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人員管理制度(精選3篇)

資質人員管理制度 篇1

為確保選擇合適的分包單位,保證分包單位施工人員具備完成分包工程的能力,並能夠對分包單位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工程質量,特制定本制度。凡公司採用分包方式管理的工程分包單位及業主指定的分包單位均適用於本制度。

資質人員管理制度(精選3篇)

第一節分包單位管理

第一條對工程分包單位資質驗證:

1、審核分包單位營業執照中的施工承包範圍、註冊資金、執照的有效期限。

2、審核企業性質。

3、審核經營手冊,查閲其承擔過的施工項目、施工面積或承擔過的工程量。

4、審核資質等級證書、外省市施工隊伍進滬許可證及有效期限、施工人員核定數量。

5、審核安全資質證書,對以往有無重大傷亡事故作必要調查。

第二條對勞務分包單位核驗:

1、審核勞務分包單位的務工人員持證狀況(身份證、暫住證、健康證、資格證)。

2、審核證件有效性,是否符合當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對勞務人員的持證要求。

第三條分包合同簽訂要求:

1、必須嚴格執行先簽合同,後組織進場施工的原則。

2、審核分包方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驗證分包方的工具、設施、設備的安全、完好。

3、簽訂分包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有關附件:“安全生產協議書”、“外勞力施工隊伍治安、消防管理協議書”、“文明施工協議書”等。

4、合同應明確總包與分包的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分包單位應對總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必須服從總包單位安全管理。

第四條分包隊伍進場:

l、主管部門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向分包單位負責人及有關人員進行施工安全總交底。

2、以分包合同為依據,交底內容包括施工技術文件、安全體系文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3、交底應以書面形式,一式兩份,雙方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簽字並保留交底記錄。

4、合同規定施工過程中應由總包向分包提供的機械設備、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雙方必須辦理書面移交手續,簽字生效。

第五條分包隊伍施工過程安全控制:

1、分包隊伍施工人數超過50人以上,應由分包單位指派專職安全人員,協助總包方對施工全過程執行監控。

2、分包隊伍進入施工現場後,必須遵守總包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和接受總包的監督管理。

3、分包隊伍自帶各類機電設備,必須向總包提供有效的驗收合格證明。

分包隊伍各施工班組必須實行班前、班後安全會議和周安全總結會議,並設立台帳記錄。

第六條建立分包方評價檔案:

1、主管部門對分包

方施工過程進行控制管理,做好日常管理考核資料的積累,為以後對分包方的業績評定提供證明材料。

2、公司有關部門對分包方安全管理狀況和能力進行項目竣工後或年度安全業績評定。

3、分包方如對安全管理鬆懈,整改措施不到位,事故頻發,總包方將給予處罰,或作清退處理。

第二節分包單位人員資格管理

第一條分包單位人員資格要求:

1、分包單位必須執行各級安全教育培訓以及持證上崗制度。

1.1分包單位項目經理、安全員須接受建設主管部門的安全培訓、複訓,考試合格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後,辦理分包單位安全資格審查認可證後方可組織施工。

1.2分包單位的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檢員、機管員、材料員等管理人員須接受安全技術培訓、參加總包方組織的安全年審考核。

1.3分包單位工人入場一律接受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並取得“安全生產考核證”後方準進入現場施工,如果分包單位的人員需要變動,必須提出計劃報告總包方,按規定進行教育、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1.4分包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的配置必須滿足施工需要,並持有有效證件(原籍地、市級勞動部門頒發)和當地勞動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臨時操作證,持證上崗。

1.5分包單位工人變換施工現場或工種時,要進行轉場和轉換工種教育。

第二條現場文明施工及其人員行為的管理:

1、分包單位必須遵守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項管理規定,在設施投入、現場佈置、人員管理等方面要符合總包方的`要求,按總包方的規定執行,在施工過程中,對其全體員工的服飾、安全帽等進行統一管理。

2、分包單位應採取一切合理的措施,防止其勞務人員發生任何違法或妨礙治安的行為,保持安定局面並且保護工程周圍人員和財產不受上述行為的危害,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和費用均由分包方自己負責。

3、分包單位應按照總包方要求建立全工地有關文明安全施工、消防保衞、環保衞生、料具管理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同時必須按照要求,採取有效的防擾民、防噪聲、防空氣污染、防道路遺灑和垃圾清運等措施。

4、分包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保安制度、門衞管理制度,工人和管理人員要舉止文明、行為規範、遵章守紀、對人有禮貌,切忌上班喝酒、尋釁鬧事。

5、分包單位在施工現場應按照國家、地方政府及行業管理部門有關規定,配置相應數量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以及因工傷亡事故處理工作,分包單位應賦予安全管理人員相應的權利,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6、分包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保證其勞務人員的安全、衞生、健康,在整個合同期間,自始自終在工人所在的施工現場和住所,配有醫務人員、緊急搶救人員和設備,並且採取適當的措施以預防傳染病,並提供應有的福利以及衞生條件。

資質人員管理制度 篇2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公司對各個部門、各類人員至每個職工所規定的在他們各自職責範圍內,對安全生產工作應負責任的制度。

公司已根據各個部門、各類人員的不同職責範圍,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現已成為完整的制度體系。為使責任制的落實,做到時時處處的安全生產工作都有人切實負責,實現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1)本辦法依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範、標準制定。

(2)本辦法適用於公司各個部門、各類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的考核。

(3)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4)各部門、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必須落實到位,並實行一級對一級負責,實行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各部門、各類人員自簽訂之日起,安全生產責任開始生效。

(5)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實行分級考核的'辦法。即:公司經理負責對公司各部門、各類人員、工程項目經理考核;工程項目經理負責對項目部各個部門、各類人員、作業班組長考核;作業班組長負責對本班組工人進行考核。

(6)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採用日常考核與安全檢查同時進行,公司每季、分公司每月、工程項目每週、班組每天進行。考核結果實行逐級審查,逐級上報。

(7)每次考核結果作為公司評優、晉升、獎金評定、降級、處分等重要參考依據。考核共分三個等級、即: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對於部門考核,部門內每次考核全部人員稱職,該部門為稱職;部門內每次考核有30%人基本稱職,70%人稱職該部門為基本稱職;部門內每次考核有50%不稱職,該部門為不稱職。每次考核均應填寫考核統計表。

(8)獎罰

a.年度內每次考核都稱職的部門、個人都可以入圍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評比,職務晉升,獎金等級的評定。

b.第一次考核基本稱職的部門和個人,公司除對此進行批評教育外,並要求限期達到稱職。到期考核仍然不稱職的部門和個人進行罰款(部門領導罰款500元,部門內不稱職的每人罰款300元),並提出警告處分。

c.第三次考核仍然不稱職的部門領導,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撤職、調換崗位、降級使用、扣發全年獎金或加倍罰款。

(9)由於責任過失造成傷亡事故或重大經濟損失者,除追究其個人責任和經濟處罰外,直到追究刑事責任。

資質人員管理制度 篇3

一、辦會要求

加強會務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做好本單位各類會議的籌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會議服務質量,做到周到、嚴密、高效、得體。

二、辦會程序

(一)會前準備工作

1、擬訂方案。各分局辦公室應根據領導指示和有關文件要求擬訂會議方案報有關領導審批。會議方案應考慮:會議名稱、內容、時間、地點、日程、議程、參會人員範圍和人數、會議經費預算等。

2、會議通知。主辦單位起草會議通知報有關領導審定下發。對於時間緊迫、來不及下發通知的,可電話通知有關單位的綜合部門或直接通知參會人員,並講清楚會議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要求。

3、材料準備。由主辦單位或相關部門根據會議需要準備會議有關材料,包括領導講話參考材料、會議事項的相關材料等,根據參會人數印製分裝。必要時,主辦單位應將有關材料先行下發與會人員醖釀、準備意見或建議。

4、會場佈置。

(1)桌椅擺放。根據會議具體情況和領導要求,在沒有固定桌椅的會議場所擺放桌椅。如果有設主席台,需要了解在主席台就坐的領導人數並據此擺放,主席台下桌椅的擺放根據具體會議人數而定。不設主席台的座談會等會議形式,桌椅擺放成“口”字形,如果人數較多,可在領導席的兩面和對面增設2—3行桌椅。

(2)製作台卡。各單位可參照目前使用L形透明有機玻璃台卡製作台卡,根據具體會議要求,製作人名台卡或單位名稱台卡。製作時一般使用紅色打印紙雙面打印,切割成卡面大小插入台卡。以台卡內容居於卡面正中為美觀。

(3)座位安排。擺放台卡,做好主席台座次安排和與會人員座位安排。與會人員座位安排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的順序,按居中、先左後右進行排序。有固定桌椅的會議室的座位安排參照以上做法。

主辦單位需要事先了解應參會人員中實際能夠參會的人數,並據此合理安排好座位、擺放台卡,儘量避免開會時會場出現空席。

(4)重大會議經領導同意後,可擺放花木,佈置橫幅會標,橫幅一般為紅底白字。

(5)調試好會場的話筒、音響、錄音、投影等設備,如果有參會人員在會議期間需要使用筆記本電腦,還需佈置好電插座。

(6)事先搞好會場衞生,落實衞生清理工作。

(二)會中服務工作

1、做好攝影攝像工作。必要時聯繫辦公室落實專業人員進行此項工作。

2、做好會議記錄,必要時進行錄音。在有錄音設備的會議場所應使用錄音設備進行錄音,在沒有錄音設備的會議場所可使用錄音筆進行錄音。

3、落實服務人員,做好茶水供應工作。根據會議具體要求和參會人數,確定供應飲料或熱茶。在人數較多的情況下,一般供應飲料,並事先放置在每個座位上。如有供應熱茶,應每半小時加1次熱茶。

(三)會後整理工作

1、清理會場,主要包括撤下會標橫幅、收走台卡等用品、通知有關部門清掃場地等。

2、起草會議紀要、整理領導講話、編髮信息等,根據要求及時制發文件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