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大綱

到了冬至,冬天最寒冷的那一天,人們也不忘做耳朵形的帶餡食物吃,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以免被凍掉。人們還給這種食物取了名字叫餃子。小編整理了為什麼冬至吃餃子_冬至吃餃子的原因,歡迎借鑑參考。

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大綱

為什麼冬至吃餃子

女媧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女神,也是華夏民族傳説中的人類之母。盤古開天劈地以後,她就在天地之間到處遊蕩,陶醉在大自然無限的樂趣之中。她喜歡與樹木花草為友,與鳥獸蟲魚為伴。然而這樣的生活過久了,女媧也開始感到有些乏味和無聊。

有一天,女媧來到波光粼粼的湖邊,看見自己的身影在湖水中搖曳,她忽然靈機一動:為什麼不創造一些和我一樣有智慧有靈性的生物來呢?

於是,她伸出手,抓起水邊一團濕潤的泥土,按照自己的模樣,捏出一個個非常有趣的小東西,又突發奇想地為他們加上了與雙臂相配的雙腿。小東西一着了地,立刻活蹦亂跳地嬉鬧起來,圍着她大聲歡呼:“媽媽!媽媽!”女媧內心充滿了甜蜜與喜悦,並給他們取名為“人”。

女媧不停地捏啊揉啊,累了就靠着大樹休息一會兒,渴了就喝一捧清澈的湖水。她一年到頭不停地做,直到冬至那天,天氣異常寒冷,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裏,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小人兒的耳朵沒被凍掉。

女媧環顧四周,看到自己先前捏出的小人兒,有的在水邊手舞足蹈,有的在草叢中嬉戲玩耍,有的在山頂沐浴陽光……“還有多久才能讓這些小生命遍佈世界的每個角落?我這樣的捏法實在是太慢了”。女媧心想。

突然,女媧看見山崖上有一根長長的紫藤,“有辦法了!”於是,女媧拔下紫藤,蘸足了泥漿,用力一揮,紫藤上的泥漿,星星點點地濺在了地上,紛紛變成了可愛的小人。

女媧為了讓人類能夠不斷地繁衍生息,又把他們分為了男人和女人。為此人類綿延了一代又一代,數量不斷地增長起來。

而到了冬至,冬天最寒冷的那一天,人們也不忘做耳朵形的帶餡食物吃,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以免被凍掉。人們還給這種食物取了名字叫餃子。

這樣冬至節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冬至吃餃子的原因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聽説過這句古老的諺語,南方朋友可能對此有些迷惑。其實很簡單,您仔細看看那兩邊翹翹,中間圓滾滾的餃子,長的是不是有點像咱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沒錯,就是耳朵。

據説,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傳説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説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餃子由麪粉、肉類、蛋類、海鮮、芹菜、蓮菜、白菜等多種成分組成,既富含澱粉,又富含優質蛋白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豐富、搭配合理。同時,餃子餡包在皮中,無論是水煮還是煎制,都比較容易熟,能保證餡中的營養物質不會因高温時間過長而被破壞,是種比較好的飲食方式。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着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着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裏寓意着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後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説有算財之意。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餃子在早期的時候被叫做“嬌耳”,發明人是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在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白河的時候,看到岸邊有很多百姓由於貧窮,飢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凍壞了,因此張仲景決定要救治這些窮苦的百姓,在張仲景研究之後,煮出了“祛寒嬌耳湯”,用辣椒以及一些驅寒的藥物煮制羊肉,煮好之後把裏面的食材撈出切碎之後包上面皮,形狀就像耳朵,所以又被叫做“嬌耳”,煮熟之後分給那些病人,每個人分兩個再加一碗湯,吃完之後渾身暖和,血液通腸,一段時間之後,凍壞的耳朵也就好了,而這個分嬌耳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了大年三十,而人們為了慶祝痊癒,所以就決定每逢冬至和大年七年級的時候吃餃子。為了慶祝而吃的餃子,而不同的餃子餡則有着不同的寓意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餃耳”,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七年級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説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説,一説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用嘴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