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住證積分細則:積分120可在上海大學聯考

上海居住證積分細則,規定積分120的,孩子可以在上海蔘加大學聯考,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上海居住證積分細則:積分120可在上海大學聯考

上海居住證積分細則:積分120可在上海大學聯考

上海市公佈了在上海蔘加異地大學聯考的新政策,規定如果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並且累計積分滿120分,子女就就可以在上海蔘加大學聯考。據悉,實行居住證積分制,上海在全國算是第一家。新政策取消了此前人才居住證和一般居住證的差別,統一實行居住證積分制,並根據不同的積分,為持證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務。“新版居住證在功能上,與上海户籍相差無幾”上海市人社部門接受採訪時表示。其中,就包括其子女可在上海蔘加中大學聯考等。

上海異地大學聯考故事

兩位父親結伴 為了加分去讀研

20xx年7月1日,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讓樑蕭們看到了希望。

根據這一制度,申請者在年齡、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工作及繳納社會保險年限等基礎指標中得到相應的分數,如果取得120分的標準值,就可以獲得上海市居住證,而新版居住證在功能上,與上海户籍相差無幾,包括其子女可在上海蔘加中大學聯考等。

在政策出台的第二天,高廣坤和樑蕭就去了上海市人社局,認真閲讀了居住證積分細則。

細則顯示,教育分值的最低門檻是大專(高職)學歷,計50分,本科學歷計60分;年齡介於56—60週歲者積5分,每減少一歲加2分,最多不超過30分;在上海工作且按時繳納社保,每年可加3分……

由於入滬前期,兩人工作不太穩定,社保繳納時間不長,再加上兩人年紀“拖後腿”。詳細看完細則,兩人達成了一致共識,既然年齡上已經拼不過年輕人,那就只能從學歷入手了。“研究生學歷可以加到100分呢。”

20xx年9年,在離開校園近十年之後,兩人結伴報名了上海一家高校的在職研究生。現在每天工作,定期到學校聽課,參加考試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年屆四十再回爐,我們倆又當了回老學生。”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樑蕭表示。“上海的壓力很多,再去讀書,壓力變成了雙倍。”高廣坤説,不過真能拿到“通行證”,讓兒子能在上海本地參加大學聯考,“我一點都不後悔。”

上海關於異地大學聯考新規

積分管理突出能力和貢獻

“在上海居住證積分制下,‘異地大學聯考’得到了制度層面的突破,是這項政策最大的看點。”24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人士表示。

根據此前上海實施的居住證制度,按照申請人的不同分為居住證A、B、C證,A證為國內人才引進類居住證,審核實行按照要素計分制,B證是針對留學人員實行的人才引進類居住證,C證則是一般居住證,針對普通外來從業人員。

這種制度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特殊才能的國內外人員,在上海工作或創業,可以申請上海市人才引進的居住證。持有該證的人員,且居住證有效期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可以申請子女在本市就讀,子女取得上海高中畢業文憑的,可以參加上海統一大學聯考,報考上海部委屬高校、在外地有招生計劃的市屬高校或者民辦高校。更多普通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被擋在了這項本地居民才能享受的福利之外。

“新版的居住證管理辦法中規定,達到120分標準分值的持證者,其同住子女可以按上海有關規定在上海蔘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試;而其配偶和同住子女也可以參加上海社會保險,享受相關待遇。”上述人社部門人士説。

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翁華建此前也指出,與過去引進人才居住管理辦法相比,居住證積分制突破了本科學歷、職稱等條件門檻,引入積分管理,突出了能力和貢獻的導向,為平凡崗位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了一個融入渠道。

上海居住證新政解讀

“居轉户”之前 繳社保需滿7年

上海的居住證積分制度,某種程度來説,門檻並不算太高。

臧一佳要變成上海人似乎很容易。32歲,四川大學碩士,高級工程師,曾在廣州工作兩年並落户。説起上海市居住證,如今已在滬工作4年的臧一佳淡定地説:“光年齡、教育、職稱這三項加起來就有270分了。”

即便如此,要變成真正的上海人,臧一佳還是要過一道坎。這個也是最難的一關——居轉户。

申請轉辦上海市常住户口居住證轉為户口之前,還要滿足兩個條件。上海居住證滿7年,繳納社保滿7年。這意味着,臧一佳至少在三個方面還不能享受與上海市民完全相同的待遇:一、父母不能投靠;二、不能享受本市低保;三、不能申請購買共有產權房。

截至20xx年年底,在上海的990.01萬外來常住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持有居住證,又有多少人的積分達到120分?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並未給出數據。根據媒體報道,20xx年,上海市實施居住證制度的第7年,辦理人才類居住證的人數總計不過27萬。

專家觀點

建議工作年限加入考核

應設定多元化積分指標

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向東曾參與制定《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他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是希望藉此政策,提高本市的人口素質和文明程度,“其實就是鼓勵外來務工者通過上進、踏實、努力的工作,享受與户籍人口同樣的社會福利”。

他認為,從上海今後發展來看,外來人口導入仍將是一個趨勢。“在城鎮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逐步放鬆、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大勢所趨,但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居住證積分制作為一個過渡性的措施,如何達到人口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確實也是考量管理者的智慧。”在高向東看來,在居住證的積分設置標準上,要更有操作性。針對不同特點、不同類型的人口,設定多元化指標推行積分標準,避免一刀切。對人才的評價,可以分行業、產業制定入户計分指標。

“與傳統的户籍體系相比,居住證積分中的貢獻導向思路是正確的。城市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學歷的人才、投資者,還需要創新型人才,需要平凡的勞動者。”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任遠接受採訪時建議,未來,上海要進一步完善積分制。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結構不是單一的,既要注重學歷、職稱,也要重視工作年限,科學設定積分年限。

特別説明:由於各省份大學聯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大學聯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佈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