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怎樣計算的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大綱

XX年6月18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是入伏頭一天,很明顯和先一天不一樣,悶熱,不禁使我感歎:我們老祖先真聰明!他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他怎麼就知道今天入伏呢?信手到百度一查,得知:

三伏天是怎樣計算的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大綱

簡單歸納就是:

初伏、中伏、末伏稱為三伏,在三伏中的日子就是三伏天,每年都有30天或40天。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這天算初伏的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天算是末伏的第一天。因此,中伏可能會是二十天。比如從中伏第一天算起經過十天都還未跨過立秋日,則這一年的中伏就為二十天。如果立秋當日是庚日,則立秋這天進入末伏,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今年(XX年)就屬於這種情況。

入伏的計算非常繁瑣,若無萬年曆,幾乎是沒有人能刻意掌握的,除非你很用心的每日記錄。要想掌握入伏的日期,先要熟悉我國獨有的“干支紀法”。

我國古代習慣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來記錄年、月、日和時辰。天干和地支是我國古代用做記錄次序的漢字符號。天干一共有10個,即我們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12個,即人們用來記錄12屬相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按順序一一搭配起來循環使用,共可不重複地搭配60對,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最後一對是癸亥。然後再從頭來,循環使用。這60對就是人們常説的“六十花甲子”;人們也常用“花甲之年”來形容60歲人的年齡。

干支記日就是把農曆每一天都用干支標註,例如今年(XX年)6月18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是“庚申”日、21日是“癸亥”日等等。曆法上規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出現那天就是初伏開始的日子。所謂庚日,就是用干支紀日時,每逢有庚字出現的日子,例如庚子日、庚寅日等等。由於天干共10個,每隔10天就有會有一個庚日。XX年6月21日夏至的前三天是庚日(庚申),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午)在6月28日;第二個庚日(庚辰)在7月8日;第三個庚日(庚寅)在7月18日。確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訣,即從夏至這天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今年就是7月18日這天開始入伏。

如果夏至當天就是個庚日,那麼這年入伏的時間就早,例如XX年和XX年就是這種情況,在7月11日就入伏了。如果趕上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離夏至最遠,那麼這年入伏的時間就晚,例如XX年和XX年就是這種情況。

順便説説每年中伏的天數為何不固定。初伏(頭伏)的天數是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到第四個庚日這10天;中伏的天數是指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的這段時間(10天或20天)。末伏的天數是指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的10天。由於天干共10個,每隔10天就有一個庚日,所以初伏和末伏的時間固定為10天。但中伏的時間就不固定了,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因為庚日每10天出現一次,而一年為365天或366天,不是10的整倍數,所以庚日每年出現的日期是不相同的。從夏至到立秋這47天內,可能有4個庚日,也可能有5個庚日。如果有4個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個庚日,則中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經第五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便為20天了。

相對的“三九”就沒有這麼複雜了。入九的時間是非常固定的,規定為冬至這一天為初九的首日,非常容易記憶。

三伏與養生

XX年7月18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來人們將迎來酷熱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為30天。伏天期間,天氣酷熱,公眾要注意預防中暑。“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後,小暑和大暑之間。今年7月18日交初伏(頭伏),7月28日交中伏(二伏),8月7日交末伏(三伏),8月17日出伏,共計3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並且潮濕悶熱的日子。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很容易中暑。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麪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麪更有利於補充營養。

三伏飲食一: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温,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三伏飲食二: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三伏飲食三:新鮮乾淨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三伏飲食四: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着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