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通用5篇)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 篇1

這兩天一口氣讀完了《風雨哈佛路》(英文版為Homeless to Harvard,並已拍成同名電影),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絕望女孩與命運抗爭的故事,在難以想象的逆境下,她沒有放棄自己接受教育的權利,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她那種面對困難、毫不屈服的勇者精神,令人動容!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通用5篇)

莉絲(Liz)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的貧民窟、一個千瘡百孔的家庭裏。她的父母酗酒吸毒,母親還患有艾滋病和精神分裂症。她在毒品,艾滋,飢餓充斥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莉絲骯髒的衣着和藏在頭髮裏的蝨子曾經飽受同學們的嘲弄,最終她因逃課被送進女童院。15歲那年,莉絲拼盡全力維持的家庭最終破碎,她失學了並開始流露街頭,終日靠撿垃圾、偷東西為生。苦難的生活似乎沒有盡頭,她整夜都待在地鐵車廂裏,因為只有在這裏才相對安全、才能温暖入夢。當母親最終因艾滋病感染而死亡時,莉絲深受觸動。她知道,如果自己繼續沉淪下去,她最後的結局將和母親一樣悲慘。她決定不再繼續這樣的生活,她要改變命運,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正常人。

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重回學校,接受教育,並接受最好的教育。雖然莉絲從小家境貧寒,但她依然養成了一個愛讀書的好習慣,既使在她流浪的那幾年裏,她也從未中斷過讀書。莉絲的父親曾經是紐約一所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他本該有着美好的前程,但是毒品毀了他。儘管如此,喜愛讀書的父親在莉絲童年時仍經常帶她去圖書館,使她從小就喜愛讀書。書籍給了莉絲未來的希望,她決定堅強起來,並開始新的生活。於是她重新回到了中學,她以地鐵站和商店走廊為家,用二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高中課程,並以全校第一的成績高中畢業,併成功申請到《紐約時報》的一種全額大學獎學金,她獨特的人生經歷受到哈佛大學錄取委員會的青睞,最終進入這所大學並獲得學士學位。

正像莉絲所言,每個人都有他的人生追求,重要的是這種追求是來自你的內心。一直以來,教育的力量都是無窮的,莉絲正是依靠教育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反觀中國的現狀,由於近年來大學擴招導致的高等教育質量下降、大學生就業困難,很使多城市貧困的家庭和農村家庭的孩子們,選擇了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今年春節後,我們小區物業新招來一批保安,其中一位只有15歲。每當看到寒風中那個孩子蜷縮在軍大衣裏的瘦小身體和那雙迷惘、稚嫰的雙眼,我都在想,他的未來會是怎樣?一個正當讀書的孩子,為什麼小小年紀就要遠離父母來從事這種毫無技術性的工作?

這幾年我們周圍失學的孩子越來越多,有些並非完全是經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來自“讀書無用論”的影響,這種影響其實比貧困更可怕。任何一個社會,當不能實現教育公平、當教育不能改變底層人民命運的時候,這個社會的未來是可憂的。雖然美國也有着很大的貧富差距,但反觀莉絲的人生經歷,要是她生活在中國的話,基本上不會有上大學的機會,更不要説去讀清華、北大這些名校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學改革擴招之後,名為公立的大學,一邊享受着國家的高額補貼,一邊卻向學生們收取高昂的學雜費。20多年前,包括我們這一代人中,很多原本貧窮的農家子弟通過上大學成為城裏人,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那個時候上大學基本是免費的。但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國家財富增加了不少,可是我們的教育卻比以前落後了。我們在教育上缺少一個好的社會機制,一些社會低層的人,當他們無力負擔其子女上大學的費用,他們的後代就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他們的子女將成為“窮二代”繼續貧窮下去。目前我們的貧困大學生,除了藉助一些很少的商業銀行貸款,還沒有哪種獎學金可以讓窮人家的孩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象莉絲那樣去上大學。據説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近年已經開始對家庭收入低於美國平均收入標準的家庭,提供全額的“按需獎學金”制度,只要學生被錄取,就完全不必為錢而發愁,學校無償提供貧困學生(甚至包括外國學生)大學期間的學費、生活費等全部費用。而這些大學都屬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私立大學。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記得這是一位名人説過的話,希望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在教育公平上有更多的進步,希望中國那些和莉絲一樣命運的孩子,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夠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

莉絲20__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致力於更多人跨越困境去追尋心中的夢想。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 篇2

她的眼裏流露出一分光芒,堅定的光芒。嬌弱卻堅定的身影在腦海裏揮之不去,她的苦難、她的悲傷、她所經歷的一切一切,此刻都幻化成一縷金色的光芒閃耀在我的腦海。

“Ilovemymother,somuch!”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褐色的眼裏閃着幸福的光,對於家的一切向往。母親吸毒,患有艾滋病,眼睛將近失明,還有精神分裂症,但她仍深深愛着她的媽媽,深深!他的爸爸吸毒,也患上了艾滋病,姐姐想媽媽一樣也快失明瞭貧窮的麗姿去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她在毒品、艾滋病、飢餓充斥的環境裏渡過了童年,她小小的身軀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東西,但——那又怎樣,生活和命運把安全感從他的身體裏一點一點全部抽空,但卻沒有帶走她對生活的希望、對未來的渴求,麗姿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光鮮明亮的世界,只是她與那世界始終相隔。

“我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因為對我來説從來就沒有安全感,於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須這樣做。世上沒有回頭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就想,那麼好吧,我要盡我的所能努力奮鬥,看看究竟會怎樣。”

她緊緊地貼在母親的棺材上,用最後一秒鐘擁抱自己的母親,此刻,不是身體與身體的觸碰,而是靈魂與靈魂的交融,“明天就找不到這個地方了,但那又怎樣,這只不過是一個虛脱的假象,人是依存在心底的。”我的心像被刺中了一般痛,看着那個嬌小的身影,就那樣孤單地站在墓碑林立的地方,她是那樣的孤單,那樣的無力,又那樣的讓人心碎。

麗姿用兩年的時間讀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她連上十門課還兼職打工,一邊刷碗一邊看書,她蜷縮在地鐵的角落裏,手裏捧着書本,她相信她努力了總會有回報的。最終,麗姿考上了哈佛大學,那個充滿着光明與神聖的地方。

相比之下,自暴自棄的瑞斯讓我有幾分討厭,甚至是厭惡!每個人都可以有夢,每個人都可以成功!

突然覺得我好幸運,我家並不富裕,但卻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沒有生活在蜜罐裏,但卻沒有生存在苦難之中,我是這宇宙間的一顆小小星辰,卑微卻依舊閃爍着自己微弱而快樂的光芒。

影片結束,腦海中不停的閃現着麗姿帶着光芒的身影和閃着光芒的眼睛,原來人真的是會發光的!我被她堅定的執着的追夢而感動,被她對母親深深的愛而感動,被她閃着光芒的眼睛而感動……那縷光芒在漆黑的夜空中悠悠的上升,成為閃爍在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 篇3

莉斯真的是個令人敬佩的女孩,母親是個酒鬼,而且患有艾滋病死了。父親吸毒,同時也患上了艾滋病,住在瘋人院裏。

這就是她的生活,她感言:有誰能和生活討價還價,我覺得,既然我們活着,就應該盡最大的努力。

莉斯沒有家,她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到底什麼是家,一片屋頂,一張牀,還是無論何時都會接納你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地鐵站,是樓梯口,是無人問津的街道;吃的是別人丟下的饅頭。有時候,我覺得世界就像被一層膜包裹着,在裏面的人可以看透它,但卻無法衝破它。在這個世界,我可以讓自己適應它,卻沒有能力改變它。人會死,花會謝,最終留下的是一個影像,一個模糊的影像,默默的回憶。

世界不是真實的,我們活在彼此的心中。

她總是這樣分析這個世界,反思自己。所以她説道:我盡力拼搏,不想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我更加努力呢?現在,我離這層膜很近,觸手可及,這需要努力,但不是不可能。我希望和別人平起平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低憐憐的。我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讀遍所有的好書。

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想,我是不是該發揮自己的每一份潛能呢?我必須成功,別無選擇。最終她成功了。經歷了這麼多,反思在繼續: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世界照樣會轉動。現實是不會隨着你的意願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比你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於是,有人終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中,不願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勢,不願去想,是那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一起,而造成的這種局面。

未來的道路是寬闊的!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 篇4

“我愛我的母親,她是個癮君子,她是個酒鬼,而且基本失明,患有精神分裂,但我不會忘記她一直愛着我,即使她忘記了,一直如此,一直如此。”

亂成一團的家庭,吸毒的母親,不管不問的父親,還有姐姐、爺爺。這就是我對麗絲家庭的第一印象。在地上哭鬧的母親,在沙發上若無其事看電視的父親,犯毒癮的母親用可憐的眼神看着她,她把手中唯一一點生活費給母親,因為她從母親的眼神裏看到了難過,可是他的母親卻帶走了所有的錢。父母沒有給麗絲關愛,可是麗絲卻如此強烈的感受到了他們的需要。和麗絲相比,我們太不懂事了,當麗絲在夜風中用剩飯填飽肚子時,我們在吃各種各樣的零食,當麗絲堅定的壓住自己的試卷,不想讓老師拿走,因為她要做題,我們在想方設法的擺脱各種作業的苦惱。也許父母給的關愛太多,當我們漸漸把被關愛當成一種習慣,那些温暖的感動不再存在。回報的想法似乎被掩埋了起來,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早就已經被遺忘。因為現在一切的幸福來得太容易,我們沒有感到這份幸福是多麼的珍貴,很多的時候,我們在揮霍着這別人看來十分奢侈的幸福。

當感染艾滋的母親逃離這個家庭,當警察出現要將麗絲帶走,給麗絲重新找一個負責的監護人,麗絲身邊唯一的親人,她的父親,沒有挽留,她就這麼被拋棄了。也許我們不能完全深刻的體會到,那種被全世界最親近的人放棄的感覺,那種孤單,無助的感覺,因為父母的存在,它們都遠離了我們,父母給了我們一道愛的屏障,讓我們在這美好的環境下無憂無慮的成長。

麗絲的遭遇深深的刺激了我的神經,和她相比,我們太幸福了,想想曾經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就鬱悶一整天,萎靡不振,因為和同學鬧彆扭就亂髮脾氣,傷害身邊的家人朋友,因為一道題做不出來就放棄整張卷子,這樣實在是太不應該了。其實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堅持一下就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太怕吃苦,太怕累,太心疼自己,所以一遇到困惱就放棄,逃避,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到最後只會一事無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看看身邊那些有成就的人,哪個不是經歷困難和挫折才成功的。而且兩年之後的我們即將面對大學聯考,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用知識填充自己的頭腦,將來又怎麼能在茫茫人海中脱穎而出,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

“我相信我會成功,我僅僅只需要一個機會”這句話不僅僅是麗絲在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這麼説,當自己面對困難屢次失敗的時候,是不是自己的自信心也被打擊的一無所有?可是也許我們需要的,就是下一次機會,也許在嘗試一次,就會成功,很多人都在距離成功一步的地方倒下了,不是沒有力氣了,而是被自己的心裏擊敗的,只要我們對自己説:相信自己!我可以的!那麼就一定會成功。

風雨哈佛夢,坎坷人生路,用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頑強不懈的意志詮釋生命,絕不放棄,我們的夢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們去創造。無論現在怎樣,請一定要相信通過努力,明天定會很好。

風雨哈佛路的觀後心得高中 篇5

學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成才要靠百分之一的天賦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你肯學習,並且認真對待學習,你就會學有所成。

麗思是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出生於紐約市一個貧困的家庭。父母都是吸毒者。她簡直是天才,可惜她的生活沒有秩序。因為她很少洗澡而常被同學們嘲笑。雖然她一個月最多隻上三天學,但是她卻能考100分。

麗思的母親高度近視,達到了近乎失明的地步。因為吸毒,父母都得了艾滋病。她的母親沒有多久就去世了。家裏因為貧窮,交不起房租,父親被送去收容所,她則被關進教養所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是,頑強的麗思沒有被命運屈服。她走出了教養所,只得通過撿廢品、打工來自力更生。

貧困的她睡在街上,吃在垃圾桶旁。通過鄰居的幫助,她終於上了一所高中。只讀過國小的她。用了兩年的時間,把高中四年的課程用兩年就學完了。通過努力。她獲得了“紐約時報”每年120__美元的獎學金,並資助她上哈佛。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她16歲以前,她不適應平常人過的生活。但是她堅強地活下去。正如她所説:“我把安全都拋到腦後了!”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麗思告訴了我:命運可以打敗一個人,但是打不敗人的意志。只要我們擁有堅強的意志,不喪失生活的希望,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命運。面對困難與挫折,如果我們只是膽小、懦弱,終將一事無成;如果我們像麗思一樣意志堅強,具有不向命運低頭的信念,從而獲得成功,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看完這部電影,麗思告訴了我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