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

高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居於重要地位,其發展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一個國家、民族和每一個人的發展,而且還關涉到教育公平與正義等眾多社會問題的解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
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一

一、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徵:

高中生心理已經和國中生有了很大的不同,高中階段上與少年後期相接,下與青年中期相連,因此,在身心發育和社會成熟方面與之互有一些交叉。作為少年期的結束,青年期的開始的高中階段個體心理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不平衡性。作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髮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於生理的發展,他們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還處在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就是説,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係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

(2)動盪性。高中生生理、心理髮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髮展同道德或其他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創造了個性發展以及道德和社會意識發展的條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過程的種種矛盾和衝突,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盪性。高中生心理髮展的動盪性表現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面。例如,他們思維敏鋭,但片面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衝動,有極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在發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蠻幹、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為舉止上表現出明顯的衝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上,常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另外,生理上的劇烈變化,會帶來所謂

(3)自主性。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脱離父母的斷乳期。隨着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加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開始積極嘗試脱離父母的保護和管理。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熱衷於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

的見解,自己的主張。他們已不滿足於父母、老師的講解,或書本上的現成結論,對成年人的意見不輕信,不盲從,要求有事實的證明和邏輯的説服力。對許多事物都敢於發表個人意見,併為堅持自己的觀點而爭論不休。如果説生理上的斷乳是個體被動地離開父母,那麼心理上的斷乳則是個體主動地離開父母。

(4)前瞻性。青年是連接過去與將來的中介環節,是從過去通向未來的過渡階段。處於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廣闊的未來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離,他們對發展與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嚮往,發展與未來是高中生最嚮往也是最廣闊的領域。 這種面對未來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別地富於理想,它引發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實現,這種對未來的佔有優勢,使得人們總是把青年同社會的未來相聯繫,指出

(5)進取性。由於生理上的迅速發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發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氣方剛,反應敏捷,上進心強,不安於現狀,富於進取,頗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如果説成老年人容易滿足於已得到的利益,趨於保持現狀,不思進取,青年則事事正在有待解決之中,常常是滿懷希望,樂於開拓。

(6)閉鎖性。高中生不像兒童時期那樣經常向成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又不輕易表露出來,心理的發展呈現出閉鎖性的特點。他們非常希望有單獨的住宿房間,有個人的抽屜,並喜歡把抽屜鎖起來,好像有什麼祕密的東西不願讓別人知道,其實裏面並無什麼要緊的東西。他們不大愛對長輩講話了,在長輩面前顯得寡言。高中生愛寫日記,也是這種閉鎖性的表現。記日記既可傾吐心聲,又可保守祕密。心理髮展的閉鎖住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又產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強烈願望。他們熱衷於尋求理解自己的人,找知心朋友,對知心朋友,他們能坦率地説出內心隱祕。

(7)社會性。雖然心理內容的社會性早在兒童時期就已開始出現了,但是更大規模的深刻的社會化,則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小學生進入中學後,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開朗地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如果説國小生心理的發展主要是接

受家庭和學校的影響.那麼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發展就愈來愈多地接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高中生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很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很想像大人一樣對周圍的問題做出褒貶的評論,對社會活動的參與日益活躍。如模擬角色活動“假如我是校長”、“假如我是班主任”,對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結社、創辦協會、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們思考問題已遠遠超出學校的範圍,做集體、國家主人翁的思想開始萌發並日益強烈。尤其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成為他們意識中的重要問題。他們在考慮未來的志願及抉擇時,比國小生和國中生更具現實性和嚴肅性。而這種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對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社會性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以上是高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徵,由於年齡問題,高中學生在不同年級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也是不一樣的。筆者曾經對相關學校高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做過觀察、交流與調查,下面就這些問題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家庭教育對策做一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二、 高中生在不同年級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原因

1、 高一年級:新環境的適應問題、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目標不明、人際交往敏感、與家長的代溝問題、學習的自信心不足、對自我的評價不完整等。

2、 高二年級:學習負擔與焦慮問題、“早戀”問題、自我形象設計與校規衝突問題、價值觀的形成與文化多元性難以調和問題、親子關係淡漠問題、心理的可塑性、敏感性與教育要求的理性化之間的矛盾問題等。

3、 高三年級:學習負擔“過重”(主、客觀)與學習適應不良、理想的期望與現實的能力之間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困惑、各種心身疾病(焦慮症、疑病症、神經衰弱、考試恐懼症等)。

另外一些問題在高中生中也存在,大致有:人際關係緊張、厭學、性抑鬱、暴力傾向、師生關係淡漠、脆弱、敏感、辨析力差、自私、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等。

造成以上心理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年級、問題不同,原因也是不一樣的。大致有以下成因:

1、社會心理因素:目前高中學生中,95%的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共和國曆史上如同其父母是比較特殊的一代。如,生活、教育條件好,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值很高,面臨的競爭與壓力較大,社會生活的變化節奏很快,接受到的信息又是空前的。與此同時,他們缺少困難與挫折的磨練,缺乏兄弟姊妹的親情體驗,人際關係單一。這些因素在客觀上就容易造成其心理素質比較脆弱、敏感、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遇到環境變化就缺少足夠的心理應付能力,造成心理失衡,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也在所難免,這也可能是近年來社會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家庭教育的滯後與缺乏。中國俗語講:“子不教,父之過。”但是在孩子進入高中以後,有60%左右的家長就已經放鬆了家庭教育,20%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只是停留在學習成績上,有45%的家長對進入高中階段的孩子如何教育心中沒有底,更多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他們説的再多也沒有用,只要學校教育好就可以了。事實上家長的這些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據調查,在80%的問題行為學生中,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家庭教育不力有關。(如離異、寄養、放任、溺愛等。)另外,就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時間比例來看,在家時間要多於在校時間。若家長不注重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思想,孩子在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他在校的成長也會受到負面影響。如調查發現,現在高三學生和父母周平均交流時間不到2小時,有80%的父母孩子現在除了學習還在想什麼、關心什麼他們無從知曉。60%左右的家長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對策和措施,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嚴重匱乏。如果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只是一種“教育真空”,那麼這期間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就有了極高的概率。

3、媒體傳播的影響。若將21世紀比作是伴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而進入的再恰當不過了。電視、電話、電腦、互聯網等時空網絡的普及和影響,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繁小”的信息村,人已經被各種眼花繚亂的視聽信息所包圍,要生

存在“真空”已是天方夜譚。信息的挑戰早已來臨,但我們的孩子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辨析力,某種意義上講,他們只是出自一種原始的本能和衝動在欣賞、接受着這些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和詮釋的信息,迷戀、好奇、模仿力量是無法抗拒的,他們在與“流行”結伴而行,價值觀的異化已不在是沒有可能。在筆者的一次偶像崇拜的調查中,有35%的高中學生崇拜各類“明星”,崇拜父母和科學家列在末位,只佔1%。“現在的孩子不願讀書”這是目前家長普遍的困惑,答案或許在這裏可以找到一些。

4、同伴的影響。如果説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在經濟、知識和人格上的話,那麼同伴則對個體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等各方面產生影響。同學、朋友之間有共同語言、愛好,學習、生活的內容和規律相似,容易達成理解,馬斯洛的“尊重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同伴中間最容易得到滿足。所以同伴間人際關係的優劣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5、學校因素。事實上目前學校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相對滯後對個體心理影響較大。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再次成為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教師中存在體罰、變相體罰、心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素質教育的艱難探索也正説明了學生對真正教育的渴求。素質教育的成功之一就是要塑造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三、家庭教育的對策。

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除了學校和社會的努力外,家庭的關懷和支持也顯得十分重要。

1、通過家長學校的舉辦端正家長的教育觀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家長以身作則,提高素質,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民主、團結、和睦、融洽),爭取創建學習型家庭。

3、親子對話。通過寫信、談心、打電話等形式抽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樹立“孩子,讓我們坐下來談談”的觀念和模式。

4、全面瞭解孩子,關心孩子。心靈的溝通與關心最能打動人。通過訪校和觀察瞭解孩子的苦惱、困難和想法,體貼入微,才能縮短與孩子的心理距離,解決他們的問題。

5、尊重孩子。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標準來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績和決定,只要不違背原則,他們盡力發展了即可。

6、正確的引導。,對孩子的缺點錯誤不是批評指責,而是分析、引導和幫助改正。對問題不是包庇,在於解決和治療。

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二

王某,男,17歲,高二學生。學習成績差,智力一般,性格倔強,自尊心強,逆反心理嚴重。對老師沒有禮貌,與同學合不來。對家長和個別老師的教育有較嚴重的牴觸情緒。

案例分析:

該生的叛逆行為是進入青春期的一種表現,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對大人都有一種逆反心理。他們往往把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幫助理解為與自己過不去,認為傷害了自己,因而就會表現出嚴重的敵對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王某的父親忙於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問題就會斥責、謾罵孩子,在老師面前又要袒護孩子;而他的母親主要關心孩子的營養狀況和學習成績,忽視孩子的思想教育,認為孩子還小,大了就會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兩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個別老師不懂得學生的心理特點,不能正確對待他所犯的錯誤,處理方式不當,使矛盾和衝突日益惡化起來。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點,使他看問題容易產生偏見,以為與老師、家長對着幹很勇敢,是一種英雄行為,因而盲目反抗,拒絕一切批評。

輔導方法:

1、爭取家長的主動配合:首先和家長取得聯繫,瞭解王某的家庭情況和表現,與家長溝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以便對症下藥。

2、改善家庭教育環境:指導家長閲讀一些教育孩子的書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環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責罵,合理對待孩子的需求,不挫傷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時間帶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鮮空氣,為孩子安排有意義的生日慶祝會,設計各種温馨的家庭活動,利用親情來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對立情緒。

3、春風化雨,堅持疏導教育:教師要正確對待這類學生,避免直接批評,不要與他發生正面衝突,要注意保護他的自尊心,採取以柔克剛的教育方式。當他犯錯誤時,不要當着全班同學的麪點他的名字,而是在與他個別交談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幫助他分清是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願意主動地去改正。逐漸緩解緊張的師生關係。

4、因勢利導,揚長避短:老師要善於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其作用。利用王某在數理化方面的優勢成立一個幫困組,讓其擔任組長,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轉移到他愛好、感興趣的事情上。老師的信賴、同學的支持使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5、本人的自我調節:指導王某閲讀一些偉人、科學家成功事蹟的書刊,開闊視野,不斷激勵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懷寬廣,能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把注意力引到學習上,啟發、誘導他走出錯誤的心理誤區。

6、經常、持久地心理輔導:王某這種頑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兩次説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覆抓,抓反覆,平時多留意觀察他的

情緒變化,經常與他交流、溝通,深入瞭解他的內心世界,幫助他解決青春期的煩惱。

輔導效果:

通過輔導,王某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觀,和同學、老師的緊張關係也得到了緩解,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做錯了事能主動承認,學習比以往認真,上課還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作業也能按時交了,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高中生教育案例分析三

董某,女,17歲,高二學生。學習成績居中,喜愛寫詩,樂於助人。高一下學期與班裏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學期兩人突然互不搭理,該男生與董某的一親密女伴來往頻繁,董某開始遠離他們,整日鬱鬱寡歡,上課時常走神、發呆。課餘時間獨處一角,不與人搭話,幾次測驗成績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

該女生原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女孩,出現情緒低落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兩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進入青春期後,隨着生理上的日益發育成熟,性意識的萌芽,男女同學都會產生對異性的好感和愛慕。董某與班裏男生相互產生了好感,交往甚密,這是一種正常表現。但是由於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董某一下子就產生了強烈的交往挫折感,認為男伴因別的女同學而疏遠自己,覺得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不如別人,自信心開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董某有強烈地為班級服務的願望,平時看到班上出現了不良現象總想出面制止,但考慮到自身不是班幹,怕別人説自己多管閒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競選班幹。但是卻落選了。董某認為自己多方面表現很好,且有為同學服務的願望,卻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輔導方法:

1、個別會談。與董某進行朋友式的談心,取得其信任,瞭解其心理的狀況、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她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法。

2、轉移注意力,發展其興趣愛好。利用董某愛寫詩的特點,幫助董某發展她的興趣愛好,鼓勵其向中學生刊物投稿,讓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轉移過來。

3、鼓勵其尋回自信,向失敗作挑戰。利用班幹換屆選舉之機,鼓勵董某再次面對挑戰,參加選舉。選舉前對董某做了全面分析,讓其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作好選舉的充分準備,自信地面對選舉。

4、組織班集活動,進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輔導。在班組舉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問題的討論,讓同學們相互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同時進行指導。並利用此機會讓董某主動找到原來的男同學和女友進行交流,解除誤會。

輔導效果:

董某在班幹選舉中當選了,她現在整日忙碌於同學們之中;她的詩也在中校報上發表了,她開始受到更多的人的關注;同時她也恢復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誼;在這種狀態下,她的成績逐漸進步了。不

用説,董某很好的恢復了自己的自信心。現在笑容經常掛在她的臉上,可愛的女孩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