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4篇

本文目錄《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高老頭》讀書筆記《高老頭》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高老頭》

讀了19世紀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

《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4篇

故事發生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主人公就是高里奧老頭,他的經歷反映出一個社會現象——金錢對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它誘人墮落,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酷無情,導致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高里奧原本是一個精明的麪條商,賺了不少錢,成了當地的名人。他有兩個女兒,由於妻子的早逝,他對兩個女兒愛戴有加,可以説是溺愛,但這也是他悲劇的導火索。他那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一位銀行家,一個選擇了地位,嫁給了一位男爵,她們都選擇了上流社會,但也放棄了父親……不過兩年,就把父親從自家趕出來,可憐的高老頭不得不去租住破舊的公寓。20年間,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財產都給了兩個女兒,可最終被女兒們丟棄。直到死,兩個女兒為參加舞會都不願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讓他含恨而終。

讀完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明白,兩個女兒為什麼竟如此對待父親,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為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就算不計較這些,父親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能一筆勾銷嗎?!高老頭不會想到,也沒有人會想到,把父親趕出家門的竟是親生女兒!

記得五歲的時候,我從牀上摔下來扭傷了腳,父親帶我去了醫院。那是一個寒風凌烈的冬天,父親緊緊抱着我,寒風將父親的髮際吹亂,這個畫面,我深深印在回憶裏,不曾抹去。回想起來時,覺得真不可思議,那時的我只有五歲,而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剛上國中的時候,我動了一個小手術,半夜醒來,病房裏的燈還亮着,側身看到父親斜倚在椅子上打瞌睡,我就這麼靜靜地看着,看着,眼睛模糊了,我回過了頭……由於自己不能起身,都是父親抱着我,在父親寬闊的肩膀裏,我是那樣的渺小,真希望,就這樣,不要長大,永遠在這温暖的懷抱裏……

寒假幫表姐照看孩子,小傢伙很調皮,也很讓人頭疼,我剛照看的兩天累得我頭又脹又疼,向媽媽哭訴,問她:“我小時候也這樣讓人費心嗎?”媽媽笑了,“婷婷可比你小時候乖多了,你不知道你是有多氣人……”説這話時媽媽滿臉的幸福。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寶,不論孩子怎樣,這份愛是永遠不會變的。養兒方知父母恩,或許為人父母后,才懂得父母的辛勞和付出。

可是從高老頭的悲劇讓我看到了,愛也是有限度的,過分的溺愛只會帶來傷痛。正是他的畸形的愛使他不但沒得到女兒的愛,還招來了她們的恨,甚至連他駕鶴西去的時候也沒見到他兩個心愛的寶貝女兒。

我曾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金某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中。父母前些年開金礦,成為村裏的首富。父親開的是奧迪a6,母親開的是捷達王,出門到村裏都駕車。家庭的富有,使金某從小嬌生慣養,同時養成了好逸惡勞、任性不羈的性格。她學會了抽煙、喝酒,並大把大把花錢,在農村,她的月開銷是兩千元,讓別的孩子望塵莫及。沒有錢,便找父母要,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一次,她撒謊買東西,向父親開口要錢,父親順手便給了她兩萬多塊,不到兩個月,她便花得精光。母親多次為此訓斥她,她便因此懷恨在心。可後來要不到錢了,她竟夥同男友殘忍地用鐵錘將母親砸死。溺愛孩子只會帶來慘劇的發生,這種畸形的愛不可有!

除了溺愛,導致高老頭悲劇的罪魁禍首,還有金錢和勢力。巴爾扎克通過高老頭的兩個女兒,描繪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的金錢社會百醜圖。女兒們為什麼不願來見高老頭,因為他已經沒有錢了。以往,只要她們叫一聲“好爸爸”,他就能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她們孝敬的是他,其實不然,她們孝敬的是錢!“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臨死前,高老頭才明白過看來,明白了這社會的殘酷。

人間的真情,美好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在19世紀上半期的巴黎社會中,人與人的那種金錢關係實在是太普遍了。破落貴族子弟拉斯蒂涅來到巴黎上大學,住在偏僻的伏蓋公寓裏。他經不起上流社會燈紅酒綠的誘惑,通過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踏入貴族沙龍,先後結識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6點鐘,高老頭遺體下了墓穴,周圍站着女兒家中的管事。拉斯蒂涅出錢買來的簡短祈禱詞剛唸完,那些管事便與神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可憐的父愛,在燦爛奪目的金錢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看着墳墓,灑下了年輕人最後一滴眼淚。這是神聖的感情在一個純潔心中逼出來的眼淚,一滴剛落地便立即飛到天上的眼淚。”可是在這滴真誠的眼淚過後,“他貪婪的目光停留在旺多姆廣場的柱子和安伐裏特宮的穹頂之間,那裏便是上流社會的區域。面對這個喧囂的蜂窩,他眼中熠熠放光,似乎要把那裏的蜜汁一口吮盡。”即將上演的又是金錢之間的交易和為了金錢不顧一切出賣自己的種種悲劇。

最終,兩個女兒失去了父親的庇佑,同時也失去了快樂,失去了自己的一切。這也許就是她們應得的。《高老頭》這本書使我真正瞭解到,擁有權力獲得利益只能帶來片刻的歡愉,不是永久。我們應該學會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並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問問自己的良心,良心的譴責將讓你得不到好下場。

拉下晚霞的簾,推開黃昏的窗,深吸一口氣,感慨人生滄桑。偉大的父愛在金錢下是那麼一文不值。原來,金錢下的溺愛如此令人心碎。

人們常説,這是社會風氣的產物。是啊,社會源於人,用於人,歸根到底這依然是人自身的問題!人性在某個方面的缺失,才是導致一切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

《高老頭》讀書筆記《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2) | 返回目錄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一向被稱為《人間喜劇》的序幕,曾被選為世界十大小説之一,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裏,住着一個名叫高里奧的老頭,他六年前住進了公寓,不知為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終於,高老頭的變化之謎被窮大學生拉斯蒂涅揭開了。原來,高老頭以前是個麪粉商,他為了討好兩個女兒,賣了店鋪,把錢分給了她們。兩個女兒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錢後,竟把高老頭從家裏趕了出來。

心狠手辣的女兒們又來向高老頭要錢,可憐的高老頭被-逼付出了最後一文錢,致使中風症發作。臨死前,高老頭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都被推辭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張破牀上孤苦伶仃地離開了人世。

《高老頭》這部小説,從多方面描寫了19世紀的貴族社會,同時,又着力批判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高老頭在臨死前和拉斯蒂涅説的一句話對我的印象特別深:“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可兩個女兒只認錢不認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顆醜陋的心靈。巴爾扎克把兩個女兒的陰險、虛偽和高老頭的善良、純樸、描寫得淋漓盡致,一批具有個性化的人物,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

文學家稱《高老頭》這本書“創造了金錢與買賣的史詩”,它是一本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説,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

我想,社會,這兩個普通的眼,不該是那黑暗的替罪羊,是那悲慘的墊腳石!

還記得那年我七歲。週末如往常一樣,去姥姥家看望。也許小孩子畢竟幼稚,我匆匆吃完午飯,趕着下樓和小朋友們做遊戲。當時一樓有位爺爺,在自己的小院子裏養了許多花卉,那時又恰值春季,可謂“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花兒鮮豔得刺眼,早已無心再遊戲的我,湊到花兒邊,感受着淡淡的花香,細數泥土的芬芳。

不知為何,佔有慾瘋狂充斥着我的內心。心頭幾番波瀾,終究沒有戰勝心中那個貪婪的惡魔。不再猶豫,不再膽怯,我不以為然地伸出了雙手,托住那最耀眼的一朵,一點一點地用力,生怕觸破花兒那層薄薄的肌膚。看着花蕊漸漸脱落,絲絲喜悦掙扎在“罪惡”的雙手中,伴隨着最後一縷花絲的斷裂。

躡手躡腳回到家,怎料這異常的舉動更像是欲蓋彌彰。迫於母親的嚴厲,幾番迴避後,還是一五一十道出了整件事。本以為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卻被母親片刻的沉默所取代。她起身拉我,隨後便往那位爺爺家走去。我當時真想雙腳灌滿鉛,不再有片刻的移動。但對於母親的堅決,怎樣賴着不走都顯得無濟於事。她輕敲開那為爺爺家門,把事情完完整整説給了他聽。我一直沒抬頭,我呆呆望着手心間散落的花粉,不知為何,心中竟還有點點竊喜!?一番交涉,母親讓我想爺爺認了錯。我沒想到,爺爺只是摸了摸我的頭,輕輕笑了笑,便轉身進屋了。

回家的路,似乎格外漫長。一路上,母親對我説了好多,我不停點着自己的小腦袋,其實心裏想的,還是那花兒妖嬈的身子。我只依稀記得母親説過這樣一句話:做人要誠實,要有有責任心;不可貪,不可虛。

後知後覺,我才明瞭,這句話的意味深長。比起“高老頭”的兒女們,我是幸運的。當我在走向歧路的前奏裏,被母親的孜孜教誨喚醒。而沒有被一味的溺愛,一味的縱容,落得愈發墮落,愈發沉淪。

也許,這是愛。

愛與被愛,始終微妙地並行着。錯誤的給予,將永遠無法收穫真切。當愛與被愛真正協調統一時,你才會明瞭親情的滋長.

何苦握住不放,而一味放縱換得曲終人散的惆悵?

也許,愛……

《高老頭》的讀書筆記《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3) | 返回目錄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代表作品,論文把它比作19世紀法國社會的一幅全景畫,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學藝術才能,從思想和藝術兩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併為之感慨.

小説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麪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走上墮落之路。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慾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在資產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徵,高老頭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即他確實如巴爾扎克所説,是一個由本能驅使的人。他笨頭笨腦地來到伏蓋公寓時,伏蓋太太覺得他是一頭“身體結實的牲口”。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以盲目的虔誠態度施加在他的女兒身上;他對她倆的感情,他自己也認為幾乎帶有動物性的:“我喜愛拖她們上路的馬,我願意變成偎依在她們膝上的小狗。”這種本能力量又調動了“帶有情慾的父愛”,於是,他對女兒的感情中,一切都是反常的、過分的。然而,這種情慾最終卻給卑賤的麪粉商帶來了悲劇性的後果。高老頭臨終時,在病榻上,終於發出悲歎,道出了真情:他的兩個女兒從未愛過他。老頭懺悔了,自己也成了情慾的犧牲品。

歐也納·德·拉斯蒂涅克在小説中佔據了一個特殊位置,他不僅是書中的一個人物,同時也是一個觀察者和見證人。可以説,他是作者本人的影子。先從家庭背景來看。巴爾扎克也有兩個妹妹,蘿爾和阿加特;如同拉斯蒂涅克,巴爾扎克也少年貧窮,是全家的希望所在。他自幼就心懷大志,初到巴黎也是學法律的。他也生性敏感、善良,最後完成了巴黎的啟蒙教育,踏上了征服巴黎的征途。

小説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認識社會及處世決竅和準則的過程。他初到巴黎是一個單純善良的青年,但不久便發現,在“巴黎文明的戰場上”,他需要更有力的武器。投降與反抗經過多次較量之後,他終於選擇了一條在他看來是最有把握的道路:高攀一位貴婦。後來,高老頭入土完成了他的人格,人間的自私、無情和虛偽使他淌幹了最後一滴眼淚,從此,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他向上爬了。總的説,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動往上爬的人,而高老頭則是在忍受中解體的人。

伏脱冷亦是小説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與拉斯蒂涅克不同,在小説開始之際已經定型,只是隨着情節展開進一步暴露罷了。他與拉斯蒂涅克的談話成了我們認識這個神祕人物的鑰匙。他認為世界是醜陋的,社會是腐朽的,人間是可憎的,因而,反叛是合情合理的。他本人的慾望就是找到一個弟子,造就他,讓他向社會開戰。“啊!”他對歐也納説道,“倘若您願意做我的學生,我將使您得到一切。”伏脱冷超越一切社會準則,置“善”“惡”於不顧,他是罪惡精靈,魔鬼天使。説到底,伏脱冷多少也有點兒巴爾扎克本人的影子,如伏脱冷野心勃勃,蔑視法律和庸人;對年輕人善於説教,對女人總愛另眼相看。特別是,他有堅強的意志,幻想得到權力,既愛享樂又要當強者,這些不都有點像作者本人麼。

上述三人物成了全書的主線。最初出場的是高老頭,但他的悲劇需要一個見證人,即拉斯蒂涅克。讀者是通過拉的眼睛瞭解全部故事的。高老頭後來欣然把女兒苔爾費納送給拉做情婦,開始在精神上把年輕人看成是自己的兒子,稱他為“我的孩子”,拉則稱高為“我的高里奧爸爸”。但應該説,真正對拉完成理性化教育的則是伏脱冷。作者也是藉助伏脱冷之口,説出了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許多充滿哲理的見解。他愛拉,處處保護他,稱他為“我的孩子”、“我的寶貝”,但同時教唆他幹壞事,甚至教他用暗殺方法,讓維克多莉娜取得遺產,然後再娶她為妻。有趣的是,拉斯蒂涅克高出其師一籌,他不像伏脱冷從“外部強攻”,而是更狡猾更精細,他滲透進上流社會,從內部進攻,從而征服它。

讀書筆記:《高老頭》《高老頭》讀書筆記範文(4) | 返回目錄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代表作品,論文把它比作19世紀法國社會的一幅全景畫,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學藝術才能,從思想和藝術兩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併為之感慨.

小説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麪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走上墮落之路。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慾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在資產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徵。

高老頭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即他確實如巴爾扎克所説,是一個由本能驅使的人。他笨頭笨腦地來到伏蓋公寓時,伏蓋太太覺得他是一頭“身體結實的牲口”。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以盲目的虔誠態度施加在他的女兒身上;他對她倆的感情,他自己也認為幾乎帶有動物性的:“我喜愛拖她們上路的馬,我願意變成偎依在她們膝上的小狗。”這種本能力量又調動了“帶有情慾的父愛”,於是,他對女兒的感情中,一切都是反常的、過分的。然而,這種情慾最終卻給卑賤的麪粉商帶來了悲劇性的後果。高老頭臨終時,在病榻上,終於發出悲歎,道出了真情:他的兩個女兒從未愛過他。老頭懺悔了,自己也成了情慾的犧牲品。

歐也納·德·拉斯蒂涅克在小説中佔據了一個特殊位置,他不僅是書中的一個人物,同時也是一個觀察者和見證人。可以説,他是作者本人的影子。先從家庭背景來看。巴爾扎克也有兩個妹妹,蘿爾和阿加特;如同拉斯蒂涅克,巴爾扎克也少年貧窮,是全家的希望所在。他自幼就心懷大志,初到巴黎也是學法律的。他也生性敏感、善良,最後完成了巴黎的啟蒙教育,踏上了征服巴黎的征途。

小説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認識社會及處世決竅和準則的過程。他初到巴黎是一個單純善良的青年,但不久便發現,在“巴黎文明的戰場上”,他需要更有力的武器。投降與反抗經過多次較量之後,他終於選擇了一條在他看來是最有把握的道路:高攀一位貴婦。後來,高老頭入土完成了他的人格,人間的自私、無情和虛偽使他淌幹了最後一滴眼淚,從此,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他向上爬了。總的説,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動往上爬的人,而高老頭則是在忍受中解體的人。

伏脱冷亦是小説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與拉斯蒂涅克不同,在小説開始之際已經定型,只是隨着情節展開進一步暴露罷了。他與拉斯蒂涅克的談話成了我們認識這個神祕人物的鑰匙。他認為世界是醜陋的,社會是腐朽的,人間是可憎的,因而,反叛是合情合理的。他本人的慾望就是找到一個弟子,造就他,讓他向社會開戰。“啊!”他對歐也納説道,“倘若您願意做我的學生,我將使您得到一切。”伏脱冷超越一切社會準則,置“善”“惡”於不顧,他是罪惡精靈,魔鬼天使。説到底,伏脱冷多少也有點兒巴爾扎克本人的影子,如伏脱冷野心勃勃,蔑視法律和庸人;對年輕人善於説教,對女人總愛另眼相看。特別是,他有堅強的意志,幻想得到權力,既愛享樂又要當強者,這些不都有點像作者本人麼。

上述三人物成了全書的主線。最初出場的是高老頭,但他的悲劇需要一個見證人,即拉斯蒂涅克。讀者是通過拉的眼睛瞭解全部故事的。高老頭後來欣然把女兒苔爾費納送給拉做情婦,開始在精神上把年輕人看成是自己的兒子,稱他為“我的孩子”,拉則稱高為“我的高里奧爸爸”。但應該説,真正對拉完成理性化教育的則是伏脱冷。作者也是藉助伏脱冷之口,説出了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許多充滿哲理的見解。他愛拉,處處保護他,稱他為“我的孩子”、“我的寶貝”,但同時教唆他幹壞事,甚至教他用暗殺方法,讓維克多莉娜取得遺產,然後再娶她為妻。有趣的是,拉斯蒂涅克高出其師一籌,他不像伏脱冷從“外部強攻”,而是更狡猾更精細,他滲透進上流社會,從內部進攻,從而征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