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文(精選3篇)

2023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文 篇1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而愛國,更是一個神聖的字眼。革命導師列寧曾説:“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濃厚的感情。”的確,這種愛國情懷是任何人也無法割捨的。在歷史發展的曲折過程中,愛國主義歷來是我國人民所崇尚的,它是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光輝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對於日益繁榮富強的祖國來説,愛國主義更應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2023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文(精選3篇)

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經歷過西方列強的硝煙,她遭受過封建軍閥的連年混戰,她曾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賭場,她曾是野心家們爭權奪利的賽場。祖國母親曾被欺凌得遍體鱗傷,千瘡百孔。每一寸土地都留下深深的血痕,每一張容顏都佈滿驚恐的陰霾。一聲聲的吶喊,一股股的豪情,一片片赤膽忠心,一首首慷慨悲歌,從“憂國憂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到“外敵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正氣浩然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孫中山;從“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到“惟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毛澤東,多少代人的痛苦與辛酸,多少代人的拼搏與希望。一代代英雄用自己的鮮血捍衞着祖國母親,用骨氣礪煉着民族精神,用愛國熱情和堅強意志騰起了中國巨龍!

再過三天就是國慶節了,我們將迎來祖國母親的70華誕。透過淚水思英烈,歷盡劫難話滄桑。先烈們“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吶喊,至今仍在我們耳邊迴盪。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豪傑,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自主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了和平與解放勇敢的戰鬥在槍林彈雨之間。憶往昔崢嶸歲月,我們感慨萬千;思漫漫救國路,我們心情沉重。然而單純的悲痛對於中華民族來説又是毫無益處的,我們所需的是悲痛中的奮發,是沉思後的崛起。

作為青年學生,現在並不需要我們立刻奔赴祖國邊疆,戰身沙場;也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捨身取義。許多同學也許都這樣認為:如今我們生長在和平的年代,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那我們還需要講愛國主義嗎?什麼是愛國?美國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説過一句話:“不懂得熱愛國旗的學生,無論他多麼出色,都不是好學生。”在美國,熱愛國旗是一件極其平常而又非常光榮的事;在波蘭,每一所學校都專門設有愛國主義教育課程,並使之融入政治、歷史等科目中;在泰國,愛國主義教育,是每個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政府極其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民族傳統和愛國教育;最具特色的是韓國,它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韓國人歷來以使用本國產品而引為驕傲。可見,愛國主義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寶貴財富。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一代,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必將屬於我們。因此,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一種崇高而神聖的情感,卻並不都表現為輝煌而壯烈的舉動。愛國,其實我們能做到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也從來沒有體會到原來日常一些普通平凡的小事也可以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熱愛,我們似乎都忽略了這些事情的內在涵義。 愛國並不是一種唱高調的行為,相反,它是通過一件件普通而平凡的小事體現並凝聚起來的。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記得日本廣島亞運會結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然沒有一張紙,全世界報紙都登文驚歎:“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為沒有一張紙,竟可以使全世界為之驚訝。而相比於我們即便是在國旗升起的時候,依舊在交頭接耳、説笑嬉戲、左顧右盼,卻沒有肅立對國旗行注目禮。作為一箇中國人難道我們不該覺得慚愧嗎?難道不應該反省嗎?

作為學生,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熱愛自己的學校。一個連自己的學校都不愛的學生,又怎麼可能愛自己的國家呢?愛國和愛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臨沂25中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25中的老師為培養我們成才而兢兢業業,這裏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作為25中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親愛的同學們,為了25中的榮譽、為了我們肩上的重任,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們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做一個無愧於人民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25中學子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中學生來講,培養完美的人格,昇華高尚的人品,培育崇高的愛國情懷,需要“生活從疊被做起,品德從孝心做起,文明從説話做起,學習從習慣做起,愛國從身邊小事做起”。

同學們,當再看見校園的紙屑時,請不要視而不見;當在校學習時,請不要對紀律規範熟視無睹;當再看電視時,請不要對新聞聯播心生厭惡;當再遇到地上的硬幣時,請不要對它不理不睬。祖國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都需要我們節約,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值得我們珍惜。只要我們時刻心存愛國信念,這些微小的舉動就一定不再普通了。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旺。在這21世紀的征程上,我們一定要將愛國落實到實處,刻苦的學習,加倍的努力,為祖國添加新的驕傲,為祖國譜寫新的篇章!

2023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文 篇2

我出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一個小村莊。那是20世紀70年代,村裏還沒有電視機,村裏人最盼望也最痴迷的,是觀看一場露天電影。

放露天電影通常是在冬季,田裏不需要勞作,耕種要等到來年開春兒。記憶中那時的冬天格外寒冷,也格外漫長。每天傍晚黑影兒一下來,大人小孩都早早鑽進了被窩,一是為了對付寒冷,二是為了節省照明用的煤油。那時候已經有了電燈,但不知是否因為電不夠用,每天晚上都會停電,有時半夜裏才來電,來了一會兒又沒了。在這種漫長而枯燥的生活中,來一場露天電影無異於是枯燥生活中最好的調劑品。

那時候,放電影的事兒得村裏的大隊部説了算。通常是在這天的晌午,大隊部裏就開始廣播:“社員們注意啦,社員們注意啦,今天晚上在大隊門口放電影。”這廣播通過掛在電線杆上的一對大喇叭,傳到全村每一個人的耳朵裏,每一個人都歡呼雀躍:“今天夜裏看電影啦。”“太好啦,早點吃飯啊,咱搭伴去。”“好,早點去佔地方。”那時也沒有電話手機,也不知外村人是怎麼得知消息的,別説是隔着三五里地的近村,就是隔着十幾裏地的遠村,也都知道了我們村晚上要放電影的消息。那時自行車在村裏還是稀罕物件,汽車更是沒有,人們去哪兒全靠步行,傍晚時你就看吧,三五成羣的人,抄近道的,踩麥田的,從四面八方會聚而來。

一塊正方形的黑色寬邊電影銀幕,早早就掛好了。銀幕的上四個角用繩子綁着,懸在大隊部門前的半空中。孩子們在銀幕下跑來跑去,大人們從家裏搬來板凳、椅子、長條凳等各種能坐的,給自己和家人佔地方。雖然明知道離得太近仰着脖子太累也看不清楚,很多人還是願意佔銀幕下第一排的位置,彷彿離電影最近才看得最有味道。

夜色終於黑下來,放映員在大家的期盼中,開始架放映機了。電線是臨時從電線杆上抻下來的,一隻燈泡照得現場通亮。大人小孩一擁而上,把他團團圍住,看他安裝機器。大冬天的,放映員頭上卻冒出了汗,他一次次大聲呼喊:“大家別擠,別把機器擠壞了。”安裝好,要調試,一束刺眼的光束射向正前方,放映員調試鏡頭和焦距,把這束光正對着電影銀幕。孩子們最喜歡這光束了,一躥一躥往上跳,他們小小的影子在銀幕上此起彼伏。

電影開演了。大隊部前的這條街上被擠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幼,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銀幕反面也是人,從反面看到的字是反的,人全都是左撇子,影像也不如在正面看得清楚,但因為模糊和反常規,反而有了別樣的意味。孩子們尤其喜歡在反面看電影,這才與眾不同。

如果趕上有電,能正常放映,這是最幸運的。大多時候是停電,所有人都在黑咕隆咚的街上等着,在寒風中等着,在無盡的期盼中等着,誰也不肯回家去等,生怕來電了錯過了電影開始的鏡頭。等啊等,腿都站麻了,腳都凍僵了,全身凍得像冰坨一般,不住地跺腳、搓手、哈氣。孩子們開始數夜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大人們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誰也不知道這電幾點能來,10點多、11點多、12點多……只要能來電,電影能放映,就算沒有白等。最可悲的是有時等到凌晨1點多了,電還不來,大家只好又失望又不甘地在一片沮喪聲中搬着家當離開。如果恰巧剛回到家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來電了,人們開心地呼喊着,呼啦啦又退回原地,敦促剛收了機器的放映員再把機器架起來。

趕上那種比較熱門的電影,比如陳沖和劉曉慶主演的《小花》,在一個村子放完了,又挪到另一個村子放,那個村的人都在眼巴巴等着呢,在我們那兒這叫“跑片”。“跑片”的費用當然比放第一場費用要低,那時候只要能看上電影,人們多冷多晚都願意等。有的人看上癮了,在一個村子裏看完,又追到第二個村子裏再看一遍。

那時候放得最多的是《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記得《地道戰》中的那首歌:“……千里大平原,開展了游擊戰,村與村,户與户,地道連成片……”電影裏一唱,孩子們就跟着唱。當演到湯司令翹起大拇指,由衷地説:“高,實在是高!”時,下面一片鬨笑聲,別説孩子,連大人都開始模仿這句台詞。

電影散場了,大家戀戀不捨地提上凳子,裹緊棉衣往回走。村子裏的大小衚衕,都響着踢踢踏踏的腳步聲和討論電影劇情的説話聲,狗在院子裏也跟着湊熱鬧,“汪汪汪”地吠叫着。外村來看電影的人,拱着肩,把頭縮進棉大衣的領子裏,踏着來路,穿過麥地,走回那個冷落了一夜的家去。他們的身影在空曠的原野中走得匆促,陪伴他們的,是滿天閃耀的星斗。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村子裏漸漸有了電視機,先是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後來又有了18寸的,22寸的。到了90年代,彩色電視機已經非常普及。我1998年結婚的時候,嫁粧是一台25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在當時是非常氣派的。20__年後,那台電視機由氣派變得又笨重又土氣,我們從商場裏搬回了能夠掛在牆上的平板液晶電視機。後來又從43英寸的換成55英寸的,電視機越換越大,音效也越來越好,已經有了家庭影院的感覺了。

再回想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情景,不由得感歎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現在村子裏早已經不放露天電影了,自從家庭裏有了電視,人們對露天電影的狂熱就在漸漸淡去,終至於它消失不見了。

上世紀90年代,我所在的縣城裏蓋起了第一家電影院。看電影成了戀愛中年輕人的專利,一説誰進了影院,那一定是在説誰戀愛了,是和“對象”看電影了。那時的電影票也就兩三塊錢,但村裏的人都捨不得花錢,農村人習慣節儉過日子,到電影院裏看花錢的電影,人們打心底不能接受。

就在幾年前,我們縣城的舊電影院拆了,又選了新址,蓋起了集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時代影城。影城裏有十幾個放映間,可以同時播放不同的影片。舒適的座椅,高檔的音響,還可以來一杯奶茶、咖啡、冷飲,邊喝邊看。看電影不僅僅是休閒娛樂,也成了文化和品位的象徵。觀影者也不再侷限於熱戀中的年輕人,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都可以走進影院,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看。

露天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它代表着那個年代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觀影方式的發展,彰顯着社會進步的軌跡。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那些蒙上了時間之塵的影像,見證着昨日,也印證着今日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多彩,絢麗與輝煌。

2023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文 篇3

時代的車輪碾軋着歲月的軌跡,以一個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姿態,滾滾向前,所向披靡。它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堅定而有力的敲響着韶華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鐘聲,昂首闊步,高歌猛進。當我們掀開九月的日曆,第_個教師節已豁然來到我們眼前。

“偉業從來期壯士,長亭飲罷賦神州。”一路走來,一代又一代“築夢人”前赴後繼,披荊斬棘,在教育戰線的漫漫長路上樹立起一座又一座豐碑。徐特立、蔡元培、黃炎培、陶行知、魏書生……他們用心血與汗水,打造着一支支民族復興的力量,將個人理想、民族夢想、國家前途緊密的聯繫到一起;他們無愧於“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愧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築夢者”的精神何其偉大!

當時光這位丹青聖手,在歷史這株大樹上圈畫出第20__個年輪時,“20__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已近在眼前。教育的改革發展已進入到一個深水區。這場戰役已到了攻堅階段。數以萬計的“築夢者”正以高漲的熱情和不屈不撓的信念投入其中,用一支支粉筆濃彩重抹着一幅盛大的、教育戰線上的“清明上河圖”。

大愛無疆是“築夢者”的胸懷。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一顆温暖的愛心關愛身邊的每個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匠心築夢是我們教學的根本任務,修身立德是教師這個職業的立身之本,“師者,人之模範也”,以赤誠之心幹事,以虔誠之心治學,以真誠之心待人、以精誠之心育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他人,以滿滿的正能量去滋潤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飽滿的愛心會讓我們的教育產生源源不斷的力量。

學無止境是“築夢者”的底藴。“此生有涯,此學無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和學校內涵發展,給我們教師不斷學習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職業化專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更是對我們教師職業態度、教育能力、知識結構的嚴峻考驗。教師,從“尋夢者”到“築夢者”,從進校園到出校園,再到進校園,角色的轉換使我們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三尺講台前才能遊刃有餘,才能善於引導我們的學生去“尋夢”“築夢”。

高尚的情操是“築夢者”的擔當。高尚的品格才是為師之道,對師者之職充滿敬畏之心,對道者之理充滿尊崇之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堅守理想信念,在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築夢的'道路上,不時還會有一些不和諧、不悦耳的發聲,會有這樣那樣的誤解,但教師始終會以奉獻和付出為主流,不計名利得失,恪守着一個教育者的誓言,以一個“築夢者”應有的姿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中,潔身自好,不枝不蔓。“三寸粉筆,三尺講台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在築夢的道路上,努力做國家和民族復興的踐行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我們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尋夢者”和“築夢者”前赴後繼,薪火相傳,我們的教育正在“四個全面”的宏偉佈局下,在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藍圖下,肩負着前所未有的歷史重任。作為“十年面壁圖破壁”的尋夢人,我們曾經懷抱着立志報國的理想,發奮努力;作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築夢者,我們始終銘記着不忘初心的信念,砥礪前行。“三千史乘宗司馬,七二賢能慰仲尼”,一隻只雛鷹展開豐滿的羽翼,搏擊於民族復興的長空中,這是築夢者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