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景導遊詞(通用3篇)

天津名景導遊詞 篇1

各位好。

天津名景導遊詞(通用3篇)

現在我們要去的是海河外灘公園。

海河外灘公園是天津市海河開發中最早開發、最早竣工的項目。東起塘沽新華路立交橋,西至悦海園高層住宅小區,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業步行街,南臨海河,平面呈不規則帶狀梯形。外灘公園建設推倒擋在海河岸邊的三四米高的防洪牆,建高5米的漫坡式弧形山體,以滿足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山體下建一條寬30米、長約700米的箱體商業走廊。外灘延線由文化娛樂區、商業休閒區、綠化景觀區和高台景觀區四部分組成,以沿河木製人行步道相貫通。最為搶眼的三組大型標誌物“海之魂”自西至東分別高達100米、70米、50米,分別矗立在第一、第二、第三景區內;三個構架像大海中航行的帆船,環繞三個標誌物形成的景觀水體約9000平方米,與蔚藍的海河水相映成輝。海河外灘公園開闊的空間無疑使其成為濱海地區最大的休閒廣場,為百姓休閒、健身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體現了“還河於民”的主導思想,改變目前人們臨水不親水的現狀。為確保外灘廣場夜晚亮起來,廣場內外裝點各種泛光燈、景觀燈1萬套,另有19組風格各異的青銅景觀雕塑點綴在廣場的不同部位,極具觀賞價值。

天津名景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代表旅行社對於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好了,今天給大家開車的是王師傅,王師傅有多年的駕車經驗,相信大家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今天有我和大家一起遊覽古文化街,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及時向我提出,我一定幫大家解決。

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於南開區宮南宮北大街,宮南宮北大街早在1420xx年天津建衞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在天津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衞”之説。1985年經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風貌,20xx年又得到全面的整修。其中享譽國內外,具有濃郁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為有名。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們已經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1234,下午3點時將會在車上集合,請大家帶好貴重物品,隨我下車。

來到古文化街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仿清牌樓,高大雄偉,上書“沽上藝苑”,“沽上”是對天津的稱呼,“藝苑”,是指古文化街裏的匾額楹聯、店鋪裝修、所經營的商品都帶有濃重的藝術氣息。

好,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這條街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通慶裏,它始建於民國二年,即1920xx年。這裏原是一片平房區,據傳,該地曾是河東糧店街馮家開設的銀號,幾經易主,成為了居民住房,在整修改造中發現有多個已廢棄的地下金庫。

走出通慶裏,這裏便是具有近六百年歷史的道教聖殿——玉皇閣了,其始建時間,一説為唐代,一説為明代洪武元年,但兩種説法都無從考證。現在看到的玉皇閣是明宣德二年的建築,殿內一層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的銅像,二層有四條記載其修繕過程和年代的“千秋帶”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同時還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彩繪。

現在大家來到天演廣場,因為鄰近中國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老先生的生前居住地而得名,聞名世界的《天演論》就是在這裏翻譯出來的。

再往前走,著名的天后宮就坐落在這裏了,在進入天后宮前我們先來看看山門前的幡竿。大家請看,這兩棵直插雲宵的高大旗杆就是幡杆,高26米,有若干根銅糙木和鐵糙木接成。據説幡杆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後來便為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築了。它與福建湄州媽祖廟,中國台灣北港朝天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天后宮。 天后宮供奉的是宋代福建莆田縣賢良港出生的林默。傳説她自幼聰慧,15歲便精通醫理為人治病,還常常渡海救助遇險的漁民;她還能觀察風雲變化,預測天氣,被人們尊稱為神女,後來加封為天妃,天后,成為人們信仰的海神。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明永樂元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比天津建衞還早,以後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他是世界三大天后宮之一。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西朝東的,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時有些船隻沒有時間或其他原因無法靠岸,如果天后宮就坐西朝東,面向海河,船民,商賈就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了。

天津名景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們早上好!

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濱海城市―天津,在此,我懷着無比喜悦的心情代表AA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賓客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我叫AA,擔任這次旅行的導遊,大家叫我小x就好了,這位是司機張師傅,有多年的駕駛經驗,今天就由我和張師傅一同來為大家服務,如果在遊覽過程中大家有什麼問題,請您告訴我,我將竭盡全力為您服務,在此預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順心!

現在,小x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概況,以便大家對這座城市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20xx年國務院將天津市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北與首都北京毗鄰,相距僅120公里,全市總面積11919、7平方公里,共轄16個區縣。其中包括:和平、河西、河東、河北、南開、紅橋、西青、津南、東麗、北辰、寶坻、武清、寧河、薊縣、靜海、濱海新區。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272萬。

19世紀80年代前後,由李鴻章等人的倡導,為中國開闢了現代化之路的“洋務運動”與“實業救國”的巨大浪潮,都以天津為起點中心,再經發展擴及全國。就在這一時期,天津相繼誕生了一批“中國之最”:中國最早自己修建的最長的鐵路---津唐鐵路、中國最老的車站之一--老龍頭火車站、中國最早的電報局---津滬電報總局、中國報齡最長的報紙---大公報。中國最早的機器鑄幣廠---天津機器局鑄錢局。以及中國第一台自制蒸汽機車、第一條有軌電車,國內最早的電報業、電話通信業,公交系統等。

天津更是名人薈萃的地方,僅在天津租界做寓公的就有1個皇帝,5位總統,7位,30個督軍。如清代的末位皇帝溥儀,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曾任北洋政府的段祺瑞、唐紹儀、顧維鈞等,以及梁啟超、吉鴻昌、張學良、張自忠、李叔同曹錕等都在天津留有故居。在天津五大道寓居的外國名人就有: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德國名人德璀琳。漢納根等。名人舊居是天津建築與文化的象徵,作為歷史文化和旅遊觀光雙重資源而呈現出巨大的價值。天津就像一部近代中國的立體史書。所以,要看百年中國發展的軌跡就要看天津。

天津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近些年,天津的交通事業發展很快,現在已基本形成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一體的交通網絡。天津港是中國最大、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户,中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20xx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準箱,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港。

京津城際鐵路的開通,30分鐘的時間,不僅縮短了兩座大城市的時空距離,更重要的是兩個城市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