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精選13篇)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1

《金字塔原理》介紹了一種處理寫作中文筆不清問題的新方法。思考和寫作其實是一碼事,寫作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一旦掌握這個原理,你的寫作本事肯定能夠得到驚人的改善。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精選13篇)

這本書用清晰地脈絡,告訴人們寫作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它總結概況了寫作的要領,讓人們相對簡便的掌握寫作的基本技能。它把寫作的整個過程概況為四部分:思考的邏輯、寫作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利用歸納的方法,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是介紹邏輯學在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用。

書中經過生動的舉例,詳實的介紹了整個寫作過程是怎樣產生的,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為到達寫作的目的我們應當如何去做。

書中告訴我們,在寫作時,要先有結論,然後再把結論的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人們要想明白結論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書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數字七中所闡述的:人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這就意味着當大腦出現需處理項目增加到4—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納到不一樣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這個理論在現實中是十分實用的,告訴我們在發言或寫文章時,儘量將要點歸納成三條是最讓人容易記住的。

其次,書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結構,告訴我們如何經過對事項的表述,使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書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結構,最頂部就是文章想表達的思想,最底層的就是由句子組成的段落,每個段落只包含一個思想,幾個段落構成一個章節,若干個章節就構成一篇文章。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2

這是我參加的“桂花樹下讀書會”看的第二本書,叫《金字塔原理》。當看到第100頁時,有點看不下去了,跟桂花樹下發起人楊教師説有點看不太懂。楊教師回答:看這本書要結合實際操作,不要生看!

我就沒有再硬生生地看。之後,我無意間翻了下新買的書《“圖解思考”術》,發現這兩本書的性質很接近。於是先把圖解本看了,再來看《金字塔原理》就比較容易懂了。

其實,我打心裏十分十分地感激楊教師。因為我只是看了第二本書,但我已經得到了十分大的受益。看書最大的收益是能改變思考,的確第一本書給了我培訓的素材和內涵的修煉提升,那麼第二本是一種思維的改變。異常是在這個時候,剛轉職業培訓師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思維書,太及時及有用了。

我最大的思維改變,不是學了多麼好的邏輯思路,而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培訓時選精美的圖片、秀高大上的PPT這些形式上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展現給學員的資料。你能給學員帶來什麼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我定下心來學“3”的魔力,這點太管用了。以前,我做課件時一個主題下有N個論點,思維模糊,只明白要分享給學員我所明白的,一股腦兒全放一齊,像大雜燴。我以為這就是我的誠心實意了,因為給了全部。但實際上,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學員們對於這種大雜燴,很難吸收,很難理解。我只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傳到達位了,在自我的狀態裏。此刻,突然豁然開朗!課程的呈現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先擺好觀念,學員需求擺第一,他們能學會我的課程資料是關鍵。“3”是我的幸運數,我也是才明白的,也是學習了一本《數字密碼》才明白的。看來我從事這行,天天要用“3”,這“3”還真是我的幸運數字啊!原先,學員的思維是要好的引導。不論我如何能講,口才再好,也要用“3”字法。即要將表達的主題進行分解,不能分解成太多份,“3”份是最佳的,容易記住。

我以前異常羨慕那些説話有條理的,像事先背過一樣的。他們往往就是這樣表述的:接下來我跟大家講三點,第一點是……,第二點是……,第三點是……。

沒想到,我也能夠做到的。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能夠訓練而提升的。經過職場十幾年的歷練,我已經學會正確表達我的觀念和思路。此刻有了這個金字塔方法,我能更好地讓任何一個聽眾、學員、觀眾來理解我的話,從而得到真正的分享!

經過這個方法,我將手上的兩個正在開發的課件大綱,全部重新梳理了下。還真有一個主題下頭有7個論點的。此刻經過推理法、歸納法全部變成3個論點,找到原先7個論點的內在關係,往上歸納出3個論點。這樣的確要好記,因為我們備課,記大綱也要記憶的,也方便了我們。

金字塔原理,邏輯思路其實運用面是很廣泛的。我還把我的個人介紹做了下運用。這樣一下,變得十分職業化,我也十分滿意自我的介紹方式。

我是屬於理解本事比較慢的,可是隻要一旦被我理解運用了,一般是難以忘記的,並且能教會別人。我個人對圖片式的引導更能理解和消化。所以結合了《“圖解思考”術》後,我就理清了培訓框架,並且還學到了要增加的幾個原先沒有的資料或者説版塊。以前覺得不重要,或者沒有想過為了方便學員理解而去做引導的資料,今日覺得真是異常重要。加了這些引言,參加了學員的興趣,並且他們理解更方便,也是對他們一種時間付出的尊重。

看書這件事真是非做不可!因為我已經開始受益,期望下一個開始受益的人就是你!一齊加入看書隊伍吧!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3

我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很快看完了這本書,基本上使用的是馬未都介紹的速讀的方式。我忘記馬未都是在哪個電視節目上談過他讀書的方式——快速閲讀,只記得他説的具體方法,就是在閲讀書中每一段話的時候,只看開頭的一句與結尾的一句。這是因為往往每一段開頭的一句和結尾的一句話是對這段話內容的概括,這一點在西方作者的作品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用這種方法閲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發現使用的方法恰恰類似於書中提到的金字塔原理的特徵。這種閲讀是偷懶的,並非是使用了“金字塔原理”去閲讀,而是利用了作者“金字塔原理”的寫作方式。

書中一共提到了四件事: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與演示的邏輯。利用歸納的方法,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是介紹邏輯學在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用。邏輯學屬於哲學範疇,哲學是有關智慧的學問,而邏輯學則是對思維方式的研究和訓練,是到達“智慧”的途徑。

所以説,學好邏輯是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基礎。無論是中國MBA、GCT考試,還是外國的GRE、GMAT,邏輯題都佔據了相當的比重,看來對於這些高級的知識分子,邏輯思維的正確與熟練是必備的素質與能力

對於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不混亂的人,我們言語中一般會説這個人“腦子清楚”。但是腦子清楚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更需要“表達清楚”,這就是邏輯思維的應用,也就是這本《金字塔原理》所講述的內容。

無論是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或者解決問題的邏輯與與演示的邏輯,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們講述十分具體的操作,而是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大腦思維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又要歸納總結的`,有要演繹推理的,都是千百年來智者思維的主要方式,也是對我們一生都會大有益處的思維方式。因此這本書在長達幾十年的上市時間中一直沒有被市場所淘汰,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一直保持暢銷。

通過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快速閲讀方法,我們確實可以瞭解到了一本書所講述的大概內容。也就是説,我們看到了作者在寫作時,她的思維金字塔的上面幾層。但是,這是一本有關思維方法的好書,僅僅的泛讀是不能滿足我們學習金字塔原理的需要。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精讀,這樣也就會接觸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層。

可見,我們也可以用金字塔原理的相關內容,來闡述對這本書的閲讀,而並不僅僅是寫作、思考、解決問題與演示這些活動的範疇。可見這本《金字塔原理》對我們所要求的,也不僅僅是讀完了一本書而已,而是能將這種思維方式掌握,並運用到更多的思維領域與活動之中。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4

一口氣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記不得是怎樣隨手在微信讀書裏翻到的。剛讀幾行,就被吸引住了。我義無反顧的一路閲讀,微信讀書記錄,一共花了五小時十分種。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硬氣的、頗有見識的阿太。勤勞能幹、而帶點小倔強和小任性的可愛母親。愛交友,豁達卻又總受病痛困擾的父親。那些天才的,很有思想的阿小們。敢為人先卻不被世俗接納的陳美麗。活在理想幻象中不肯面對現實,最後被現實無情撕裂的大學同學。還有善於反思,細膩敏感的阿達。他們都讓我感動。

在《我的神明朋友中》,母親一次次地去神明處,帶着點小任性地討要預言、討要説法,真是把我樂壞了,同時一個堅韌而又可愛的母親形象,噴薄而出。《厚朴》讓我再次審視青春與現實的鏈接。《海是藏不住》,讓我反思孩子的教育問題。《阿小與阿小》、《天才文展》,讓我瞭解了少年們成長時的迷茫與追求。

全書大部分都是描寫阿達的家庭瑣事,至親友人,讀來卻全無瑣碎煩悶之感。反倒覺得,人物性格立體,節奏有張有馳,剖析深刻真誠。我想這與阿達強悍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跟隨着阿達的描述,與他一起深入、思考、剖析,深深地被觸動。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5

林語堂先生,是我最鍾愛的作家之一。讀他的散文,清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但卻不乏人生哲理。讀他的小説,《紅牡丹》、《京華煙雲》,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書如見其人。異常是《京華煙雲》,更被譽為近代版的《紅樓夢》。讀他的第一本讓外國人瞭解中國人的作品——《中國人》,對中國人性格的全面闡釋,兼收幷蓄,既不像辜鴻銘先生那樣全盤肯定,也非全盤否定,應當説是站在一個比較中立的立場,頗有見地。

其中,在讀過《京華煙雲》之後,久久不能平靜,仍沉浸於人物故事的曲折離奇之中。林語堂先生本人比較尊崇道教,書中的姚老先生也是一位宗崇道教之人。他最欣賞的人物是書中的姚家二小姐——姚木蘭。以往説過,養女當如木蘭。林語堂先生有三個女兒,無一人上過學校,可是之後每個人都成為才女,成就非凡。最可惜的是大女兒,嫁給一個外國人,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後,因性格不合而離婚。她兼具東西方兩種文化的薰陶,在處理自我個人問題的時候處於矛盾之中,既不能徹底放手,又沒辦法挽留。中年早逝。林語堂先生曾為大女兒寫過悼文,十分的悲痛。

身為一箇中國人,從小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成長,骨子裏烙的是中國印,即便之後理解了許多的西方文化影響,但在碰到棘手的問題時,仍不免會轉到傳統文化中來尋求答案。因為骨子裏烙的是中國印。許多中國人都是外儒內道的思想。工作中要求“入仕”,忙碌的時候渴望“出仕”,從道家思想中尋找一些“寧靜致遠”的東西。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刺蝟效應”,説的是兩隻刺蝟想要為對方取暖,可是彼此靠得越近,就越被對方身上的刺扎得鮮血淋淋。

通常人們會認為跟一個人吵架必須是跟他感情不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容易跟家人吵架,常跟情人吵架,會跟好朋友吵架。試想一下,原先常跟我們有爭執的人竟然都是跟我們最親密的人,而能夠跟我們發生爭執的人也對我們有必須的瞭解,所以有人常説“吵架”也是一種溝通,而願意跟你吵架的人,才是真正想了解你的人。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6

那日逛書店,沒有什麼合適的書。

突然看到這本,隱隱約約記得上學那會好像讀過。記的,書中一段情節,開始時乾旱,後來就開始下雨,一連下了很多年的雨,很多事物包括活着的人,死了的人都長了綠毛。其他的,真的一點記憶都沒有了。直到現在,都奇怪自己居然敢在那個年齡段看這本書。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界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看到了吧,七代人的故事,而且所用的名字基本一樣。很多人都要整理出來族譜,才能走出迷宮。

其實,還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至少讓我懂了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現實的魔幻和真實發生一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人鬼之間的對話、交往沒有任何隔閡,就像平常我們面對面隨便聊聊今天吃了嗎一樣簡單。

生活中,原來很多人都是孤獨的,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很孤獨。

而那種只關注自己而忽略別人的孤獨,有時候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你周圍的親人、朋友。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7

翻開了《列夫·托爾斯泰傳》,從而來體會了托爾斯泰的人生成長的艱辛歷程。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髮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脣,寬闊的耳朵,因為無法改變醜相,童年時倍感痛苦。他在一個叫卡讚的地方讀書,成績平庸,他是孤獨的。

在他家庭的回憶中,好幾個人為托爾斯泰採作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親王沃爾康斯基,葉卡捷娜二世時代專制的貴族代表;他的母親,瑪利亞公主,這温宛的醜婦人,生着美麗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輝,照耀着《戰爭與和平》。

雖然對於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親逝世時,他還未滿一歲),可是他至少還能堅持若干關於父親的回憶。這是一個和藹的詼諧的人,眼睛顯得憂鬱,在他的城邑中過着獨立不羈、毫無野心的生活;他父親死時托爾斯泰才九歲。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

然而不知不覺中,他為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誇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以至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喪失了無功利觀念的性質,變成了實用的性質與物質的了。他慢慢地也學會了放蕩自我。最終,有一樣東西救了他:那就是絕對的真誠、坦白和善良。

最終他以自我的努力而成了俄國作家,成為了“俄國的一面鏡子”。

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堅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以前也看過一些託翁的作品,如《安娜。卡列琳娜》、《復活》、《戰爭與和平》,也只是為作品的情節所吸引,可能是文學欣賞本事低下吧,真的沒有從托爾斯泰的作品中學到什麼,或是受到什麼感動。僅明白他是一個多產的作家,很是崇拜他。

然而,此刻經過亞。波撥夫金的介紹,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有了更多的瞭解。原先託翁出生與貴族之家,有着顯赫的家族背景。他從小就顯露出文學方面的天賦,生性善良,同情人,少年時期就與那個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受不了奢侈的生活,心中煩惱、鬱悶、總是想着什麼釋放,可是他卻怎樣也找不到出口。

為了找到生活的出口,尼古拉耶維奇做了許多努力,想要放棄伯爵身份和財產,去從軍,勇敢的為俄國的命運奉獻自我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可是最終軍隊的生活也讓他感到厭煩,絕望。在這種不停的奔波中,托爾斯泰看到了一點生命的光明嗎?他最終拿起了筆,開始寫《童年》,充滿對自然,自由的渴望,寫作中他感到歡樂,這是生命的釋放嗎?托爾斯泰用眼睛看一切,尤其是俄國農奴制度下的醜惡,他全用文字表達出來,其中透露着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真正讓我感動的是托爾斯泰不僅僅用文字來抨擊社會對農民的剝削,並且用實際行動去挽救農民的悲慘命運。他不停的在各處奔走,與許多人接觸——都是些道德高尚的人。他也同農民接觸,瞭解他們的生活,幫忙他們,想要讓他們脱離苦難的境地。他甚至為自我是個貴族而感到羞恥,他放棄所有的不動產,把小説稿費無償的捐獻給農民。他在生活上苛刻自我,不吃葷,他同農民一齊割草,梨地,這樣做時他從內心感到歡樂。也正是這樣做,他才與他的家庭,家人越來越疏遠。

越是看到托爾斯泰的晚年,我的內心越是如潮水般洶湧澎湃,託翁這時儼然成了一個革命家,雖然他反對革命,反對暴力。可是他的一言一行無不擁護着農民來反對政府,反對一切舊的制度和法律。他的文學從小説製作轉到評論文,小小的帶着諷刺的又充滿現實性的文章。讓農民雀躍,讓政府恐慌!

最終,托爾斯泰死了,在這個如牢籠般的社會,他得到解脱。最終的生命他徹底受到壓抑,所以他離家出走,卻是在禁錮中死去。死的時候,受到成千上萬的人的護送。

這就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不平凡的生命。永遠如一盞明亮俄國腐朽的制度。他的痛苦全系在苦難的農民身上。他説:“不應當為自我一個人生活。這是毀滅,僅有在你為別人而生活或培養自我能夠做到為別人而生活的時候,那才是生活。”這就是出生貴族家庭,卻拋棄貴族身份的一個偉大,高尚的人。

所以,從托爾斯泰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影響我們成功的決不是環境,或者遭遇,而是我們是否能堅持一顆堅強的心,一種不屈的信念。《托爾斯泰傳》便很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8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杯具”——這是巴金在讀完了小説《復活》之後的一聲感慨,而我覺得這恰是覺新生命的寫照。

整部小説以“五四”户外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過程。這個家庭擁有着華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門大家世代書香,其實在這層光鮮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爺為首的那些所謂的“衞道”“護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們不追隨時代的發展趨勢,固守舊制,壓制一切反抗,竭力維護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這一類的舊話。有這樣一個封建的大家庭,這對於期望新生活卻身為長孫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的覺新來説無疑是道枷鎖,將他的身體心靈牢牢禁錮着,在矛盾,掙扎,痛苦,懊悔中艱難過活。

書中這樣寫道:“‘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他的確有很大用處,就是這樣的‘主義’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衝突地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着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我並不覺得矛盾”,因此,他坦然地以便讀者新思想的《新青年》,一邊繼續地過舊式的生活。

覺新自我也曾説過:“我的生命就這樣完結了。我不反抗,正因我不願意反抗,我自我做一個犧牲者……我跟你們一樣都做過美妙的夢。但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期望沒有一個實現過,我的愉悦早就被人剝奪了,我並不怪別人,我是自願地把擔子從爹的肩膀上接過來的……”

連他都認為自我是一個犧牲者了,又何來反抗一説》因此,在祖父母親的安排下,他放下了青梅竹馬的梅表姐,娶了另一個少女瑞鈺;因此,他放下自我喜愛的化學,開始了上班生涯;因此,在他的妻難產而死時卻不能見她最後一面……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可到頭來他又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卻是失去了兩個他愛的女生。

他心裏不是不痛,只是從來都沒有在人前流過淚。他是令人惋惜的,正因他的身份——長房長子,讓它失掉了反抗的資格,只能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對覺新,覺慧多次批評他的懦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正因覺慧能瞭解哥哥作為一個被犧牲者的無奈情緒,覺慧能毫不猶豫地選取逃離這個家庭,但覺新能夠麼?

屬於那個時代陰霾下的青年,都擁着一顆劈開黑暗見日明的心。他們在反抗和鬥爭中,有的是一段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只正因心中仍有夢,因此他就能忍住痛,只正因他的心中仍小小地希冀着愉悦,因此,他能堅強地活下去,而不輕易輕賤性命。

覺新覺新,你最終還是,覺醒了吧。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9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鋭深刻的詩化哲理,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動人。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説,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説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橡樹”的形象象徵着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着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脱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着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為表裏。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徵的手法構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髮、詩化,因而這首富於理性氣質的詩卻使人感覺不到任何説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豐美動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10

金色的九月,慵懶的陽光透過窗子,照着一本散發墨香的書——《名人傳》。《名人傳》這本書給我以很大的啟迪,特別是《貝多芬傳》頗受我的青睞。

貝多芬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痛苦:愛情希望的破滅、貧困以及最後對於一位音樂家來説是致命的打擊——耳聾,但是在精神上,貝多芬仍然堅強不屈,最後在歡樂的凱歌聲中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時,聽眾如痴如醉許多人都流了淚,演奏結束掌聲雷動,當他轉向聽眾,全場突然起立,揮動帽子向他致敬,場面之熱烈,恍如。貝多芬一生可以説是一波三折,但是貝多芬最終獲得成功。

貝多芬成功的事蹟,或許或已告訴我們只要有毅志力,有目標,目標一定能實現。自古以來,那些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著名人士,在自己青少年時期,就已經確定了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毛澤東16歲時寫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豪邁詩句,周恩來12歲時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不管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心中的目標。而在我們身邊缺少的還是這種毅志力,這種不達目的地誓不罷休的精神。

一個老伯伯正在挖水,可怎麼也挖不到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沒有水,而是他沒有一心一意把一口井挖到底的決心,或許只要再挖一下,就可以見到水了,可他選擇了去挖別的地方,這樣他挖得地方再多也都是徒勞的。

“為了更美,沒有一條規則是不可以打破的。”

音樂應該讓人們的精神火花迸發出來。

音樂是一種智慧,任何哲學……必須擺脱其他人掙扎其中的苦難。

貝多芬的音樂可以讓人擺脱痛苦,可以讓人思想擦出火花,可是現在的一些流行音樂似乎聽都聽不懂,更別説欣賞了,特別是網絡上的一些歌曲,內容都太——實在難以啟齒。哎,可惜了,不知道他們是在創造音樂,還是在糟蹋音樂。

“一個貧困、殘廢、孤獨、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個世界不給他以歡樂的人,竟創造了歡樂帶給人間!正像他那一句豪言壯語所説的一樣,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造歡樂。”

貝多芬的精神必將永駐人間,年輕的朋友們,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靈,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貝多芬所説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我們的生命要的不是一味的風平浪靜,我們要的是與風暴搏鬥,與礁石較勁的驚心動魄。只有在經歷了驚濤駭浪後,我們的生命才能真正綻放,被銘記。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於貝多芬傳讀書感想650字例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11

在假期裏我讀了《兔子坡》,它主要講的是:有一個叫兔子坡的地方,生活着一羣小動物們,他們非常熱心。和以前的人家幸福的生活着,聽説有新家人要來了,不僅讓他們十分興奮,但又有些不安,高興的是新家人的到來可能會讓這裏的情況變得更好,但不安的是這家人也有可能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悲慘……

故事不但説明了新家人的到來,還有好多個可愛的小插曲,比如小喬奇去請他的`叔公,還有菲偉和狐狸的”剩菜主義“;波比的固執……小動物們對新來的人家非常滿意。他們温順、大方,他們園子裏的菜總要留一些給小動物們分享,森林裏的奉獻活動他們也捐了好多錢,他們救了落水的威利,救治了撞傷的喬奇……它們得到了新家人的喜愛,新的家人也得到了兔子坡居民的信任,雖然後來發生了一些誤會,但誤會終究還是解除了,居民們和新家人相處的更有好了。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想是:我們想做的事只要你認真做了,就一定能做成。我們要像小兔子喬奇那樣,把所有困難都拋在身後。同時,我還懂得了:動物也有自己的生活,人類應該和動物們友好相處,只有這樣,我們美麗的家園才會處處充滿温情。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12

堂吉訶德尚不知道,人們從一開始對他的驚訝到現在徹徹底底地認為他是個瘋子。人們開始在嘲笑捉弄他了,他還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得其樂,只沉醉於自己的美麗幻想中。文學作品的最高境界與與生俱來的功能意義就是鍼砭時事,反映問題。塞萬提斯將當時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象與風氣全部濃縮在堂吉訶德個人和堂吉訶德的遭遇中,以堂吉訶德理想化的人生和截然相反的現實做了強烈對比,反差巨大,色彩明豔,意義深刻。一部文學作品能昇華到社會層面,引起劇烈反響、爭論、共鳴與檢討自省,映射社會弊病,促使社會進步,這才是文學作品帶來的積極方向與正面力量。塞萬提斯做到了。

騎士離開客棧後的遭遇簡述:這一章着重講述了堂吉訶德正式開始了他的行俠行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從惡毒的農夫手中挽救被鞭打的小男孩,當他得意洋洋地以為自己旗開得勝時,小男孩的情況反而更糟了。之後,他又為自己心目中的貴婦人爭得美譽,但這回捱揍的是他自己。

當堂吉訶德走在半路時,隱約聽到樹林裏傳來抱怨的聲音,他最先感到的不是差異而是興奮。“‘謝天謝地,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麼快,我該去盡這一行的職責去。我願意之果這下可有了收穫了!這抱怨聲當然是那個遭不幸的人的呻吟聲,他需要我幫忙呢。’”這是堂吉訶德用自己的言行在告訴讀者,他是在模仿騎士小説來做一切事情,終於有機會可以讓他發揮自己的騎士精神了,即使這聲音來源的真實情況他還沒有弄清楚。

堂吉訶德走進森林發現有一個農夫在打一個男孩子,於是他怒喝一聲制止了農夫的行為。“農夫一見一個渾身披掛的人舉着山閃閃發光的長矛在自己面前揮舞着,嚇得不知所措,趕忙小心翼翼地説:‘從前文農夫對男孩子的打罵,到此時被堂吉訶德制止後立刻顯露出的驚慌神色可以看出,農夫是個典型的欺軟怕硬的人。也可以看出,被騎士精神滿溢膨脹的堂吉訶德自信力已經高漲到頂峯,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害怕,身為“騎士”就應該勇敢面對任何事情,更因終於有機會展示自己而精神抖擻。

在解救男孩子的過程中,堂吉訶德説:“我有資格指揮他,這樣也就能夠控制他。要是他憑騎士稱號起個誓,我會放他走,他也會遵守騎士道的規定的,你儘可放心,他會還你錢的。”這裏可以從堂吉訶德的話語中體會到,農夫向他示好軟弱的態度更加滋長了他的自信,這段話與中醫線了堂吉訶德完全有信心幫助男孩兒要回錢並使他不用再跟隨農夫回去,使堂吉訶德更相信了自己作為一名“騎士”的偉大與正義力量。可是可悲的堂吉訶德並不知道,農夫害怕的只是這身奇怪的裝束打扮,也許更害怕的是這個看起來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對自己做出什麼傷害,暫且只順着堂吉訶德的要求來,而並非折服於他的“騎士道”。

狡猾的農夫保證自己會還回孩子的錢,並且會放孩子走,不再讓他給自己幹活。堂吉訶德因遵守自己的諾言,覺得自己既解救了守壓迫的男孩兒,還因自己的騎士精神與包容慈悲心,饒恕了一個願意改過的人,心滿意足地放心離開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剛轉身離開森林,男孩就立刻遭受到了比先前更殘忍的對待。“説着,他抓住孩子的手臂,又把他綁在原來的那棵樹上。他狠命抽打孩子,一點也不留情,把那孩子打了個半死。”農夫因自己剛剛在堂吉訶德身上受到的低微的對待,而把怒氣全一股腦變本加厲地撒在孩子身上,使他受到了比先前更兇狠的毒打。而堂吉訶德還全然不知,正為自己的善舉而心情大好。這裏騎士是在暗示,因堂吉訶德自以為是正義的,毫無意義的插手,使本來不公平的事更加不公平了。顯然,堂吉訶德幫了倒忙,他本來的想法是幫助受困的男孩脱離困境,卻沒想到適得其反,將其美好的願望與殘酷的現實進行了對比,諷刺、暗示了現實世界與理想世界的截然不同,相距甚遠。

堂吉訶德在離開了樹林之後,繼續前行,一路上為自己剛剛的“義舉”洋洋得意,大家稱讚。認為自己立下了赫赫戰功,為自己的騎士路途創造了一個可以可賀的開頭。“這時,他來到一個十字路口,心想,這樣的十字路口正是遊俠騎士停馬擇路的地方。他於是學他們的樣,也停了下來。仔細想了一會兒之後,他撂下韁繩,讓駑難得的自己做主。這馬隨着自己的第一心願,想自己的馬棚跑去。”不僅是行為,甚至是在選擇一條路的方向是,堂吉訶德都要靠回憶騎士小説中的情節來判斷選擇,此時的他已經失去了自我思考與辨別能力,被騎士小説洗了腦,完全將小説中杜撰的騎士的一切作為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完全成了幻想的騎士精神的痴迷服從者。甚至在實在想不出小説裏有相對應的路線選擇的細節時,沒有一點點自己的主見,居然讓馬自己選擇路線,導致馬直接奔向了自己的馬棚,造成了喜劇的效果,帶給讀者一種可笑的感覺。其實也是作者在暗示堂吉訶德完全照搬騎士小説情節做事的行為,與動物在人長期壓迫的偶爾放鬆下露出的本能反應一樣,讓人感到可笑,這裏的堂吉訶德可能想不到自己以為的偉岸的英雄形象在別人嚴重不過是個滑稽的跳樑小醜,做出的“正義之事”不過是讓人哂笑的舉動。

堂吉訶德遇到了一隊商人,由於商人們有僕人相伴,堂吉訶德心想自己冒險的`機會又來了。“由於他早已決定儘量照她在書上讀到的那樣去做,因此對這一奇遇甚為滿意。他雄赳赳、氣昂昂地在鞍上坐穩,緊握長矛,用盾護胸,勒馬路中,等待他心中的騎士們的到來。”堂吉訶德以為一切都是按照書中的情節發展的,甚至“甚為滿意”,這一連串的動詞短語,將堂吉訶德的形態描摹得惟妙惟肖。“商人們一聽都停步,看着他們的對手那副離奇古怪的樣子。從他那裝束和言辭中,他們一下子就知道,這個可憐的人精神失常了。”旁人一看就會發覺堂吉訶德的行為不正常,更有甚者會惡意地戲弄他、耍他,讓他更以為自己真是個騎士。自以為是英勇的堂吉訶德在別人眼中不過是一個精神失常的人,實在是可悲可笑。

而後因堂吉訶德要這些人讚美他臆想中的女神是個美人,而遭他人奚落嘲笑和毒打。堂吉訶德將自己以為存在的愛人形容的無與倫比,只因為小説中的每個騎士都會有以為屬於自己羅曼蒂克的浪漫情人。“她眼裏流的是龍涎香,還有麝貓香,她的體格、她的身段,都無可挑剔,筆直得就如同瓜達拉瑪的紡車軸一般。”對於不存在的人堂吉訶德竟然都可以形容得如此真實,足以體現了此時堂吉訶德的自欺欺人,作者用反諷手法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堂吉訶德雖有鎧甲在身,仍然被打得像翻滾的麥粒一般。”這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堂吉訶德捱打的程度與情形,像翻滾的麥粒一般的堂吉訶德與之前騎着座駕,自視英勇的騎士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加強了諷刺效果。

總結:堂吉訶德想要從惡毒的農夫手裏挽救被鞭打的小男孩,本想替人伸冤,結果卻適得其反。他想為自己心目中的貴婦人杜爾西內婭爭得美譽,結果捱了狠狠的一頓揍。堂吉訶德所有的行為都要以騎士小説為參照,可見他已病入膏肓。在本章中作者通過鮮明的事例,運用生動形象而又充滿幽默的語言,將堂吉訶德的性格特點盡情展現於讀者眼前。

堂吉訶德第二次出遊簡介:堂吉訶德又説一個叫桑丘·潘沙的農夫做他的侍從,跟他出門行俠。他又是引誘,又是許願,並許諾給他一個海島。於是,桑丘騎着一頭驢,帶着他的袋子,拋下老婆孩子,在一個夜晚,跟着堂吉訶德開始了出遊。

來檢查堂吉訶德書籍的牧師和理髮師,而堂吉訶德因為被打而生病卧牀,此時堂吉訶德因病情發作大喊。“當他們走進堂吉訶德的卧室時,見他已起了牀,像原先一樣瘋狂,張開喉嚨,大叫大嚷,手裏揮劍,前刺後劈,四面八方到處亂打。”堂吉訶德此刻已經因為干涉他人的行為,影響到別人的事情活動而被打得很嚴重導致生病需要休養。然而這樣失敗慘痛的經歷沒有使他醒悟與後悔,反而更變本加厲地加劇了自己的空想。這一連串的更加誇張的連續動詞運用,將堂吉訶德此時誤認為自己是騎士的狀態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堂吉訶德癲狂的對小説的痴迷逐漸進入高潮。

金字塔原理閲讀心得體會 篇13

項羽就好比一個有些怪才的考生,瀟灑地做出了旁人都做不出的高難度附加題,卻在10道正式題中交了白卷,考試砸鍋,能怨誰呢?打江山這門大考,可是不太有機會復讀的啊!

在中國要談失敗英雄,談敗將中最有臉面的,那得説是楚霸王項羽了,劉邦雖拿了他的人頭跟江山,卻好歹給開了個追悼會,修了個規格不低的陵園,司馬遷更是一篇本紀,把這位失意英雄提到了跟漢朝列祖列宗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今老劉家的紀念碑、紀念堂早已蕩然無存,可烏江的項王廟依舊香火鼎盛,為當地搭着文化的台,唱着經濟的戲,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敗了就是敗了,項羽如果在天有靈,望着滿大殿繚繞香煙,一地善男信女,一定咬牙切齒:哪怕當一年皇上,也比當這20__年神仙滋潤許多不是?

您看到這兒心裏八成幸災樂禍--活該,誰讓您老鴻門宴上心慈手軟放跑了劉邦?上天給你一次機會你不抓住,能當神仙就算運氣不錯,認命吧您!

其實項羽真的好冤,因為鴻門宴上那一出,他實在沒做錯,半點都沒錯。

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中滅秦,項羽帶了40萬大軍入關問罪,跟劉邦的10萬人馬對峙,劉邦帶了個慰問團跑到項羽大營開"心連心"晚會,在經過項伯、項莊半真半假的真人PK,和張良、樊噲的一系列行為藝術之後,劉邦藉口上廁所溜之大吉,而項羽始終對參謀長范增的種.種暗示裝聾作啞,最終放跑了劉邦。

許多人看到這兒,一定跟范增一樣捶胸頓足,罵一聲"豎子不足與謀":您把劉邦砍了,不就啥事沒有?活該!

可項羽並不是白痴,至少這次不白痴。您甭看項羽帶了40萬大軍浩浩蕩蕩,這些人馬中真正屬於自個兒的嫡系,只怕連1/4都不到,其他都是各路軍閥的盟軍,有些還是掛名頂頭上司楚懷王的部隊,"先入關為王"的約定可是人人都聽見的,天下這麼大,真正牢牢掌握項羽手裏的根據地,又有幾個郡?這會兒冒着鼠肚雞腸、背信棄義的名頭宰了劉邦,盟軍的人心一散,前面是被他屠殺了幾十萬父兄子弟、仇深似海的關中秦地,後面是亂作一團,都想自個兒稱王稱霸的六國故土,他那日子難道就好過得了?

反過來看,不殺劉邦又如何?論兵力,劉邦只是項羽的1/4;論名望聲勢,被天下人當作中了頭彩才僥倖先到關中的劉邦,如何比得硬碰硬殲滅秦軍主力的項羽?更何況楚懷王還在老項家手裏攥着呢。他讓劉邦來慰問,劉邦不就老老實實來了?後來他攆劉邦去四川開荒,劉邦不也乖乖地去了?實力對比在那兒擱着,劉邦住在鴻門項羽大營也好,住在咸陽城裏也罷,那腦袋還不就在他項羽刀口前擱着麼?不殺劉邦,劉邦還是攥在手心,不但可以收買、安撫盟軍人心,名正言順地建立絕對領導權,還可以趁機鞏固內部秩序,為自個兒搞一塊實實在在的大基業。

可見,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並沒有錯,甚至可以説是他一生中少有的精彩手筆,比起范增,高明瞭不止一個檔次。

既然不殺沒錯,那麼為何劉邦做了皇帝,可以隆重追悼掉了腦袋的項羽,甚至大方地讓項家後人改姓他的劉,而項羽卻只能悽悽慘慘地去做神仙?

這打江山坐江山,好比是參加一次考試,要做的是一整套考題,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社會的,不能説每道題都不能錯,但全套做下來,怎麼也得拿個85分以上,才算有點把握。

項羽在鴻門宴這道大題上答得固然精彩,可整套考卷裏他拿零分甚至負分的題目實在太多:沒把關東諸侯搞定就匆匆殺進關中啦,愣頭愣腦殺了幾十萬投降的秦兵啦,鴻門宴後把劉邦放到天高皇帝遠、自己鞭長莫及的漢中啦,楚懷王還有價值啦,扔下關中、洛陽,莫名其妙跑到徐州建都啦等,前面説了,他的政治頭腦其實比范增強得多,因為他犯這些錯的時候,沒聽見范增提一句不同意見,可在鴻門宴上范增提的意見,卻還沒他本人的意見高明--只可惜,跟他爭江山的不是裝深沉的范增,而是偷狗肉的劉邦。

項羽就好比一個有些怪才的考生,瀟灑地做出了旁人都做不出的高難度附加題,卻在10道正式題中交了白卷,考試砸鍋,能怨誰呢?打江山這門大考,可是不太有機會復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