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大全之《教育詩》

教師讀書筆記之《教育詩》(一)

教師讀書筆記大全之《教育詩》

最近一段時間讀了蘇聯早期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教育詩》。馬卡連柯在書中敍述了教養院的流浪兒童,從不遵守紀律的一羣烏合之眾,在一種新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指導下,改造成為社會新人的故事,其文筆嫻熟而幽默,敍述充滿激情,更由於在創作中表達出的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使本書影響深遠。

讀了這本書,結合平時的教育實踐,我對“尊重”、“師範”、“集體”這三個詞有了新的體會。

“尊重”,既尊重學生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國家要在沙皇俄國的廢墟上建立,處在百廢待興的局面。流浪兒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羣,教育和改造他們成了新政權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把他們培養成有政治覺悟,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遵守紀律,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社會成員?馬卡連柯認為重要的一條就是熱愛、尊重和信任他們。因為在馬卡連柯看來,學員本來都是好的,是“普通的孩子”、“沒有違法的兒童,而有的只是那些和我一樣充分享有幸福生活權利的人”。在改造這些青少年犯罪者的過程中,他對工學團的學員不但不厭惡,而是歡迎他們,一開始就和他們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彼此信賴的友誼。同時,馬卡連柯極力不讓犯罪的青少年回憶痛苦的過去,鼓勵他們 “應該忘記過去,應該不斷地前進”。當他發現學員稍有一點進步時,就積極地加以表揚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馬卡連柯的這一思想和我們現在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要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的教育理論不謀而合,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我們也都應該熱愛、尊重學生,要善於從學生身上發掘積極的因素,以正面教育的方法情真意切地去感染學生,引導他們前進。總之,就像馬卡連柯説的那樣:“人是可以教育好的,對人應該採取既嚴格要求,又充滿樂觀的態度,要發掘人身上的力量和美,使他認清前途和遠景。”

“師範”,既教師的示範作用。

教師要以身作則並傾注自己的心血去塑造兒童的靈魂。馬卡連柯在《教育詩》第一部第27章 “攻取共青團”中寫道:“我們認為單單‘改造’一個人還不夠,我們應該用新的方法教育他,就是説,應該把他教育成不僅是社會上沒有危險的或是無害的一員,而且應該把他教育成新時代的積極分子。”以此為目的,馬卡連柯歡迎來到工學團的犯有搶劫、偷盜罪的學員。有的學員來到工學團時,身一上髒得要命,骨瘦如柴,生着疥癬。可是,助理醫生兼護士葛利高裏葉芙娜總是從生活上關懷他們,不辭勞苦地替他們收拾,像“親孃”一樣對待他們,表現了工學團的教師對學員的愛。為了教育好學員,工學團的教師針對學生的各個特點,對症下藥,因材施教。為了把學員培養成蘇維埃新人,教師在勞動中總是以身作則,在農田和工場裏與學員們一起幹活。教師們的以身作則是工學團改造與培養流浪兒童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工學團的教師用肝膽照人的模範行動完成了對學員的道德影響。我們現今的教育教學活動同樣離不開教師的示範作用。從上師範學校開始,我們就被教育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一種潛意識的行為。所有的老師在國小生的心中大都有着偶像的地位,孩子們會下意識的去模仿他們的老師,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小教育階段尤為突出。做了近十年的班主任,我發現很多道理你和學生講十遍他不一定能記住,可如果學生是親眼目睹老師做了,哪怕只有一次,他也會印象深刻,並且會有意的去模仿。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某些行為意識上你總能看到他們班主任老師的影子。所以我們要善用這一現象,以自身的言語和行動引領我們的學生走向成功。

“集體”, 讓學生在集體中自我教育。

書中敍述了馬卡連柯建立和鍛鍊學生集體的經過。馬卡連柯通過讓學員參加農業生產,修房子等工作逐漸地組織了兒童集體。他認為:每一個學員都是人,要喚起他們的人格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把學員的集體組織起來。他指出,組織兒童集體的第一個步驟是要引導學員瞭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並且通過説理教育而逐步形成集體的輿論。他對學生的性格、脾氣、優缺點看得細緻、準確。把學生分成幾個連隊,指派隊長,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每個人也逐漸養成熱愛集體生活的習慣。馬卡連柯認為,學生的成長必須有良好的集體。使學生有歸屬性和紀律性,這是教育工作得以開展的前提。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但是教師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建立學生集體,通過集體的規章制度和大家的互相影響,它有教師不可取代的作用。學生有集體組織,他們就會在集體活動中得到自我教育,這叫做 “平行影響”。

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都是在集體中完成的,因此我們決不能忽視集體內部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如何發揮集體的作用,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面對的問題。馬卡連柯的理論提醒了我在班級管理中的兩點,一是選拔班幹部,培養小助手。俗話説“羣雁高飛頭雁領。”班幹部的素質與能力,對班級工作的成敗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小領袖”式的學生幹部,作為同齡人,在班級學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二是要着手創立良好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象“水”,學生象“魚”;學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中,會表現出一種愉快的心情、積極進取的精神,會促進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馬卡連柯認為,教育是像詩一樣美好的科學,尤其是教育新人的過程更加如同詩歌創作一樣,其間充滿着艱難困苦的探索,同時也極富浪漫傳奇的色彩。而這本《教育詩》充滿着馬卡連柯的智慧和他作為靈魂工程師的匠心。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他們是一個個思想獨立、精神獨立、個性獨立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伴着他們、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並在這過程中,用我們的心靈悉心享受這美麗的“教育詩”。

教師讀書筆記之《教育詩》(二)

“踏實地走出自我!”這是我讀《教育詩》的第一感受。

《教育詩》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大作。此書用嫻熟而幽默的文筆、充滿激情的敍述,向人們描繪了馬卡連柯和一幫問題少年相處的情景,闡述了一個教育觀念:教育是像詩一樣美好的科學,尤其是教育新人的過程更如同詩歌創作一樣,其間充滿着艱難困苦的探索,同時也極富浪漫傳奇的色彩。因為它是馬氏代表作,也因為他在創作的過程中表達出了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故在我國曾風行一時。但因為國內印刷有限,且發行不多,所以人們對馬卡連柯的瞭解大都基於“一巴掌改變一個學生命運”的故事,而對《教育詩》知之甚少。和眾多跨入新世紀門檻的同行相仿,起初我對《教育詩》也是從未耳聞,讀來更着實有點偶然。

那天,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裏生着悶氣。不為別的,就因為班級裏一個叫小敏的學生。有必要為一個才上六年級的小男孩子生那麼大的氣嗎?其他人也許不會,可他的事讓你不生氣都難——帶着香煙到教室裏,抽給別人看;拉着幾個學生,到別人家去偷學 “僧推月下門”;揣着刀子,在操場上大搖大擺;被老師批評幾句,立馬就玩失蹤……不誇張地説:他一天不“犯事”,你會特別奇怪。從剛接手他時的將信將疑、充滿美好的願望,到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可毫無效果,我的心一點兒一點兒變涼。説真得,哀莫大於心死。我漸漸地有了放棄這個孩子的念頭,“幾欲揮之,然不去也”。這一切都被細心的老婆看在了眼裏。她悄悄地給我端來一杯咖啡,同時遞來一本自己“淘”來的學校舊書——《教育詩》。她説,這是她讀過的最感人、最真實、最詳實、最有效的專著。她還説,如果我讀了,一定會有所收穫。至少,不會再苦悶。真得有那麼神奇嗎?我壓根就不信。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讀了。只一讀,渾渾噩噩的我,被數“雷”共震,醒了。

翻開《教育詩》的第一頁,我破例般立即被文中如此一段內容吸引——通常我覺得好書應該越讀越有滋味。“問題不在房子,要緊的是要培養新人。可是你們這些教育家幹什麼事都沒有勁,房子不行啦,桌子不行啦。你們沒有那股熱情,那股革命熱情。”這説的是誰?我隱約感到他似乎在説正捧讀書本的我。平日裏,我最愛給學校薄弱的教學環境設施挑刺。口沫飛濺時,幾乎忘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學校教育不是比高樓大廈,不是比錢多錢少,是比孩子在你教育後的品行道德、知識水平、能力作用。可我呢?我把自己無法找到正確教育小敏的理由也推給了學校大環境,覺得自己沒有教好他是因為自己的工資不高、能力沒有得到肯定造成懈怠而後的結果,是不願為之,而非不能為之。事實上,是我沒有了激情,沒有了維持激情的耐心和毅力。再或者,自己本就沒有這個本事,只不過不肯誠實地認可罷了。更可怕的是,自己就此失去了不斷學習和要求進步的衝動,渾然不覺地躺在自以為是的功勞薄上美美地“阿q”着呢!

一身冷汗後,我睜大眼睛,繼續往下讀。忽然,我瞅到《教育詩》編者原引馬卡連柯的這樣一段獨白:“我在想到教育學的時候,不禁懷着反感和怨恨:它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有過多少著名的人物,多少輝煌的思想……多少著作、多少紙張、多少榮譽!同時卻又是一片空白,連一個小流氓都應付不了……”。看得出,馬卡面對如此眾多問題少年,深感以往教育理論的蒼白和匱乏。於是,他決心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教育理論並付諸實踐,以此挽救這些少年。他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教育詩》也就真實地記錄下他創辦高爾基教養院的全過程。讀着讀着,我不禁又想到小敏,想到自己在教育這個特殊孩子時的無奈和無措。回憶以前,我在交談、溝通、獎勵和懲罰的過程中,反反覆覆、至始至終套用着我所知道的優秀教育理論、方法、經驗,堅信不疑地認為:這是經過前人無數次實踐和檢驗的成功案例,它是真理,是可信的。但無法自解一個事實——為什麼到了小敏這兒,它就不靈了呢?我學着別人將班費交給他保管,以為信任可以挽回自尊,然而,錢還是沒了。我學着別人讓他當個班幹,可從來沒有看到他有管理好班級的慾望。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現在,我知道了。我學得只是別人的“花樣”,而我應該學得是別人做事背後的精神所在。我要努力嘗試着走自己的路,用自己充滿智慧、風格和個性的方式去實現教育的再創造。畢竟,世上本無兩條完全相同的路,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

當然,《教育詩》除了如詩般明快清晰的節奏、鐫美飄逸的文字吸引我外,更能觸動我的還是其間的幾則小故事,其中尤以《每一個跳蚤都有它的的用處》為最。不用多作介紹,單看這個標題,讀者大概皆能輕鬆猜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思想。用現在最最時髦的話説,這不就是隱喻“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一切為了孩子”嗎?不就是無限相信孩子的潛力嗎?然而,這個誰都可以輕易上口的話,卻説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不是嗎?至少,我發現自己就把班級裏的小敏們當作過跳蚤,小而討厭,煩而無聊,生來不招人喜歡。可是我沒有真正想過他們的用處,或者沒有真正找對過他們可以發揮用處的渠道、位置和時間,只是想當然地勾畫着美好願景——讓跳蚤不再是跳蚤。全程代辦,從不商量。慢慢地,幫助開始向強制變味。到後來,也就再自然不過地變成了放縱和放棄。可馬卡連柯不!《教育詩》中這樣寫道:“這個衣服破爛的孩子面貌實在不像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但是他身上充滿了精力,所以我心裏想:不管它,每個跳蚤都有它的用處。”接下來的日子,是他們彼此依賴、共同進步、雖然辛苦但卻快樂的經歷。而我明明知道這個“真理”——文章中多次寫過,講座裏多次談過,訪談時多次強調過,可卻為什麼沒有真正做到呢?現在想想那是因為自己的所謂信奉,只是“偽信奉”,即沒有信到骨子裏,更無法踐行於實際行動。沒有與之對應的行動,當然也就沒有理想的結果啦。那一剎那,我開始同意這樣的一個説法:教育,不需要多説,應該切切實實的去做,如馬卡連柯一般。

如今,我還在讀《教育詩》,不曾停過。如今,我又重新樹立起培養好小敏的決心,也不敢停下。也許,將來我真得會一如既往地努力走出擁有自己特色的一條紮紮實實的路,並譜寫出如詩般的教育之韻。最後,真誠地向朋友們推薦這樣一本經典著作——《教育詩》。

教師讀書筆記之《教育詩》(三)

我讀了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著的《教育詩》一書,。這本書系統地闡述了對於後進生,我們應該如何教育,而且如何教育的成功。尤其是馬卡連柯在接手讓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庫里亞日教養院時,他那種胸襟,對待孩子的熱情,讓我感動。

當時高爾基教養院已是一個秩序井然、師生和睦的集體,而這集體的主要成員都來自於一些流浪兒、甚至有着偷竊、鬥毆行為的問題少年。馬卡連柯院長帶領老師以平等、寬容、熱情來對待他們,讓孩子們認識到勞動的力量,認識到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孩子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高爾基都這樣稱讚:“這幾百個受了生活那樣殘酷的、侮辱性的蹂躪的孩子,是誰能這樣改造他們,使他們變得不可認識了呢?是教養院的組織者和院長。” 後來根據需要他們又要接管亞日教養院,但當馬卡連柯來到庫里亞日教養院,看到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時,良知告訴他,他應該來。他帶着原教養院的孩子們踏上了這片土地,絲毫沒有膽怯與退縮。集體的力量改變了這:滿地的污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潔的地面、鮮豔的花朵;男生調皮、鬥毆現象少了,愛勞動的多了;吃飯時擁擠的少了,更沒有手抓飯菜就往宿舍跑的了,他們有了餐具,規矩地坐在食堂用餐。尤其是女孩子們再沒有害怕,沒有男孩兒的欺負,安全感讓她們有了生活的自信與快樂;所有的孩子都着裝整潔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再也不是幾天不洗澡,滿身的臭味了。這兒真的出現了神話,原始的英雄主義、小偷的行話和其他壞毛病的復發,早已被忘掉了。

讀到這裏作為同行,我感到愧疚。對孩子們,我們做到一世同仁、做到愛了嗎?連那麼多流浪兒,甚至是有過失足行為的學生,都能將他們改變成有為的青年,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好多的事例值得我們深思,那麼難管理的孩子,馬卡連柯都能將他們轉變,這不也是發自內心的對教育的執着嗎?他想讓這些特殊的孩子享受陽光、享受社會的美好!而我面對的學生要比教養院的孩子們好上百倍、千倍。我們應該有信心讓孩子們因為我們的教育而感到幸福、快樂!

教師讀書筆記之《教育詩》(四)

《教育詩》描寫的是馬卡連柯在1920年到1928年創辦高爾基兒童教養院時發生的一些真實的事情。內容經過了一些文學的修飾,既不是教育論著,也不是教學札記,起名為教育詩,真是名副其實。馬卡連柯生於1888年,死於1939年。享年51歲。 1920年馬卡連柯接到省教育委員會主任的通知,要他組織一所類似於我們國家的收容所這樣的兒童教養院。當時條件很艱苦。但是本着對教育事業的更高的追求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馬卡連柯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開始了他的教育詩生活。他給自己新成立的教養院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名字:高爾基教養院。也是對當時著名作家高爾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高爾基教養院辦學之初,學校裏來了8個兒童少年搶劫犯和常年的流浪者。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教育,什麼是人性。頭腦中只有好吃懶做,得過且過。當時流行的社會教育信念是要培養真正的蘇維埃人民大眾,要善待兒童,從學生的本性出發,循循善誘,不能在教育中滲透資本主義的一切荼毒。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要想真正徹底改變犯罪兒童的一些惡劣行為其實是不可能的。剛開始馬卡連柯也是本着教育家的理念進行自己的教育工作。但是,一段時間的實際接觸他發現:“我從教育學的繩子上失足跌下來了。”他甚至開始使用了暴力。在他的一頓失態的暴力下,那些頑童竟然開始乖乖地參加勞動,聽從勸告。

馬卡連柯説,一個人的內部的各個零件並不是生長的那麼完美的,甚至是有些缺陷的,需要外人幫助他重新換過或者重新打磨。這也是教育的真正內涵。在他的高爾基教養院中,他就傾注了這樣的思想和行動。當然遭到了社會學家、教育家的強烈抨擊。

儘管他的高爾基兒童教育學院逐漸辦的蒸蒸日上,學童們開始形成真正的集體,大家非常團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 這個集體中,處理違規違紀兒童的方法:懲罰他們面壁思過,不準吃飯等等方法,還是遭到了強烈的異議。即使在差不多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遇到這樣的童犯、流浪者,我覺得要想改變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懲罰教育不失為一種非常有利的措施,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馬卡連柯在進行從1920年到1928年整整八年的高爾基教養院工作中,投入和全部的心血。當時教師的思想之高尚令人無法想象。以校為家,和學生同吃同住。完全的一幅共產主義者苦行僧般的生活。但是,他們以苦為樂的精神感染着學生,同化着學生。這也是高爾基教養院裏能夠如此團結的主要支柱之一。

儘管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為了這個集體能夠健康成長,馬卡連柯的思想經過了煉獄,學童們的進步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卻自始至終到遭受着來自教育家的強烈抨擊。最後終於堅持不住,八年後,1928年,在高爾基親自去拜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養院後的當天,馬卡連柯向教育委員會遞交了辭呈,辛酸地離開了高爾基教養院開始了他的嶄新的教育工作生涯。

厚厚的725頁教育詩,承載着馬卡連柯的辛酸的追求和無悔的奉獻。生在當時的馬卡連柯,既是他的幸運,使他的集體主義思想得意綻放光芒;也是他的不幸。由於歷史的原因,使他在處理一些學生的問題的時候難免有失偏頗,卻還自以為是。因為尋找不到更加妥善的處理辦法而陷入理論的泥淖不能自拔。

看完這本書,我感覺和歷史的距離拉近了很多。合住書後,高爾基教養院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好像是馬卡連柯給我講的故事一樣。真的受益匪淺。

只是蘇聯的人名字比較複雜,往往一連串連在一起,讀完書後,故事情節雖然歷歷在目,但是人名字卻實在記不住幾個。就連馬卡連柯本人的名字我都沒有留心記住。實在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