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自古以來傳頌的經典。在《論語》這部著作中,孔子用極其簡單卻又富含寓意的話教會了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
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中記錄着一個故事:孔子對着自己的弟子們説:“吾道一以貫之。”説完之後,就施施然而去,留下弟子們一頭霧水地愣在那裏。唯獨有曾子明白了孔子的話,並且深以為然。別的弟子問曾子老師的話是何意,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個簡短的故事裏,明確鮮明地告訴了我們孔子為人處世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忠恕”二字。 忠恕二字何以解釋,論語中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這是孔子在另外一個時間親自回答的,他依舊簡短地説了一句話,他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後來被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領袖伏爾泰奉為圭臬,認為孔子的話語正是其思想啟蒙的主旨所在。

這樣簡短的八個字,在兩千年之後被一個法國思想家如此推崇備至,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一個言簡意賅,但卻又意藴深遠的八個字。 孔子的思想以中正平和著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如此。自己不願意接受的,就不要推到別人的身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推己及人的思想。雖説以己度人並非一種完全正確的思想方式,但是通常自己不願意接受的,又有多少人會接受你的推脱呢?這是一種對於自我行為的原則性約束,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最基本原則。這個原則集中體現了兩點對人態度:一,人人平等。二,高尚自我。

人人平等是一種很難得的處世觀念,儘管這個世界推行人人平等的觀念推行了幾百年,但是直到現在,我認為也並沒有真正做到。人與人畢竟是不同的。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社會地位,會造就千差萬別的世界觀。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眼界,對於與自己相差甚遠的人,實際上無論是從心理情感上,還是具體行為上,都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而這種平等,恰恰是對於別人一種最重要的尊重。當你輕視別人的時候,相信別人並不喜歡被你輕視。這種滲透到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處世觀念,最基本,也最難做到。

高尚自我是一種可貴的品德,可以看作是在做到了對於別人的尊重的基礎上,對於一個有德行的君子的自我要求。保持高尚的品德是困難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樣高尚的品格,正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自我崇高上的具體表現。試問,如果當你和你的競爭對手同台競爭的時候,你會不會好心地提醒你的對手其中的危機和兇險,你有沒有這樣的氣魄和膽色如此做?要知道,一旦如此,你可能就會失去勝利的機會,失去很多很多。而你得到的只是一個誰也看不到的高尚的靈魂。這種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是很難得的。 但是孔子做到了,他一生奉行這樣的道理,而且從未違背。

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這是孔子在自己幾十年踐行教育的過程中一直堅持的教育原則。但是事實上,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了儒家思想的代表性標誌和努力踐行的原則,並且進一步的發揚光大。所以在這裏,我還是把它作為孔子的一條處世原則來對待。

事實上,並不是孔子不懂得這些東西。相傳孔子在鄭國時,鄭國挖出丈長的巨大腿骨,孔子當時曾經為國君解惑,解釋了這個巨大的腿骨的來歷,為防風氏的骸骨。後來的挖掘也確信如此。可見怪力亂神之説,孔子並非不知道。以孔子六歲學禮的豐富經歷來説,幾十年的時間,足以讓他熟知很多怪力亂神的事情,但是孔子在教育弟子時,卻對這些閉口不談。

孔子曾經為弟子解惑,解釋過“夔一足”的問題,雖然他否定了關於《尚書》中“夔一足”的神異傳説(‘夔一足’在《山海經》中有記載),但是顯然主旨是為了教育自己的弟子要以務實的態度來認識問題,而並不是把現世人生的際遇寄託到怪、力、亂、神上,要以自我的努力來達到人生目標的實現,而絕非各種具有神異色彩的虛幻傳説。他曾經説過:“未談生,何言死?”就是這個道理。 自他之後,這種主張注重現世人生、敢於改造天地自然的觀念逐漸地被昇華。 曾子在《大學》中把一個儒家君子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總結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個進階的、具有強烈的入世觀念的人生理想。

孟子則説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感言,依舊是強調了人自身的社會性和個人的責任感的堅持。 而後來的張載則是喊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語調高昂,意旨崇高的人生志趣。 這一切,都源於“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一條至聖孔子堅持了幾十年的教育理念與人生觀點。

這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念,歸結到為人處事上,表現為一個君子的極高的入世熱情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也是儒家思想流傳千百年來,對於整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積極、最深遠的影響,至今仍舊融入在中國人的基本人格之中。這是中華文化的寶貴傳承。

孔子提倡的的為人處事之道:聞過則喜

這句話最早出現,是在論語中,被孔子用來表揚自己的傑出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的子路。 而這種可貴的精神,正是孔子想要自己的弟子認真學習、踐行,並且自己也一直如此為之的處世原則。

這條處事原則實際上是告訴人們,在為人處世之中,對於別人的批評和指責

需要謙虛接受,對於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東西,則更是要虛心求教。這樣的品質,直至今日看來,都是實用而且非常必要的。 “聞過則喜”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德,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説,沒有哪一個人會喜歡聽到別人對於自己批評和指責,人天性就是利己的動物,這是人類的人性中很自然就帶有的一部分。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聞過則喜”都屬於很高尚,很難得的品質。對於別人的批評,不但虛心接受,而且還能發自內心地表現出一種高興,愉悦,這是很難得的。

當然,聖人堅守的是那些具有哲學思辨的道理,一個人有缺點,恰恰意味着這個人具有日臻完美的空間。如果別人指出了你的缺點,事實上就是在你臻於完美、實現一個君子德行的道路上給你指明瞭一個可以修改完善,從而進步的方向。這種人性的進步,是值得讓人欣喜的。 但是現如今,又有多少人可以安然接受別人的批評?古語有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説文人相對謙遜,習武之人則大都自信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強。然而又有古語説“文人相輕”,意思是説文人自有一股文人之傲氣,這種與文筆一起增長的傲骨,讓“文人相輕”。那麼由此可以説明,人的天性裏就有一種自我認可、自我實現的基本思想。對於“聞過則喜”這樣的品質,實在是太難做到。

而孔子則是一生踐行這種精神,他從來都是謙遜有禮,對於別人的批評都能夠虛心接受。他從來不驕傲自大,他曾經到許多人那裏學習知識,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學識更加豐富,更加趨向人格上的完美。他甚至因為一個自己沒有想出來的“日之辯”(兩兒辯日),便拜十歲的項橐為師,仍舊是恭敬地行了拜師禮。

“聞過則喜”,這樣高尚的品德正是體現了儒家對於自身思想的純粹性、人格完美的無盡追求,也體現了其中正平和的為人處世觀念。 儒家思想,以中正平和為主線,雖然看似中庸,實際上,“中庸之道”,卻的確是最接近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道”。這種“道”,並非迂腐固執;這種“道”,可以推及到現世人生,可以推及到萬世之理想。這是一種偉大的“道”,這就是“儒道”,就是儒家的行為典範。這也是作為儒家創始人的孔子在其為人處世中集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操。

時至今日,孔子的言行依舊是個傳奇,聖人之名,絕非虛言。他的寶貴思想影響了中華文化兩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為無數的後世學者奉為楷模,孔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恰恰就是孔子思想在其行為中的集中表現,簡短而精粹,卻為萬世表。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