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的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

《口技》一課,我嘗試運用辨讀式教學方法,它是以引導學生朗讀為主要手段,通過從不同角度反覆朗讀,以達到辨析字詞、積累知識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讀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讀;在領會中積累,在積累中記憶。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得好,能使課堂模式富於變化,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然而,我在本節課教學中收穫的卻是失敗,下面以部分教學片段為例加以詮釋:

口技的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師:速讀全文,進行信息搜索,找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生1:“以為妙絕”和“羣響畢絕”中的“絕”意思一樣。

師:這一組詞中的“絕”是屬於一詞多義,而不是同義詞。

生2:“賓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對同義詞。

師:有哪位同學懂得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漸漸”的意思。

師:可見,這兩個詞不是同義詞,請同學們繼續找……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下課的鐘聲敲響,全班居然沒有一位同學能找出一組同義詞,課堂氣氛煞是沉悶,因為沒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生生互動,有的只是老師臨下課時的草草收場,有的只是學生呆坐那兒被動的聽。

課後,我反思這堂課的教學行為,首先是讀得不夠,因為沒有充分的朗讀,對課文很不熟悉,學生自然找不到同義詞,更談不上辨。第二,採用辨讀式教學,老師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必要的指導,比如要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做好讀書卡片,上課時才能收放自如,資源共享,既不費時又能環環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學生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要進行辨讀時,才有章可循,才不會欲速則不達。

更深層次的思考,辨讀式教學在系統複習中,也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因為它可以進行分點式或拉網式訓練,如讓學生進行同義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歸納、辨析。這樣,每一個知識點,形成一個積累板塊,思路清晰,步驟鮮明,學生學起來有條理性、系統性,記得牢又記得全面。而在平時的新課教學,很難做到由朗讀帶辨析,更談不上由淺入深的知識積累。本節課辨析同義詞教學環節,學生連一組同義詞都找不到,表面上看很不可思議,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教師沒有讀懂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領,是教師本身的教學思路有問題。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2

《口技》此文記敍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的是一個口技人高超的技藝,根據這一內容及情感,我將此課的教學的情感、價值觀目標定位於: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口技這一古老民間藝術的精妙,激發學生學習古代文化精髓的激情。基於這點,教學中我採用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的方式來導入課文,讓學生説説自己所瞭解的一些民間藝術,比如變臉、剪紙,然後播放幾段口技錄音,讓學生説説聽到了哪些聲音,並把他們串成故事。這不僅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口技,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想象空間,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對於這場表演的精彩,作者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進行形容,而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描繪來展現,表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而且語言靈活、簡潔,淺顯易懂。將文本的這些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我淡化了傳統文言文教學中的譯文環節,將大部分的時間用於評讀和賞析中,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首先,立足於文章的結構和場面的描寫。本文所表現的聲音多,情節波瀾起伏,故事性強,內容雖複雜,但作者卻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全文以時間為序編排故事,由施屏障開始,敍寫表演前的準備及即將開始的情形,交代口技表演者及表演的時間、地點、道具以及觀眾的反應,為下文的表演作渲染和鋪墊。主體部分將表演的內容分成由睡到醒,由醒到睡最後火起的三個場面,從整體上看,三個場面層次清晰,逐層推進,最後形成火場百相的高潮,而從個別的場面看也分別逐層推進形成小高潮,一步步緊抓觀眾的心。整個描寫有起有伏,有張有弛。聲音的變化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由物及人,由小到大,由疏到密……,雖變化多端,但層次清晰,讓人應接不暇,歎為“聽”止。最後撤屏聲絕,再次交待道具,形成首尾的呼應。

其次,立足於作者的表現手法。三個場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節內容,在寫聽眾的情緒變化,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讚語。這不僅使得全文的結構整齊、嚴謹,更是一種絕妙的正面描摹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文中的正面描寫可謂是惟妙惟肖,作者用長短參差的語句、配合緩慢相間的節奏繪聲繪色地表現着聲音的高低起伏,奏出一段抑揚頓挫的旋律。同時配一大量的擬聲詞,比如“許許”、“呼呼”、“力拉”,傳神地描繪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同樣側面描寫也是恰到好處,在描寫的過程中,以簡潔的語句巧妙地將觀眾的反應穿插其中,從“微笑,默歎”到“意少舒”“正坐”,到最後的“變色離席”“兩股戰戰”,不僅突出了口技表演的逼真,技藝的高超,也豐富了情節的波瀾。此外,作者前後多次再現道具的簡單,更強調了技藝之“善”。

另外,文中多次運用以動襯靜的方式來表現深夜的寂靜。

通過對文本的眾多分析後,我採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於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突出“讀、誦、悟、品”四個字,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範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然後學生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後藉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閲讀能力。在後一個板快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整理出自己對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一篇文章可從哪些方面入手,後進行生生、師生的交流對話。這個環節的安排,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從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去分析課文,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各抒己見、眾説紛紜的課堂氛圍。而後師生合作扣住教學內容設計出一系列的思考組織學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這一環節中,由於前面大多學生已經將文本分析的很好,於是對於這些思考題,他們都很快地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

由於本文中所採用的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最後我還設計了個學以致用的環節,讓學生模仿文中的這一寫法描寫一堂語文課。

總之在整個教學中,我以文本為基礎,引導學生髮散性地思維,將自己作為一個引路者,給予學生提示和指導,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在生生、師生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品讀的環節,只有一部分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提示下去分析文章,,有很多同學仍舊沒能找到感受文章的方向。還有一個長久以來就出現的不足——表達,很多同學他知道意思,但就是無法組織出語言來表達,在這些方面需要努力。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3

4月30日,按照學校安排,我得上一節校內公開課。我計算了自己的教學進度,這一天,我該講《口技》。

今年,學校要求所有的公開課都得采用“主體參與 分組合作”的新模式上課。這種模式兼顧了東廬中學和杜郎口中學的特點。本學期以來,我也已在班上做過一些嘗試。這節課,我也採用了這種形式。課上完後頗有些感觸。

1.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信任。

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學習上要給學生主動權。新推出的各種教學模式也都在強調這一點。我從20__年秋學期參與新課程改革以來,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應該説,這個問題是新課改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真正做到這一點,學生才能才被動接受中解放出來,才會擁有自己的思想,創新才有基礎。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思考,聯繫《口技》這節課,我認為,這個問題中最關鍵的是教師應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

學生受知識、經驗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在很多方面會存在着不足,對很多問題的思考不會全面。因此,我們在很多時候,不會也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的探究、解決問題。經常會不放心地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即使是讓學生去分組討論了,學生得到自己的答案了,我們依然要再強調一番,或將自己的“標準答案”再傳達一次。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養成習慣:反正我思考了,老師也不會採用我的,而且老師反正會給我答案,何必思考呢?

我的這節課,上課前給他們佈置了預習任務,強調了上課的注意點,把教參中的課文翻譯印發給了他們,對其它內容未做任何講解和提示。上課了,學生按分組在黑板上展示了自己的預習成果,除出現了個別錯誤外,基本沒有問題。然後就是讓我非常擔心的環節——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後,分別上講台講解本組認領的任務,並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令我驚喜的是,各組推選的代表一個個上台了,對認領任務的講解基本清晰、流暢,問題的回答基本能讓質疑的同學滿意,出現了個別未能解答的,本組的學生立即發揮了後援團的作用,予以解答,沒有怯場,也沒有任何不和諧的音符。尤其讓我驚喜的是,第六組推選的代表是一個品行有些後進的學生,他上台後除了對規定任務進行了講解外,還與本組同學進行了互動,讓同學們對他所講的內容能更好地掌握,可以説是上台的幾個學生中表現最好的。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充分的信任。給他們信任,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的主體性才能被體現出來,他們會給你驚喜。

2.教師不能迷失了自我。

上課前,有老師看到我的講學稿,跟我説:“這節課基本沒你什麼事兒哦。”這節課真的沒我什麼事兒嗎?不!應該説在這堂課中,我沒有迷失自我,我的主導地位並沒有喪失。而我也認為這是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給學生充分的信任,不等於自己當“丟手掌櫃”。如果學生完全能自學,一點問題沒有,那要我們這些老師幹什麼?學生的知識、經驗等畢竟有限,很多時候非常需要教師的提示和點撥。教師還應該是課堂的主導。

在之前嘗試這種新模式的過程中,我曾經完全讓學生自己組織過一堂課。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是熱烈。但到下課時我交代給他們的任務也沒能完成,已完成的部分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問題。而我自己,整堂課無所適從。這樣的課,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課堂的效度不高。長期這樣,估計學生也會無所適從。

因此,在《口技》這堂課中,在不影響學生主體性地位發揮的前提下,我也積極參與,成為課堂的主導。一是學習過程的設計。為達到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我在課前精心設計了“講學稿”,任務分解清晰,完成任務的步驟明確。二是在課堂上適時點撥。主講的學生講解有錯誤,我適時插話更正;他們講解過程中遇到問題,本組同學又無法給出援助,我適時加以點撥;講解的重點不明確、不突出,我適時歸納、小結。三是不時“搗蛋”。課堂上,對於已經明確的任務,主講小組又未能講解清楚或知識點有遺漏時,我提示旁邊的同學提問,或者自己直接提問。

總之,經過《口技》這堂課的教學,我認為,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對已有的模式靈活運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又不迷失自我,才能充分發揮課堂45分鐘的效用。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4

文言文教學,是國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按常規教學的方式釋詞解句,必定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據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模仿情景,把口技表演者表演的三個階段:“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讓同窗們以小品的情勢再現。這樣一來,從學生的即席表演中,我瞭解到他們的興趣和表演天分。同時由於學生自身的參與,不僅使學生聽起課來不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且在比較活潑的課堂氣氛中,使學生明確了課文的目的,並解決難點和重點。另外,我圍繞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標題,引導學生閲讀、思考、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表演者利用簡略的道具卻能摹狀出這麼多不同的聲音,從而看出表演者高明的技藝。

文言文的學習,朗讀是必不可少的。對學生而言,這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教學中,總是倡導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和體會。對教師而言,這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腕。課堂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不僅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緒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學生朗讀程度的提高,閲讀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巨大的影響。作為教師,教學每一篇課文之前,自己首先得下工夫把課文讀好。而《口技》一文的朗讀也是很重要的,我必需把每個階段的狀情景唯妙唯俏的讀出來,該緊張的地方就緊張,該遲緩的地方就遲緩,否則學生就感受不到當時聽眾那種身臨其景的感覺。

個人以為《口技》一文上得還算成功的方面除了師生共同參與之外,還表現在學生課堂課後的提問。雖然面對同窗們的踴躍發言和精闢論述時,會感到一種嘗試成功後的糊塗和迷惑,然而更令我感到驚喜不已的是他們都開動頭腦去思考問題了,所以當被學生問倒的時候,我毫不感到難為情。在上課之初,有同窗問“什麼是口技?中國雜技可分為幾種呀?”説真的,前一個問我做了充分的籌備,答覆它不難,可是關於中國雜技我確實瞭解不多。還有在學生表演完之後,有同窗問“為什麼表演者一個人能表演這麼多聲音,為什麼他要表演一家人睡覺的事情,表演失火救火而不表演其他?”像這樣的問題難免讓我遇上尷尬的場面。我是老師,可我不是百科全書,被學生問倒的情況在所難免,問題在於我必需具有虛懷若谷的精力坦然的面對。

俗話説“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學也是一樣。我應當多多的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提問中看到自己知識程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不加以矯正,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必然會降落。作為老師,課前課後都應有充分的思想籌備,給自己和學生多一分思考的空間,為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學習和思考是不可以停滯的。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5

《口技》一課,我嘗試運用辨讀式教學方法,它是以引導學生朗讀為主要手段,通過從不同角度反覆朗讀,以達到辨析字詞、積累知識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讀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讀;在領會中積累,在積累中記憶。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得好,能使課堂模式富於變化,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然而,我在本節課教學中收穫的卻是失敗,下面以部分教學片段為例加以詮釋:

師:速讀全文,進行信息搜索,找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生1:“以為妙絕”和“羣響畢絕”中的“絕”意思一樣。

師:這一組詞中的“絕”是屬於一詞多義,而不是同義詞。

生2:“賓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對同義詞。

師:有哪位同學懂得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漸漸”的意思。

師:可見,這兩個詞不是同義詞,請同學們繼續找……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下課的鐘聲敲響,全班居然沒有一位同學能找出一組同義詞,課堂氣氛煞是沉悶,因為沒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生生互動,有的只是老師臨下課時的草草收場,有的只是學生呆坐那兒被動的聽。

課後,我反思這堂課的教學行為,首先是讀得不夠,因為沒有充分的朗讀,對課文很不熟悉,學生自然找不到同義詞,更談不上辨。第二,採用辨讀式教學,老師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必要的指導,比如要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做好讀書卡片,上課時才能收放自如,資源共享,既不費時又能環環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學生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要進行辨讀時,才有章可循,才不會欲速則不達。

更深層次的思考,辨讀式教學在系統複習中,也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因為它可以進行分點式或拉網式訓練,如讓學生進行同義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歸納、辨析。這樣,每一個知識點,形成一個積累板塊,思路清晰,步驟鮮明,學生學起來有條理性、系統性,記得牢又記得全面。而在平時的新課教學,很難做到由朗讀帶辨析,更談不上由淺入深的知識積累。本節課辨析同義詞教學環節,學生連一組同義詞都找不到,表面上看很不可思議,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教師沒有讀懂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領,是教師本身的教學思路有問題。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6

《口技》此文記敍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的是一個口技人高超的技藝,根據這一內容及情感,我將此課的教學的情感、價值觀目標定位於: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口技這一古老民間藝術的精妙,激發學生學習古代文化精髓的激情。基於這點,教學中我採用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的方式來導入課文,讓學生説説自己所瞭解的一些民間藝術,比如變臉、剪紙,然後播放幾段口技錄音,讓學生説説聽到了哪些聲音,並把他們串成故事。這不僅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口技,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想象空間,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對於這場表演的精彩,作者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進行形容,而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描繪來展現,表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而且語言靈活、簡潔,淺顯易懂。將文本的這些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我淡化了傳統文言文教學中的譯文環節,將大部分的時間用於評讀和賞析中,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首先,立足於文章的結構和場面的描寫。本文所表現的聲音多,情節波瀾起伏,故事性強,內容雖複雜,但作者卻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全文以時間為序編排故事,由施屏障開始,敍寫表演前的準備及即將開始的情形,交代口技表演者及表演的時間、地點、道具以及觀眾的反應,為下文的表演作渲染和鋪墊。主體部分將表演的內容分成由睡到醒,由醒到睡最後火起的三個場面,從整體上看,三個場面層次清晰,逐層推進,最後形成火場百相的高潮,而從個別的場面看也分別逐層推進形成小高潮,一步步緊抓觀眾的心。整個描寫有起有伏,有張有弛。聲音的變化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由物及人,由小到大,由疏到密……,雖變化多端,但層次清晰,讓人應接不暇,歎為“聽”止。最後撤屏聲絕,再次交待道具,形成首尾的呼應。

其次,立足於作者的表現手法。三個場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節內容,在寫聽眾的情緒變化,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讚語。這不僅使得全文的結構整齊、嚴謹,更是一種絕妙的正面描摹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文中的正面描寫可謂是惟妙惟肖,作者用長短參差的語句、配合緩慢相間的節奏繪聲繪色地表現着聲音的高低起伏,奏出一段抑揚頓挫的旋律。同時配一大量的擬聲詞,比如“許許”、“呼呼”、“力拉”,傳神地描繪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同樣側面描寫也是恰到好處,在描寫的過程中,以簡潔的語句巧妙地將觀眾的反應穿插其中,從“微笑,默歎”到“意少舒”“正坐”,到最後的“變色離席”“兩股戰戰”,不僅突出了口技表演的逼真,技藝的高超,也豐富了情節的波瀾。此外,作者前後多次再現道具的簡單,更強調了技藝之“善”。

另外,文中多次運用以動襯靜的方式來表現深夜的寂靜。

通過對文本的眾多分析後,我採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於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突出“讀、誦、悟、品”四個字,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範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然後學生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後藉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閲讀能力。在後一個板快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整理出自己對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一篇文章可從哪些方面入手,後進行生生、師生的交流對話。這個環節的安排,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從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去分析課文,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各抒己見、眾説紛紜的課堂氛圍。而後師生合作扣住教學內容設計出一系列的思考組織學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這一環節中,由於前面大多學生已經將文本分析的很好,於是對於這些思考題,他們都很快地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

由於本文中所採用的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最後我還設計了個學以致用的環節,讓學生模仿文中的這一寫法描寫一堂語文課。

總之在整個教學中,我以文本為基礎,引導學生髮散性地思維,將自己作為一個引路者,給予學生提示和指導,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在生生、師生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品讀的環節,只有一部分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提示下去分析文章,,有很多同學仍舊沒能找到感受文章的方向。還有一個長久以來就出現的不足——表達,很多同學他知道意思,但就是無法組織出語言來表達,在這些方面需要努力。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7

20__年2月22日,在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下,我作了一節所謂的示範課。現在想拿這節課與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我所授的這節課是《口技》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我讓學生熟讀了課文,積累了重點文言詞語並串譯了課文。我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設置如下:第一,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二,掌握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在文章中的運用;第三,分析口技的中心;第四,情感目標: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滿足。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

1、課前小測:複習《口技》的重點文言詞語的翻譯。課前小測是我語文課上的一項常規訓練,每節課前我都會佈置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加以複習,主要以古詩文默寫、生字詞音形記憶、文言詞句的翻譯為主,主要目的是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2、簡單點拔本課的理解切入點並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一步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做準備。

3、自主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學習並將學習成果用小黑板進行板示,然後進行逐個小組的展示。每一個小組在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分工,有組長1人、發言人2名,記錄員1—2名,計時員1名,聲控員1名,分工十分明確,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責,這就改變了以往小組討論時學生天南地北東拉西扯的低效合作的現狀,使小組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任務。分組完成任務後,由小組發言人上台介紹本小組的成果,這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每個小組為了吸引同學們的眼球,常會設計一些富有小組特色的創意,這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時,發言中,各小組對文章的知識進行了多次的重複,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鞏固了學生的記憶。當然,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中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認識,這一點,我會及時的補救,及時地予以更正或補充。

4、課堂小結

教師利用串講的方法,對課文的重點進行板示和整理。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補充,可以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形成系統。

5、拓展延伸

告訴學生,口技是一門技藝,一門本領,然後讓他們表演口技。藉此,讓學生展示自已的才華,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6、練習鞏固。

這節課的設計借鑑了當前玉州區在全國引起轟動的一種教學方法,那就是孟兆斌提出的EEPO高效課堂。跟隨着我參加的特級教師工作坊——韋錦珍老師主持的國中語文探究空間,我聽了好幾節運用EEPO"平台互動式"進行教學的語文課,看着他們的課堂,我敢肯定,這樣的教學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但用這樣方式上語文課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反覆思量才知道,是文本解讀的深度不夠,但這畢竟是學生自己的解讀,而不是老師“灌輸”給他們的。因此,我在借鑑這種方法的同時,又盡力地在避免文本解讀膚淺化的的弊端,我已很努力在做,但也許還遠遠不夠。另外,這樣的課堂是自由化的,所以課堂中會出現許許多多不能預設的狀況,這一點,我處理的不夠老到。而且,到授這節課時,我只用這種方法上過兩節課,所以課堂還是比較亂,小組自主學習中,聲控員的作用沒有發揮,而且也還不能真正做到高效,我想,以後我還得再加以改進,從而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8

本堂課主抓關鍵詞“痴”,以朗讀貫穿課堂,同時引用史料,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導入部分以一副“雪景圖”為例,引發學生對雪的感悟,説到對古詩的記憶,大家都很自然的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它以其清遠的意境、孤高的情懷讓世人讚歎,從而引出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關於雪的文章——《湖心亭看雪》。

帶着“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這個問題聽完視頻朗讀,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句子“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緊接着又用一個問題“用一個字概括呢”抓住了本課的核心詞語——“痴”。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痴”是痴呆、傻子的意思,張岱肯定是不會作此解釋的,從而就激發了學生一探究竟。

接着一讀文,找“痴”行,初悟痴心。很多學生都找到了“獨往湖心亭看雪”這一句,我順勢一問,下雪天去外面看雪,這樣的舉動是痴的嗎?是傻的嗎?學生都笑了,此時,他們領悟過來,是在“大雪三日”的情況之下,“湖中人鳥聲俱絕”,夜晚還獨自一人去湖中賞雪,加上如此條件,才是“痴行”,同時這個“獨”字又體現出了作者的“孤獨、孤傲”。

二讀文,品“痴”景,再悟痴心。主要抓住本文的寫景句,其一為“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三個“與”字,能否去掉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儘管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茫茫雪景,不過,他們發揮想象,能夠領悟到萬物融為一體的蒼茫意境。其二“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也用了一個對比體味對於量詞的運用,分別改為“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餘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在笑聲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借縮小的量詞來表現人、物渺小,與蒼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對比的藝術效果。

三讀文,議“奇遇”,三悟痴心。主要是抓住“金陵人”這個特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詞語來理解作者。當然這個“金陵人”的發現也是破費工夫的。請學生把目光鎖定到酒後話別這句話,問他們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我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問你叫什麼名字,你答你是順德人,行嗎?學生恍然大悟,找到了作者答非所問的地方,也把視線聚集到了“金陵人”,再讓學生説説金陵的歷史地位,以及見解張岱的身世,也就能理解張岱的故國之思了。再聯繫《紅樓夢》中所説——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至此,學生較容易理解作者所説的“痴”了。

本堂課在上課前花了長時間備課,上完課,自己覺得比較舒暢,學生也跟着老師的節奏,用一課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教學任務,像類似比較短小的文章,大可不必字字解釋,句句翻譯,抓住文章的核心,一一拓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沒有任何一堂語文課是完滿的,首先,本文巧妙的將記敍、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先讓學生感知再讓學生去總結,這樣的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於白描手法的處理,定義給學生講的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9

教《凡卡》這課時,我引導學生帶着課後的三個問題進行默讀,然後交流。更多的還是依據學生的學情生成新的教學思路,隨機調控課堂,感覺非常滿意。平時上語文課,我很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我比較喜歡使用朗讀,在我看來朗讀是國小語文教學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閲讀方式。《凡卡》是教材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個單元的訓練重點就是默讀,前一篇課文的教學我沒使用默讀,也沒提及默讀。

因為平時在觀察高年級學生讀課外書時,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採取默讀。從某種角度講,國小生隨着識字量的增大,隨着年級的提高,隨着知識面的拓展,在閲讀書報時,都會自然而然地喜歡用默讀的方式。當然這種默讀還是無意識的,比如要有意識地提高默讀的速度,要有意識地邊默讀邊思考,還需要教師的點撥。《凡卡》一課的教學是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如何默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學生對課後三個問題的精彩交流,也是超乎我的預想的。尤其是第二處問題(第一課時:為什麼凡卡給爺爺寫信乞求爺爺帶他回家?第二課時:多數同學認為凡卡受盡折磨、苦不堪言,生不如死,但是有一個同學卻認為凡卡很堅強,你認為凡卡到底有沒有堅強?)的交流,具有“史無前例”的突破!多數孩子一開始都認為凡卡的學徒生活“再也受不住了!”“我就要死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只看到凡卡悲慘遭遇的一面,卻沒有發現凡卡骨子裏還隱藏着堅強的另一面!不少人在可憐凡卡的同時,唾罵的是鞋店的老闆、老闆娘、幾個夥計,怪罪的是黑暗深重的資本主義社會。這課的教學,我沒有引導學生去同情凡卡,也沒有引導學生去唾罵和怪罪,學生的交流中已經藴含這些了,我為何還要再去強化這些呢!因為這些都不能觸動我和學生的心絃,不能撞擊我和學生的心靈!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0

雖有這些可喜的火花,但是縱觀本課堂的教學,還是有不少遺憾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 朗讀形式較少,指導不夠深入,學生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和準確,所以朗讀老教授的語言時放不開,朗讀語氣不夠。

二、 感悟不夠。雖然都能抓住老教授的語言神態進行重點教學,但挖掘不深入,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夠,所以,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較為粗淺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充當了’聽眾”的角色.

三、 課堂環節不夠緊湊,學生對個別句子的理解上還存在着一定的障礙,因此產生了拖堂現象。比如,“她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這一句,老人為什麼會這麼説,他為什麼感到快樂和幸福?學生在這句話上,糾纏了好久也沒有切入主題。問題出在哪兒呢?我想,應該是從一開始,對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義較深的句子,就出現拖堂毛病。

四、 課堂上的語文味的體現,雖然課堂上,我一直引領學生朗讀品悟,但練習不夠。雖説課堂上,我安排了一個句式轉換,省略號的補白,預設中有個練筆,但是由於課堂容量較大,沒讓學生動手寫,匆匆説一説過場,這一工具性體現的就不夠了。

朗讀的量還不夠,朗讀的質還不夠深入。學生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善老人,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和準確,所以朗讀老教授的語言時放不開,朗讀語氣不夠。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是針對解決“國小高年級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個問題設計的,根據平時的教學,發現每次讓學生準備學具上課,經常遇到沒準備或準備不當的情況,這樣嚴重影響上課質量。因此,課前充分準備好教具、學具材料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如果老師能夠統一提供適當的學具,將大大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積極性。再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的步驟,使教具、學具直觀手段發揮應有的作用。根據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我決定從探索“四度”數學課堂入手。所謂的“四度”數學課堂,即國小數學課堂要具有“寬度”、“高度”、“深度”和“温度”。

一、教學過程有意義創設與設計,讓數學課堂有“寬度”。(知識技能)

本課從包裝1盒磁帶,複習舊知;到包裝2盒、3盒、4盒相同的磁帶探究新知,從而逐漸完善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不僅要考慮重合最大的面,還要考慮重合最多的面才能減少最多的面積,也可以觀察拼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只有使長、寬、高最接近,這樣表面積最小,才最節約包裝紙)。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淺層次,而是不斷迎接着新的挑戰。他們被數學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知識技能、過程方法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數學思想有意識挖掘與滲透,讓數學課堂有“高度”。(數學思想)

在解決包裝兩盒磁帶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擺放、比較、交流,給予他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當學生體驗解決策略多樣化的同時,再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最優策略,通過探究最後得出:重合面積最大,包裝表面積就最小,從而最節約包裝紙。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數學的優化思想和滲透分類思想。在操作過程中,能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並指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伴以思維和語言的表達,對那些思維敏捷的學生,多鼓勵他們創新,能否採用多種方法去動手操作。

三、數學本質有機地建構與提升,讓數學課堂有“深度”。(數學思考)

在“拓展創新”環節,我設計了3個層次的練習。一是:包裝3盒磁帶,目的是讓學生不通過計算,運用剛才發現的規律,直接觀察、判斷得出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法。

為了不讓學生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節約包裝紙只需重疊最大的面。我又設計了第二個練習:包裝4盒磁帶及4盒伊利純牛奶盒。先讓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動手擺一擺確定節約方案,在引導學生對這一結論進行質疑:為什麼不是重合8個面的重合面積最大呢?從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老師只是引導組織與適時點撥,並在最後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更清晰的認識到:包裝多個相同長方體,要節約包裝紙,除了要考慮重合最大的面,也要考慮重合最多的面。再通過對4盒伊利純牛奶盒的包裝,讓學生研究發現,拼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表面積的大小。

最後,再靈活運用總結出的節約包裝紙的方法,判斷思考題:包裝4個特殊的長方體。

四、學習情感有效地激勵和喚醒,讓數學課堂有“温度”。(情感態度)

課始,我聯繫生活,創設“送學生六一禮物,讓學生欣賞精美的禮物”的教學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為什麼要學習包裝的熱情和探索最佳方法的慾望,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就在身邊。並通過包裝1盒磁帶,複習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為接下去的探索、創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與知識基礎。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激勵較弱,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2

《地圖上的發現》一課重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讀感悟。

本文重點是瞭解魏格納發現、考證、提出大陸漂移學説的過程,難點是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本節課,我通過自讀、質疑、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合作探討、觀察地圖等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品味魏格納的言行,體會魏格納的心情,感受魏格納的品質。

教學中,以“發現”為切入點,圍繞“吻合”、“奇想”、“中龍”進行教學,經歷魏格納“偶然發現”“艱難考證”的閲讀全過程。突破難點時,在課前,我就準備了地球儀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和了解。上課一開始,我通過大屏幕把世界地圖放大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接着,在引導學生交流讀書所得時,我讓學生從地球儀上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然後看看巴西大陸突出部分的形狀和幾內亞灣凹進的海岸線形狀,是不是如書上説的那樣驚人的吻合。這樣幾次觀察,學生對於如何推理魏格納提出的假説就自然解決了。這一課上下來,還極大地引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濃厚興趣。

另外,一節課的信息交流畢竟有限,應鼓勵學生課後上網或找一些相關文章讀一讀,可以是大陸漂移説和魏格納的文章,也可以是關於其他發明發現的文章,如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觀察壺蓋跳動發明了蒸汽機等等,以深化對人物的認識和對“觀察”“發現”的認識,達到擴展知識,提高閲讀能力,享受閲讀樂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結合本組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注意周圍事物的變化,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學會寫觀察日記,引導學生説説初秋時分,校園、田野、江南路旁的綠化帶等方方面面的變化,並把自己説的或聽到的寫下來。以深化對人物的認識和對“觀察”“發現”的認識,達到擴展知識,提高閲讀能力,享受閲讀樂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3

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直觀地把握三峽各景點的位置。同時也瞭解作者的遊蹤,在學生讀課文時,出示三峽的景觀,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把握三峽兩岸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時,具體品味描寫景物特點的語句,感受三峽山險水急的特點,解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突破,我極狀三峽山險水急的景物特點,但作者的情感寄託卻是隱匿在昭君出塞和劉備託孤的典故中,這些人物對推動當時的社會歷史起了重要作用,從而揭示出在歷史處於危難時期俊傑當敢逆流而動,推動歷史進步的文本內涵。

這節課的設計,讓學生不僅是和作者一起遊歷三峽,欣賞三峽的優美風景,更重要的是體會在遊歷山水中所包涵的人文精神,體會作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4

在講這篇課文的同時我讓學生從複習字詞開始,通過“多想”質疑,引入課文內容的教學。然後,通過多看圖片,讀句子,理解“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比較句子,理解書中的孩子多想去看看的迫切與渴望。最後讓學生欣賞書中的每一幅圖,在邊欣賞邊講解的過程中將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從而獲得與作者相似的情感體驗,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本文的重點是識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讀好詩中的長句子。

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讓學生反思朗讀課文,理解“彎彎、北京、天安門、多想”等詞語。較難的詞,如“遙遠”,可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告訴學生山裏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車到北京需要幾天時間,路途非常遠。我還讓學生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圖片,讓他們領悟“壯觀”的意思。

在朗讀時,第一、二句語速舒緩,體現“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間。“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這個句子較長,要指導學生把句子讀通順。“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朗讀時語氣要強烈,突出“多想”,表達出“我”嚮往北京的強烈願望。通過指導朗讀,激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也激發出孩子們和他們心願一樣想去看看北京。無聲勝有聲,我想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裏生根發芽了。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5

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這樣的薄弱校由弱變強的必由之路。因為,第一,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方案實施的主渠道是課堂,必須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確保教學質量,必須通過改革傳統教學中的陳舊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新課程的目的;第二,課堂教學改革是減時增效的根本選擇,規範辦學行為以後,課時有限,每週五天共35節課,其餘均為自主學習時間,課堂上不但要完成較以往的課堂更多的任務,還要指導引領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第三,課堂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必經之路,要生存、要立足、要發展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而質量的基本元素就是課堂。以下為我校在建設高效課堂中的做法、成果、問題和思考。

一、課改的路程

(一)、基礎工作

真正實施新課程方案,就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課堂教學改革成為我校重點之重點、中心之中心、關鍵之關鍵。

為突出這一具有決定性的工作我們做了六項基礎性工作。

第一,轉變教師觀念。我校自課改開始一直注重開展以新課程理念為主的學習討論活動,通過教研活動和組織教師學習、在操作中不斷反思等方式組織和督促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促使教師逐步理解、把握新課程許多鮮明特點,如新課程的基礎性(為所有學生提供學習提高平台),選擇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應用性(與生產生活實際結合),探索性(重結論更重過程),豐富性(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發展性(評價多元發展);同時促使教師逐步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質量觀。教師思想認識有所提高,教師教育觀念明顯轉變,這為新課程方案在我校實施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建設教師隊伍。除安排教師在校學習、教研和適當外出學習以外,每學年各年級組組織一至兩次教師課堂教學比賽,每學年推出課堂改革先進教師典型。有效的培養了教師,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了師資保障。

第三、擬定了學校《新課程實施方案》,各教研組課改實施方案等,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時空保障。

第五、辦學條件逐步完善。進行校舍改造,實施網絡化教學,對學校圖書室進行改造和補充,硬化和綠化了校園。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校舍設施保障。

第六、創設德育機制。在保證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時,創設全員育人機制,將繁重的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整為零,有力推動了德育工作的開展,使德育先行落到了實處,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思想環境和動力支持。

(二)、初步探索

為了突破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結合我教師觀念陳舊、教學設施短缺等實際,於改革初在教師中開展了鏈索式教研活動,其目的是通過教學研究和探索突破課堂,其方式是以學科組為單位每週組織一次研究課,其過程包含七個環節,即理論學習――個人備課――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學情調查――教學反思,其教學反思下週在學科組進行學習共享。在此支持下,以研究課堂為主的教研活動開展的非常熱烈,拉動了常規教學落實和教師隊伍建設。

(三)、廣泛學習

在摸索中,儘管我們有一些發現,但我們仍然感覺我們的工作有很多的缺憾。我們就繼續學習,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如山東、山西、安徽等地的課堂是全新的、高效的,更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尤其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學習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通過學習,我們吸納了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鮮活的思想,衝破了多年來在課堂教學方面的陳舊觀念,迎來了課堂教學根本性變革的春天。

(四)、學案導學的引用

通過廣泛的學習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通過研究我們形成了自己的以學案導學為鮮明特徵的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即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該方案涵蓋了五方面改革。(1)、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先自主學習、教師據學情施教的模式;

(2)、教師工作方式的改革:改備課、上課、批作業為編制學案、查研學情、設計導引;

(3)、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改學生先聽講後做練習的方式為學生先自主學習,在與教師互動交流的方式;

(4)、改革教案作業要求方式:改教案編寫為學案編寫,改作業為課堂過關檢測;

(5)、改革課堂布局模式:改過去人人面向黑板的座次佈局為以六至八人為一組的小組同學圍坐佈局,實施有助於小組互助學習的課堂布局。

該方案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主要突出學生課前預習環節。

第一環節,學生小組展示或討論,利用課堂前五分鐘進行,由小組組長主持,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做到初步解決中低難度問題,並集中本組問題或難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深入一至兩個組參與討論,進一步瞭解學情。

第二環節,班級展示,利用課堂中間10分鐘進行學生展示、師生互動、教師點撥等教學活動,這一階段是課堂的主體部分,這部分包括三項任務,第一是學生展示,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和疑難問題,可以通過板書或口頭表達(如需板書須在課前寫在黑板上);第二是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並及時點評;第三是教師點撥,教師按照編制學案時對新教材、新課標的理解把握,依據經過課前學情抽查、課堂參與小組討論、課堂生生互動中三個層次的學情瞭解進行點評講解。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6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誕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她的一生為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

海倫?凱勒是舉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儘管命運之神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這位女子卻用勤奮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的名字已經成為堅韌不拔意志的象徵,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

安妮?莎利文老師半個世紀一直與海倫朝夕相伴,用愛心和智慧引導她走出無盡的黑暗和孤寂。海倫一生創造的奇蹟,都與這位年輕傑出的聾啞兒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倫在她的名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莎利文老師的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莎利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並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覆地拼寫“d-o-l-l”(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立刻對這種遊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師的動作,從此開始懂得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名字,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此後,海倫陸續學習並掌握了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聾盲卻能掌握五門語言,海倫的成功被稱為“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海倫的“啞”是因為喪失聽力而造成,聲帶並沒有受損。十歲那年,海倫開始學習説話,因聽不到別人和自己的聲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師發音時喉嚨、嘴脣的運動,然後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模仿和糾音。當首次像正常人那樣説出“天氣真熱”這句話時,驚喜之餘,她和莎利文老師都意識到,在她們頑強的毅力面前,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海倫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甚至成為她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除了嗜書如命,還喜歡騎馬、游泳、划船,酷愛戲劇表演藝術,靠着不屈不撓的意志,海倫學會了脣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温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説,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讀書不但使海倫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靈。

馬克?吐温稱她和拿破崙是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之一。

她為了改善美國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現名為海倫?凱勒國際組織)廣籌善款,她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獲得了無數榮譽。

她給世界以愛心,世界回報她崇高的榮譽。1919年,海倫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受此殊榮的婦女。

她留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本書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詳細記述,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應該説在我小的時候,海倫凱勒曾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她是我們那個時代年輕人所追的“星”之一。所以我在準備這課書時自然就把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放在了第一位。

課前我將海倫凱勒的資料印發給了學生,並且提了幾個問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了解海倫凱勒,讓海倫凱勒打動學生,從而為課堂做好鋪墊。

課前為了讓學生讀好書,我將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書。

課上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

莎莉文是怎樣教育“我”認識事物的?試舉例説明。

幼年的海倫得病致殘以後,愚昧而又乖戾,但後來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個“再塑生命”奇蹟的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是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文中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

課文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學生再讀全文,品評並積累文中優美而精警的語句。

在這些事件中,作者表現出來的老師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繫作者的生平經歷,説説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這四個問題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從事件到中心,從人物到情感,從情節到語言,層層深入,由淺入深, 便於學生的理解。

設計問題時要特別明確提問的目的是什麼,學生理解的難度在哪裏,因此不僅要追求問題的新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要注意問題的梯次性,讓學生像爬坡一樣一點點的不知不覺中走到終點,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壁壘。

這些我懂,慶幸的是這節課我做到了,學生自然就表現的比較活躍。

遺憾的是在處理情節時有些拖沓,課沒有完全講完。

口技的教學反思 篇17

本文是巴金的作品,“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馬村天河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籠罩着18設畝左右的河面,獨樹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枝藤交錯,猶如一座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樹上棲息着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由此而美名傳揚。

這麼美的文章,“讀”就是破文的途徑,巴金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學時,我注重了激發學生主動探穵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説自己所知,訴自己所悟。第一節課,我沒有運用其他教學手段,直接領讀了三遍。學生讀書的興致很高,學生通過讀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較為理想,簡單樸實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同形式的讀”使課堂成了真正的語文課堂 ——讀書的課堂。通過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活了,學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自然活了,學生在“讀”中獲得知識,這種知識是紮實的,因為本文本身就用語平實,讀來優美動人,從學生作業上看,還是不錯的。

在教學中,本人也着重在閲讀、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筆。

一 走進文本背景與主題。“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居住的極樂世界,常用來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樹。我國南方的大榕樹適合於鳥兒生活,稱得上是鳥兒的“樂園”。本文記敍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景色。吸引激發孩子們將目光投向鳥的天堂,一起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動地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早晨羣鳥活動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朗吉弩斯説:“美的文詞就是思想的光輝。”帶着這種思想去感悟心語。如“一棵榕樹一片林,鳥在林中當主人。”“走進鳥的天堂,那美麗迷人的南國風光撲面而來,滿眼蓬勃的綠意,生機無限;滿樹歡樂的鳥兒,縱情歌唱。”這樹與鳥,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令人怦然心動。願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將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二 提煉寫法,閲讀妙筆

本文抓住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點面結合的描寫是寫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運用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寫羣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和三個“有的”對羣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這就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那麼,怎樣才能在寫景時做到點面結合呢?如:寫柳樹,首先對柳樹在四季的變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覺。春天的柳樹“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的柳樹“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可以説,是對柳樹總體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寫,這樣的例子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美麗的校園”“秋天的田野”“家鄉的小河……”

要能掌握這點,那就必須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對景物的總體進行描寫,然後抓住代表性的景物進行細緻刻畫。這樣,筆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體感,又有細膩、生動。如:描寫秋天的果園,首先要將果園在秋季裏碩果累累,香氣四溢,色彩濃郁的景色加以概括描繪,給人一種整體感受,然後抓住重點進行細緻描寫,這樣就做到了點與面的有機結合。

二 在語言中讀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在讀的時候都應該不放一難,鼓勵學生在閲讀文章時,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國小生常常又抓不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學生閲讀能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寫在紙上,而是包含在具體的語言文字當中。比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一句不僅僅是在寫葉子的翠綠,明亮,更藴含着對綠葉偉大生命力的讚美之情。再如“朋友説這裏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在讀該句時,不但要讀出農民對鳥的保護,還要體會到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讚美,因此,在讀文章時,一定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綜合學習與反饋

鼓勵學生積累有關寫鳥的詩句。(略)

上完本課還是有收穫的,同時我也反思了,用魏先生的話來講:一個老師,要緊的不是忙着用某種教法去否定另一種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於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造自己課堂教學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