裏集合。

當黃昏的鐮刀收穫了最後一縷陽光,請大家在露天大佛下拍照,願大佛給各位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謝謝!青島棧橋導遊詞遼寧鳳凰山導遊詞宜昌市情導遊詞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同市。大同位於太原盆地北端,是國家級歷史名城。而今天我們要去的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

在導遊過程中,大家可以隨時提問,我一定會為您解答。我姓李,叫我李導遊就可以了。下面我將帶領大家到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 雲岡石窟去旅遊。

遊客們,請看,前面就是雲岡石窟了,請大家跟我從這邊走。

雲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們現在位於中部的石窟。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頂佈滿浮雕,真是美麗極了。你們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五、六窟了。大家快走呀。

第五窟到了。這個石窟的中央坐像是最大的石佛。它高達十七米,腳上站十二三個大人也不會擁擠。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是一條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的?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以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採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的立體感很強。我們舉目四周環視,發現整個洞窟的空間、佛像、羅漢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請大家隨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動人的畫面……好了,請大家自由在石窟裏觀賞,1小時後來這裏集合。

當黃昏的鐮刀收穫了最後一縷陽光,請大家在露天大佛下拍照,願大佛給各位留下深刻的回憶,帶來美好的福音。謝謝!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2

今天,我來到了歷史悠久的“雲岡石窟”。一睹雲岡石窟的風采。

開始,我以為雲岡石窟就是看一下工人們打的洞,因為窟,是洞穴的意思。我爸告訴我:兒子,雲岡石窟跟大足石刻差不多,這不過刻的是菩薩和佛祖。我一聽,來勁了,肯定很好看。

一來到這,就看見掛在牆壁上的“雲岡石窟”。除了中國人來遊玩,還有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遊玩。有美國的,還有法國的,還有俄羅斯的,很多很多。我們也買了票,迫不及待地進去了。

第一站就是“曇曜廣場”。曇曜廣場的中間立着曇曜高僧,臉上浮現出微笑。曇曜高僧的塑像是由吳為山先生雕刻,用銅打造而成,純銅。因為雲岡石窟的開創者就是“曇曜高僧”。曇曜高僧本是西域高僧,後來移民到山西大同。創造了雲岡石窟。

之後,我們便走進了佛光大道,兩旁都有大象託塔,很高,有八個面,大象有六個象牙,不是兩個象牙,寓意是佛教中的“六度”。走完佛光大道,我們便坐車來到了石窟。

第一窟,兩旁是顏色華麗的菩薩,中間是顏色華麗的一個大菩薩。沒有第三窟的菩薩大。我們便走進了第三窟,第三窟的菩薩有17米高,光是鼻子就有1。7米高,有我爸那麼高。身上有許多小孔,為了更好的把它保存下來,在外面裹一層繩子,再包泥。因為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有水分,可以增加他的風化時間,使他更快地風化。為什麼要被風化呢?因為在侏羅紀時期,大同還是海洋,由於地殼運動,大同變成了陸地,工人們才開始鑿這些,因為這裏的土質鬆軟,水分進入土壤,就會使土壤風化。

走進9、10窟,我們被震驚了,顏色特別華麗,解説員對我們説:“頭上帶寶冠的是佛祖,頭上帶帽子的是菩薩。”大家看到我們的頭上有一個菩薩那裏有一個小洞。因為第5窟和第6窟是挨着的,牆體只有2釐米厚。我不禁為古代的工人的技術點贊。

終於到20窟了。從16到20窟都是曇曜高僧主持做的,所以又叫曇曜五窟。

這個雲岡石窟不僅好看,還好玩,下次,我還要來玩。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3

雲崗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前後用了約30年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藝術工程。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雕刻題材資料,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石窟中最大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中央坐像,高達17米。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脣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某些特徵。

大同市在公元5世紀初,是北魏都城,當時稱為平城,至5世紀末遷都洛陽,在近百年間,那裏一向是中國北方封建統治中心。初期北魏王朝十分崇信佛教,並奉為國教。公元446年,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提議,焚燬佛寺佛塔,強迫僧人還俗,造成了佛教史上“太武滅法”。不久太武帝病,疑為滅法所致,大悔,殺崔浩。

文成帝繼位後,首先恢復佛法。雲崗石窟就是在這樣情景下,由當時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數以萬計勞動人民和雕刻家動工開鑿。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4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等一下到了雲岡石窟——也就是今天的目的地的時候,可以盡情地吃喝玩樂。哦,差點忘了,大家叫我周導就好了。到了目的地之後要注意:一、不要亂扔垃圾。二、不要亂塗亂畫刻字啊!

這裏就是今天的觀光目的地——雲岡石窟了。大家看,一個小的石窟有9米高,就像四個半的籃球架那麼高。大的石窟有15米高,大約有5層樓那麼高。石窟裏面一進去(有些可以進)就可以看見一縷縷陽光從一個看似坍落的大洞外射進來,給整個石窟添得幾分神祕感。牆上的壁畫經過風雨的洗禮,已經破爛不堪。但大家看,從一些保存比較完好的壁畫上來看,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們對神以及佛之類的信仰。

出了石窟以後大家就可以看見一個類似如來的佛祖形石像,可不要小看了它。古時候有多少人能雕刻出大又精緻的石像呢?一個石像就有三個足球場那麼大了……

好了,現在,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可以去自由活動了。記住,我叫周導,但願下次我還能做你們的導遊,祝旅途愉快!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5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出發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暫短的時間,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間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它以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又因對研究中國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1961年,國務院將雲岡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雲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總統參觀了雲岡石窟。

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入停車場,大家請按順序下車,在雲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現在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雲岡,故名雲岡石窟,原名靈巖寺,亦稱石佛寺。雲岡石窟為什麼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密切相關。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山清水秀,可以説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過這裏。武周山位於內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紮了重要的軍隊,皇帝經常在這裏議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這裏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創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這裏冬暖夏涼,幽靜神祕。古印度佛教興起後,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為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因為,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築建寺院經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著名的絲綢之路開始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的傳人,大約在3世紀。我國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繼續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巖石屬於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有利於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後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訴我們參觀路線。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雲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雲岡15公里的高山鎮,還有焦山石窟。這麼多洞窟如果要細看的話,也許你一個星期的時間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仔細觀看需要2天的時間。按傳統參觀路線,如果大家時間充足,先從東部第1窟開始,直到第45窟結束。如果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始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始,至520xx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雲岡石窟的開鑿年代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雲岡石窟中期為主,成窟的年代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面開龕,龕內塑像。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始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始,至520xx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雲岡石窟的開鑿年代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雲岡石窟中期為主,成窟的年代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面開龕,龕內塑像。

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迎、多寶佛,上層雕釋伽;石窟後壁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據佛教經典講,彌勒菩薩將繼釋迎佛後成佛,廣説佛法,教化眾生。據説當彌勒降生人世時,世界將充滿光明幸福。

釋迎、多寶佛並列,佛經有這樣的傳説,當釋迦牟尼佛説《法華經》時,忽然地下湧出安置多寶佛全身的舍利塔,現於空中。釋迎聽到塔中的聲音,告訴聽經的大眾説,這是過去東方世界寶淨國土的佛,號為多寶。當釋迦佛開啟塔門,示現多寶佛身時,寶塔內的多寶佛讓出半座給釋迦佛。

於是,釋迦人塔,與多寶同結跏趺坐,宣講經義。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上層雕三世佛;石窟的後壁主像是釋迦佛。兩窟的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對坐問法像。有關維摩、文殊對坐問法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流行的題材,敦煌石窟的壁畫就有“維摩詰圖像”。佛經中有“文殊問疾”的故事,據説有一次維摩居士“示現”病相,眾人前去探訪。釋迦牟尼知道後,派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帶領前去維摩居住處。在維摩居士的丈室裏,文殊菩薩和能言善辯的維摩展開大乘佛教義的討論,使從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薩十分讚歎。第2窟前有一泉水長年湧出,泉水清涼可口,被稱為“石窟寒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面前是雲岡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稱為雲岡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開窟面寬50米,規模最大。原為大型塔廟窟設計,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後室的三尊大像為初唐時期補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兩層,上層左右兩側各雕一塔,中部鑿方形窯室,主像為彌勒菩薩,壁面滿雕幹佛。後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屬北魏時期雕鑿,高約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屬唐代作品,分別為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據專家考證,第3窟是文獻記載的“通樂寺”、“靈巖寺”,當時可居僧人達3000人。

第4窟是塔廟窟,中央雕鑿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保存比較完整,據考證是雲岡現存紀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間(公元520xx年——520xx年)開鑿,是第1至第13窟之間僅有的晚期大窟。

現在,大家看到幾座宏偉高聳的樓閣,它們建築在洞窟的前檐,被稱為窟檐建築。據專家考證,雲岡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數因戰爭或其它因素毀壞,現僅存的窟檐建築為清代以後建造。第5、6窟是一組雙窟,窟檐建於清代的順治八年(1651年),這組建築硃紅柱欄、琉璃瓦頂、巍峨挺拔、氣勢非凡,是五間四層的繞廊木構樓閣。第7、8窟同樣是一組雙窟,遼代這裏被稱為護國大寺,現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國家撥款重新建造,對保護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後兩室,洞窟形狀為橢圓形的草廬式。後室佛像佈局為三世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為結跏趺坐像,高達17米,為雲岡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釋迎佛頭頂藍色的螺髻,面部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帶,通肩架裳,給人端莊、肅穆、慈祥之感覺。主佛的右側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為過去世迦葉佛。主佛的對面是兩層高約1米的8尊佛教造像,襯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偉。拱門東側雕鑿着菩提樹和樹下二佛對坐的造像,屬北魏石窟內常見的題材。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有一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嗎?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精巧著稱的一窟,稱“第一偉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後室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兩層。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採用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立體感很強。四方塔柱上層的立佛是具有極高水平的樓空雕刻法,這種立佛被稱為“接引佛”。我們舉目四周環視,發現整個洞窟雕飾富麗堂皇,幾乎找不到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間,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熱鬧擁擠、琳琅滿目的佛國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藝術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釋迦佛陀本生故事圖,藝術家以淺浮雕和高浮雕結合的手法,用連續排列的形式,運用近40幅的雕刻,表現了釋迦牟尼從誕生前後到降魔成道、初轉佛傳故事。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觀賞這動人的畫面。

(1)迦毗羅衞國是古印度的一個國家,國王是淨飯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歲未曾生育。膝下無子的國王非常寂寞,一天夜裏,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後來懷了身孕。王紀有喜的消息傳開,各國使臣紛紛前來祝賀。

(2)按當地習俗,婦女應回孃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帶眾人回孃家,在途徑毗尼公園時休息。當夫人手攀無憂樹時,太子從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現五彩樣雲。

(3)太子降生時,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現步步生蓮花的場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獅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4)天上九龍口吐聖水為太子洗澡,這天稱為“浴佛節”。漢傳佛教將農曆四月初八定為釋迦的生日。

(5)天人舞樂,大象眉飛色舞,大家迎接淨飯王和太子還宮。

(6)國王請仙人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眾,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國王説:“太子乃大聖人降世,若留家中將繼承王位,若離家則必成佛道”。

(7)國王為太子建造豪華的三時殿,選來美女讓太子享樂,欲使太子消除學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卻表現深思熟慮和感觸人間煩惱的神情。

(8)太子年滿17歲,國王為他娶善覺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按照風俗要試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後,在宮中娛樂。

(10)娶妻生子後,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宮外遊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車出遊,分別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莊嚴的僧人引導下,研修解脱人生擺脱苦難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請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絕。

(16)太子乘馬離宮,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騎逾越城池而去。經過5年尋訪,6年苦修,太子終思維,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後,被譽為釋迦牟尼,這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山西雲岡石窟導遊詞 篇16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號稱“煤都”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約16公里處,它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石窟羣,20__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羣之一,它開鑿於北魏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説它是那個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前後用了近3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中雕刻的資料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它們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真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呀!

同學們,由於雲岡石窟的洞窟比較多,一共有53個,下頭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石窟,你們明白它是哪一窟嗎?讓我告訴你吧,它就是第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三世佛,它中間的坐像高達17米,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怎樣樣,夠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