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隨筆:臘八的情懷

編者按:臘八節吃臘八粥,吃的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一種情懷。

臘八節隨筆:臘八的情懷

今天是臘八節。

剛聽説時,狠狠地發呆了一下。每天朝迎旭日,暮送夕陽,總以為日子會在一成不變中凝固,便很少去關注。農曆肯定是記不得的,連公曆也經常會在批改作業時愣在筆尖。生活,只剩下了上班的非週末與可以賴牀的週末。

今天是臘八,不是週末。一大早,走進學校。學校並沒有變化,樹高高低低,還是那樣生機勃勃。花零零落落,悄然等待着有朝一日的“花枝俏”。但,似乎又有什麼不一樣了。是空氣中多了甜味嗎?膩膩的甜味,糯糯的甜味,黏黏的甜味,輕輕悄悄地飄在每一個角落,鑽進鼻間,鑽進手心,鑽進每一次深深淺淺的呼吸間。是孩子們的笑容裏多了期待嗎?那麼真那麼純的期待,那麼急那麼迫切的期待,似乎每個人手中都握住了一個小太陽,迫不及待想驅走三九的嚴寒。剛剛洗漱完的也好,已經在操場跑了兩圈的也好,一路遇到的孩子,都陽光燦爛。

“今天有不一樣的粥。”一個女生悄悄説。

“是臘八粥。”一個女生糾正,“我昨天看到一袋一袋的東西了,那是用來燒臘八粥的。”

今天有臘八粥!我恍然。

臘八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過了臘八就是年。”如果説,過年是一支歡快的民樂,那麼,臘八就是那樂隊裏的嗩吶,一聲高亢的召喚,幸福便悄然而來。臘八要吃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習俗,或是慶祝豐收,或是期盼幸福。那麼,學校裏住校的孩子怎麼辦?

這個有住校生的學校叫做花橋中小,坐落在浦江西部的山區裏。學校不大,但卻有兩百多住校生。這些住校生,有來自遙遠的雲南貴州等地的,也有父母外出打工的本地孩子。他們,有的從一年級就開始住校。當城裏孩子還在父母懷裏撒嬌時,他們卻過早地嚐到了生活的艱辛,學會了自理。那瘦小的堅強的背影常常讓老師多一份憐惜。曬曬他們厚重的被子,搓搓他們生了凍瘡的手,整整他們穿歪了的衣褲,學校的老師們用自己的方式關愛着這些孩子。

“孩子們,快來吃臘八粥。”喊話的正是巧珍。巧珍是食堂主任,負責着住校生的一日三餐。孩子們吃得飽不飽好不好成了巧珍的心頭事。米飯麪食的交替,葷菜蔬菜的搭配,巧珍在安排食譜時煞費苦心,菜單常常一改再改。她説,這次吃臘八粥是由學校黨支部牽頭的。黨員老師從前一天就忙開了,挑最好的食材,選最好的配料,剝皮、去核、清洗、浸泡,再加上今天食堂工作人員的熬煮,曾經在鍋裏上下翻滾的紅棗、黃米、綠豆和蓮子,已經軟軟的,潤潤的,香香的,被一碗碗盛好,正熱氣騰騰地等着孩子們。

餐廳很快被孩子們的身影擠滿了。那濃濃的香味溢滿了每一片笑的花瓣。臘八粥非常好吃,彷彿是陳年的老酒,味道綿甜醇厚。孩子們或驚喜尖叫,或欣然入座,都是一副垂涎欲滴、急不可耐的模樣。很快,餐廳裏便只剩下碗勺的碰撞聲,還有滿足的歎息聲,此起彼伏,温暖了這個寒冬。

“這是我第一次吃臘八粥。真甜!”一個憨憨的男生舔着嘴説,他的生了凍瘡的臉上有快樂在流淌。

“這是我吃到過的最好吃的臘八粥。”説話的是一個五年級女生,她自己扎的漂亮辮子上綁着個蝴蝶結,鮮豔生動。

是的,這不是一碗普通的臘八粥,它是一種情懷,一種温暖。也許,若干年後,孩子們的記憶裏不再有生活的不易,不再有求學的艱辛,我的記憶裏,不再有這些孩子,但只要腳步還邁在生活的里程中,這份温暖便永遠盪漾在每一次念想裏,回眸中……

作者:潘芝芳

公眾號:筆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