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討論心得論文:論解放思想與破除禁區

解放思想是在文革期間到文革結束的一段時間裏迷信盛行的背景下提出的,按照鄧小平同志的理解,解放思想就是破除迷信。中國當時最大的迷信就是“兩個凡是”。“文革”十年浩劫結束,但由“文革”(或更早一些的反右)形成的一整套意識形態即“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依舊統治着中國,“文革”並沒因形式上的結束而結束。“兩個凡是”的完整表述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要始終不渝的遵循”⑴在這樣的歷史轉折時刻,小平同志鮮明而果敢地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⑵,他在談話中説,“兩個凡是”是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提法,應當拋棄。正是得力於鄧小平同志等一批真正的馬列主義者,才推動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

解放思想大討論心得論文:論解放思想與破除禁區

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迷信來自本本、迷信來自教條、迷信來自禁區。“迷信盛行”不僅造成了體制機制的僵化,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人們沒有獨立意思、沒有批判思維和沒有創新精神的“萬馬齊喑”,這就是“雷池”和禁區。正是因為禁區的存在,加之我們曾經的非常嚴厲的打棍子戴帽子⑶,隨大流就成了普遍的選擇,敢於挑戰本本、敢於衝破禁區的人就成了“大逆不道者”。因此,解放思想其實是與衝破禁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最先觸及思想領域、體制領域“禁區”的人正是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會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報告⑷(凡未注引文的均出自這篇文獻)。在這個報告裏,鄧小平尖鋭地指出“十多年來,林彪、四人幫大搞禁區、禁令”,因此需要全黨全民通過解放思想衝破禁區、衝破思想的牢籠――這就是解放思想的背景之一,同時也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之一。這是鄧小平在文革結束後第一次關於“禁區”和“打破禁區”的提法。緊接着第二年的1979年3月中央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鄧小平一方面提出並強調堅持四頂基本原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時,另一方面,繼續他關於“禁區”和“打破禁區”的説法。他指出,在思想理論工作方面“禁區太多”⑸。那麼為什麼鄧小平要在這個問題上反覆陳説呢?因為許多“本本”、“教條”以至迷信,其實是從設制禁區開始的。現舉一個經濟體制方面眾所周知的例子。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理論界普遍認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由三根支柱來支撐的,一是公有制、二是計劃經濟、三是按勞分配,凡與這三根支柱相背的就是“反社會主義”。而由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出到其建立,經歷了近三十年的歷程,其中有多少禁區,又有多少曲折和磨難!

中國自改革開以來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衝破禁區所贏得的。經濟領域裏的改革正是在計劃經濟較薄弱的農村打開的,而在農村衝破原體制設制的禁區是在所有制(或所有制的實現方式)上取得的,即從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户農民立下的契約開始⑹。當時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員到民間,一股蓄勢待發的衝擊禁區、打破迷信思想解放浪潮已經到來,起點就是真理標準大討論,集大成者應是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他在全會上着重講了四個方面:一、解放思想;二、民主;三、向前看;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講話的第一部分就是講解放思想,而且鄧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當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為什麼呢?由於本本、教條和禁區太多,導致整個執政黨和整個民族思想僵化。那麼“思想僵化”引出的問題是什麼呢?鄧小平説了一段直到今天依然振聾發聵的話:“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好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了,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給了這篇講話極高的評價。江澤民同志説,鄧小平同志的這篇講話是“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關頭,衝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開闢新時期新道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⑺今天重新回顧這段歷史和重新學習這篇重要文本,既讓我們更加了解改革初期的複雜局勢和艱難險阻,更堅定了我們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和破除迷信的決心。温家寶同志在十一屆人大會結束答記者問時,按照黨的十七大對解放思想的總體要求,重申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温家寶同志説:中國的“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將永不停止”,而且要從三個方面繼續深入。一要“繼續破除迷信,反對本本主義”;二“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要有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⑻在這“三要”中,我們看到這樣一種信息:改革開放進入縱深地帶仍然要反對本本主義、破除迷信,同時提倡並號召全黨和全民應培養起獨立思考精神。也就是説,儘管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華民族譜寫了“自強不息、頑強拼奮進和新的壯麗史詩”⑼,但是,本本、教條和迷信仍然是我們繼續前行的重大障礙。

那麼哪些是或可能是今天的本本、教條、禁區和迷信呢?

我們重新回過頭來看鄧小平對此的論述。

一、關於黨內民主和民主。由於黨內民主在文革中被踐踏,“許多重大問題往往是一兩個人説了算”,而且還冠冕堂皇地冠以“黨的利益”、“黨的紀律”,因此鄧小平指出,首先“要在黨內造成一種風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⑽為什麼要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呢,就是要還民主於黨和還民主於民。因此鄧小平直截了當地説“對領導人有意見,也可以批評”⑾,只有這樣才能使“公民的權利”、“黨員的權利”得到保障,按照鄧小平的意見這樣的保障是“必須”和“堅決”的。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在鄧小平看來,解放思想是需要一種場景一個平台,這種場景和平台,不是別的什麼,而是民主本身。換句話講,只有實現了民主,解放思想也才有了保障。儘管民主與現代化一樣,也要一步一步地探索、前進,但是“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也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⑸。為什麼鄧小平如此重視這一問題呢?原因是“我們過去對民主宣傳得不夠,實行得不夠”⑸。其實,在中國幾十年的實踐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過沉痛的教訓,而且實行起來又艱難無比。十七大報告中則把人民民主上升到“社會主義的生命”的高度,並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⑼。重新學習鄧小平關於民主的重要論述,我們對民主的期待不能止步於“民主是一個好東西”,而是應在鄧小平開創的理論和實踐上,讓關於圍繞民主所設置的教條、禁區和迷信不再成我們大力推進民主的障礙。

二、關於體制。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解放思想開始的,不過,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實績卻是在經濟上首先得以突破的。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中國在經濟體制所進行的改革是有目共睹的。它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讓中國人切實受惠,而且惠及世界,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儘管我們在經濟生活方面還有許多待改善的地方,儘管世界一些勢力還對中國的市場經濟持觀望、懷疑、嫉妒態度,但沒有人否認中國經濟連續增長所創造的奇蹟。對於政治體制改革鄧小平同志也有過許多深入思考,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八十年代國中期,小平同志對此有過許多論述。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同志作過一個非常重要的報告――《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在這個報告中,鄧小平全面地論述了黨和國家制度的改革,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⑿按照鄧小平的説法,經濟體制的改革出了問題是因“政治體制不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⒀引發的。因此,“這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⒁。

三、關於思想領域。孔子就曾説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⒂,無論是西漢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還是清朝的文字獄,以至到了文革期間的知識越多越反動,實際上,都是對思想的控制與鉗制。我們知道,歐洲文藝復興的狂飆猛進,正是從人本和科學兩個層面展開的衝破思想牢籠的思想解放。在那個時代,所有禁區都在衝擊之中,所有迷信都可以打破。從中國近現史上看,倘若不破迷信不打破禁區,就沒有盪滌陳舊禮教的五四運動,也就沒有新文化文化的興起,就沒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偉大結合。在思想領域裏,思想解放的先驅們,外國人如哥白尼、伽利略等,中國人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他們除了敢去盜天火外,也敢於“以身試禁”。鄧小平同志更為我們樹立起了一面敢破禁區敢反迷信的旗幟。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鄧小平就用平實的話闡明瞭這一道理。鄧小平説,“在黨內和人民羣眾中,肯動腦筋、肯想問題的人愈多,對於我們的事業就愈有利”。同時,鄧小平還號召並鼓勵全黨和全民“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為什麼鄧小平會這樣大聲疾呼呢?在他看來,“我們已經承認自然科學比外國落後了,現在也應該承認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就可比方面説)比外國落後了”。⑸鄧小同志説,造成這種狀況的不是其它別的什麼原因,“責任首先在於中央和各級黨委對於思想工作的領導方法不對,禁區太多,關心和支持太少”⑸。當我們改革開放的巨輪已駛進二十一世紀,當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第三十個年頭時,我們重温鄧小平同志在三十年前的這些講話,除了再次感到震撼外,我們也感受到思想領域裏衝破禁區、打破迷信仍然任重道遠。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上便號召全黨和全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通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⑼,温家寶總理也重申“繼續破除迷信,反對本本主義”⑻。

政治體制改革涉及民主和法治,法治和民主的現代化涉及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涉及打破禁區和破除迷信。早在三十年前,鄧小平同志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我並不認為政治方面已經沒有問題需要研究”⑸了;而且鄧小平還指出,“思想理論工作者的任務當然不能僅限於討論它的一些基本原則”⑸。這就表明了,在我們堅持的一些原則之外,我們其實尚有很寬闊的空間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探索。科學探索是沒有疆界的,思想探索也應是沒有疆界的。即使是一些原則,也有可能因時代的前進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而時過境遷,當我們繼續用這些所謂原則來指導我們日益變化着的時代和人心時,那麼這些原則也就成為了新的本本、新的教條、新的禁區和新的迷信。“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⑼――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裏給我們的一個昭示。既然,“解放思想、事實求是、與時俱進”是黨的思想路線,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禁區不能破、還有什麼迷信不敢破呢?

新一輪的解放思想,將會在思想領域裏衝破禁區、破除迷信中前行。

註釋:

⑴《學好文件抓住綱》(《人民日報》、《紅旗》、《解放軍報》社論1977年2月7日)。

⑵《“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文選》二卷第35頁)。

⑶棍子帽子除了最常見“地、富、反、壞、右”外,還有諸如“裏通外國者”、“特務嫌疑”、“走資派”“還鄉團”、“日本特務”、“反動學術權威”、“大工賊”、“大內奸”等70餘種帽子(見《改革初期的複雜局勢與中央高層決策》,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編輯出版,2008/北京)。

⑷《鄧小平文選》第二卷130頁至143頁。

⑸《緊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二卷144―170頁)

⑹該文書現存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收藏號為gb54563。

⑺《江澤民文選》第二卷9―10頁。

⑻《新華網》2008/3/18主網頁。

⑼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人民出版社,XX年10月)

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鄧小平文選》二卷38頁)

⑾《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文選》二卷43頁)

⑿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鄧小平文選》二卷297頁)

⒀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問題》(《鄧小平文選》三卷176頁)

⒁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拉奇問》(《鄧小平文選》二卷307頁)

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

四川省宜賓市委宣傳部劉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