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的20項修煉》心得體會

《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成果,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的優秀教材,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必備讀本。書中指導我們如何修煉教師形象,精煉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從而成就教育人生。本書涉及的20項修煉,其中對我感觸頗深的是教師的規劃和教師的反思。

讀《教師的20項修煉》心得體會

自從當老師後,就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老師的每天工作就像上打仗,只要跨入學校大門,神經每時每刻的都是緊繃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學生的問題等等,有時下班回家還得繼續工作,甚至節假日也無法完全清閒的脱離工作好好休息。就這樣忙忙碌碌着,卻感覺沒有什麼收穫,有時候對自己當初選擇當一名教師都產生了懷疑,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不僅如此,還從工作中養成了一些壞脾氣,遇到事情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讀了這本書後,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產生這種困惑,是因為從來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好好的規劃,沒有學會正常調整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造成自己工作既累,弄得自己既累又沒有成就感。

於是明白,對自己的人生作規劃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是多麼的重要和必要。書中説我們部分教師缺乏對自我專業發展的規劃每天沉溺於瑣碎繁雜的事務之中,不進行自我成長的規劃。這些對教師今後的發展極為不利。我們要擺正心態,作好如下的打算:教師的規劃可分為自我專業生涯設計和學校教師專業成長促進計劃、近期計劃和遠期規劃等不同的類型。我自己在這方面沒有特別注意這點,我想以後要制定一個完整的規劃,讓自己的教學和生活充滿陽光和色彩。

現在的學生有朝氣,有個性,有熱情,對於教師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對環境視聽各方面的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教師在課堂上的着裝從視覺上影響着學生的精神狀態,進而影響到課堂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養,以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普魯塔克曾經説過:“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學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學生各不相同,他們不會同樣地成長起來”,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就必須幫助不同的孩子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實現他自己,使他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題,實現孩子自己的理想。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美國學者波斯納曾十分簡潔的歸納出教師的成長規律“經驗+反思=成長”。反思是人自我覺悟的過程,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在當前教師專業研究和教師教育實踐中,造就“反思型教師”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教師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觀念,結合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回答自己是怎樣看待學生的,如何設計和分解教學目標、怎樣處理知識與能力、知識與品德等方面的關係,甚至要思考自己與課程的關係。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支配行動的重要因素,我們怎樣思維,就會怎樣行動。在處理教育思維的方式上,我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誤:犯單一性思維、封閉型思維、客體性思維等等方面的錯誤。反思就是要超越其侷限,確立複雜性思維、開放性思維、主體性思維,方能切實實現教育教學的豐富價值。反思貴在堅持,適時總結,時時反思,持之以恆,才能體會到反思的作用。反思要有深度,要注意把握問題的核心和實質,突出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反思,有助於反思的深刻性。反思,還需要行動,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成長。作者向每一個讀者提出了“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這樣的要求,我想,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在反思和實踐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長,把自己的每天的教育生活當作一種學術行為——始終以一種研究和探索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專業提升。

“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美妙動聽;修煉自己的語言,讓它妙趣橫生;修煉自己的眼睛,讓它傳神豐富;修煉自己的表情,讓它神采飛揚……”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