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20篇)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20篇)

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深入貫徹新課程精神,結合綜合實踐學科自身特點,以教學常規達標為契機,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更新傳統教育思想觀念、落實新課程理念為重點,穩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組的教學水平,通過紮實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繼續加強“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突出學科特色,規範課程,推進課程發展。

二、工作要點:

1、轉變教育觀念

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指導綱要》的規定,結合教師的特長及學校實際條件,建立以“創新”為主的協作體教研活動,並在教研活動和教研課中得到體現。

2、組織教研活動。

本學期打算開展全體綜合實踐活動輔導教師基本功競賽,並組織二次聽課評課活動,選兩位優秀教師進行活動展示。

3、開展業務學習交流活動。

充分利用網絡合作平台,定期登陸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網站進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常規互督。

4、撰寫案例、論文

針對學校教科室工作計劃,在教研工作中,加強案例及論文的撰寫研討工作的力度,力求提高教研組成員的案例及論文的撰寫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指導落到實處: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以往的檢查中,發現在實踐中,老師們偏重活動形式,忽略具體活動方法的指導;偏重活動過程與階段,忽略活動的具體落實程度;偏重書面的方案完成,忽視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主題活動往往浮於表面,缺少深度。因此,對教師的指導必須細化。

1、指導的內容加以細化

(1)具體指導方案、設計:主題來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

(2)指導明確具體任務:指導如何選擇主題,指導查閲文獻資料,需要哪些資料?等。

(3)指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科學評價。

2、拓寬指導途徑

(1)推出兩節全校性的研討課,提升老師的課程意識。

(2)學習省裏發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用書,為老師提供更多的資料。

(3)定期召開教研組會議,指導老師開展課程實施工作。

(二)管理落到實處

在以往的檢查中,方案的設計組內共享的較多,教師獨立思考的案例不多。為了能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有必要細化下列管理:

1、細化管理制度

(1)制訂實施計劃:

(2)建立隨堂聽課制度,將該課程列入七認真檢查和考核的項目。

(3)提倡集體備課制度。

(4)加大獎懲制度

2、細化研討制度:

(1)推出兩節全校性的研討課形成慣例:每次活動定時間、定人員、定研討重點,面向全校開放,及時作好活動的總結、評價和記錄。同時,要求每位老師圍繞本課題認真撰寫案例和論文,及時總結經驗。

(2)年級組兩週一次研討形成制度,爭取每學年每位老師在組內上一節研討課。

3、使用好活動手冊:在使用手冊中增加教師必須積累的過程性資料樣張紙,如:學生活動日記、學生蒐集的資料卡、學生調查表等。

4、細化學生評價:為了完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設計每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評價記錄表和勞動與技術成績評價表。注重形成性評價,讓學生在課堂觀察、開放作業、專題彙報、個案調查、實際操作等評價過程中互相評價,讓家長、社會力量參與評價。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2)班,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於學生年齡小,也是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遊戲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適時地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通過一些簡單的手動製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

2、親身去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去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讓學生學法、懂法、用法。

6、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_,培養創新能力。

7、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6、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從小養成有良好的法制觀念。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我愛我家

第二週:水果拼盤

第三週:玩具交易會

第四周:小小志願隊

第五週:我們的禮貌用語

第六週:時刻準備着

第七週:下雪了

第八週:交通小博士

第九周:交通規則遵守好

第十、十一週:奇妙的七巧板

第十二週:不挑食

第十三週:臉譜創意畫

第十四周:魚兒哪兒去了

第十五週:集中注意力

第十六週:愛護公共場所

第十七週:我是班級小主人

第十八週:動物世界

第十九、二十週:十二生肖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年級段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經過二年級的實踐活動體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活動能力。本學期不僅繼續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本學期活動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本學期每週有一節實踐課,除去節假日和學期首尾,實際約有18周,即18節實踐課。這學期的實踐課我們打算分三大塊內容來上,一塊是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標準的要求的適合我們三年級操作的有關內容來上;一塊是根據實踐體驗活動開展相關實踐彙報交流、實踐小課題研究活動;另一塊是結合學科內容開展一項小課題研究。

具體要求:

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通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為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在上學期基礎上,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

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由於這方面知識和能力的欠缺,上學期,這項工作做得不是很好。這學期,將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三、活動時間和內容的安排:

本學期,學校安排有每週一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一學期實際上綜合實踐課大概有18節。

四、活動資料積累:

課堂實踐活動資料積累:活動方案等

過程資料。體驗活動過程資料:如照片,活動記錄,評價表格等。研究學習活動資料:活動方案,研究活動的過程資料,包括學生蒐集到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做好活動跟蹤拍攝。

落實教學的措施:

認真鑽研教材,根據班級實踐情況,因材施教。積極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併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以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

提優補差的途徑、內容、方法: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索,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空間。

2、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

3、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實施措施:

1、學生不僅生活於學校中,而且還生活在家庭和社區中,要將學校、家庭、社區融合起來。

2、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束縛,把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3、積極鼓勵學校和學生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等開發綜合實踐活動。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團結合作、積極進取中培養良好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健康的發展。以實踐活動為中心,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生與學校、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和實踐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綜合實踐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增進學生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和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2、知識目標:

(1)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一些常識。

(2)進行參與、合作、研究、能力。

3、能力目標:

(1)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2)發揮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4、過程目標:

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團結和諧、合作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使學生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的實現。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國中生經過一年的實踐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研究、調查及設計等都能較好的配合。他們動手動腦積極活躍,活動時合作意識較強,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九年級實踐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為繼續學習提供了便利。

四、具體工作: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衞生新校園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課,並恰當處理好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情況。 通過讓學生從校園的事、物觀察記錄,瞭解校園所發生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研究、服務興趣,激發學生進行活動研究的熱情。鼓勵學生通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更好地為會考服務。

活動主題

1瞭解學校基本情況班內彙報

2、校園是我家我要愛護它

3、參觀果園碩果實地參觀

4、參觀廁所的沼氣系統

5、衞生新廁所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6、沼氣是什麼

7、節約用水小組講座

8、校園裏的浪費現象

9、綠色小衞士——垃圾分類處理。找資料

10、只有一個地球找資料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活動背景:

三年級國小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為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如:關於美化校園的新建議;誇誇我們的學校;課間十分鐘等。。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教師將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給於一定的指導,體驗整個專題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遊戲和製作為主,我們計劃安排一些圍繞生活實際展開的一些實踐活動,再安排一些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有趣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三、課程總體目標: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體驗、欣賞、學習、探索、時間,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瞭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養成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為。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四、具體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

生的動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通過觀察、訪問、實踐、探究等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現象,瞭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係,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志,並遵守社會行為習慣,發展人際關係。

8.發展自我,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情緒、價值觀等個性品質,學習及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了解他人,與他人積極合作、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五、活動重點: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動難點: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七、實施的措施

1、課時安排與實施策略:

每週2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2、活動內容:大的主題《美的心靈》,延伸的小主題看後面的活動安排表。3.具體形式:①集中授課:知識技能的普及等。

②實踐活動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課。③方案設計課:主題的確立等。④綜合課:課題的研究等。⑤成果交流課:體驗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課程評價:

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全面評價,反

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立足於探索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探索多種途徑,努力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與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組織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組成:校長是第一負責人,組長由分管年級副校長擔任,小組成員由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負責校內外指導力量的組織協調和設備利用、實施計劃制定、過程落實、實施指導、檢查管理等工作的統籌安排,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三、實施原則

1、綜合性: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重視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強調體驗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

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為終身學習,獲得生存能力的綜合實踐能力。

3、活動性:強調針對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成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強調“開放”,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設計,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

四、實施方案

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實施現實的經驗,依託綜合實踐活動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文化,打造學校素質教育新亮點。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到“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充分體現綜合性的特點。學校圍繞“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的關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各年級形成序列大主題,各班在大主題的總領下確定小主題,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科學技術等領域,確定研究主題,開展調查與訪談、參觀、考察等多種活動,以形成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課程文化,成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一大亮點。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領域,涉及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基本特點是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為兩大類別: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其中課題研究內容設定為七類,即生命與健康、安全與自救、自然探究、社會考察、環境保護、民族文化、科技創新;項目(活動)設計的內容設定為五類,即自我發展設計、家庭活動策劃、校園活動策劃、社區活動策劃、創新設計製作。課題研究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前者如一次獻愛心活動、街頭宣傳活動或主題班會的設計(策劃),後者如對某一設備、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項目的設計等。

(二)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實施策略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統一規劃下由政教處負責牽頭具體實施。領導小組在充分調研學校學生現狀及其發展需要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綜合考察學校及社區支持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有效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在政教處統一安排下,採用專題講座、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的有關培訓,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實踐與服務的觀念,熟悉、掌握社會實踐與服務的基本內容、技能,瞭解課程實施評價的一般方式,懂得如何處理社會實踐與服務過程中的突發事件與安全問題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寫實踐與服務心得,以“思想先行”為健康實施“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擬開展的社會實踐與服務活動如下。

1、社區社會實踐活動

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校依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而設計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統一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所接觸的生活世界,從熟悉、關注的社會實際角度選取主題並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此類活動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考察調研、體驗民俗、生存鍛鍊等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開展政治、經濟類活動如“政策宣傳”、“消費導向”、“呼喚誠信”、“義務書畫”等進行。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必須指導學生統一紙張格式認真撰寫活動體會心得留存。

2、校內社會實踐活動

校內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指由學校學生廣播站、各類文藝社團、學科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舞台,開設“理想、人生”、社會人文、科學實踐、時事專題以及勞動技能如攝影等校本課程包括講座、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活動等,以學生自願參加為原則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各年級必須根據年級師資和可供支持的教育資源選擇開展適合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必要時有些活動可以考慮跨班級或跨年級進行,以達到“師資等教育資源的共享,跨班級或跨年級學生互動交流”的目的。各年級應及時總結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活動的質量,同時指導學生認真做好參與活動的過程體驗、經驗總結等個人資料的歸檔工作。

3、社區服務活動

社區服務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對他人、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此類活動通過學校統一組織和學生自行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可以是大型社會公益義務活動,如配合創建衞生城市的環保衞生公益勞動、大型社會活動的義務宣傳等;也可以是社會重大活動日如“學雷鋒日”、“消費者權益日”、“教師節”等,開展“訪貧問苦送温暖”、探望敬老院、福利院之類青年志願者活動等。學生在積極參與上述各類活動的基礎上,必須利用節假日、寒暑假,以個人或自願結合的活動小組,開展如到父母單位服務當義工等社區服務活動,完成學生活動體驗小結將載入學生檔案袋,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

4、校內服務活動

校內服務活動主要有“幫困助學”、定期義務勞動等。學校將統一課表,安排一定的課時確保每天有一個班級在校內開展義務勞動。全體學生在積極參與班級值日衞生、衞生包乾區整潔、自行車排放等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與條件有選擇的參與開展“不讓一個同學落伍”一幫一、一對紅活動,愛心幫困活動;競爭參與學校圖書館、專用館室管理服務活動和“學生文明示範崗”、“常規管理學生服務團”等服務管理工作。各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將所參與開展的服務活動以書面形式及時總結以載入“學生檔案袋”。

五、課程實施的管理

1、落實課程計劃: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落實好課時,課時列入課表,採用集中與分散的形式進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情況可以臨時調整,但確保學期總課時,不得擠佔挪用。

2、日常管理:各年級段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表,按照“一人負責、團體協同”的原則配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每個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要有專人負責。學校、年級組織學習、集思廣益,集中教師的智慧在具體活動中實施協同教學。各年級及時做好活動記錄,並收集原始活動資料(如活動教案、調查報告、評價表、總結論文等)統一歸檔,期末上交教導處。

3、加強教研活動,重視教師培訓。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的重大意義,要認真學習國家、省有關課程改革的文件與書籍,明確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對各個學科的認識。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在校內開展看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的錄象,聽課等活動,採用內外並舉的策略。

4、課程評價:課程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發展性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評價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以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不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主要採用作品(手工、勞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7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校園基地,實現課程的教學時空向自然環境、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讓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於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從小培養勞動意識的“我是種植小能手”活動開始了。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本學期,我校以學校的種植實踐為依託,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共同參與種植實踐活動,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親身參與研究探索,形成勇於實踐,善於發現,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和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3、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4、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實踐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有針對性的引導、指導,起到調節與幫助的作用。

四、活動步驟

準備階段----調查研究階段----種植、管理階段----展示成果、總結活動階段。

五、活動措施

1、以研究性學習為指導,依託教學種植室,開展學生的各項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於讓學生獲取多麼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於讓他們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地學習體驗,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

課本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我們要為學生創設條件,讓他們多瞭解周圍的現實生活,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善於質疑。教師構建學生的交流平台,發揮團體的作用,讓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

3、注重過程。

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參與性學習的一大特色,所以,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實施素質教育,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引領學生進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圍繞“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和學習”的教育理念,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關注學生的感受和生活體驗,形成學生的勇氣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克服以往課程中脱離學生獨立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探究和合作,形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的目的

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社會環境,關注社會生活,關注社會生產,關注自然。通過走訪、調查、實踐、訪談、調查、收集資料、製作標本等教學形式,促進課內課外、學習與活動、理論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鍛鍊意志、提高能力、培養團隊。

三.參與者:

4-6年級的學生

四.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

副組長:

團隊成員:

照片:

保安:

五、安全負責人:

班主任和班主任

不及物動詞組長:

組長:各班組長:各班班主任

六.活動要求

1、廣泛動員,精心組織。每個班都要高度重視,做好宣傳動員,廣泛動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精心設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制定實踐活動計劃,並加以實施,才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實效。

2.完善制度,規範管理。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各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保證活動的順利有序進行。

3.點帶面結合,注重實效。堅持點面結合的原則,以社會實踐活動為重點,兼顧各方面工作,突出重點,充分參與。活動必須着眼於當地的實際需要,努力為社區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避免形式主義。

4、密切合作,加強宣傳。由於社會實踐活動的規模大、覆蓋面廣、時間集中,要求各班統一思想,協調一致,集中精力做好這項工作。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完成規定的宣傳報告和總結評比任務,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5.加強教育,注意安全。活動前,要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和安全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在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使他們自覺遵守活動規則,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七.活動安排

9月:參觀銀沙湖玫瑰種植園,讓學生了解家鄉的種植行業,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

10月:邀請社會乒乓球愛好者到學校表演,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社會書法愛好者曲春森、李、應邀來校進行書法表演。培養學生健康的文化興趣。

11月:參觀文化遺產觀星平台,領略世界風采。學生可以通過收集自己的資料來了解觀星平台的歷史。

12月:走出校園,定期為居民清掃街道,提高環保意識。

一月:去白沙湖收垃圾,做環保工作。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9

為了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特擬定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不僅要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

二、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通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為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

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四、教學進度:

時 間 教學內容

九月份 第一至四課 十月份 第五至九課 十一月份 第十至十三課 十二月份 第十四至十八課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工作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學校文化特色和學校活動,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具體措施

中面向全體,使每一名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在活動中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實施保障

1、進行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為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

2、及時制定各級各類實施計劃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實行彈性課時制,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4、評價創新: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身發展、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通過自評、他評、師評、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

5、強調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學科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更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前提,因而本學期我們對此項工作尤為重視,並將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輿論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家長及社會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動效率。

7、資源保障:開放校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等作為活動基地,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科學性。

8、加強管理:落實課程實施責任制,強化過程管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做到每一次活動全程萬無一失,不出事故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央《意見》和《城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中國小校全面踐行民族精神的指導意見》,依託社區實踐基地,在校外開展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努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德才兼備的八中學生

二、與會者:

1.八中一、二年級。

2.與市區學校簽訂合同的單位和機構。

三.形式和內容:

1.特種服務隊

學校和基地根據社會實踐基地的需求,聯合開展有針對性的招聘和麪試,以滿足服務崗位對志願者的特殊要求,形成一批服務團隊,團隊負責人負責開展各種學生實踐活動。

2.配對排列

以班級為單位,與各自轄區內的居委會、社會基地配對,獨立開展各種富有特色的學生實踐活動。

3.分工

所有班級由學校分組,每個班承包一個班的活動。班主任和團支部書記負責活動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個班的學生根據內容和條件設計、計劃、組織和實施活動。

4.活動內容

活動主要分為宣傳(宣傳服務、講座諮詢、講解服務等。),主題活動(根據實習基地的專項活動)和對口服務(公益勞動、助老助殘、護綠保潔、文體活動等。),採用固定項目和主題項目相結合的方式實現。

每個班的學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根據結對基地班級的獨立安排),班主任和團支部書記負責參加在市區各種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

四.工作措施:

1、確保實施時間。由於高中生每學年必須參加不少於25小時的社會服務,我們學校將組織並確保學生在每週五、週末和暑假準時到達社會實踐基地報到活動。

2.保證活動效果。結對方要加強溝通,確保每週實施計劃的學生、內容、時間落實。對於固定項目,要加強指導和跟蹤,積累案例信息,積極參與主題活動的積極策劃,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得到鍛鍊和提高。如因天氣、基地特殊活動等客觀突發原因需要調整實施方案,應及時溝通,並採取措施及時彌補。

工作要求:

1、思想高度重視,制定好計劃。

學校和基地要相互配合,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高度,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工作。從加強學生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要認真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並在行動中組織實施。

2、抓好組織實施,效果良好。

我們學校會按照計劃做好組織實施工作,活動會切實可行,可操作性強,避免流於形式。對於每一項活動,班主任都要加強檢查監督,必要時還要參加會議,加強指導。他們應與基地講師一起,對學生進行方法和操作的指導,並及時進行調整,以確保良好的效果。每次練習結束後,每個學生都要在八中志願者手冊上做一個記錄,並在學期末做一個階段總結。

3.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

在活動過程中,我校應與學生家長和實習基地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和防範措施。每次活動前,班主任和團支部書記應提醒學生注意事項,確保活動和學生的安全。

4.注重工作創新,做好總結。

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創新,形成實踐活動的特色,實現活動的個性化安排和小型化實施的靈活機制。另外,要注意數據信息(圖像、文字)的記錄,重點跟蹤總結典型案例,做好活動的策劃、記錄和總結。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在經歷每一個主題實踐活動都生成了一些與學科課程相關的能力。於此,我們想以學科實踐活動為基點,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推動學生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4、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關注社會的好品質。

5、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6、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心社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

三、活動措施:

1、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

3、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5、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6、指導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四、具體安排: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3

二、活動目標

通過了解、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羣,教育學生關心社會,奉獻愛心。增強生活自理的願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瞭解各行各業的工作情況,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閲讀書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通過對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通過創編節目、模擬表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進一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組織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活動措施

1、紮實認真地學習和實踐新課標,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課堂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他們的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3、把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通過提煉,創設學生樂見的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並將課堂和生活很好地連接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好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努力創建快樂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輕鬆開心地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7、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本學期我校將繼續正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要求各年級、各班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來切實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於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徵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勵志網、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繼續按長短線結合的方式推進,其中長線主題活動各年級要求完成兩個,由各班自主選擇,可以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張謇精神、海門山歌等)或特產篇(如三星繡品、三星葡萄、三和獼猴桃、海門山羊等),也可以圍繞“節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還可以抓住上海世博會召開的契機開展相關研究。同時要注意學科、活動的整合,結合“每月一事”中相關主題活動,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視野統籌兼顧,有效開展活動。每次大主題單元活動,都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要注意豐富閲讀內容,增加與社會互動和研究的成分,同時要注意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並嚴格按照教研室規定整理資料包。對需要學生上網收集資料的,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協助,按要求認真輔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網上收集資料的能力。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評價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記、設計説明,還可以是主題演講、口頭彙報……;手段上可以是開展辯論會、成果展覽會、表彰先進、公佈評價成果等。

五、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2月份)

1、各年級進行初步選題。

2、根據年級組的選題統籌安排,制定學校綜合活動計劃。

(二)實施階段(3—6月上旬)

1、各年級根據學校計劃制訂年級組和各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設計好活動方案。(3月上旬)

2、各年級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並收集好過程性資料。

(三)總結階段(XX年6月中下旬)

1、各班級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資料包的整理

嚴格按照教研室規定整理資料包:①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和一學期年級計劃②每次主題活動方案③每次主題活動年級裏簡單的實施方案④四到六年級每次主題活動要有班級實施小計劃⑤學生活動手冊(要求原生態,可挑選一部分有意思的,不少於10本)⑥活動照片⑦師生圍繞活動寫下的文章(約10篇)⑧相關佐證資料,如活動照片、手工作品等⑨每次主題活動總結。

2、根據教研室要求,每個活動都要撰寫過程性案例反思,並上交。過程性案例反思包括五個版塊:活動主題—活動方案描述—活動過程寫實性描述—活動效果介紹—活動反思。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本學期我校將繼續正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要求各年級、各班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來切實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於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徵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繼續按長短線結合的方式推進,其中長線主題活動各年級要求完成兩個,由各班自主選擇,可以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張謇精神、海門山歌等)或特產篇(如三星繡品、三星葡萄、三和獼猴桃、海門山羊等),也可以圍繞“節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還可以抓住上海世博會召開的契機開展相關研究。同時要注意學科、活動的整合,結合“每月一事”中相關主題活動,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視野統籌兼顧,有效開展活動。每次大主題單元活動,都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要注意豐富閲讀內容,增加與社會互動和研究的成分,同時要注意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並嚴格按照教研室規定整理資料包。對需要學生上網收集資料的,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協助,按要求認真輔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網上收集資料的能力。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評價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記、設計説明,還可以是主題演講、口頭彙報……;手段上可以是開展辯論會、成果展覽會、表彰先進、公佈評價成果等。

五、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2月份)

1、各年級進行初步選題。

2、根據年級組的選題統籌安排,制定學校綜合活動計劃。

(二)實施階段(3—6月上旬)

1、各年級根據學校計劃制訂年級組和各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設計好活動方案。(3月上旬)

2、各年級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並收集好過程性資料。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大綱的有關要求,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要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覆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從而更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地完成,而且比較配合老師開展一些簡單的實踐活動。這個年級的學生對於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但由於本校屬於農村學校,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但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動的天性仍表露無疑。對待學習的意識不強,不會主動學習,需要教師多方面引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習慣和學習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大部分比較優秀,個別學生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

讓學生親身去實踐,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1、增強生活自理的願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

2、親近並探究自然,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3、初步具有認識自己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選擇和獨立作出決定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勤奮、積極地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通過對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6、通過創編節目、模擬表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

7、進一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組織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活動措施

1、學習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電、火、煤氣等的常識樹立安全意識,養成相應的行為習慣,遠離危險,珍愛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長。

2、課堂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自己展示的平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他們的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3、把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通過提煉,創設學生樂見的生活情境,將課堂和生活很好地連接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輕鬆開心地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7、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教育。培養學生樂於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

8、在對前人科學發明過程的瞭解中,逐步培養學生遇事勤動腦、善思考的行為習慣。

9、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為他們在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3.注重實踐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適合本校實際的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可行的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4、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多渠道的獲得更多的知識。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七、教學活動安排:

每週一課時(見附表)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在經歷每一個主題實踐活動都生成了一些與學科課程相關的能力。於此,我們想以學科實踐活動為基點,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推動學生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在本學期中,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以發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豐富學生個性,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為總目標,而我們三年級教學的重點還在於培養學生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周圍的人們,充分了解社區環境,體會感受自我的成長。

二、活動內容:

1、班級小主人;

2、危險我知曉;

3、探訪昆蟲世界;

4、秋遊去;

5、爭做健康小子;

6、過年啦。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使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背景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社區”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活動課程,並恰當處理好新生成的目標和新的主題。

五、具體目標:

1、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考察、調查、訪問等認識人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愛心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學生了解社會上的許多職業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認識家鄉,通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六、實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動評價: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項目作業展示

4、手工製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9

一、主題生成:

高年級的同學對踢球很感興趣,不但可以鍛鍊身體鍛鍊互相合作的能力。利用廢舊的報紙,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心愛的好玩具。不但經濟實惠而且廢棄的紙張還很環保;且製作起來還很簡單,玩法又特別多。在本次活動中學生,學生會在輕鬆、愉快的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積累經驗;用發現的眼光、聰明的頭腦、靈活的雙手去發現、去創作。

二、活動目標:

1、利用身邊的資源開發活動主題;

2、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分工的能力;

3、體驗到參與實踐、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綵球

學生準備:廢報紙、清水

四、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為主題生成課。

(一)、猜謎導入激發情趣

師:同學們,想知道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什麼禮物了嗎?看看誰能猜出來?説它是球,卻是紙做的;説它不是球,卻能踢又能投。你們能猜到嗎?

生:不知道

師:看,這就是紙球。不知道你們想不想擁有一個漂亮的紙球?

生:我們想有一個漂亮的紙球。

師:今天來製作漂亮的紙球。

【設計意圖:課開始把紙球説成神祕禮物並説出特點讓學生猜一猜;激發學生參與實踐動手操作的慾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思維點撥自主探究

師:現在請組長拿出紙球,大家輪流看一看。

生:一個接一個傳看紙球

師:想一想,紙球是怎樣製作的?

生:裏面團舊報紙,外面用手紙裹好。

師:為什麼選用手紙呢?

生:因為手紙吸水性強,再因為顏色發白方便作畫。

師:我們繼續探究。現在,請你掂一掂,捏一捏,你覺得紙球怎麼樣?

生:紙球很硬、結實。

師:我們怎麼能做一個這樣結實的紙球?請同學們到前面來演示一下。

生:隨意團幾張報紙。

【設計意圖:請一人演示怎樣團紙,並在班級交流;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紙團的結實程度。此處引導學生利用報紙吸水性強的這一特點,製作紙團易操作,作品效果好。】

師:看,你團的紙球,我扔一扔,就開了。有沒有什麼方法,讓紙球抱團。(出示一個半成品紙球)看看老師用什麼工具了嗎?那老師利用什麼?

生:報紙吸水性的特點。

【設計意圖:改變以往的枯燥彙報課前收集資料的方式;而是讓學生通過看一看發現製作紙球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了材料接下來要想一想是怎樣製作成紙球的?通過觀察並在班級交流;學生自主探究並總結出製作紙球的方法和步驟;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而且為學生接下來動手操作清除障礙,使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下去。】

(三)、動手操作實踐體驗

師:紙上談兵終覺淺,現在各小組合作做一個紙球。

活動要求:

1、報紙上不衞生,每組只要兩人來團紙球,其他人做別的任務;

2、比一比那組的紙球又圓又結實。

3、活動時要控制聲音,不要互相影響。

【設計意圖:每次小組活動前,有明確的活動要求,不僅引起學生注意個人衞生、小組分工合作這些問題;而且提高實踐活動的效率。】

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製作紙球

師:教師巡視各小組活動,引導發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師:各小組方才都積極參與活動,老師很感動!同時,我發現一些問題,誰想做出漂亮的紙球一定要認真聽。

師:看這兩個小組的作品,對比一下,你發現什麼?看我再壓一壓,又發現什麼?

生:所有的紙朝一個方向團,形狀不圓。

生:不沒有團實

生:報紙有沒陰濕的部分翹着,紙球不圓。

師:做得好小組,你們有什麼好的經驗介紹一下?

生:我們把報紙弄濕後,團起來,每一層都要攥結實些。還用用手來回轉一轉,把球團圓。

師:你們真了不起!自己已經能在活動中總結經驗了。現在,大家要汲取經驗,繼續完成你的紙球。這次我們要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大又圓!

生:再次小組合作,製作紙球。

師:教師巡視各小組活動,針對小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

師:大家還有最後幾分鐘的時間。等一會在班級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活動過程中作品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過兩個作品的對比,發現他人比自己處理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一些好做法。不僅提高活動效率,對學生今後積累活動的經驗是大有益處的!】

(四)評價活動積累經驗

師:現在,請各組小組長,拿着自己的紙球到前面來。同學們,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師:我們認為小組又大又圓。恭喜你們,做得這麼好!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活動,相信你們一定會友許多的感悟和收穫!

生: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聽取他人意見,才能更好完成任務。

生:小組合作時,要有很好的分工,效率才能高。

生:我們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非常高興!

師:同學們,老師很高興!聽到你們體驗到研究帶來的快樂,獲得的感言!看到你手中的智慧的成果,漂亮的紙球!

學校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0

一、年級基本情況: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閲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為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瞭解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係,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通過對、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

三、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