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精選12篇)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即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精選12篇)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從二○○五年起,我校就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20_年的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了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完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了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以吳綿景校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

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全校確立了七十一對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培養了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做到了每月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中心學校積極研究了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了委託監護人的培訓教育。

3、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管理。

2、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

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3、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機制。

5、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

學校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會議了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2

關愛“留守孩子”,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現將本學年留守孩子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主題班隊會,加強關愛。

我校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各中隊輔導員老師根據本班留守孩子的具體情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娛樂。通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助別人時的快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助時的快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校蔡東劍同學被評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強少年”。

二、利用節日,加強關愛。

我校根據元旦、六一等節日契機,開展了“同在藍天下茁壯成長——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六一節在全校開展了“慶六一,關愛留守孩子”大型遊園活動,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三、利用資料,加強關愛。

每個班級建立了留守孩子檔案、聯繫卡、統計表、基本情況登況表、手拉手好朋友結對子登計卡。每一位老師都與留守孩子結對子,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

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四、利用“愛心天地”,加強關愛。

每個“留守孩子”都有一個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幫助他,與他一起成長進步。並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間,全班同學為“留守孩子”獻上一聲生日祝福送上自己製作的小賀卡、小禮物等。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關懷。

在各班開闢關愛留守孩子“愛心天地”,發表“愛心宣言”,製作“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傳欄”。挑選創意新穎,主題鮮明,版面精美的作品為宣傳欄的內容。

一個個品學兼優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孩子陽光般的温暖,陽光般的熱情。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3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羣體,留守兒童工作計劃。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___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___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一、 指導思想

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落實__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___發展,服務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為落腳點,奉獻一片愛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___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 活動內容

(一)目標任務針對我班30多名留守兒童得不到直接監護人的關愛,加之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體弱或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擔負起教育輔導孩子的責任,他們的生活習慣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績明顯下降.如何確保留守兒童不失學、不違法犯罪,同時讓外出務工的父母安心掙錢,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工作計劃《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二)工作內容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多數農村農民外出賺錢,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建立___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惑,逐漸凸現出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會應關注的大事。

1、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能力與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有差距。據調查,凡外出務工的夫婦家庭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需求、交往、興趣關注很少,更談不上給兒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識上的輔導。

2、營造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婦聯、團委、鎮政府是社會羣團組織,我們組織這一次活動,意在呼籲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以便影響本地區不在利用遊戲廳、網吧、舞廳來坑害未成年人.特別是要與學校加強協作,引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揮他們個人興趣和專長,給他們創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留守、單親兒童茁壯成長。

3、建立留守兒童的牽手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針對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行為習慣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落實扶助措施,每個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其在外務工父母反饋,使我們真正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4、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於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從而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台。

三、 活動要求及措施

凡牽手扶助聯繫留守兒童從七年級開始,直至18歲之前,重點是國中階段。聯繫要求:定期到學校、家庭瞭解留守兒童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校內外表現,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工作;定期與聯繫的兒童父母交換意見,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教育網絡,確保兒童成人成才。要求參與這項工作的牽手扶助人員,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使外出務工的家庭夫婦安下心在外賺錢,讓留守兒童在“三位一體”化的牽手活動中健康成長,讓家庭成員實實在在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羣眾團體組織力量的作用。同時也是增強黨員、幹部服務婦女兒童,服務經濟建設,服務“三農”大局的意識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4

留守兒童問題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關注的焦點。我校以科學發展重要思想為指導,把留守兒童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結合我村實際,採用不同形式,組織全體服務站成員共同關注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羣體。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首先對“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調查,對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活動中的表現及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並將他們父母的通訊地址、電話、務工地點以及臨時監護人身體狀況和文化程度等有關資料進行歸檔,以便跟蹤管理。

二、建立“愛心家長”隊伍。

“留守兒童”最缺失的是親情,因此首先要為 “留守兒童”彌補好這一缺失的感情。我服務站首先在退休教師中建立師生幫扶制度,讓每位教師都做好“愛心家長”。“愛心家長”彌補了留守兒童感情的缺失,為留守兒童營造濃郁的親情氛圍。

三、開展“三多”、“二知”、“一溝通”活動。

“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温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輔導站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四、開展人文關愛、健康娛樂活動

為此,輔導站組織“留守兒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使他們的心田被友愛滋潤,猶如春風化雨。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輔導站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5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即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們在全縣範圍內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各個學校在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對全縣的“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平江縣在校國小生69595人,其中留守兒童有28342人,留守寄宿7920人,隨祖輩牲活的18281人,隨其他親戚生活的3124人,隨代管家長生活的2937人,獨自生活的580人。在校中學生30078人,其中留守學生有11796人,留守寄宿9432人,隨祖輩生活的1364人,隨其他親戚生活的378人,獨自生活的622人。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確定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確保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縣教育局成立了以吳定輝局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我縣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中心學校做到了每學期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家長會)。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2、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機制。

4、有的“留守兒童”缺乏自信,學習偏差。學校號召班裏的品學兼優的學生與“留守兒童”結成“一幫一”共同成長拉手對子,做“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好夥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師負責幫扶幾名“留守兒童”,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引導“留守兒童”形成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留守兒童”得到了教育,使他們的學習、紀律、性格都有了改觀,都有了進步。

5、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學校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雖然我們在過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這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目前我縣留守兒童較多,且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之內仍會存在繼續增多的趨勢,所以我縣考慮建立寄宿制學校,建成學生宿舍,以便於學校對分散寄宿在校外或親戚家的留守兒童的集中管理;

2、在落實學校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於受一些客觀存在的因素的影響,學校方面的工作還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處,有待於今後在工作中加以改進。

總之,政府、社會、學校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關愛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新形勢下的新課題與新任務,為做好這一工作,我們將不懈地努力着!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6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非凡羣體。指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20_年,我校深入開展扶貧助學“百千萬”工程活動,現將一學期開展這一活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我班目前有28名學生,父母均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就有17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面對現狀,我校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每組推薦1—2名典型學生與其他學生結對,幫扶學生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村幹部、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老師一起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持,紛紛擔當了“代理家長”的角色,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積極開展文體活動。

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後,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閲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定期安排免費體檢。

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校將定期為他們安排免費體檢,對他們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時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做到有病早發現,及時治療。徹底排除他們因病失學、因病至貧的隱患。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為了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對師生的結對情況過程跟蹤和結果的評選考核,學校積極研究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8、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績和困難

經過近一年來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但是,留守兒童作為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落實到學校也存在着不少問題,貧困山區的學校如同貧困山區的家庭一樣,同樣擺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貧,仍然是個大問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那麼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7

留守兒童的關愛、管護、教育和管理,是現階段我國社會公共管理面臨的新課題,需要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動態監測機制,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在校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國小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結合我鎮實際,在全鎮範圍內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這一年多來的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了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教育動態監測機制,建立目標責任制,完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了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大力加強學校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中國小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兒童的實體,各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

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少年檔案登記管理制度。各中國小校每個學期都要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認真調查和登記,建立包括每個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地址及其法定監護人詳細地址和電話等內容的專門檔案,並對留守兒童的成長進程及變化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建立留守兒童少年監護人聯繫機制。結合家長會及特殊節假日,各中國小每學期定期召開了留守兒童監護人會議,通報留守兒童在校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加強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建議。班主任每學期都要對每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指導監護人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外家長聯繫檔案,確保留守兒童有特殊情況時在第一時間和家長聯繫,並讓留守兒童定期和其家長進行通信和通電話,增進他們的親情聯繫,進一步強化了教育效果。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

學校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結對幫扶等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學習、生活、情感幫扶對子,使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上得到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培養了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

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律自強”教育。各校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各校通過開展留守兒童生日班隊會、主題班隊會、師生交流會、以及形式多樣的等主題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生活、衞生、禮儀習慣,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羣,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各校積極研究了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利用少先隊、共青團、工會、關工委等羣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等各方力量,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充分利用社區組織協調配合,逐

步構建學校、家庭和社區對留守兒童共同教育監管的網絡。動員一些退養在家的教師、退休幹部和社會熱心人士,發揮他們的熱情,組織他們深入留守兒童家庭,對留守兒童開展幫扶教育,開展留守兒童的跟蹤教育服務,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

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蛋奶工程”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2、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

各校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會議了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8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非凡羣體,暨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校積極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實際出發,在卞家泉社區及南倉峪村範圍內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温暖工程”,現將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卞家泉社區位於鋼城區開發區,有1300多人,南倉峪村是艾山街道最南邊的村,兩個村是屬於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因此,僅靠務農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助看管,我校目前有185名學生,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就有12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二、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面對現狀,我校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每班推薦1—2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1—2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村幹部、辦事處、開發區相關政府人員、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老師一起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持,紛紛擔當了“代理家長”的角色,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積極開展文體活動。

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後,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閲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定期安排免費體檢。

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校將定期為他們安排免費體檢,對他們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時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做到有病早發現,及時治療。徹底排除他們因病失學、因病至貧的隱患。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為了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對師生的結對情況過程跟蹤和結果的評選考核,學校積極研究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8、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治理水平。

四、成績和困難

經過來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老師們都在無私奉獻着,這種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但是,留守兒童作為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落實到學校也存在着不少問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那麼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9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即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校就在全鄉範圍內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這一年多來的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了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完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了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國小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以倪有志校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國小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

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國小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

在國小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全鄉確立了七十一對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培養了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中心國小做到了每月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國小建立了留守兒童、國小、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國小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學校積極研究了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國小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了委託監護人的培訓教育。

3、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

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2、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機制。

4、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

國小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會議了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0

關愛“留守兒童”,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主旨,現將本學期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如下:

一、用心交流、用愛澆灌。

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各中隊輔導員老師根據本班留守孩子的具體情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娛樂。通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助別人時的快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助時的快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校楊藝琳同學被評為區級“陽光少年”。

二、利用節日,加強關愛。

我校中秋節契機,開展了“愛在中秋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為每個孩子送上温暖的節日祝福,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兒童”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使每一個留守兒童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三、通過資料,加強關愛。

每個班級建立了留守孩子檔案、聯繫卡、統計表、基本情況登況表。每一位老師都與留守孩子結對子,要求教師必須做到: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每次交流和談心都做有相關記錄,本學期各班主任共建立了留守兒童聯繫卡、家訪記錄、談心記錄、學習輔導記錄等,從而保證留守兒童留守工作的時效性。

四、利用“愛心天地”,加強關愛。

每個“留守孩子”都有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幫助他,與他一起成長進步。並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間,全班同學為“留守孩子”獻上一聲生日祝福送上自己製作的小賀卡、小禮物等。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關懷。

在各班開闢關愛留守孩子“愛心天地”,發表“愛心宣言”,製作“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傳欄”。挑選創意新穎,主題鮮明,版面精美的作品為宣傳欄的內容。

回想一個個品學兼優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留守陽光般的温暖,陽光般的熱情。我將會用自己的全部的愛心投入到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去,為他們一個個插上愛的翅膀,讓他們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充滿愛的童年生活。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1

回族鎮王西國小校園環境幽雅,佈局合理,人文氣息濃郁,綠化率達30%,是一所高標準、現代化、有特色的鄉鎮學校。我校實施精細化管理、開放式辦學、全方位育人。學校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優秀的老師羣體、豐富的校園文化、先進的辦學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突出的教育業績,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尤其在“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方面實行了大膽探索,創新嘗試,我們的做法是:

一、摸清現狀,分析實情

回族鎮王西國小位於回族鎮王西村,人口5000多人,耕地少,外出務工人員多,我校有574名學生,學生來源廣,但其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留守兒童較多。我校開展了“留守兒童”專項調查工作,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校“留守兒童”總數為113人,佔學校學生總數的19、7%,但這些弱勢羣體的成長與發展卻關係着學校的生存發展,牽動着廣大教職員工的心。

“留守兒童”大致分為四類:一是祖輩監護型,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形式,屬於這種類型的“留守兒童”約佔32%;二是父母單方監護型,就是由父親或母親一方監護,屬於這種類型的“留守兒童”約佔60%;三是親朋監護型,即由親戚(非直系親屬)朋友代為監護,屬於這種類型的“留守兒童”約佔5、3%。四是單親或孤兒約佔2,79、“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愛母愛的缺失”、“溝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監護的缺乏”,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了教育的均衡公平。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關愛,而且是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體現;不僅是對不斷髮展的勞務經濟的支持,也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更是學校“育人至上、和諧發展”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二、組織保障,構建網絡

1、學校成立“留守兒童工作小組”:由學校校長尚利軍任組長、副校長薛果紅、魏紅軍任副組長,政教處主任、各班主任任成員,廣大教職員工參與,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協調社會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為了讓“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健康成長,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以教育科研為切入點,走特色辦校之路,開始探索和嘗試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模式,學校構建了立體育人網絡:一是尋找代理爸爸和媽媽;二是學校政教處具體負責,各班主任具體實施,師生員工多位一體,創辦了“留守兒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創新機制

學校先後出台了《留守兒童獎勵制度》、《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職責》、《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與此同時,我校一直以來注重機制創新,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工作保障機制:

1、完善教育責任追究制,實施了“樓道值勤制”、“五分鐘報告制”、“全員育人導師制”、“課堂督導制”,充分關注“留守兒童”,確保育人安全一流。

2、學生測評,學情調研,重過程,重競爭,重協作,確保育人服務一流。

3、校園、教室,淨化、亮化、美化,確保育人環境一流。

4、每期召開“留守兒童”工作研討會、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德育及安全工作現場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表彰會,評選“先進代理家長”、“先進育人工作者”、“先進班集體”,確保育人獎勵機制一流。

四、拓寬思路,活動育人,開展“十個一”活動

1、建好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檔案資櫃並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兒童檔案袋,有一部電話機、一台電視機和dvd機、一台計算機、有一定數量的藝體器材、有可供閲讀的圖書,每天安排一名老師輪流值班管理並接受學生心理諮詢,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兒童在“家”中開發活動。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落實一名代理家長

每位留守兒童落實一名代理家長,每位老師必須作一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尤其是做無人監護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

4、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各班每月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5、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班要成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留守兒童”至少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

6、談一次心。代理家長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7、讀一本好書。老師或代理家長指導學生每學期讀一本好書。三年級以上學生寫一篇讀後感,並分年級段進行書評,陶冶學生的情操。

8、寫一封親情書信。代理家長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9、過一個快樂的生日party。各班要建好“留守兒童”學生生日,記入檔案(同生日的人數多時,開特別座談會),要大力開展“留守兒童”贈一張生日卡、寫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廣播室)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動,讓每位“留守兒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10、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老師、代理家長引導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家庭、為學校、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培養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在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校作了大量細緻、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領多了,自立能力強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學校教學質量也顯著上升了。

我校的“留守兒童”人數多,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但是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今後我們將繼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認真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省市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努力踐行學校“育人至上、和諧發展”辦學理念,謹遵“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訓,進一步加大“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讓他們感受到春風沐浴雨露、健康快樂和諧成長,從而擁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2

近年來,鄉婦聯在市婦聯的指導幫助下,在鄉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以及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堅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整體推進、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全鎮留守兒童情況

X年,我鄉對全鄉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村以校為單位的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到目前為止,已為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切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其中X%兒童留在家裏隔代看護,X%寄託老師和親戚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絡

鄉婦聯聯合中心校、團委、關工委在全鄉開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陽”為主題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系列活動,並制定《XX鄉人民的政府關於進一步關愛留守兒童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職責,分解落實了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絡,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一是開展結對關護系列活動。積極動員志願者、教師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關護活動,為留守兒童尋找“代表媽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截至目前,我鄉已為多名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媽媽,通過與結對兒童面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二是建立“留守兒童之家”。我想利用XX村文化站的資源優勢,在XX村文化站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並同團市委、鄉團委建立XX鄉陽光社區中心,為留守兒童營造一片陽光的成長環境。

三是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在鄉婦聯及團委的牽頭下,我鄉每半年還組織一次貧困留守兒童慰問活動。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繫制度。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濾佈讓他們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五是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通過各種活動,引導留守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六是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充分利用鄉司法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是受理留守兒童的諮詢和救助,為留守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諮詢;二是大力開展未成年人維權行動月活動,在加強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能力、淨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七是強化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我們將在以後工作中,一是繼續深入實施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創建工作,力爭到XX20xx年底,“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二是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三是繼續抓好代理媽媽結對工作。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