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文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XX年是“xx”規劃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是中原經濟區建設起步之年。在全省上下奮力實踐新藍圖的關鍵時刻,召開這次會議意義十分重大,主要任務是總結“xxx”時期全省文物工作,表彰先進,分析形勢,安排XX年及“xx”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努力實現“xx”良好開局。剛才文軍院長傳達了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和全國文物保護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希望大家認真領會,積極貫徹。下面,我講幾個問題。

在全省文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開拓創新,頑強拼搏,“xxx”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剛剛過去的“xxx”,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文物事業加快發展的五年。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文化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支持下,全省文物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頑強拼搏,圓滿完成“xxx”目標任務,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文物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文物搶救保護和考古發掘研究成績顯著,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傳承

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管理工作卓有成效。我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成效顯著。在國家文物局的悉心指導和強力推進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XX年、XX年我省安陽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先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充分彰顯了文物資源大省的重要地位。目前,我省世界文化遺產達到3處,位居全國兄弟省市前列。大運河河南段申遺工作全面啟動,絲綢之路河南段申遺工作有序推進。我省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管理、研究、利用工作全面加強,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XX年,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績突出,省文物局被省政府記集體一等功獎勵。

大遺址保護理念和保護模式不斷創新。大遺址保護是“xxx”時期國家實施的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全國共確定100個重點項目,我省佔16處,是大遺址保護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按照統一部署,大遺址所在地政府及文物部門提升保護理念,創新保護模式,科學統籌大遺址保護與城鄉發展的關係,推進大遺址保護展示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顯現綜合效益。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成功舉辦“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峯論壇”,形成了《大遺址保護洛陽宣言》,在我國大遺址保護髮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安陽殷墟、漢魏洛陽故城閶闔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內黃三楊莊等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已初步建成開放,鄭州商城、隋唐洛陽城宮城考古遺址公園、寶丰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等保護展示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鄭州商城、內黃三楊莊等5處大遺址入選首批35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或立項名單,為全國入選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重點項目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和考古發掘研究成果豐碩。按照“既有利於文物保護,又有利於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的原則,全力以赴做好重點項目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提前介入、及時跟進,主動深入一線,開展前期文物調查、勘探,為項目選址選線提供依據。對於無法避讓或工程建設中新發現的文物,嚴格標準程序、創新方法舉措,爭分奪秒做好考古發掘工作,在搶救保護文物的同時,盡最大努力為工程建設贏得時間。五年來,先後配合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高速公路、鐵路快運專線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完成考古發掘面積70多萬平方米,出土文物10萬餘件,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優質高效服務。特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全長1431公里,在河南境內為731公里;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淹沒面積共370平方公里,河南境內為170平方公里。在中線工程涉及的5個省市中,我省配合工程建設的文物保護任務最重,佔總工作量的50%以上。自XX年工程開工以來,我們突破常規,組織來自全國的45家考古發掘研究單位,累計完成198項文物保護項目。我局先後被省政府授予“XX—XX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先進集體”、“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幹線徵遷工作服務先進單位”等稱號。

圍繞現代人類起源、中原文明起源、早期國家起源等重大學術課題,開展了主動性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取得了重大學術突破。靈寶西坡遺址、靈井“許昌人”遺址、內黃三楊莊遺址、安陽曹操高陵等12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選總數佔全國1/5多,我省歷年獲此殊榮的項目達到36項。鶴壁劉莊遺址等8個項目榮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十大考古新發現”和田野考古獎均位居全國前列。

文物建築維修力度加大。編制完成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維修方案,重點對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開封城牆、洛陽潞澤會館、鞏義康百萬莊園、湯陰岳飛廟、林州慈源寺、武陟嘉應觀、南陽府衙、新縣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等100多處重點文物進行保護維修。國家文物局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之一,開封延慶觀玉皇閣頂升工程圓滿完工,閣體整體頂升3.1米,有效解決了閣體受地下水侵蝕問題,重現了玉皇閣的巍峨雄姿,是文物建築維修的新實踐。

江油文物援建任務圓滿完成。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作為對口援建四川江油地震災區的重點單位,承擔了李白故居、李白紀念館兩個“交鑰匙”恢復重建工程。其中李白故居搶救維修工程有9大項83小項,李白紀念館恢復重建工程有5大類27個項目,省政府總投資9000多萬元。經過招投標,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擔監測、設計、維修、復建等任務,近300名工作人員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歷經兩年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援建任務,得到豫川兩省有關部門的好評和肯定。工程榮獲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中州杯”和四川省“天府杯”獎項,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二)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文物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博物館網絡體系逐步健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博物館事業,XX年召開了全省文博事業發展座談會,有力促進了全省文博事業的發展。“xxx”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我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於XX年11月隆重開館,xx同志親筆題寫館名,xx、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館儀式。河南博物院作為全國文博系統“三貼近”試點單位,整體功能提升工程順利完工,並被確定為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被認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許昌博物館等26家博物館被認定為國家二、三級博物館,全省博物館網絡體系初步形成。

博物館公共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有效發揮。洛陽、安陽博物館新館,信陽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臨潁陳星聚紀念館、新野漢畫磚博物館等20多座博物館建成開放,全省博物館總數達到150餘座。全省文物系統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博物館免費開放的部署,進一步提升陳展水平、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免費開放104座博物館,有效發揮了博物館公共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文物保護成果進一步惠及廣大公眾。XX年,博物館免費開放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項民生工程”。河南博物院,鄭州、洛陽等地博物館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國際博協第22屆大會上,河南博物院志願者團隊被授予“牽手歷史——第二屆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團體獎。鄭州博物館“古都鄭州”陳列榮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文物開放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依託文物資源優勢,培育和打造文物精品景區,全省已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達到200多處,在全省70多家國家5a級、4a級景區中,文物景區佔半數以上,成為河南旅遊業的重要支撐。XX年、XX年,全省博物館和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年均接待觀眾達1億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進一步豐富了廣大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物經營及衍生文化產品開發有序發展。推進文物經營活動健康發展,全省文物商店和文物拍賣企業由4家增至18家,進一步拓展和規範了民間文物收藏渠道。省文物交流中心主動迎接文物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新挑戰,發揮國有文物商店信譽好、聯繫廣的優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文物經營的新思路,創辦的“全國文物藝術品展銷會”已成為全國文博展會知名品牌,規模和效益實現雙豐收。完善博物館經營功能,鼓勵研究開發相關文化產品,命名三批23家河南省文物復仿製品研究開發基地。

(三)文物對外交流和保護科技工作亮點紛呈,中原文化影響力大力提高

文物對外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積極服務全省對外開放和外事工作大局,主動加強與外國政府和民間文化組織的合作,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物交流格局,進一步推動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陽博物館與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同行開展了廣泛合作交流,積極吸收和借鑑國際文博領域的優秀成果。舉辦文物對外展覽12個,參加國家組織的19個,遍佈五大洲,涉及法國、意大利、美國、比利時、希臘、南非、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XX年赴日本“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受到日本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的知名度、美譽度。積極引進國外文物展覽,成功舉辦了“印度文物展”、“秦漢——羅馬文明展”等,為觀眾奉上了具有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

文物保護修復科研實力增強。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與敦煌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依託河南古代壁畫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設立了“國家壁畫保護研究中心河南工作站”。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國家可移動文物保護設計甲級資質和修復一級資質。省文物建築保護設計研究中心、南陽市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等獲文物保護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甲級或一級資質,進一步增強了全省文物保護修復科研實力。

重點文物科研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有效整合我省文物科研力量,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依託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等單位,設立了河南省“金屬文物保護研究基地”、“動物考古研究基地”、“‘許昌人’研究基地”、“石窟寺考古研究基地”、“古代壁畫保護研究基地”等5個首批省級重點文物科研基地,進一步提高了全省文物科研水平。積極承擔國家文物科研課題,爭取國家資金和智力支持,開展文物科技創新研究。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計有10餘項課題在國家文物局立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的幹縮變形木質文物潤脹復原研究項目和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承擔的古代壁畫修復保護工程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驗收。

(四)文物法制建設與安全執法工作全面加強,文物保護管理秩序良好穩定

文物保護法規制度逐步完備。省人大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河南省開封城牆保護條例》、《河南省新鄉潞簡王墓保護管理條例》,批准了《鄭州市嵩山歷史建築羣保護管理條例》、《洛陽市漢魏故城保護條例》、《洛陽市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條例》、《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和屍鄉溝商城遺址保護條例》,全省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達到11部。省委、省政府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博物館建設加快文博事業發展的意見》,省政府先後下發了《關於加強大遺址保護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田野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等規範性文件。我局會同有關部門或單獨制定下發了世界文化遺產管理辦法、博物館免費開放管理辦法、文物安全防範暫行規定等10餘項管理制度,文物保護法規體系逐步完備,為文物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文物安全工作穩步發展。堅持防範打擊並重,“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組織發展業餘文物保護員4679名,推動成立9個文物公安派出機構,目前,全省文物公安派出機構達到13個。與省公安廳建立了聯合打擊文物犯罪工作機制,部署開展3次集中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偵破文物案件300餘起,追繳文物1800餘件,督促移交文物1000餘件,有力震懾了文物犯罪。在XX年國家部署開展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中,我省組織得力,成果豐碩,我局及駐馬店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許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等受到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表彰。

文物行政執法工作連創佳績。開展年度文物行政執法專項督察活動,督察處理一批重大文物違法案件。鄭州、洛陽、濟源等省轄市和登封、新鄭、鞏義、葉縣等縣(市、區)文物行政執法工作成效顯著。在國家文物局舉辦的三屆文物行政處罰案卷評比活動中,我局連續榮獲優秀組織獎,鄭州市文物局、洛陽市文物局製作的案卷分別榮獲一等獎、優秀案卷獎等,獲獎數量和獎項級別均居於全國前列。加強文物經營監督管理。組織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開展涉案文物鑑定300餘起、鑑定文物11000餘件。

(五)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紮實有效,文物事業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文物保護“五納入”和“四有”工作深入推進。文物保護工作“五納入”進一步得到落實,經費投入逐年增加,登封、新鄭、鞏義、偃師、新安、武陟、新縣、光山、澠池等9縣(市)榮獲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文物保護單位數量逐步增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增92處(98項)、總數達189處(198項),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增507處、總數達1047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新增5個、總數達8個。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加強保護機構隊伍建設,健全保護檔案,樹立保護標誌,及時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XX年普查工作啟動後,省、市、縣三級均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文物部門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了158個文物普查工作隊,共1700多名專職人員投入文物普查工作。省政府先後5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普查工作。中央及我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文物普查經費5100多萬元,各單位積極參與,各級文物部門強力推進。截至XX年底,我省順利完成“xxx”時期國家確定的文物普查任務,實地調查階段順利通過國家整體驗收,普查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長城資源實地調查階段任務基本完成。

文物教育培訓邁上新台階。創新文博隊伍培訓方式,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支持,把文物保護納入全省幹部教育培訓計劃,舉辦了全省分管文物工作縣(市、區)長培訓班等。與高校合作,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全省文物系統領導幹部文物法制、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文物行政執法、文物普查培訓班等,培訓文物管理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5000人次,全省分管文物工作縣(市、區)長、省轄市文物局長、國保單位保護管理機構負責人、講解員、保管員、普查隊員等培訓一遍。選派業務骨幹參加了美國梅隆基金會博物館管理培訓班、中日韓絲綢之路文物保護培訓班等。在美國魯斯基金和國家留學基金的資助下,支持中青年專家赴外訪問研究。探索文化遺產培訓的新模式,XX年、XX年,經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成功舉辦了兩期文化遺產保護境外培訓班,先後從全省文物系統選派39名文物科技保護專業人員,赴意大利進行了為期20多天的培訓,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局被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外國專家局授予“河南省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文物宣傳工作日趨活躍。開展文化遺產日、國際博物館日等系列宣傳活動,多次邀請中央及省內主要媒體深入我省世界文化遺產、南水北調工地、“三普”工作一線、文物開放單位採訪報道。全省各地統籌安排,採取措施,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鄭州市“市民身邊的文化遺產”圖片有獎徵集,洛陽市“移動博物館”進社區、進鄉村,安陽市“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公共考古,平頂山市文物保護法規系列宣傳活動等進一步拉近了民眾與文化遺產的距離。全省共出版《新鄭鄭國祭祀遺址》、《寶丰清涼寺汝窯》、《曹操高陵考古發現與研究》等文物考古學術專著30餘部,發表了一批學術價值較高的考古簡報、報告和論文。編輯出版了《河南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卷》、《南水北調出土文物精華》、《河南文物志》等大量文物普及讀物,廣泛宣傳普及文物保護法規和文物知識,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五年來的工作,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做好文物工作,必須不斷創新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認真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善於保重點、克難點、舉亮點、打基礎,才能不斷取得新成績。

――保重點,即文物工作必須主動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配合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促進旅遊業發展、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創新方法,有所作為,才能在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使自身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更高水平穩步發展。

――克難點,即文物工作必須統籌與城鄉發展的關係,積極探索文物保護與城鄉發展有機結合的最佳途徑,通過建設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等,有效緩解文物保護與城鄉土地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科學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係,提高文物保護水平,彰顯地域魅力,美化城鄉環境,改善羣眾生活,實現文物保護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多贏”。

――舉亮點,即文物工作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發揮優勢,充分利用,積極探索和實踐變文物資源優勢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的有效途徑和方式,通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擴大文物對外合作交流、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加大文物維修開放力度等,打造更多文化遺產品牌,使文物資源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新亮點。

――打基礎,即必須始終把基層基礎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積極推動文物保護“五納入”(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和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保護範圍、標誌説明、記錄檔案、保護機構)的落實,不斷加強文博機構隊伍建設,探索建立文物安全長效保障機制,深入推進文物資源調查,才能保證文物事業長遠持續發展。

同志們,五年來,全省各級文物部門和廣大文物工作者忠誠事業、負重前進、求實創新、無私奉獻,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勇於承擔起“保護髮展文化遺產、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重任,推動全省文物事業不斷取得發展進步,為“xxx”規劃完成劃上了圓滿句號。同樣,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國家文物局的強力推進,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在此,我謹代表省文物局對與會代表和全省廣大文物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努力抓住文物事業跨越發展的新機遇

“xx”時期,是我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關鍵時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我省文物事業面臨新的發展形勢。

(一)文物事業面臨良好發展機遇。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對文物工作日益重視。黨的xx大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高度,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突出強調“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今年1月,xx總理在河南調研時特別指出:“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中原文化代表中國的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國整個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十分寶貴。我們在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文化;我們在講硬實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軟實力”。XX年文化遺產日期間,xx同志發表重要文章,深刻闡述了文化遺產工作的重大意義,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文化遺產事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發展文物事業的政策舉措,資金投入大幅度增長,為文物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XX年,省委、省政府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出發,提出了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構想。今年初,國務院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原經濟區被正式納入全國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建設中原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富民強省,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促進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的重大舉措,全省各級、各部門都在緊密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同心同德、拼搏奮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把“打造華夏曆史文明重要傳承區”作為重要戰略定位,對保護髮展文化遺產作了具體規劃,要求發揮文化遺存集聚的獨特優勢,充分挖掘根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漢字文化等中原文化資源,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要求加強歷史文化遺蹟的勘探、發掘、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分區域構建一批以殷商文化、東周文化、東漢和三國文化、盛唐文化、大宋文化,以及儒釋道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基地,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顯、展現中原風貌、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構建“獨具特色的文化支撐體系”,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因此,文物工作在中原經濟區建設偉大實踐中不僅不可或缺,而且大有可為。

(二)文物事業發展理念不斷創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文物事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xxx”時期,文物保護理念不斷創新,保護領域更加廣闊,保護理論、原則、技術、手段、材料、工藝等各個方面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並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維護文化遺產尊嚴、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保護成果惠及公眾等新時期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文物事業煥發蓬勃生機,大遺址保護展示、博物館免費開放、文物保護科技創新、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等一批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實施,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效滿足了公眾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提高了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全省文物系統積極適應文化遺產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以理念創新指導實踐創新,開拓新思路、新舉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利用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為全省文物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思想理念保障。

(三)文物事業重要作用日益凸現。河南是全國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大省,文物資源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優勢,決定了文物工作對於“打造華夏曆史文明重要傳承區”,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具有積極作用。一是直接參與經濟社會建設。文物不可再生、地下文物分佈不可預知的客觀特點,決定了基本建設前必須事先進行文物調查、勘探、發掘。基本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不僅有利於搶救保護文化遺產,而且有利於消除工程地下安全隱患,為工程安全及順利實施奠定基礎。文物調查、勘探、發掘成為經濟社會各項基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首要環節,承擔相應工作的各級文物部門和各考古發掘單位成為基本建設中的先遣部隊。當前,隨着我省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的加快推進,以及承接產業轉移一大批重點項目的實施,城鄉建設和基本建設中的文物保護任務愈加艱鉅,文物部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愈加重要。二是為公眾提供精神食糧。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高,作為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文物博物館單位,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通過文物保護維修、開放展示、宣傳教育,把中原文化的豐富內涵、演變過程、傑出成就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一方面可以使人們感受中原文化的薰陶,得到各類富有知識性、激勵性的精神享受,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另一方面可以讓公眾在參觀學習中認知、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厚重,提升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三是有力支撐文化旅遊快速發展。文物事業兼具社會與經濟雙重效益,文物旅遊、文物流通、依託文物資源開發的產品和服務等都是文博事業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具體體現。我省突出的文物資源優勢在新一輪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擴大就業和創業等方面的作用將愈加凸顯,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引擎”。四是積極服務對外開放戰略。文物資源以其厚重的歷史積澱、獨特的文化象徵、豐富的人文內涵,成為對外交往的重要載體和“文化大使”。通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舉辦對外文物展覽,加強與國外博物館、科研機構合作等,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為全省對外開放營造環境、搭建平台、提供載體、創造良機。

(四)文物事業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當前,我省文物事業既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也進入了一個保護壓力不斷累積、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的“矛盾凸現期”。一是社會文物保護意識有待提高,個別地方和單位文物法制觀念淡薄,重眼前利益、經濟利益,輕長遠利益、社會利益,拆毀、破壞文物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理念、政策法規、專業知識等急需進一步普及。二是全省文物事業發展仍不平衡,文物機構隊伍薄弱,各級文物行政管理、保護研究等機構與文物大省的地位和繁重的保護任務不相適應。我們正處在經濟社會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我們要抓住機遇,把握和運用好改革原則,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加強文博人才隊伍建設,做到推動改革與加強文物管理有機結合。三是伴隨我省文物事業工作領域的不斷拓展,文物保護科技、陳展設計、規劃編制、修復鑑定等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展示與教育功能發揮不夠,運營管理和科學研究水平急待提升。四是受經濟利益驅使,盜掘、盜竊、倒賣、走私文物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止,並呈現職業化、網絡化、暴力化、智能化特點,田野文物保護難度極大,我省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五是受機構、隊伍、經費、觀念等因素影響,全省文物資源未得到充分地開放利用,文物資源優勢未能充分地轉變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優勢。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冷靜思考,積極探索,在工作實踐中認真研究解決。

三、科學規劃,奮力求新,紮實做好“xx”工作

站在新起點,展望“xx”,全省文物系統要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根據國家文物事業“xx”發展規劃,積極實踐“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工作要領,着力抓好十項主要任務,努力推動文物事業持續科學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和保障。

(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要切實抓好大運河河南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持續推進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永濟渠段遺產選點保護展示,加大河道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高質量完成各項申遺準備,力爭各遺產選點順利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要紮實推進絲綢之路河南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編制完善河南段總體保護規劃,繼續開展鞏義石窟寺、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洛陽白馬寺、漢函谷關和崤函古道等5處遺產選點的文物維修和環境整治。三要繼續實施新鄉潞簡王墓維修工程,加快次妃墓維修和周邊環境整治的工作進度。四要完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巡視、專家諮詢機制,堅持年度彙報制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監測巡視工作。進一步加強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的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展示等工作,打造展示中原文明的亮麗名片和金字招牌。

(二)大遺址保護展示工作。“xx”時期,國家將在“xxx”基礎上,推動建立以五片、四線、一圈為重點,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新格局,工作力度逐步加大。一要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編制完善一批大遺址保護規劃和展示方案,健全保護管理機構,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為下步保護展示奠定基礎。二要持續推進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鄭州商城、內黃三楊莊等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物本體保護、周邊環境整治、安全防範設施和展示服務設施建設。力爭通過5年努力,把我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為體現文化遺產尊嚴、惠及人民羣眾、促進區域發展的典範。三要重點支持新鄭鄭韓故城、鞏義宋陵、鄭州大河村遺址、偃師商城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寶丰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安陽曹操高陵、澠池仰韶村遺址、淮陽平糧台遺址、信陽城陽城址、平頂山應國墓地等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力爭早出形象、早顯效益、早具規模,有效發揮河南大遺址的集聚效應。

(三)重點項目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和考古發掘工作。一要全力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重點做好我省黃河以南中線乾渠沿線、丹江口庫區和支線工程沿線的地下文物考古發掘與地面文物搬遷,加強施工中的文物安全巡護。二要做好高速公路、西氣東輸、鐵路改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及城鄉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三要繼續做好靈井“許昌人”遺址、安陽曹操高陵、新鄭望京樓遺址等考古發掘項目,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科研項目。四要積極建設國家文物標本庫房和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室,加快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和報告的編寫、出版工作,確保全省每年出版5-8部考古發掘報告。五要加強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管理,完善文物調查勘探、文物考古發掘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制度,優質服務經濟建設。

(四)文物建築保護維修工作。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設立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的部署,支持做好開封、登封、寶丰等10個試驗區的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工作。二要重點實施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洛陽龍門石窟、洛陽白馬寺、開封城牆、商丘城牆、浚縣古城、淅川荊紫關鎮古建築羣、開封朱仙鎮古建築羣、湯陰岳飛廟、周口關帝廟、濟源陽台宮、武陟嘉應觀、平頂山香山寺觀音大士塔及碑刻、輝縣白雲寺、禹州會館建築羣(十三幫會館、懷幫會館)、臨潁受禪碑與受禪台等30處以上省級或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工程。三要做好革命文物和近現代重要史蹟保護利用工作,着力開展蘭考焦裕祿烈士墓、濮陽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新縣箭廠河革命舊址羣、確山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信陽雞公山近代建築羣等保護維修。四要加強古村落古民居保護,積極推進開封劉青霞故居、郟縣臨灃寨、博愛寨卜昌民居、內鄉吳埡民居、三門峽地坑院等維修利用。五要加強文物建築保護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文物建築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資質認證,提高維修質量和水平。

(五)博物館建設及免費開放工作。一要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安排,積極推進河南博物院二期、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南水北調博物館等建設工作。推進河南博物院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建設,提高藏品保護、展示、科研、教育、服務水平,發揮其導向和示範作用。支持中國文字博物館文物徵集、陳展提升、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發揮更大作用。二要積極推進洛陽、平頂山、新鄉、許昌、周口、駐馬店、信陽、漯河、商丘、南陽等綜合性博物館建設和陳列展覽工作,支持河南古代壁畫館、安陽曹操高陵博物館、洛陽曹休墓博物館、信陽城陽城址博物館、澠池仰韶文化博物館、淮陽平糧台遺址博物館等特色和遺址類博物館建設,積極引導發展民辦博物館,進一步完善反映中原文化特色的全省博物館網絡體系。三要大力推進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按照“三貼近”原則,創新發展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陳展方式、創新傳播手段、創新人才培養,實施陳列展覽精品工程,建立免費開放質量評估和績效考核制度,進一步提升服務展示和宣傳講解水平,努力使廣大公眾更好地分享文物事業發展成果。四要把文物徵集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積極借鑑國內外經驗做法,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物徵集活動,尤其要注重當代文物的徵集,進一步儲備和豐富館藏,提高博物館持續發展能力。

(六)文物對外合作交流工作。文物對外合作交流是促進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一要探索中原文明“走出去”模式,有效挖掘整合我省豐富的文物資源,創新陳展形式、豐富展覽內容,精心打造文物外展品牌,擴大文物對外展覽的數量和規模,圓滿完成赴日本“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辦好赴台灣“動物藝術展”,赴意大利“音樂文物展”、威尼斯“河南文物展”,赴美國“河南文物珍寶展”,赴聯合國維也納總部“中國文字展”等,積極參加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對外展覽,進一步擴大中原文化的影響。加強雙向交流,積極引進境外展覽。二要深化文物保護、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繼續加強與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博物館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重點辦好赴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與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合作開展“唐三彩”和早期“白瓷”研究,推動友好博物館建設。

(七)文物保護科技工作。科技創新對於文物事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手段在文物調查、認定、研究、展示、利用、傳承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要加強中原文物研究,圍繞現代人類起源、農業起源、華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夏商周聚落形態、漢代村落形態、帝王陵寢制度等,開展專題性考古研究,籌備舉辦“中原考古論壇”,研究、挖掘、宣傳博大厚重的中原文化,增強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二要積極推進河南國家重點文物科研基地建設及省級重點文物科研基地建設,加快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建設,支持河南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動植物考古實驗室、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工作站等建設,着力在青銅器、陶瓷器、鐵器、土遺址、木漆器、壁畫、彩畫、磚石等文物科技保護方面取得新成果。三要制訂文物保護科技課題指南,完善課題申報與評審制度,加強考古科研成果轉化和考古知識普及工作,提升河南文物保護科技水平。

(八)文物安全與行政執法工作。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線,是開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一要健全完善文物安全和行政執法責任體系,以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為核心,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強化督察。二要對我省文博風險單位技防達標情況、文物建築消防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此基礎上編制方案,儲備項目,爭取支持,積極實施,進一步提高安全防範水平。三要健全完善防範打擊文物犯罪工作機制,適時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對各類文物犯罪的高壓態勢,維護全省文物安全形勢整體穩定。四要繼續開展文物行政執法專項督察活動,嚴格文物經營單位設立審批及日常經營管理,做好文物鑑定審核工作。

(九)文物宣傳利用工作。一要加強文物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文博單位陣地宣傳作用,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並重,開展深入細緻的文化遺產宣傳活動,打造好中國文化遺產日、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古蹟遺址日等文物宣傳品牌。加強普及性文物類圖書的編輯出版。健全完善文物新聞發佈制度,建立文物輿情監測機制,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拓展文物宣傳工作的渠道和途徑。二要加大文物開放利用力度,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重點打造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綜合效益好的文物景點,促進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發展。支持省文物交流中心辦好“全國文物藝術品展銷會”,進一步創新經營方式、拓寬經營渠道,為國家搶救珍貴文物,滿足公眾收藏需求。

(十)文物保護基礎工作。一要完成我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加大新發現文物的保護力度,做好普查成果的彙集和應用工作。二要做好我省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作,提請公佈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使我省更多的文物遺蹟得到更高規格的保護。三要推進文物保護“五納入”的落實,做好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積極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四要按照國家部署,開展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今年,我省首先在新鄭市、沁陽市、淮陽縣博物館先行試點,開展館藏文物清庫建檔工作,做到藏品總登記賬、藏品登記卡與實物三者相符,藏品建檔系統規範,推進可移動文物數據庫建設,到“xx”末基本摸清全省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文物底數。

關於XX年重點工作安排,已於年初印發,我在這裏不再多講。希望各地、各單位從實際出發,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科學安排,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為“xx”規劃順利實施開好局、起好步。

四、多策並舉,狠抓落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施

為保證XX年及“xx”時期我省文物事業主要工作任務順利完成,要強化五項保障措施:

(一)法制保障。一要做好《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等新近頒佈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根據《辦法》的授權性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台更詳細、操作性更強的配套措施,把《辦法》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二要持續推動洛陽邙山陵墓羣、新鄭鄭韓故城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項立法工作,提升保護管理水平。三要建立和完善文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實行文物保護領導責任制、文物保護項目法人負責制、文物安全目標責任制,文物行政執法人員、安全保衞人員、文物藏品保管員、講解員持證上崗制等,進一步提高文物工作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水平。

(二)機制保障。一要建立健全運轉協調、配合有力的多部門協作機制,努力形成文化遺產保護的強大合力。文物工作任務重、責任大、要求高,涉及到經濟社會建設眾多方面,需要多部門密切協作。要充分運用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聯合防範打擊文物犯罪工作機制等,善於借智借力,避免孤軍奮戰。二要創新完善項目儲備機制。近年來,國家相繼實施一批重大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有力推動了文物事業跨越發展。但同時,對項目申報更加嚴格,方案編制、論證、審批均有嚴格的標準、規範和程序。要取得支持,首先必須有好的項目儲備,否則就沒有抓手、沒有載體。當前,我們的項目儲備工作還不到位,項目儲備意識不強、策劃運作水平不高、前期準備工作不紮實,與國家經費投入無法有機對接,從而失去許多發展良機。要理清本地區、本單位文物事業發展思路,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完成什麼樣的任務、工作的重點是什麼,在此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完成一批大遺址保護展示、重點文物保護維修、文物藏品徵集等規劃和方案,突出重點,儲備項目,形成機制,為爭取支持奠定紮實基礎。

(三)人才保障。一要進一步健全文物系統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機制,積極爭取人事、財政等部門支持,大力引進和培養文物修復、科技保護、陳展設計、考古發掘、文物鑑定等文物工作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並在科研項目、學習培訓、生活待遇等方面予以優先保障。二要創新文博隊伍教育培訓模式,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採取選派赴外深造、委託高校培養、舉辦各類專業培訓班、“傳、幫、帶”等多種形式,不斷強化文博隊伍人才培養,尤其要抓住國家大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專業碩士培養的機遇,深化與高等院校合作,努力把文博系統幹部職工都培養成為文物保護工作的有用之才。

(四)投入保障。一要在科學儲備項目的基礎上,多舉措、多渠道,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資金支持,力爭使“xx”期間各級財政投入的文物保護經費逐年增加,積極探索社會資金投入文物事業的渠道和途經,確保文物事業發展的重點項目順利實施。二要加強對文物保護經費使用管理的監督檢查,省、市、縣三級文物部門對具體文物保護工程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均負有監督管理責任,要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嚴格財經紀律,嚴格資金監管,確保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資金安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思想保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過硬,作風才能過硬,工作才出成效,事業發展才有堅實的保障。我省文物系統是一支有優秀光榮傳統,在全國文博界有較好聲譽,凝聚力、戰鬥力、執行力得到社會各界肯定和好評的隊伍。這一形象源於幾代文物工作者的精心培育和悉心呵護。但毋庸諱言,當前我省文物隊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有的工作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周全,紀律不嚴明,監督不到位,特別是文物調查勘探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文物保護工程中放鬆質量標準的行為,日常工作中辦事拖拉、態度生硬、言語粗暴的行為等,有的甚至見諸報端,雖然是極個別的現象,但是影響了全省文物系統的整體形象。要認真查找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充分認識這些問題的危害性,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不僅要把崗位看作是一種職業,更應當把它當作一種事業,作風要正,工作要實,時刻牢記使命、牢記職責,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共同維護文物系統敬業、高效、文明、廉潔的良好形象。

時代賦予重託,奮鬥鑄就輝煌。當前,我省文物事業正面臨着空前的發展機遇,不抓則失;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不進則退。我們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奮力求新,在新的起點上努力開創河南文物事業科學發展的新篇章,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實現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