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最近我閲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呵,那感覺真的像作者彼得、聖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個小學生樣端坐着,聽着他從內心深處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為我開啟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經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語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還有那些我還是有些不感興趣的圖表,都在給我以啟迪以思考。

悄然掩卷,讓我收穫頗多。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五項修煉”及其重要性;也讓我懂得了個人素質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學會自我超越,學會心靈的轉換,學會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學會用系統思考解決各種問題;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在整個修煉的重要性:它是整合其它修煉成為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讓我愛不釋手,不是魚就是熊掌.

我特別喜歡那個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驚嚇它,它將呆着不動。現在如果你慢慢加熱,當温度從華氏70度上升到華氏80度,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可悲的是當温度慢慢上升時,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後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麼限制它脱離困境,青蛙仍留在那裏直到被煮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

大部分動態性複雜都是處於緩慢漸變的過程,極不易察覺。即使察覺了,已經為時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質是突然變壞的?交通是突然擁塞的?健康是突然變差的?孩子是突然變壞的?……

許多問題已比較清晰的出現在腦中,是啊,《第五項修煉》幫助人們重建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式,從習慣看世界、看環境、看別人,改變到向裏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從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統。從而能看到存在與內的智障,尋求到克服它們的可能。《第五項修煉》的成功和傑出之處不僅在於它的理論,而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性。它可能幫助你在弄清為什麼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自我開發、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認知的能力;團隊學習和團隊建設的能力;系統思考、掌握未來的能力。

《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我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在圖書館有幸借到彼得·聖吉的著作《第五項修煉》,書中論述的“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等五個方面的個人修煉,及通過個人修煉對組織產生的作用,讓我眼前一亮。

只有個人學習才可能實現團隊學習,團隊學習以個人學習為前提。要做好一個學習型組織,團隊成員需認同學習是必須的,是正確的——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超越和成長,也是對團隊整體能力的提升。

書中談到的“學習”,我認為不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學習,不僅是對知識、理論、方法等傳統意義上的學習。只要是有進步、有優化、有調整、有計劃等都是一種學習,這個學習的範疇很廣很大。這或許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心智模式,開放了我們的心態,革了我們的命。

我個人理解的“系統思考”,就是“大局觀”、換位思考。你在某一個角度、某一個位置得出的結論,做出的選擇或決策,放在更寬的角度、更高的位置、更全的觀念來衡量,它或許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已。就如組織中某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他的崗位上思考做出的建議,不被直接領導所採納同個道理。因為這個建議以他自身的位置去思考,可能破壞了整體的佈局、決策、打破了制度,破壞了某種平衡。只有學會系統思考,每個人的選擇和決策才會更加合理。

每個人選擇了一個組織,為這個組織服務,會不會和這個組織走到底,都是不確定的,只有隨時間推移才會有結論,這就是雙向選擇,沒有對與錯。不管結果如何,對個人來説,你在這個組織中是否成長了或是否在以前基礎上實現自我超越才是關鍵。

你在這個組織裏,若物質和精神都沒得到提升,綜合能力沒得到提高,説明你沒有進行任何學習,你還是原來的你,不進則退。讀後感·你在這個組織中的這段時間是浪費的,對你個人或組織都是很糟糕的一個結果。讀後感·只有在組織發展和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自我超越,即使離開這個組織,對你個人而言也是一種成功。制度使想幹壞事的人不能幹壞事,文化使能幹壞事的人不想幹壞事,這就是制度和文化的區別。文化是一種價值觀,是做選擇和決策的依據。每個人思考的原點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對於一個組織來説,需要把不同的人的想法統一起來,達成共識,才能共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願景。這種“共識”就是一個組織的文化。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第五項修煉》是一部能夠讓我們在信息化時代大潮中仍然具有競爭力的寶典……在知識更新日益劇烈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能夠才能始終保持着競爭優勢呢?終身教育,社會中人的再教育,出國深造等等。接受教育成為自我提升的手段。即使人們早已走出校園,可是知識的力量卻伴隨人們的一生。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也是因為知識的力量。我們要成為社會中的強者,就應該學會不斷地學習,也就需要學習型組織。這也就是《第五項修煉》所提出的觀點。

老師要我們在3個星期內讀完《第五項修煉》這本管理學的書。閲讀完後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似懂非懂的。百度一下才知道這本書並不簡單,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這是一本開拓性地倡導學習型組織管理思想的鉅作。作者是彼得·聖吉是在總結以往理論的基礎上,並通過對4000多家企業的調研而創立的一種具有巨大創新意義的理論。

説起彼得·聖吉,他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國際組織學習協會(SoL)創始人、主席。與一些前輩們致力於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羣體深度對話與模擬演練遊戲融合,發展出一種學習型組織的藍圖。被稱為管理學之父。與一些國際的大企業的合作使他更好地被人們所認識。該作者出過不小的書,其中他的《第五項修煉》給組織管理帶來了一個全新理念,而這些理念轉化為實際管理制度與行為,就可能引起管理方式的大變革。總的來説《第五項修煉》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係,使人讀後深受感觸。這五項修煉可以概括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望、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一、自我超越。俗話説:人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或許是出自這裏吧)只有超越自我的障礙,個人的不斷進步才能帶動組織的的進步,整如全就是一的道理一樣,組織中的全部就在於每個人的組成上。不斷明確自己的目標與願望,併為之不斷地奮鬥。超越自我,為組織更有力競爭提供保障。

二、改善心智模式。每個人,出生環境,生活狀況也不盡相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看法與生活態度,這些心智模式會影響我們瞭解這個世界,以及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思維方式,甚至可以是圖像、或印象。該變自己的心智模式,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因為這是對你自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一種否定。但這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才更好地成功……

三、建立共同願望。組織中,只有有着一致的願望,團隊的凝聚力就更好的提升。有着共同的願望,心聯心,凝聚力無限放大,組織的力量就的以提升。人們尋求建立共同望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

四、團隊學習。團體學習的修煉。“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體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説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為什麼呢?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希臘文中“深度匯談”指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較個人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作為一個部門或駐地辦,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

五、系統思考。系統思考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體。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槓杆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我們是羣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着羣體的願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羣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羣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學習型組織很像飛機或電腦等工程上的一項創新,而五項修煉便是這項創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術。“修煉”的境界並非靠強制力量或威逼利誘以致,而是必須精通整套理論、技巧,進而付諸實行。每習得一項修煉,便更向學習型組織的理想跨進一步。它跟藝術、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煉一樣,有些人學得比較快,有些人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演練而熟能生巧。

《第五項修煉》為眾多領導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經營組織的模式,在這個出世就要進步的時代,人們都不得不前進,沒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成功就只會與你插肩而過。有好的方式,就如有好的開始。要在某行業中做到一將功成。就不不有着可以令萬骨枯的寶典。而着就是第五項修煉。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4

第五項修煉的法則: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解決方法”。你越使勁兒推,系統的反彈力越大。系統思考裏有個名詞叫補償反饋,即願望良好措施介入後引起系統的反應,結果抵消了介入行動所帶的好處。這使我想起冬吳相對論有一期叫《少有人走的路》,當中説到如果是錯誤的心智模式,你越努力,可能越沒有好的結果。情況變糟之前會先變好。感覺這句話有翻譯問題,應該是變糟之前還呈現好的狀態,也就是補償反饋的延遲反應。選擇容易的辦法往往會無功而返。書上表達為這是非系統思考的結果,但我更願意相信那是一種固定的心智模式所造成的。因為我們對使用熟悉的習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確實會讓自己感到放心。療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比如用喝酒解決煩惱,結果煩惱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形成了,那就是酒癮。專業名詞叫轉移負擔。快就是慢。

因和果在時空中並不緊密相連。造成困難的根本緣由有時不是問題的頑固性或對手,而是在於我們自己。微小的變革可能產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槓桿不易被發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不是馬上。把大象切成兩半得不到兩頭小象。其實組織與生命系統一樣具有完整性,是不可切割的。部門之間的界線分明,往往阻礙了重要的互動關係及共同發展,沒有大局意識要想有大局發展真的有點難,這也是系統思考認識的關鍵之處。不去責怪。書上説分立的“他人”並不存在,你和那個被責怪的人都是同一系統的組成部分。這似乎有點哲學意味,要大多數人認知還真不容易。

系統思考是觀察整體的修煉,它是一個思考框架,用它來觀察的還有變化的模式。系統思考一組的具體的工具和技術,主要來自兩個領域:控制論中的“反饋”概念,“伺服機制”。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的基石。

管理中真正的槓桿效益在於理解動態複雜性,而不是細節複雜性。理解上有點難度,細想想。系統思考修煉的實質是心靈的轉變:看清各種相互關聯結構,而不是線性的因果鏈;看清各種變化的過程模式,而不是靜態的“快照圖像”。系統思考會逐步形成一種豐富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各樣的相互關係和變化模式。它最終會通過幫助我們看清事件和細節背後的深層模式來簡化生活。

本書觀點認為現實存在是由種種循環組成的,但現實中我們往往只看到直線,即表面性的東西。正面反饋:指鼓勵讚許的評價。反面反饋:壞消息。系統思考的一個公理就是每一個影響既是因,也是果。這不就是辯證地分析問題嘛。系統的觀點認為人類是反饋過程的一部分,不能獨立於整個過程之外。我們必須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能與自然分離。這個觀點非常值得深思,至少對我來説是衝擊性的。當我們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對很多東西會心存敬畏之心,你不會對他人高高在上、目中無人,你會感覺自己的渺小,你做事會做人會為他人他物考慮更多。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博士導師便組織我們生態經濟研究小組對《第五項修煉》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討。這對我及當時的小組成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隨後的幾年裏,我所在小組的科研工作及小組成員個人都得到了蓬勃發展,目前大部分已成為各自工作崗位上的佼佼者。適逢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水資源所黨支部組織大家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讀後感,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重讀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

《第五項修煉》描述瞭如何通過採用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行動對策,來排除威脅組織效率和事業成功的學習障礙。彼得·聖吉博士認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等五個方面的修煉是一個公司永葆活力、長盛不衰的必然途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新形勢下如何建設新時期的學習型黨組織和如何保持黨組織的先進性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學習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是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共產黨員,應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對客觀的世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工作實踐相結合,通過個人學習,實現全面發展,不斷自我超越。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我們心中,並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思維方式,甚至可以是圖像或印象。作為學習型黨組織的一名成員,反思實踐是心智模式修煉的精髓,在實際工作中,黨員要經常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進行心智模式的修煉。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在人類羣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願景一樣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人們尋求建立共同願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對於學習型黨組織而言,共同願景的建立尤其重要,因為它是學習實踐的焦點,也是學習實踐的動力來源。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團體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但也可能出現,在一個團體裏,個人智商往往都在120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2,以至造成三個諸葛亮,變成一個臭皮匠。當真正做到團體學習的時候,不僅能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它的學習方式更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人由看片段到看森林;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槓杆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科研工作和其他人類活動一樣,對系統思考的要求更高。系統思考的修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

然而,就目前來説,在我們的組織中有不少黨員同志可能缺少了自我學習的動力,主要原因是克服不了學習的障礙。在《第五項修煉》中,彼得博士則通過啤酒遊戲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組織應該如何去克服學習的障礙。

障礙一:“我就是我的職位”。我們有少數黨員幹部只關注自己的職位,他們對這些職位之間的相互關聯而產生的結果缺乏責任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我們自我學習的最大障礙。

障礙二:“敵人在外部”。這是我學習此書感觸最深的地方,當發生問題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習慣性的防禦——都是別人的錯。其實,外因是條件,內因是關鍵。作為黨員更要拋棄“敵人在外部”的思想,主動承擔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障礙三:專注於個別事件,缺乏系統思考的主動積極性。以整體思考的方法,深思熟慮,細密量化,才能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

障礙四: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學會觀察緩慢、漸進的變化過程。如果我們不去察覺那些常常是最具危險性的漸變,就有可能遭遇“被煮”的命運。

障礙五:從經驗學習的錯覺——不是每件事情都有經驗可以參考。當我們行動的結果超越我們的學習視界時,就不可能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了。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是治好學習智障的良方。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建立學習型的黨組織也離不開五項修煉。只有不斷學習、不斷修煉,團隊學習帶動個人學習,發揮每個黨員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成為“與時俱進”的先進黨組織。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在知識更新日益劇烈的時代,重視人的再教育、終身教育,是面對新形勢的有力舉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範的榜樣,感召的力量。通過學習《第五項修煉》,我對新時期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教師作為指導者,已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受了,知識結構的單一,與眼前飛速發展社會的脱節,它在警示我們:要繼續學習、完善自我,只有終生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才能勝任今天的教育。

《第五項修煉》第三部分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係,使人讀後深受感觸。第三部分各項核心修煉:建設學習型組織分別從: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是不斷理清並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自我超越的人,總是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因此,只有自我超越願望強烈,才能保證學習的動力。

2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在個人來講,要勇於和善於敞開心扉,並且能夠傾聽吸納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3.共同願景。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為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的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我想我們學習型團隊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我們的教學知識來為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團隊學習。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為什麼呢?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團隊學習的修煉從“深度探討”開始,深度探討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説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換言之,即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這就是試驗的真正含義。

通過學習書中這一章節,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當掌握這些力量,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才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我都有過這種經驗: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團體中,一羣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而創造出驚人的成果。同時每個團隊都有各自的特點,《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發展學習型團隊是為了提高園所的競爭力,保證園所的生存,促進園所的發展,也是為了實現教師個人與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教師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義,更可以引導出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新觀念,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挖掘潛能,努力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學習觀和工作觀,努力創造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工作創新的氛圍,創造工會內部團結、和諧、奮進的氛圍,更好地履行工會職責,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7

美國的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和一些管理學學者、卓越的企業家共同努力數年,着成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總結推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型企業管理方式,因而被稱為“21 世紀的管理聖經”。其宗旨是:將組織變成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任何複雜的外界變化,能靈活伸展,能隨機而變。其核心觀點是學習:組織的個人和企業一起學習,組織在個人通過學習完成不斷自我超越的基礎上,進行團隊學習,從而使組織變成學習型組織。

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讓人讀後深受感觸。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

“自我超越”的修煉是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

“心智模式”是根植於心中,影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判斷,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藉此,我們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它還包括進行一種有學習效果的、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

如果組織中沒有全體成員深度分享共同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那這個組織就不能得到偉大的成功。領導力即要給予組織機構以激勵和啟迪,有能力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圖景,偉大的組織都無一例外的用共同的身份和命運歸屬感把人們成功地凝聚在一起。這是因為共同願景會激發真正的信念、行動意願和投入參與,而不僅僅是服從。

第四項修煉:團體學習(Team Learning )

當一個管理團體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何以集體的智商只有六十二?團體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也有不少驚人的實例顯示,團體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

系統思考是整合了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防止了其他修煉變成分散獨立的部分。沒有系統的觀點就不會想去了解其他修煉之間的關係。而只有通過強化其他各項修煉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讓一個組織正常並積極的運行。第五項修煉不斷提醒我們:整體大於局部的組合。

總結:

開發共同願景會促進對長期性目標的承諾心智模式的修煉主要在開放我們的心胸,這是我們發現自己目前看待世界的方法的侷限性的必要過程。團隊學習能夠培養超越個人視角侷限、以看清更大圖景的集體技能。而自我超越則激發一種個人動機,它讓我們持續的學習和理解我們的行動如何影響着我們的世界。自我超越使人脱離反應式的心態。最重要的系統思考是我們瞭解學習型組織即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融合五項修煉對成就學習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是一件充滿挑戰的工作,因為要整合出一項新工具,比單純個別應用這些工具難多了。但同時,這樣做所得到的回報是無可衡量的。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在知識更新日益頻繁的今天,重視人的再教育、終身教育,是面對當今競爭激烈的新形勢下的有力舉措。通過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我對自身及未來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第五項修煉的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系統思考……其中系統思考是以上所提修煉中的第五項,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以上組織在真正付諸實踐時,會將各項修煉列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時流行的風尚。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煉,這讓我想起了高中哲學所學的系統優化思想,並不斷地提醒我們: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分加總的效力。

正如書中所説:“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通過學習,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世界以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形成自己的獨特世界觀,並在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從而使我們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提升自己擴展創造未來的能力!其實你我的心裏都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這就是學習型組織的真諦,這樣才能讓大家在組織內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由此可以看出,學習不僅僅是吸收知識和獲得信息,還應包括心靈的根本轉變或運作。學習型組織是可以不斷加強人的創造未來能力的組織,其真諦就在於活出生命的意義。

≡於活出生命的意義,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的耶路撒冷有處叫做“針眼”的窄門,馱滿貨物的駱駝若要通過那裏,就必須卸下貨物。間接引用這個在當時廣為人知的比喻,耶穌説:“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過針眼還難。”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我們把人生旅途中馱帶的包裹卸下來。我們一旦邁過了一道原以為難以逾越的坎,就能從正在生成的現實的本源之處來觀察,並讓它通過我們呈現出來,變為現實。有人認為,放下,捨得,是輪迴中的死亡過程,而體悟到一種不同的自我,則屬於再生過程的早期階段。我認為要體悟生命的意義,就必須開發出一種“放得下”的容量能力,即放棄我們想象中的控制慾。放得下能夠讓我們退後一步看,注意到自己的思維習慣。大家都在學習中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共同學習。

第五項修煉還告訴我們要:修身成人。中國有一首絕好的詩,據説是無為所做:你為什麼不快樂?因為你所想或想做的事,99.9都是為了自己,然而那個私我卻是不存在的。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現象世界的空性。“修習和修煉至關重要。”奧托説,“儒家理論針對的是個人‘修煉’或修養發展的長期實踐。由此可見修身成人的重要性,我所説的修身成人是指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益的人,是有自己思想並有遠大抱負的人。

五項修煉就是研究人的本質,探索如何建立這種像有機體一樣的學習型組織。但是五項修煉很難,因為缺一個都不行,如果只練外功,不練內功,功夫是練不上去的,如果只練內功,不練外功,那麼能量無法發泄,會走火入魔,如果內功外功都練,但不修煉品性,會成為一代魔王。如果這些都練了,但不會與人合作,那就只能是孤獨的老鷹。五項修煉是環環相扣,要五項修煉同時進行,螺旋式前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時應該不斷超越,超越自我,不斷創造奇蹟和輝煌。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9

通過學習第五項修煉,我又從新的角度認識了教育,書中給我我們五項修煉,讓我們來看一看。

第五項修煉對每一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係,使人讀後深受感觸。五個部分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望、團體學習、系統思考。

自我超越 , 學習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 是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

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我們心中,並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思維方式,甚至可以是圖像、或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然而不同的心智模式處理問題的角度會有很大的不同。

建立共同願望, 在人類羣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願望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人們尋求建立共同望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

團體學習, 團體智商遠遠大於個人智商。但也可能出現, 在一個團體裏,個人智商往往都在120 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2 ,以至造成三個諸葛亮,變成一個臭皮匠。

系統思考, 人由看片段到看森林。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複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系統思考讓我們看見續效果集中的高槓杆點。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他們是一個整體, “系統思考”是需要“建立共同願景”“改善心智模式”“團體學習”與“自我超越”四項修煉來發揮它的潛力。“建立共同願景”培養成員對團體的長期承諾;“改善心智模式”專注於以開放的方式,體會我們認知方面的缺失,“團體學習”展示團體力量,使團體力量超過個人力量的技術。“自我超越”則是不斷反映個人對周圍影響的一面鏡子,缺少自我超越的修煉,人們將陷入“壓力——反應”式的結構困境。同時我們要具有創新精神, 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就我國而言,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在不斷完善。而改革的本質便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體制的創新。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在團隊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每個人都應該有些大局意識,通過提高自己,進而提高整體。同時整體的提高也應該給我們壓力,我們作為集體中的一員也要隨波永進,發揮更高的水平。

《第五項修煉》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彼得·聖吉博士於上世紀90年出的一本名為《第五項修煉》的管理學著作可謂風靡全球,聞名遐邇,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足見其非凡的影響力和不可估量的人文價值。初讀此書,總覺有些晦澀難懂,但每每拾起,又總有新的收穫,也便漸入漸深,攝得些許感悟。

説起“學習型組織”,相信所有人都可謂耳熟能詳,但是,能真正領會並將這一理念很好地落於實踐者卻是寥寥無幾,少之甚少。也許是一些人過於注重“學習型”這一概念,曲解了其更深一層的含義,殊不知此“型”非彼“形”,真正的學習型組織不是外顯的一種組織形態,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訴求和心智修煉。拿彼得·聖吉的話來説,真正的學習會觸及做人的意義這一核心問題,通過學習我們得以再造自身;通過學習我們開發自身能力,去做從前不能做的事;通過學習我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我們與世界的關聯;通過學習我們拓展我們的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生命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因此,“學習型組織”的基本含義應該是具有持續開發創造未來的能力的組織。

本書依次談及了五項修煉,各項修煉具體指什麼呢?以我的理解來看,“自我超越”是指不斷反照個人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通過理清個人的真實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來實現自我提升;“改善心智模式”指專注於以開放的方式,找到我們認知方面的缺失加以改善;“建立共同願景”指培養成員對組織的長期承諾;“團隊學習”是指發展團隊力量,使團隊力量超乎個人力量加總的技術;“系統思考”則可以使我們瞭解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它的精髓是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模型,其中的系統思考是核心,是動力,是掃除學習智障的主力軍。

假如將這些理念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實踐當中,那麼創建學習型組織新的涵義應該是通過樹立明確的目標,建立有效的機制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展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斷改善其獲取知識、傳遞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改進企業的管理理念、工作效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當下,時代的飛速發展,改革步伐的不斷邁進以及周圍濃烈的競爭氛圍對於企業強有力的生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行業再也沒有絕對的王者,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已然成為了各行各業角逐的真正資本,誰能夠率先掌握新動態,適應新形勢,誰便掌控了主動權和領先優勢。可以説,學習能力的保持與提高已經是形勢所迫、大勢所趨,創建學習型組織更是應對新形式、迎接新挑戰的必然選擇。

學習也好,學習型組織建設也罷,總歸,人的發展才是企業實現卓越目標最基本的要素,而我們每個人也只有通過在組織中的主動地,有針對性地學習與鍛鍊才能實現人與組織的同步提升,我們的團隊力量也才能發揮到極致。企業的生命在於學習,歸根結底在於人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