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精選5篇)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 篇1

《太陽》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説明文,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瞭解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來説明事物的寫法。我在教學本課時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材的編排目的,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習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太陽、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精選5篇)

反思這堂課,我在教學時,能做到教學條理清楚、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盡力突破教學難點。我比較注意讓學生深入文本,來感受作者是如何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現太陽的特點的。同時我也注意指導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

瞭解太陽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而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説明太陽的特點則是本課的難點。在講授説明方法時,我從最簡單的“列數字”入手,讓學生找出描寫太陽離地球具體有多遠的句子,從裏面找出數字“1.5億公里,3500年和二十幾年”來體會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遙遠。但是單純的數字並不能讓學生明白太陽的“遠”。我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找出他們熟悉的事例如: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坐飛機要飛二十幾年。此時學生恍然大悟“原來1.5億公里是那麼的遙遠。”我又趁機指導學生讀讀出“遠”來,學生很快領悟到重讀數字就能體現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遙遠。

掌握了太陽“遠”這一特點後,“大”和“熱”這兩個特點的學習就相對簡單了。但是“做比較”的説明方法學生還是不太理解,我感覺一節課滲透了這麼多的説明方法的學習對初次接觸説明文的三年級孩子來説難度大了。做比較的方法可以由老師給學生講一講,或者捎帶提一下,讓學生有個初步的印象,以後再接觸到這類説明方法時做詳細指導,效果會更好的。

學習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內容時,我採用學生分組自學的形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研讀文本。這部分的學習我旨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並未進行拓展。打算在後續的學習或課外的作業時,讓學生聯繫生活,瞭解太陽與人類還有哪些聯繫、人類將如何合理利用太陽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從備課到講課,我深深的體會到要講好一節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課堂的最終立腳點應該是“實”,課堂應該是真實的、變化的、生成的。課堂更應該是有實效的。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 篇2

通過教學,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自己在教學過程有三點收穫:

一、通過對學生兩個能力的考察,學生應該會養成認真傾聽習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在聽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味地老師講,學生聽。待老師把課文講完了,有的學生還不會讀課文,甚至不知道課文究竟寫些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尋根到底就是學生課文聽少了,讀少了。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説,多聽、多讀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進行聽讀訓練,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聽和讀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聽讀效果,深刻感悟文章的內容。

二、在教學中,憑藉教材,引導語言實踐活動。要抓住中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利用一切機會,以課文空間為“實踐活動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課文中,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這就為孩子大大開闢了創新的空間,學生也樂意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創造、想象。這不僅給教學增添了“樂學”的氣氛,更重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

三、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也可以起到好幫差的作用。讓成績好的學生輔導成績差的學生怎麼閲讀、自學。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一定多多學習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 篇3

前幾天終於結束了説明文閲讀的教學。看了近三年的會考試卷後發現,每年的閲讀題都會在説明文閲讀和議論文閲讀中選擇其中一種來考試,分值在8—10分,難度比記敍要低得多,但奇怪的是,學生似乎更怕做説明文閲讀閲讀。

授課時我先介紹説明文的文體知識,再讓學生自己根據平時的答題經驗總結了一些答題技巧,然後我再進行了一些補充,告訴了他們一些答題套路,答題術語等等,教學設計都是由知識到技能,由淺入深,最後再選擇一些説明文閲讀題來讓學生做,教學設計及訓練程序,看似不存在什麼問題,可是學生難以領會,原因在哪呢?我總結了一下,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是學生對説明文的閲讀量不大,還不能準確地把握説明文的特點,對説明對象的特點不能精確地把握。

其次是學生對説明文沒有閲讀興趣,因為它不像記敍文那樣有動人的故事情節,這樣一來,學生連仔細看一遍文章的興趣都沒有,又怎麼能答好題呢。

另外,我在評講過程中,不能抓住關鍵環節。如某種考點的提示語,甚至題後的分數的暗示作用,加上學生在答題技巧上積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夠精確了。

還有就是説明文的練習量不夠,以為簡單就可以少訓練,在學生記憶中沒有形成“定勢”,常常會與“議論文”相混淆。

基於以上情況,以後説明文閲讀訓練可作如下調整:

(一)多讀一些典型的説明文,加強學生對説明文的感性認識。

(二)讓學生積累一些答題技巧。這些技巧知識可在訓練前聽寫,以加深印象。

(三)訓練形式要多樣化,以增加趣味性。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 篇4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蘭作家麥克·格雷涅茨創作的著名圖畫書。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單看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淺顯易懂,講述了月亮和一羣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同時,這又是一本充滿童趣和智慧的圖畫書。

《月亮的味道》這個語言活動,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輕快幽默,富有想象力。《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的發展就是要創設一個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嘗試説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想法,用語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們這個活動的目標。

月亮掛的高高的,小動物們怎樣才能嚐到月亮的味道呢?他們會怎麼做呢?在集體活動前,我通過問題“你們知道月亮的味道嗎?”讓幼兒進行了一次討論,孩子們的發言都很積極,大家都爭着發表自己想法,大家的想法意見都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説月亮的味道是甜的,有的小朋友説是鹹的,有的説是酸的。我以講故事內容,讓幼兒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奇妙為突破口,邊根據幼兒的回答靈活的調整動物圖像的疊加順序與月亮圖像的變化,體會小動物們一起分享月亮味道的愉悦,最後根據幼兒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用語言描述月亮的味道。通過本次活動,我也發現了自己對教材把握不夠,對孩子的已有經驗也瞭解不夠。相信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更好的從多方面考慮問題,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課後反思總結與收穫 篇5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要多向指導老師以及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學習的重要性,然而平時老師們的空餘時間不多,要總是拿着問題去找他們顯然不是一個合適的方法,所以,常去挺老師們的課便成為了一個優選的方案,既可以讓自己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同時又不會影響到老師正常的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

因此,我在本月的20號,也就是本週一再次去聽了一節我的指導老師的課程,而這次課正好碰上老師的進度講到2單元的小課文部分,在英語的課堂中,文章應該是屬於詞彙運用的最高級的形式,因為在文章中,詞彙、詞組、語法的運用都有了一個語境,在相應的語境中理解才是最高境界,也是最好的方式。

很榮幸聽到指導老師的一節閲讀課,於是就老師上課的模式,我做出瞭如下總結:

首先,在開始上課前的兩分鐘裏,先由一個學生在旁邊的黑板上寫下一個新詞(不是書後的單詞)以及相應的發音和簡單的用法,學生講解給大家,之後老師做額外的補充或糾錯。

第二個環節是由兩位同學上講台為大家帶來一小段dialogue,並在對話結束後,向同學們提出兩個小問題,一般同學都可以答對,老師再給予一定的鼓勵,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同學們把學過的知識點表達出來,一方面鞏固知識點的運用,另一方面鍛鍊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老師教得好,同學們下課也掌握得好,課堂上滿滿的都是“和諧”的學習氛圍,雖然我只是個旁聽的實習老師,但是在後面聽課的時候,儼然已經被這種氛圍吸引,被帶入,真的是讓我好生羨慕。我也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像我的指導老師一樣讓我的課堂氛圍變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