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潮音寺導遊詞(通用3篇)

天津潮音寺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和大家介紹一下!

天津潮音寺導遊詞(通用3篇)

20xx年2月14日,泰國前僧王韓楊元的徒弟賴金英(譯音)女士等一行10人,專程從 泰國飛抵海南,為萬寧東山嶺潮音寺佛像奉送袈裟。

據海南日報(記者瓊文)報道:當天中午12時左右,賴金英女士一行到達萬寧東山嶺後,受到了萬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領導和東山嶺全體員工以及近千位遊客的熱烈歡迎。約下午3時,奉送袈裟儀式在東山嶺潮音寺舉行,東山嶺潮音寺的住持韓鎮元大師代表東山嶺的全體員工向賴女士等贈送了開光烏木佛像。接着,賴金英女士等人拿出副僧王拍瑪哈臘察蒙卡拉贊委託他們帶來的袈裟,為東山嶺潮音寺裏的佛像更換上新袈裟並進行虔誠的奉拜。

據賴金英女士説,這次他們一行10人是受副僧王拍瑪哈臘察蒙卡拉讚的委託,先行來海南東山嶺奉送袈裟和聯繫行程。副僧王拍瑪哈臘察蒙卡拉贊將擇期來中國海南東山嶺潮音寺朝拜。賴女士還告訴記者,以後,她每年都將代表泰國的佛教來海南東山嶺為潮音寺的佛像更換新袈裟,以促進中泰兩國人民的友誼。

據瞭解,東山嶺潮音寺的佛像是賴金英女士受其師韓楊元的囑託,於1986年從泰國用專機運來海南贈送給東山嶺潮音寺。

天津潮音寺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和大家介紹一下!

天津潮音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1420xx年),原名南海大寺,又名雙山寺。它軸向大沽海口,潮音寺是全國少有座西朝東道廟宇,潮音寺也是塘沽區旅遊南線中唯一對外開放的文物古蹟。

潮音寺由三層大殿南北四配殿和南北兩跨院組成,內設柳仙亭,供奉觀音菩薩等十四尊佛,潮音寺是經批准的宗教活動場所。潮音寺以海和船為特點,潮音寺以觀音菩薩的由來及魯班巧修潮音寺等傳説而賦之幾百年的傳奇色彩。並以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羣和雅俗共賞的匾聯,供您觀賞。

每逢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的聖誕日)舉辦廟會活動。十年來,共接待香客遊人一百多萬人次。您可在旅遊之即,到潮音寺來觀光,寺內為您備有專用香,旅遊紀念品和佛事用品。您敬上一柱香,祝家人平安。

潮音寺是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僧、道、俗為一體,融諸文化合一家的綜合性宗教場所,也是塘沽區旅遊南線中唯一的文物古蹟。

天津潮音寺導遊詞 篇3

洛陽橋,乍見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在河南洛陽市呢。其實,它離洛陽市有幾千裏遠。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灣和洛陽江匯合的地方。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

它始建於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石橋一共有1200米長,5米寬,有44座橋墩。橋上兩邊有扶欄。如今石橋只剩下31座橋墩,1188米長了。洛陽橋在建築上許多創新。它採用“筏型橋基”,在沿橋樑中線的河底下,用許多大石條壘成橋墩。這裏水深流急,石條拋下去後就會被大水沖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能工巧匠們反覆試驗,尋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等待風平浪靜,潮水低落時,同時出動許許多多裝滿石條的船隻,把它們同時填進江裏。

就這樣,在水底壘起了一座長500米,寬25米的橋基,長長的橋基宛如一條水下長龍,靜卧江底。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使之不被大水沖塌,造橋的工匠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名叫牡蠣。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巖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着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蠣。果然,沒出幾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衝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

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不垮、不散,牡蠣功勞不小。這件事,可以説是建築史的一大創造。鋪設在洛陽橋上的都是10米多長、又厚又大的石板,據估測,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怎樣把這麼重的石塊運到高高的橋墩上去呢?修築橋樑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採用浮運法。工匠們等到漲潮時,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洛陽橋被人譽為“天下奇”,由此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陽橋頭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海內第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