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節日由來

國際不打小孩日節日由來揭祕

國際不打小孩日節日由來

各種各樣的節日五花八門,但是你知道還有個“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 嗎?

有趣的節日“國際不打小孩日”。這個發源於美國的節日,很多家長表示頭一次聽説,孩子們則稱“這一天要告訴爸媽,無論自己怎麼瘋,都不許打人。”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國際不打小孩日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1998年發起的。它的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俗稱“打屁股”,所以也將其譯作“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

在美國,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亞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較低,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現象相對於白人家庭來説還是比較普遍的,甚至存在嚴重的虐待、性侵等情況。正是因為美國的確存在虐待孩子的情況,美國兒童人權組織有效管理中心在發起了反對了體罰兒童的運動。

家長 還有這麼一個節?

“不許打小孩?誰設立的?”聽到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已經上3年級的市民徐先生連連發問。

“我家是個男孩,調皮的很,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徐先生認為,這種舶來的節日,並不一定每個家庭都適用。“我小時候,一天挨一頓揍很正常。還有不讓家長打小孩的日子?”

同樣,教育孩子偶爾用“暴力手段”的高先生,也認同徐先生的看法。高先生的孩子上幼兒園,有一次孩子撒了謊,他耐着性子讓孩子承認錯誤,但孩子愣不認錯。“我抬手就打了他屁股,你説家長如果不懲罰孩子,他就養成撒謊的習慣了。”

雖然“國際不打小孩日”家長們認同度不高,但在孩子們看來,“國際不打小孩日”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瘋狂”的理由。

孩子 告訴爸媽這一天不許打我

在一些中學生集中的論壇或貼吧,發帖的學生們高呼,“4月30日,告訴爸媽不許打我,因為今天我們過節。”網友“小桃子”還回憶其捱揍的“慘痛經歷”,“就因為作業完成的不好,被爸爸打的屁股到現在還疼。”

更多跟帖的網友普遍呈現出來的聲音是,家長體罰時過於粗暴,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其實我們也渴望和爸爸媽媽平等地交流,不能總用棍棒來教育我們。”

專家 “狼爸虎媽”並不可取

如何教育孩子?媒體此前報道的“虎媽狼爸”個例,被很多家長認同。認為對不乖的孩子,用這種方法最能見效。

不過,從事心理學研究的晚報健康專家顧問團成員趙後鋒認為,暴力會對孩子們的心靈造成創傷,致使他們的心中產生怨恨。網絡上熱炒的“狼爸虎媽”並不適合每一個家庭,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作為家長要找對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教育方法。“家長要有一個統一的目標和要求,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發生問題後,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