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衞生服務工作計劃提綱

社區精神衞生服務是一個不斷髮展和完善過程,服務的內容和服務的範圍都將隨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斷的增加和擴大。我國當前重點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兒童青少年行為障礙和老年期痴呆。目前山前社區精神衞生服務的主要服務計劃主要有:

社區衞生服務工作計劃提綱

一、為社區普通人羣提供心理諮詢,普及精神衞生知識

要通過二個途徑為社區普通人羣提供心理諮詢,普及精神衞生知識。其一是在例行的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活動的評估,尤其是對於重點人羣,如婦女在孕產期的情緒狀態,老年人的記憶、智力活動等,以早期發現抑鬱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開展諮詢活動、發放科普宣傳讀物、製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向社區居民普及精神衞生知識,促進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開展精神疾病線索調查,建立疾病檔案

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線索調查,是開展社區精神衞生服務的首要任務,也是動態掌握社區精神疾病變化的第一手資料。社區精神疾病的建檔立卡率應不低於社區覆蓋人羣的0.6%。還將組織精神科醫師對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年度的免費檢查。如果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復發加重,緊急住院治療,出院後其住院治療有關情況將被及時轉入社區,以便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繼續進行社區康復治療。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連續的疾病檔案資料。將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堅決維護患者的隱私權。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疾病資料。

三、定期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進行管理治療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於疾病自身的特點,多不承認有病,不主動治療,特別是在疾病的嚴重期,因此需要對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看護。個案管理員,每個月至少一次主動對建檔立卡的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家庭隨訪,通過隨訪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密切聯繫,並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穩定情況等,並指導家屬開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護理。以此提高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藥率,動態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理論壇進行服藥期間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化驗檢查,以保證用藥的安全。

四、開展社區康復治療,促使早日迴歸社會

個案管理員在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隨訪的同時,將對患者進行社區康復治療。社區康復治療的內容包括:心理康復指導、家庭護理指導、勞動技能訓練、工娛治療和職業康復等。社區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精神殘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迴歸社會。中國殘聯制定的“xx”發展規範要求,加強精神病康復機構建設,統籌規劃,每縣(市、區)都將扶持建立一所示範性精神病康復機構。康復機構的形式有:工療站、農療基地、活動中心、託養中心、中途宿營、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將在殘聯的配合下開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疾病康復工作。

五、建立應急處置機制,避免不良事件發生

對於以精神分裂症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實行管理治療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藥物不良反應,自殺自傷行為和肇事肇禍行為。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衞生醫療機構建立有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有應急處置預案,將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當的方式做出應急處置反應,避免不良事件發生。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將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及周圍人員提供應對精神疾病突發事件的專業指導。

六、建立雙向轉診制度,提供無縫隙服務

負責社區精神疾病患者診斷的確定和治療方案的擬定,負責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區管理治療和康復指導,共同為社區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無縫隙的服務。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衞生醫療機構建立有雙向轉診的制度,社區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由於病情反覆或加重,需提請精神衞生醫療機構會診,如果不適宜社區管理治療,將轉入精神衞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在精神衞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後,應及時轉回社區進行管理治療。所倡導的原則是緊急住院要果斷、及時,社區康復治療要堅持、要有耐心,要細緻。

七、維護患者合法權益,爭取社會支持

以精神分裂症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壯年發病,病程遷延,多呈慢性,致殘率較高,主要危害勞動力人口,極易造成家庭貧困。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但由於精神疾病患者由於疾病自身的特點,多不承認有病,拒絕治療,給救工作帶來困難。開展社區精神衞生服務,可以利用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掌握的情況,配合民政、殘聯、勞動等部門積極為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權益,爭取適當的社會支持和政府救助。

八、廣泛開展健康宣傳活動,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

由於受社會偏見的影響,目前社會上仍存在歧視精神疾病的現象;相當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存在社會羞恥感,不願意別人知道,擔心受到社會歧視。精神疾病患者和軀體疾病患者一樣,也是疾病的受害者,應得到人們的理解和幫助。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將廣泛開展健康宣傳活動,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在社區中造就良好的社會風尚,關心、不歧視精神疾病患者,幫助他們迴歸社會、社區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