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

《資治通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在此分享讀書心得總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歡迎大家閲讀。

《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
《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篇1

從20xx年奧運會開始到現在,歷時近三年,終於將《資治通鑑》看完。最初看此書僅是想讀點歷史作為調劑,但在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此書的意義遠勝過單純的瞭解歷史。開始時並沒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個電子詞典看。但是有很多複雜的字電字詞典顯示不出來,遂換為手機閲讀,不太正式,只是抱着消遣的心態。但後來體會此書的意義後,用手機看也還習慣了。前兩年比較忙,就這樣有空時斷斷續續在手機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紀,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大把時間,終於買了嶽麓書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後。三年間發生了許多事,此時回首,初讀此書時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還記得信陵君的命運,平原君善辯的門客公孫龍。而到現在的“太祖皇帝”橫空出世,讀者隔了三年,歷史卻已過去千年光陰。最後温公的進書表上寫到:“臣今賅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編這部書花費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確然更勝我等閲者。

《資治通鑑》是當之無愧的鴻篇鉅製。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書,都沒能夠跨度時間長達如此之久。將千年中各種人物的命運濃縮在一部書中,其所帶來的振憾,遠非一般講一兩個主角命運的書籍可比。一千三百年,無數的風流人物貫穿其中。偉大的人物的確推動並書寫着歷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這漫長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偉大風流,又能夠延續多久?任何一個英雄,從他誕生到建功立業,到最後的逝去,最多不過幾卷的篇幅。在他之後,又有新的人物不斷誕生,不斷殞落。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的光輝都是如此短暫。縱使能略有所成,進而蔭及子孫,又算得了什麼?開國的帝王混壹四海,號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幾何?子子孫孫,也終有為階下囚的一天。劉邦規定“非劉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漢獻帝的悲劇。李世民英武蓋世,又怎料得到子孫為無賴出生的朱温誅殺。大燕開國,雄據東北,一時風頭無兩。但數百年後的女真契丹,又有誰還會念及當年慕容氏的榮光?蜀地天險,歷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詳,最終誰能長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門閥大姓,屢經歲月滌盪,風流最終也被雨打風吹去。讀通鑑的歷程,正如《桃花扇》裏唱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微如星火,轉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這一切,人真的應該更豁達。 就如六尺巷的啟示一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資治通鑑》所載,多為政治史,更是一部鬥爭史,將中國人的政治傳統淋漓盡致地展現。因為這一政治傳統直到今天也未改變多少,所以《資治通鑑》經世致用的意義仍然巨大。本朝太祖與蔣先生都曾是本書的讀者,對他們而言確實起到了“資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讀者,從中看透中國式政治的核心,無論在哪一領域,都會更理解中國人社會的遊戲規則,行事方式。中國人的特點是,對不是最正大光明的東西都不願意宣講,所以很流行“潛規則”,也就是很多東西不會講出來的,要你自己來感悟。即使是教材上節選《資治通鑑》,也是一篇很勵志,很積極,很正面的《孫權勸學》,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艱險的段落,而後者恰恰才是通鑑真正的意義所在——對歷史的真相毫不隱諱,對人性的醜惡毫不迴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間斷的歷史揭露了人類社會的殘酷本質。

我們總喜歡認為,天下本來應該是安定的,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職責,賢者見用,庸者見疏,罪者見誅。而且人間自有正義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有眼。但事實卻是,在這一千三百年中,正義失衡,奸臣當道,殺戮四起才是經常的事,而真正朝綱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几次,就跟抽彩票一樣,幾乎指望不了。這個社會,就好像是一個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樣,其實從來都沒好過,但只要不沒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喪亂,民存者僅百之二三”,但只要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們又還可以繼續建立政權,重複那些悲喜劇。儒家喜歡歌訟遠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總説“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裏?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裏?通鑑的記載足以讓這些童話破滅,世道幾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靈幾乎總在塗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暫的治世也僅是差強人意而已。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通鑑讓人敢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而不是沉浸在對那些未曾有過的理想社會的歌頌中。誠然我們希望社會可以變得更理想,我們也應該為此努力。但如果現在的社會還不夠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許應該更心平氣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據説温公當編成此書後,寫作班子之外只有一個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對非常失望。兩年後温公去世,對於此書的巨大影響再也無法得悉。“《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如果温公去世後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曉此書,何至於朝綱紊亂,最終國破南渡,君臣為虜?而千年後在華夏掀起大風浪的毛先生,卻正是因為讀此書十七遍,最終混壹四海,君臨天下。在當今信息化社會,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識的時候,《資治通鑑》這樣的古書仍然是為很多人推崇的必讀之書,足以證明其價值經久不衰。青史留名不過略為後人所知,温公作青史而流傳,勝之遠矣。而且只要中國人的精神核心不變,通鑑的價值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它並不是什麼普及讀物,不會像《三國》《水滸》一樣擁有大量的通俗讀者,因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點也不通俗。但隨着時間的流逝,讀通鑑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再過一千年,兩千年,其風采仍會有無數的後來人評説。

《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篇2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20xx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至今為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20xx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曆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藉故説今將歷史事件作為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為象棋的起源,從而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國平天下的戰略倚策。劉邦項羽的鬥智鬥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通鑑》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對比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為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鑑》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項羽戰敗之後並未輕言放棄,反而鎮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鑑》中經常見到。在楚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係出現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後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漢武帝嫡長子,衞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衞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地位穩定,後因衞家衰敗後繼乏人,曾經顯赫的衞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衞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衝突,劉據作為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説,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後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藉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資治通鑑》讀書心得總結篇3

晉紀一(公元265—公元272)

公元265年

此時的中國歷史已進入後三國時代,蜀漢已經滅亡兩年,曹魏在本年的十二月禪位於晉,十五年之後,東吳也將一統於晉,江山還是那個江山,豪傑依然是那些豪傑,只是江山的主人這次輪到了司馬氏。

如果花費一些筆墨來評價一下三國末期三家的君主,其實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蜀漢的阿斗,本質上兩個字:“苟安”。蜀漢滅亡之後,劉禪受封為安樂公,司馬昭對劉禪不太放心,經常試探劉禪,根據《漢晉春秋》記載:

文王(司馬昭)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對於這樣的一段記載,後人對於劉禪的評價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説劉禪大智大慧,深通韜晦之道,國滅之後,能活到善終的國君實在是不多見,更多的人説劉禪是一個天良喪盡的不肖子孫,厚顏無恥之極。其實,到底該如何評價劉禪,我想這和生命的意義有關係,這是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着,什麼是生活,所謂“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意義上,劉禪是一個成功者,因為他做得很好,但是生命的意義,真的是生下來活下去麼?

曹魏的末期君主,其實都不是亡國之君,但是大權旁落,主少國疑,又怎麼能不滅亡呢?“既生瑜,何生亮”不是曹魏的君主太弱,而是司馬氏太強大了,從司馬懿歷經司馬師、司馬昭到晉武帝司馬炎,都是善於權謀,心繫天下的明君,精通政治,安撫天下人心,整頓兵馬,即使曹操在世,人心已歸司馬氏,也奈何不了司馬氏,更何況這些尚未通人事的牌位君主呢?只是,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志得意滿之時,不知可曾想到,這樣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歷史的策劃者,有時候可以打瞌睡,但是歷史的結果一定是很公平的。

東吳的孫皓,本質上也是兩個字“殘暴”,孫皓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惡於一體的末帝。後來,晉懷帝司馬熾被匈奴所建的劉漢俘虜,押到首都平陽,皇帝劉聰問:你們司馬家自己殺來殺去,是為什麼啊?司馬熾回答:我們家不互相殘殺,為您掃平道路,您老再天縱英明,能有機會做皇帝嗎?孫皓也是如此做派,即位不久,就大興土木,強令文武百官入山採木,興建昭明宮。又派宦官遍行州郡,挑選美女充入後宮。大臣們的女兒必須每年報一次,年紀到了十五六歲的要先讓他檢閲,看不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妃、宮女、內侍稍有不如意,立刻殺死扔進水裏漂走,或者剝去麪皮,挖出眼睛,砍斷雙腳。

孫皓喜歡狂飲便經常招羣臣飲酒,每次都要強逼大臣喝醉,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發他人的過失。大臣無奈,互相攻訐,只要有説過孫皓的閒話的,必死無疑。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個個膽戰心驚,赴宴前都要與妻子兒女灑淚相別。大臣們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總之殺你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孫皓手下,做忠臣是一定會死掉的,會稽太守車浚,為人清忠,有一年會稽郡發生旱災,車浚上表請求賑災。孫皓説“這老兒分明是想樹立自己的私恩啊,別讓他活了,殺了吧。”尚書熊睦見孫皓酷虐,便婉轉勸諫,孫皓嫌直接殺了不解氣,派人用刀背敲擊他的腦袋,敲得血肉模糊,體無完膚。(寫到這裏真想説一個字“慘”啊。)

由此看來,在孫皓手下拿一份工資,真的不容易,的確是賣命錢,説實話,孫皓這樣的做派,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做皇帝,而是在作孽。估計孫皓是這樣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皇帝即是孽,孽即是皇帝”如此一來,人人大懼,就連東吳宗親都嚇得膽戰心驚,紛紛逃往晉朝避難。

東吳國滅之後,孫皓也到了洛陽,做了晉朝的官,其為人處世和西蜀劉禪完全一樣,真正是一對活寶。據《世説新語》“排調”篇記載:晉武帝有一次在宴會上問孫皓:“聽説你們南方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讓我聽聽麼?”孫皓不假思索,舉起酒杯就口占一絕:“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孫皓已經沒有心肝到這個地步了,我們還能説什麼呢?忍着吧。

總之,三國歸晉,是歷史的選擇,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一個新興的大一統王朝——大晉,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呢?看似錦繡繁華的天下,究竟會走向何方呢?知道後來歷史的人們,想必已是“雙淚墜清波”了,因為這段繁華的時間太過短暫,漢族的祖先註定要經受一次更大的洗禮,差一點亡國滅種啊。當然這是後話了,先放下暫且不提。

司馬炎終於作了名正言順的皇帝了,日後被後人稱作晉武帝的這位皇帝,在當今社會的名聲不是很大,幾乎沒有人稱他是明君,但是這位仁兄可的確是千古一帝。客觀地説在中國帝王明君排行榜中,進不了前十,但是也絕不會跌出十五名之後。一個人做了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有的人説,選美啊。當然,美是要選的,不過需要等一等。有的人説,安撫天下啊。這就不必你説了,其實一直在安撫天下。那麼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呢?這件事是天下第一大事,非常關鍵,非常重要,那就是分封司馬氏宗親在各地為王,請注意後面的一句話,並領有藩地,開府建衙,很多人一下子失望了,這太簡單了,傻子都知道啊。其實不然啊,其實不然啊(感慨一下,加重一下語氣),寫到這裏就引出了一篇絕大的話題,其實這個問題,困擾了中國王朝歷史幾千年,這個問題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

晉武帝急於分封司馬氏宗親在各地為王,是因為他總結歷史發現,曹操當年篡漢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東漢的宗親在地方沒有實權,朝廷除了掌握中央政權之外,在地方並沒有強有力的奧援,而司馬氏篡曹魏則同出一轍,假如曹魏宗親,在幾個重要地方,擁有強大的實力。那麼天下就不會被司馬氏輕易篡奪。想到這裏,篡權出身的司馬炎渾身一激靈,可怕啊。還等什麼,馬上封王,讓司馬氏宗親,在地方擁有強大的實力,來拱衞朝廷,但是司馬炎沒有想到,這正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患,的確,別人是沒有實力來爭奪你的江山了,但是你們司馬家就真的鐵板一塊麼?其實歷史不是沒有給晉武帝機會,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就充分説明了,地方實力過於強大,是會造反的,只可惜從晉武帝的出身來看,他當然是不容易想到這一層的。

就此我們可以再深入的討論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我們國家幾千年奴隸、封建王朝沒有找到正確解決辦法的難題。

首先,大多數人是贊同中央集權的,但是中央過度集權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因為地方上畢竟是會發生一些事情的,但是呢,處理事情的權限畢竟要請示中央,過去的通信也不發達,這樣一來,耽擱的時間長了,極易釀成民變和邊患,歷代的農民起義就説明了這個問題,張角、黃巢、洪秀全等人,就是佔了這樣的一個便宜,另外中央集權也容易造成軍隊戰鬥力弱化的問題,如東漢,趙宋,大明(永樂之後),權力在中央,將領的頻繁調動,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問題,就無從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所以一旦遇到異族入侵,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其次,把權力大幅的下放給地方可以不可以呢?一些問題解決了,民變和邊患消除了,軍隊的戰鬥力也比較強悍,邊陲無患,地方綏靖。但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隨着地方實力的逐漸膨脹,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差,最後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再想騰出手來,收拾地方,怕就只能以刀兵相見了。總之地方權力過大,十有八九到了最後是要造反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明初期的永樂靖難,清初期的三藩之亂和清末期的各省獨立,民國的軍閥等等。

因此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實在是歷代中國王朝,最為頭痛的問題。晉武帝分封司馬氏宗親為王,看起來好像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這個問題的實質,卻是如此的深刻,這也是西晉王朝迅速衰落和滅亡的最直接的原因。從這個層面來看,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還是個人,必須懂得權力該如何分配,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其實就是政治生活的全部。

當然身處公元265年的晉武帝司馬炎,不會想到這麼多的問題,屬於他的歷史舞台,還有相當的一段時間,暴風雨終究回來,但是至少暴風雨現在還沒有到來,西晉王朝的欣欣向榮,大臣們的勵精圖治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