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偉大創舉,也是讓世界刮目相看的驚世之舉,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閲。

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

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

20xx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日益強大繁榮,人民富裕安康。作為這個時代的過來人也是見證者,我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祖國的成就由衷地自豪。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也是我國現代歷史上一個極為重大的事件,之後我國全面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全國工作重心由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上來,經歷四十年來的艱苦奮鬥,我國由一個工業落後、技術底子差、發展速度慢的國家現在成為了經濟強大、國防強大、工業強大的世界經濟大國。

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入黨,1980年底從部隊轉業進入定陶城關糧所工作,當時裝卸、出入庫糧食等都是我們全體職工自己人工來幹,自裝自卸,大家憑着一股子熱血和幹勁完成所有工作,大家被評為先進集體,我也被評為模範黨員。承蒙組織和領導的信任,我在1986年任糧所所長,1993年任定陶糧食局副局長,期間經歷了整個改革開放的歷程,也見證了糧食業務方面的工作從全人工到現在的機械化操作,工序更加正規和規範,更加註意生產安全、倉儲安全,業務流程規範制度化運行,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保障了當地的糧食流通市場長久的穩定。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現在年輕人的成長環境和我們當初經歷的歲月有着天壤之別。我們中國的很多家庭都有車有房有存款,每年還可以出去旅遊,不止在國內,甚至走出國門,增長了眼界,生活愈加地豐富多彩,年紀大了還可以上老年大學,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各種興趣愛好。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不止生活富裕了,還趕上了信息化的時代,原來國內國外的大事還需要通過電視或者報紙來了解,現在通過互聯網不出家門就可以實時的瞭解國內外的事情,信息交流十分的便捷。我們除了學習電腦,還學會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出門不用帶現金和銀行卡,帶個手機就可走遍全國,這在改革開放前想都沒法想。

中國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無論從規模跨度還是成就等方面,都是史無前例的,我們經歷了20xx年加入世貿、20xx年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20xx年勝利召開北京奧運會等等的喜悦,也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苦難,祖國人民眾志成城,砥礪奮進,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正在一步步從夢想走向現實。

中國人民是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民族,是他們的奉獻創造了偉業,創造了歷史。也感謝我們的黨、感謝我們的祖國,帶領我們前進,帶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十九大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信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必將再次以更加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中央。

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

聊起兒時歡快的記憶,卻總也抹不去那樣一些難以釋懷的心酸。

上國小時,家離學校也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路程兩個字似乎比距離形容的要遠一些,原因就在那條路。所謂路,就是一條高低不平的羊腸小道,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其間還要跨過一條叫做古柳的小河,就是這條河,可沒少讓俺這些上學的孩子們遭了罪。當時,河上沒有橋,只是為了便於人們行走,在河上搭了幾根檁條,便成了“橋”。要是河裏有水,還得由家長和老師接送。就是這樣,還偶有學生落水。特別是下了大雨,河水猛漲,水位超過“橋”面,就得停學。

説起路,在70年代初,本村一個綽號叫“壞頭”的,在吃雞的時候,不慎雞骨頭卡住了喉嚨,造成呼吸困難,急需搶救。但天不作美,碰上雨天,道路不通,幾個鄰居深一腳淺一腳地揹着他往公社衞生院趕,由於速度太慢,在送往醫院途中就嚥了氣。還有更悲慘的,那時農村婦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裏,無形中增加了母嬰的危險性,也成為婦女一生當中的一大關口。村裏有個叫斌的大叔,30多歲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婦,家庭生活剛剛有了起色,偏遇妻子生產時大出血,就因為交通不便,造成救護人員不能及時趕到而身亡。時間雖已過去30多年,但這件事成了他們全家久久揮之不去的陰影。

落後的農村交通,不僅影響着羣眾的正常生活,而且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的購銷呼喚着交通,農業走向市場呼喚着交通,經濟發展呼喚着交通。

近幾年,上級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當年的“泥巴路”全部鋪上了柏油,還通了客車,安上了路燈,昔日古柳河上的“浮橋”也改造成了羣眾津津樂道的“幸福橋”。提起路的變化,在家鄉國小從教30餘年的豬年輪老師興奮不已:“以前路孬的時候,沒少吃了苦頭。特別是遇到雨天,學生不是遲到,就是曠課,對教學影響很大,那時候天天盼着修路。現在各村到學校都通了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真正解決了孩子們上學難的問題。”

路通之後,給農村經濟帶來了大發展。從記事起,我們這個鄉鎮就有種植西瓜的傳統,但由於路不通,西瓜種植豐產不豐收,影響了村民的積極性。“現如今,不僅實現了村村通,還把柏油路修到了田間地頭。瓜熟的時候,操着不同口音的瓜商,直接把汽車開到瓜地旁收購,南來北往,絡繹不絕。路通了,西瓜銷售問題解決了,俺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摩托、汽車這些原來在城裏才有的稀罕物件,現在村裏也有了不少,就連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也蹬上了三輪車、騎上了電動車。街兩旁,你看哪年沒有兩層小樓蓋起來?”村民王海樂呵呵的説着。

家鄉的路在不斷延伸,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撫今追昔,我由衷的感到:那路,就是農民脱貧致富的金鈅匙;那橋,就是農村走向繁榮的金橋!

關於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心得體會

20xx年,我們迎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四十年波瀾壯闊,日新月異,令世界為之驚歎!四十年激情澎湃,物換星移,歲月如歌!

四十年,我們的祖國發生了舉世矚目,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改革開放帶來的不僅僅是國家經濟總量和綜合國力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生活和精神境界有了巨大提升,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享受着改革開放的成果,上演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1978年,一聲春雷,改革開放,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我慶幸自己生逢其時,那時,封鎖多年的老電影,塵封已久的外國名著,古典名著,久違的名曲,如井噴般湧來,應接不暇。每天都沉浸在自由快樂中。但是同時由於國門打開,難免有雜音,讓人眼花繚亂。我也曾經迷茫過,反覆思考人生。轉折點是在考入黨校以後,開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學習,漫漫求索,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主義的方法來觀察世界,分析問題。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立志為實現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而奮鬥。畢業之後,黨校開始正規化教育,大規模培訓幹部,於是從學員到教員,走上黨校工作崗位。看着自己的履歷表,非常感慨,從一個天真懵懂青年到站上神聖的黨校講壇,從握筆手寫到點擊鼠標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從助教、講師,到副教授、教授,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內取得了一些成績,雖然微不足道,但是對於一個平凡的自己來説,也是欣慰的。因為自己的命運是和改革開放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與改革開放共成長。

今年當職業生涯劃上句號的時候,也恰恰適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所以我們戲稱自己是為黨校而生的。四十年,我們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鉅變,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新時代,新徵程,中國需要改革開放。xx同志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鬥!相信有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進一步改革開放,我們偉大的國家一定能夠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