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辯論的戰術知識

辯論猶如戰爭。先期的準備,如分析辯題、查找資料、設計問題等可稱為戰前準備。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等古訓無一不可在此體現。

關於辯論的戰術知識

先期準備尚有如此多的講究,真正兩軍對壘時更是戰略戰術孰優孰遜的較量。辯論當然也是如此,辯論技巧的好壞不僅在於為全隊贏取一個優越的局勢,很多時候成功的戰術運用更可以扭轉劣勢甚至反敗為勝。雖然理論上無不可辯之題,任何辯題都具有可辯性,但限於選手知識、眼界、洞察力、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大眾思維的慣性引導等等種種原因,參賽者往往在先期準備方面出現種種漏洞和不足。也就是説相對對手而言在賽前已經處於了不利地位。怎麼辦?這就靠技巧來緩解危機。兵法雲:“兵者,詭道也。”

對抗技巧:

這是短兵交接的戰鬥。辯論雙方在脣槍舌劍的較量中,往往呈現出尖鋭的矛盾對立狀態。而這對抗性,也正是辯論引人入勝的重要特徵之一。對抗技巧的特點就在於針對同一事物能給出針鋒相對的結論。

1. 例證對抗

在論辯中,選取與對方所提及的相反的事例來與之對抗,從而構成尖鋭對抗。如在“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中:

正方:對方辯友,請你們不要回避問題,台灣的正嚴法師救濟安徽的大水,按你們的推論不就是泯滅人性嗎?

反方:但是對方要注意到,8月28號《聯合早報》業告訴我們,這兩天新加坡遊客要當心,因為台灣出現了千面迷魂大盜。

當台灣大學隊列舉“正嚴法師”的例子時,如果復旦大學隊就此是不是泯滅人性展開討論,不僅難度大,而且將陷入被動。預示反方選取了“千面迷魂大盜”這一相反的實例,將對方的詰問有力地頂了回去,贏得了這一回合的勝利。

2. 名言對抗

當對方引用名言來為其觀點作證時,直接對名言進行反駁是不理智的。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引用與對方相反的名言與之構成尖鋭對抗。如:

反方:就義利作用而言,利是基礎,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而義呢,只是通過對利益關係的調節,來間接地影響社會發展。正是在對自身利益契而不捨的追求下,人類從洪荒蠻野走進現代化文明的瑰麗殿堂。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一語道破這種真諦:“利益是我們的唯一動力。”

正方:對方辯友跟我們説了一位法國人的話,那麼我也想回贈對方一段法國人盧梭的話,他説:“愛人類,首先就要愛正義。”

反方隊從古今中外名家名言的寶庫中找出愛爾維的話來論證重利的主張。同樣,正方也從這一寶庫中找出重義的名言來與之構成尖鋭的對抗,使辯論更具有激動人心的色彩。

在論辯中要運用好名言對抗的技巧,平時對名言要有深厚的積累,辯論賽前更應準備好與對方觀點相對應的名言卡片,以便運用。

3. 史實對抗

當對方從歷史典籍中挑選與對方觀點有聯繫的史實來進行論辯時,我們也不妨從歷史典籍中找出與對方觀點相反的史料來與之構成對抗。可參照名言對抗,在此暫略。

4. 數據引證

很簡單,數字是一種非常有説服力的工具。不作贅述。

5. 煽情對抗

煽情,就是通過公眾的某些特殊利益,迎合公眾的心理來挑撥“是非”,並憑藉公眾在情感上的好惡,把假象説成真相,或把某些問題推向極端,以次達到征服對方的目的。對於煽情的對手我們有時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喚起公眾對己方的支持和對對方的憎惡來與之構成尖鋭對立,此謂“煽情對抗”。如關於“離婚率上升是社會文明的表現”中:

反方:我只想請大家設想一個很簡單的場景,當越來越多的孩子在他們最需要關懷的時候,偏偏失去了健全的愛,這難道能説是社會文明的表現嗎?

正方:君不見,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吵鬧聲中流着眼淚離家出走;又有多少孩子有家不願回,流浪在外而誤入歧途。他們是有一個家,然而,這樣的家帶給他們的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