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研究課題結題總結範文

篇一: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結題報告

國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研究課題結題總結範文

一.提出的背景

我縣自2019年提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新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體現得比較到位,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係已基本上建立起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發揮,學生民主、主動、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探索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出現了熱烈討論、互動互助、競爭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及教學措施進一步落實,形成了以學定教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評價機制。新的科學教學觀不斷深入人心,課堂教學逐步走上了求實、求新、求創新的新的發展軌道。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能突出並着力落實“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呈現出科學化、規範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動局面。

而《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針對課堂教學而言,合作學習可以理解為:“在教師的指導下,旨在促進學生的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度意識。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本課題主要指研究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合理化分配指導,結合實際研究教師駕馭英語課堂的藝術和課堂組織形式,展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入探討,達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課題的研究,同時也可以提高了實驗教師個人的業務水平,給我縣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借鑑。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適應課改的需求,與時俱進,使我們的教學能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更好地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學一線的工作在課堂,把自己的工作作為研究對象才是抓住了教學研究的根本。

二是教師成長的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要的是改變教師的角色,老師由“教”轉變為“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解決教師的教學策略問題。避免有些教師在觀摩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後,自己做起來並不有效。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能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策略意識不足問題。

三是英語教學現狀的需要。直面我縣各中學現狀: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學習基礎差、底子薄、習慣差。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為主的模式,構建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以“學”為主的“雙主”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擺脱傳統的束縛,促使師生間的課堂結構關係發生質的變化,教師由“教”轉變為“導”,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由“要你學”轉為“我想學”,“我會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成了我校英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個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這一課題。

三、運用的教育科學理論

“高效教學論”關心的主題就是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效率。20世紀60年代以前,“高效教學”這一概念並沒有引起明確的關注,但這並不意味人們不看重學校教學的效率。自從教育產生以來,如何有效地教?怎樣做一個成功的老師?教師如何教得輕鬆而學生可以學有所成?歷來是教學實踐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機器生產為標誌的工業社會,“效率”意識尤其得到強化,與之相應的教學活動也隨之更加重視“效率”。現代教學論可以説就是以追求效率為核心的“有效教學論”。

從誇美紐斯開始,“高效教學”的理想落實在“規模效應”及其相應的“教學模式”上。《大教學論》的理想寄託在“班級教學”中,它是“有效教學”的初始狀態(可視為“有效教學”的第一個階段)。在這種初始狀態的“有效教學”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擴大教學的“規模”,減少教師教學的重複性勞動,“一個教師可以同時教很多學生”。

“大規模”的班級教學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對具有某種普遍適用的“教學模式”的依賴,否則“大規模”的“班級教學”就很難長久地維持。這正是自從“班級教學”產生以來,人們不懈地尋找“大”的、 “普遍”的教學模式的緣由。

誇美紐斯以及赫爾巴特學派所倡導的“大”的、“普遍”的教學模式後來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挑戰。

一是人們對“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學模式”逐漸發生懷疑,有效教學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論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開始突破“教學模式”的思路而從“人的問題”“教育與生活”的關係等視角來考慮有效教學的出路。這標誌着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的第二個階段的出現。

高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的第三個階段開始轉向“教學設計”。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探索的基礎上,人們認識到無論“大”的(誇美紐斯)、“普通”的(赫爾巴特)的教學模式,還是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實現有效教學的理想。於是,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越來越強調“設計意識”(或“教學設計”)和“反思意識”(或“教學反思”),越來越強調課堂教學的改革不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更新和調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的道路上,有效教學大體有三種取向:一是科學主義(以加涅的“設計

教學”思想為代表);二是建構主義(以杜威的“參與者知識觀”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納的理論為代表)。

四、研究目標及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 :針對課堂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理解為:“在教師的指導下,旨在促進學生的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度意識。 [高效課堂] 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就是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1. 課題研究目標

本課題以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為核心,重點研究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聽説課、閲讀課、寫作課課堂教學模式,從而為“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有價值的依據及經驗。

2. 課題研究內容

(1)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國中英語聽説課(對話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2)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國中英語閲讀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3)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國中英語寫作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具體內容:

1. 研究英語課堂教學中在何種情況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並非所有的英語課堂教學都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必須以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為核心。

2. 研究適合國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形式。在小組活動時,學生處於相對自由,教師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很快進入狀態,在這其中不乏一些“濫竽充數”的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安排小組活動時還要注重其多樣性。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如果長期反覆使用,其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特別是面對“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學生。同樣,我們在安排小組活動時要根據內容適時變換其形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我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十分注重活動內容、形式的變換。這樣可以使學生常有新鮮感,讓學生心裏總是惦記着下堂英語課。

3. 研究合作學習中如何分工。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要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職責,因而每一個學生也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認真傾聽,積極發言,客觀評價,使得這一次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組內分工能促進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

4. 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後如何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激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要重視個人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更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們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經常性的最佳小組的評比,或以推出“小組發言人”的形式,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借鑑各種教育書籍,報刊雜誌中介紹的理論和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課題研究具有科學性。

2. 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分析瞭解國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 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研究、提高、再實踐、再發現,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學習;

4. 經驗總結法: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5.案例研究法:課題研究中期,在各學科實施課題研究的實踐中,提煉出實效明顯的個性化經驗。

篇二:國中英語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

一.提出的背景

我校自2019年提倡高效課堂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新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體現得比較到位,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係已基本上建立起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發揮,學生民主、主動、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高效課堂模式初步建立起來。課堂教學出現了熱烈討論、互動互助、競爭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及教學措施進一步落實,形成了以學定教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評價機制。新的科學教學觀不斷深入人心,課堂教學逐步走上了求實、求新、求創新的新的發展軌道。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能突出並着力落實“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呈現出科學化、規範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動局面。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適應課改的需求,與時俱進,使我們的教學能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更好地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學一線的工作在課堂,把自己的工作作為研究對象才是抓住了教學研究的本質。

二是教師成長的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要的是改變教師的角色,老師由“教”轉變為“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解決教師的教學策略問題。避免有些教師在觀摩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後,自己做起來並不有效。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能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策略意識不足問題。

三是英語教學現狀的需要。直面我校現狀: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學習基礎差、底子薄、習慣差。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為主的模式,構建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以“學”為主的“雙主”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擺脱傳統的束縛,促使師生間的課堂結構關係發生質的變化,教師由“教”轉變為“導”,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由“要你學”轉為“我想學”,“我會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成了我校英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個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下的國中英語高效課堂實踐與思考”這一課題研究。

三.研究與實驗過程:

2019年12月開始,我校確定《小組合作學習下的國中英語高效課堂實踐與思考”模式研究》課題。

在課題確定後,經過討論、選拔確定了課題組領導小組名單,(組長:白樺,組員:馮三佔、樊鑫、喬世偉、薛黎曉、趙粉豔、呼紅、鮑霞霞)並且對課題組的管理進行了詳細的分工,並擬定了課題的實施方案、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法、對象和實施步驟。

2019年12月我校召開了課題開題報告會,我校領導、全校教師參加了報告會,觀摩、研討了馮三佔、樊鑫老師的課,兩位教師的觀摩課得到領導和學校教師的充分肯定。

會上,課題組組長做了開題報告,報告對課題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針對當前形式進行現狀分析,肯定了該課題的可行性和研究價值。

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加強了理論學習,教研組組長組織課題組成員每學期進行一次理論講座和理論學習。課題組每週一次圍繞高效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開課、評課。實驗小組成員在實驗班舉辦觀摩課;結合課題的要求,安排實驗小組成員就課題的內容每學期定期上交優秀教案、案例分析、論文和學期課題小結一篇。

隨着課題的深入開展,全校英語組的其它教師也積極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使課題研究進一步擴大。每次的期末考,實驗班的成績都要高於普通班的成績,經過了一學期的探索、研究,實驗班的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比以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績有了較大的提升。

本課題實施的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19年6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探索性階段(2019年12月至2019年1月)

1、確定課題組成員:

組長:白樺

課題組成員:馮三佔、樊鑫、喬世偉、薛黎曉、趙粉豔、呼紅、鮑霞霞

2、制定該課題的研究方案;

組織相關培訓;

組織課題組教師上研討課,每節研討課都由全組教師聽課和評課; 課題組教師撰寫教學反思;

組織課題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覆嘗試摸索,逐步摸索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

第二階段:驗證性階段(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

總結探索性階段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完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共同探討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對學生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引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通報本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並明確了每位教師承擔的研究任務;

把課題研究貫穿於課堂教學全過程;

課題組內認真開展集體研討活動;

製作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教學課件;

課題組教師撰寫論文和教學反思。

第三階段:深化和展示階段(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

課題組舉辦課題研討會,開展課題公開觀摩實驗課,交流實驗教師論文,展示在實驗活動中湧現出的大量優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課題管理規範,認真總結經驗,課題組教師繼續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課題方案; 課題組教師上研討課,每堂課後都進行全員參與的評議交流;接受專家、領導的檢查和指導;由幾個試驗班推廣到全校。

四、階段成果

(一)初步研究了農村國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英語教學新理念。

通過近期我校英語課題研究的進行和高效課堂模式的開展,在我校英語教師隊伍中已逐漸形成了全新的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互助合作,交流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表達能力。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年來,我校教師在課題實驗中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實施新課改帶來的一些變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體上呈現出新的喜人局面。學生好學會學。實驗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創新意識增強了,探究積極性提高了,利用課程資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了。當學生將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學習體會、解題方法、電腦作品、手工作品等成果展示在老師面前時,總讓老師們感到驚喜和欣慰。語境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倡導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提高文化意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2.創建高效課堂,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教師加強了理論學習,成為新《英語課標》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1)教師積極探究。我校課題實驗帶來的最大變化要數教師的變化。課題實驗使每位教師都面對着巨大的挑戰,使每位教師都煥發出極大的改革熱情,有力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課堂教學目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實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注重“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教師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閲讀、探索、思考、操作、質疑和創新等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和技能,使結論和過程有機地融合起來,使知識和能力和諧發展,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積極的人生體驗過程。雖然目前實驗教師尚難較好地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三維”目標,但是他們的意識和追求是十分可貴的。

(3)教育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的教育觀念正在逐步被實驗教師掌握,較突出的表現是教師的學生觀發生改變。每位教師都知道“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最高教育宗旨和核心教育理念,努力突破和超越學科本位觀念,努力把學生作為主體的正在成長髮展的人確立起來。努力挖掘課程資源,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以學論教,正在化為大部分實驗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自覺行動。

(二)教研組科研意識強烈,教學研討氣氛濃厚

為了做好課題研究工作,學校領導要求全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我們還經常外出參加兄弟學校的教研活動,取長補短,吸取好的教學經驗,促進我校的教學工作。

五.實驗成果:

(一)、學生方面

1、提高了實驗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平行班的學習熱情。實驗一年以來,實驗班的成績都要高於普通班的成績,實驗班的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績有了更大的進步。

2、基本形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

(二)、教師方面

篇三:國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

一.研究背景

新一輪的課改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係已基本上建立起來,教學過程中學生民主、主動、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課堂教學出現了熱烈討論、互動互助、競爭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新課改的需求我們構建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把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學生之間學會互助,交流

三.研究與實驗過程:

2019年9月開始,我確定《國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並認真擬定了課題的實施方案、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法、對象和實施步驟。

2019年9月我校召開了課題開題報告會,我校有關領導、英語組教師對我的課題進行認真分析,肯定了該課題的可行性和研究價值。

在研究過程中,我加強了理論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並及時寫出心得反思。結合課題的要求,積極參加學校的觀摩課,虛心接受大家的建議。就課題研究的內容認真撰寫教案、案例分析。

隨着課題的研究,我所教的兩班小有變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績有了較大的提升。

四、階段成果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一學期以來,我在課題實驗中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其中一些變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體上呈現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探究積極性提高了,利用課程資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基本形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教師自身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我加強了理論學習,課題使我面對着巨大的挑戰,也使我煥發出極大的熱情,有力地促進專業成長。我積極探究,對課堂教學目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閲讀、探索、思考、操作、質疑和創新等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和技能。

為了做好課題研究工作,學校領導要求我們進行集體備課,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我們還經常外出參加兄弟學校的教研活動,取長補短,吸取好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學工作。同時針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我及時調整方向,完善思路,進一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課題方向和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理念、課堂效率以及英語教學質量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課堂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中目標意識不強,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學生,學習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動思考與探索學習的精神,參與小組合作積極性也不強。

4. 學生自主能力較差,採取合作學習形式時,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挑戰中浪費太多的學習時間,導致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高。

5.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方式過於繁雜。

六.實踐成效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探索與實踐研究,本課題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現在:

1通過此項課題的研究,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學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從而能夠科學有效的開展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改革。

2.能夠積極實踐新課改理念,成功駕馭課堂教學,掌握教學技巧,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積累了一批詳盡研究過程的資料,為結題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4.根據研究過程的實際需要,開展了諸多研討活動,併為撰寫研究報告積累了過程性的資料。

總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教師及理論素養、科研水平和英語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為以後促進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