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精選13篇)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1

教學中我教態親切,語言柔美。我認為課件設計得很美,板書設計簡練直觀,多而不濫,運用得十分有效,直觀形象。我能用較好的信息素養,增強了低年級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整堂課上的很順,環節清楚,過渡自然,給聽課的老師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整節課上得有趣。學生的識字,朗讀都很不錯,可見平時對學生的雙基訓練紮實。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精選13篇)

但在讓學生上台表演金黃的落葉邀請小夥伴品嚐水果這一環節對課堂教學中收不到太大實效,可省去。將剩餘時間放在最後春天這一自然段的朗讀和説話上。整堂課將更完美。還可多用一些美麗的圖片來指導低年級學生説話。課堂上學生出現問一些本課教學設計以外的問題是一種很好的現象,是要予以保護我可運用教學機智將學生的問題引回到課文中來,為課堂教學增色。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2

由於全文這四段結構基本相同,我設計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二、三自然段,通過檢查朗讀來檢查自學的效果。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以自己操作課件,欣賞四季圖。最後一段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給春天畫太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春天的類。

以讀帶説,深思善感 。一年級的學生,語言正處在發展階段,掌握的語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意思。更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先引導學生讀出課文中的語句,在反覆熟讀的基礎上,再教給他們按照問題的形式用文中語句引導回答。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表達得確切,説得流利、暢通,幫助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又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説的訓練,做到朗讀與思考有機結合,讀説相得益彰。我向學生提出:

“你有什麼疑問要問小哥哥嗎?”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讓學生通過思考再回答:1、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2、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紅紅的太陽送給冬天?3、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4、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彩色的太陽送給春天?發問促讀,問讀結合,讀中有思,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思考,讀而後答,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有利於學生的讀説訓練,以讀帶説。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3

學生對於太陽並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着“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表達的能力。

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於是,在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我就設計不同要求、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我先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後,讓學生説説“到了秋天,小畫家為什麼把太陽畫成了金黃色?然後用課件演示了“秋日果園碩果累累,落葉飄飄”的景象。在邀請説話的情境中指導朗讀,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了“金黃的太陽”給人的喜悦、歡樂。又如在教學冬天“紅紅的太陽”時,我在充分讓學生感受冬天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情景後,藉助課件的演示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

七八歲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讓他們在想象中創造,在想象中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並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為什麼要這麼畫?接着播放音樂“種太陽”。學生邊聽邊畫太陽,最後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此時,配樂畫面,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插上了翅膀,學生們的眼亮了,語言也閃光了。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4

《小露珠》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一篇優美的童話。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讚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本文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有利於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本文語言精當優美,生動形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範例,要通過學習使學生不僅感受小露珠的可愛,更要感悟作者是怎樣用語言來表現小露珠的可愛的,因此我根據教材的特色,立足教材,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

通過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與小露珠打招呼,輔助以聲情並茂的圖片,提煉出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蝴蝶的“落”,隨之引導學生能否用別的詞替換其中的動詞。因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很清楚以上動物的生活習性,學生立即回答出不能替換的理由,進而也就明白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並指導學生在以後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2.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展開想象、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在教學第2——5自然段時,最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除了文中這三種小動物,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小動物喜歡小露珠,願意跟小露珠打招呼?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跟小露珠打招呼,表達對小露珠的讚美。

3.抓住關鍵詞句,品讀課文。

課文的第六自然段寫小露珠美化、滋潤了植物。教學時,抓住“格外精神”這個詞以及相應的中心句子,讓學生由句子感悟到植物為什麼喜歡小露珠。還有抓住“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的珠寶”等詞句進行對比練習,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

4、利用文本資源,有效進行課堂整合。

課文第7自然段講了小露珠的消失,而第1自然段寫了小露珠的形成。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小露珠的形成與消失,我大膽創新,抓住一個問題,還有哪些句子寫了植物喜歡小露珠呢?從第6自然段直插第7自然段,並把兩個自然段進行了整合,合二為一併適當插入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由於時間有限,我準備的也不是特別充分。所以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課後,我仔細地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各位評課教師也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讓我獲益匪淺。例如,在教學2—5自然段中,指導學生朗讀很不到位,學生氣氛比較沉悶,沒有給足學生朗讀的空間。在學生回答錯了以後,沒有進行鍼對性的指導。第6自然段在設計時總感覺有些欠缺,但總找不出原因。經各位教師一評,我恍然頓悟。原來自己在設計時找出了重點句子,但是沒有利用多媒體出示出來,再加上自己由於緊張,忘記了總結本自然段的內容,所以使人感覺到很散亂,沒有中心。

總之,本節課我以讀書訓練為經,以語言訓練為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饒有興趣地説、演、評、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5

語文教學主要藉助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的貫通,把教學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指導讀的方式多樣,富有變化。

如學生談到第8自然段,老師問“這一段哪一個字揪着你的心?”引導學生抓住“毒”字,聯繫下文在書上畫出毒打的詞語?

接着教師出示句子“昨天晚上我捱了一頓打,因為我給他們的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不知不覺睡着了。老闆揪着我的頭髮,把我拖到院子裏,拿皮帶揍了我一頓。”

“孩子們怎樣的打是毒打?”引導學生抓住“揪”、“拖”、“戳”等詞進行解讀的同時展開想象。當學生説到老闆娘拿魚嘴直戳凡卡的臉,師再次點撥:同學們,摸摸自己的臉,説説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在學習最後一段時,當學生逐漸明確凡卡的信不會寄到爺爺手中,而爺爺即使收到也不會來接他時,我引導學生輕讀——“我們怎麼忍心驚擾她的美夢,讓我們輕一點,讓可憐的孩子的夢做得更長一些吧!”學生在輕輕地讀,悲傷卻是沉甸甸的。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6

在課文中,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來到老奶奶家門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裏,我心裏頓時感到一陣輕鬆。小男孩一直等在老奶奶家門口直到天黑這一舉動讓學生很感動,因為他一直覺得很不自在,所以才想快點改正自己犯的過錯,當小男孩投進信封改正過錯的那一刻,內心頓時感到一陣輕鬆,通過讓學生品讀重點詞語“一直”、“頓時”、“一陣輕鬆”體會小男孩從不自在轉為一陣輕鬆的心情變化。

我決定把送報紙的錢攢起來,給她修理窗户。三個星期過去了,我已經攢了7美元。這些錢足夠用來修理窗户了。這句話主要是讓學生感悟小男孩攢錢的不容易,他為了攢錢,犧牲了很多他自己很想要的東西。通過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事情進行聯想,引導説小男孩攢錢的不容易,同時學生內心備受小男孩攢錢不容易的感動,這一系列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説話,還為之後的品讀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調,所以學生讀的很動情。

這節課感悟小男孩的品質為主,感悟老奶奶的品質為輔。從六七兩段話老奶奶為了小男孩做的兩件事,一件就是微笑地接過報紙給小男孩吃餅乾,另一件就是把錢還給小男孩的同時,寫了一張“我為你驕傲”的便條給小男孩。從這兩句話讓學生感悟老奶奶是一個慈愛和寬容的人。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7

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誠於衷而行於外”,以精神飽滿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恰當地組織教學。教師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對一個個問題導語,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1、力求在“讀”中凸顯語文味十足的有效教學課堂——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説: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如本節課中,讓學生自由朗讀、全班齊讀、男女生分讀、師生對讀……“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在幫助學生理解中心句時,運用“剝筍法”,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細細品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如讓學生規範地書寫生字,對重點句子的勾畫批註,這些都力求彰顯語文味。

2、入情入境,營造氛圍。

(1)選擇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流暢導入。

(2)理解幸福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朗讀文字,欣賞生活中的幸福:由文本中的鐵路工人養護鐵路到奧運冠軍的辛苦付出、終有回報,由淺入深。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8

語文課程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廣的影響,教育內容的價值取向,將會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學生明白自身的社會價值,逐步懂得,並學會為社會服務和奉獻。

課文《我選我》正是通過描寫王寧自告奮勇選自己做勞動委員,為大家服務的經過,通過樸實、形象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王寧小朋友美好的內心世界。為了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感受王寧的美好心靈。教學活動,不但要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還要保證學生自主活動內容設計的科學合理,以儘可能使學生能學會思考問題,理解教材、掌握方法、善於學習。而使學生善於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

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注重教師的“導”的過程和方法。在課文導入時,指導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理解課題“我選我”的意思,併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的理解的句式。“重點引讀”中的三個練習板塊,教師的“導”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目標,注重為學生的理解、感悟、積累搭好“腳手架”,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閲讀的興趣,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

練習設計中的幾種句式訓練,重在指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句子的理解,符合學生的表達習慣。在“導”的過程中,巧妙地啟發學生學會通過聯繫上下文,通過想象,捕捉語言信息,體會句子中隱含着的“潛台詞”,學會正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學習語言中創新。

《我選我》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一課。課文中的主人公王寧,有愛心,在勞動委員的選舉中充滿自信地“毛遂自薦”,他的信心和愛心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肯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我選我教學反思範文,望大家喜歡。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9

《贈汪倫》一課的教學,我力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導學生“用心”讀書,將自己的情感思維方式,內心體驗帶入學習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人生,釋放自己的靈性和悟性。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古詩離現在年代久遠,對於現代的國小生來説,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藴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絡這個特點去查閲了有關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在課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汪倫和他是什麼關係嗎?然後,老師説老師從網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接着講述“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的古詩,學生聽得興趣盎然。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

本節課把教學的基本順序由講授式教學的“先講後學”變成了“先學後講”。通過自學、交流,學生個體和集體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鍊。如:要求學生藉助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詩的內容。經過自學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和表現力,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對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紮紮實實,層層推進

“自主探究—自讀感悟—悟情昇華。”體現了以理解為基礎,以讀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讀能力提高的理念。讀的訓練層次清楚,形式各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昇華體驗,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標。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疑乃思之源”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便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主體地位悄然增強。由“忽聞”而引發的問題:李白與汪倫感情如此深厚,李白要走了,汪倫為什麼沒去送行呢?這個高質量的問題如巨石入江一下子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漣漪,老師的拋磚引玉打破了課堂的沉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才有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妙語連珠。

本節課也有很多遺憾,如:學生感情朗讀時,如多給大家參與評價的機會,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理解會更深刻。另外還應更多地關注學困生,學生的整體感悟、表達等能力會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堅持把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講的機會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評價的自由還給學生,儘可能讓學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10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樹枝繁葉茂,眾鳥歡樂歌唱.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表達感情細膩.這篇文章文質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帶起整篇課文的學習。首先,在課文的整體感知階段,要求帶着問題默讀課文:作者和他朋友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次看到什麼不同的景象?為什麼?學生通過默讀,通過思考,通過討論和交流,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以上的問題。當以上的問題解決後,文章的結構和脈絡基本上就已經清晰了。另外,在整體感知過程中,我還穿插對意義段的教學,由於學生是通過自主思考和討論得出以上問題的答案,所以,在嘗試提問學生關於分意義段的問題的時候,學生都能夠正確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課文重點和難點的過程中,我也採取了提出主要問題,層層深入的方法。根據課後練習,提出問題:我有一些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如,課文裏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先讓同學們討論“鳥的天堂”和鳥的天堂的區別,再引出“鳥的天堂”(大榕樹)之所以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從課文裏面找出能體現大榕樹的特徵的相關語句,並通過感情朗讀、講解等方式,發現和感悟大榕樹的特點;另外,在“鳥的天堂”裏生活的小鳥有什麼特點呢?我也通過讓學生自主發現,自由發表意見,自由説出理由來想象鳥兒在“鳥的天堂”裏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最後,讓學生説感想,説説他們對“鳥的天堂”的感想,提出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去“鳥的天堂”旅行,你會怎麼做?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回答,再次感受“鳥的天堂”的美。

總的説來,這篇課文的教學上,我能夠嘗試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因為自己發現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內化的,而從課後提問和課後習題的反饋情況來看,這種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學生真正學到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不是被硬塞進去的。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11

一是用比較法。課文首先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作比較,使我們形象地瞭解到,鯨比象還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實的數字來説明鯨的體重,以此來説明鯨“大”。然後,又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再次列舉具體數字,具體生動地説明鯨的確很大。在教學時,為了體現這樣的寫法的妙處,我讓學生進行課文原句和不使用這樣的説明方法的句子的比較,從而體會這樣的説明方法使讀着更加容易理解,生動地感受到作者要描寫的事物。

二是用畫圖法。作者在介紹鯨的呼吸時,用“花園裏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這種打比方的方法,使説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於讀者理解。為了讓學生感悟,請他們畫出鯨呼吸的樣子,然後加以辨別是須鯨還是齒鯨,還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描述,也體會到這樣説明方法的好處。

三是想象法。作者在課文中多出運用了列數字這種説明方法,通過這樣的數字,可以讓學生很形象、明確地知道了鯨的大小。我就讓他們想象:大象見到了鯨會説些什麼?有學生説:我以為象很大了,可是與鯨相比,卻天差地別。

但是,在教學説明文中,我還是沒有將説明方法有效地讓學生加以運用,而這也是單元目標中提出的。同時,在自主感悟時,學生的自我感悟也不是很到位,有些孩子的惰性很大,依賴別人將學習成果告訴自己,也沒有新的發現,或者新的體會。

在“鯨的自述”中,由於時間的緊促,展開的也不是很到位。因為學生課外資料查找的不夠,老師也沒有準備太多的課外關於鯨的知識來補充,顯得自述很侷限,不能透過課文,結合課外。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12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駱駝聽了小紅馬説它長得難看之後很感委屈,在媽媽的教育之下,通過自己沙漠旅行的親身體會,終於明白了自己並不難看,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緣由,揭示了判斷事物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辨證對待的道理。

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教學時我運用圖示導讀,並且通過演一演來加深印象,讓學生感受到小駱駝由委屈到自豪的情感變化。

這篇課文很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因為絕大部分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過委屈、自卑,怎樣去克服,怎樣對待別人的嘲笑,這篇童話則起到一個很好的啟發作用。所以,上本課時,我沒有就事論事,而是憑藉課文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豐富、充實課文內容,深化、昇華課文的主題。學完故事後,我就結合課後練習,啟發學生想象:“沙漠旅行後,小駱駝又遇到小紅馬了,他會怎麼説,怎麼做?小紅馬呢?”在討論中,讓學生品悟故事所藴含的道理,並能改變原來不正確的看待問題的方法。

最後,我還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談談自己以前因什麼原因自卑過,什麼時候又因什麼事讓自己“自豪”?也可以談談自己以前對什麼人、事嘲笑過?學了課文後又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這樣層層深入,逐步讓學生認識到必須辨證地看待事物,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如果像小紅馬那樣,只看表象,不究實際,那就大錯特錯了。同時也讓學生都能建立自信,抬起頭來面對一切,只有讓自己感到自豪才對。

語文課《四個太陽》反思 篇13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教後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學下課説:

“這樣上課真有趣!”

二、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

“曹衝是用什麼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 ”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説,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於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