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通用3篇)

農業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 篇1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一號文件精神,促進我縣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切實做好農業工作,現就20xx年“三農”工作特提出如下總體思路、奮鬥目標及主要措施。

農業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通用3篇)

一、總體思路。以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和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提高執政能力、加快發展為已任,圍繞結構調整抓產業、重點工作抓突破、隊伍建設抓機制的目標,全力推進“353”戰略和“1116”工程,突出物技服務,主攻招商引資,強化農業執法,加大綜合治理,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為建設和諧平安的盡職盡責。

二、奮鬥目標。主要工作目標為:突出一個重點,即完成招商引資20xx萬元,爭取上級項目資金500萬元;抓好二件大事,即實現農業綜合辦公大樓南遷,促進下屬農業場(所)發展;搞好三項服務,即搞好示範基地技術服務,搞好物技配套服務、搞好6個惠民農業項目的跟蹤服務;強化四種職能,即強化農業行政執法、農副產品安全檢測、動物防疫檢疫、農作物病蟲防治及檢疫職能;主攻五大產業,即糧食、畜牧、茶葉、水產及蔬菜產業,培植1000户以上規模種養大户。

三、主要措施

1、增強為農服務意識。以大學習大討論和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增強本系統幹職工的發展意識、進位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開展創先進支部、評優秀共產黨員,創先進集體、評先進個人的“二項創評”活動,結合實際工作,主要是抓好制訂為各類產業示範點服務的方案、建立技術幹部與產業大户聯繫制度、進一步落實重點工作的責任領導及責任人的責任、健全檢查督查制度等四項工作。

2、突出物技服務。⑴加強種子生產經營管理,全面清理整頓、規範種子市場,嚴格執行縣局制定的《關於糧食作物雜交種子生產經營管理決定》的文件規定,縣種子公司與鄉鎮農技站實行聯鎖經營,並安排鄉鎮農技站懂業務、有經驗的農技幹部銷售雜交種子,尤其是要明確因地制宜銷售水稻種子。⑵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在良種方面,20xx年水稻種子早稻主要推廣的品種有金優402、金優974,示範品種有先農3號、蓉優3號、神農稻101;中稻主要推廣的品種有金優63、兩優培九(65002)、金優117、金優725、協優63、D優527、崗優725、Ⅱ優906,示範品種有e福豐優11號、綿2優838(國豪雜優1號),引進的新品種有國稻1號、先農16號;二晚主要推廣品種有金優桂99、金優77、中優253、汕優46、協優46,示範品種有先農10號、協優432、中優432。山羊主要推廣黑山羊、金堂黑山羊和四川成都麻羊,牲豬主要繁殖和推廣杭豬。在良法方面,20xx年將結合糧食、茶葉、畜禽、水產、蔬菜等五大產業強化各種技術培訓和確定農技人員跟蹤服務。⑶進一步加大畜禽檢疫防疫工作力度。健全畜禽防疫檢疫體系建設,強化源頭管理,並在每鄉鎮確定專職畜禽防疫檢疫員2—3名,實行長年跟蹤服務。⑷搞好病蟲防治年活動。準確搞好全縣水稻病蟲預測,及時印發病蟲防治情報,健全病蟲防治體系建設,每鄉鎮配備專職農技植保員1—2名,重點開展好“水稻病蟲防治年”活動,把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⑸加強農產品安全檢測。不定期開展上市蔬菜的農殘檢測,引導菜農生產“放心”蔬菜;組織申報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及食品,繼續組織申報古市花椒等無公害生產基地,裕發河粉、寧尖牌大米等綠色食品,東電庫區銀魚、杭豬、上奉板鴨和蘆筍、稻鴨共棲大米和眉毛山茶葉等有機食品,力爭批准無公害基地2-3個,綠標2-3個。

3、主攻招商引資。招商引資是農業工作的生命線,是發展外向型農業的有力措施,是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主要採取以下措施:⑴挖掘、利用土地、水面、草地、原種等農業資源,包裝項目進行招商引資;⑵集中力量“跑部進廳”,確保沼氣能源建設項目、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水稻全程機械化建設項目、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縣財政茶葉產業化項目和縣財政畜牧產業化項目等6個惠民項目獲批和實施;⑶落實項目跟蹤責任制。跟蹤申報的項目,以資金到位為目標,進行責任考核,並給予獎勵;跟蹤服務招商引資項目,以客商滿意為目標,進行考核。

4、強化農業執法。⑴進一步明確農資市場管理、動植物檢疫、漁政管理及農機監理等四個方面的農業行政執法重點;⑵建立嚴格的農業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歷查處不作為或亂作為的農業行政執法人員;⑶加大對農業行政案件的查辦力度。

5、狠抓隊伍建設。一是健全基層農業“三站”(農技、畜牧、農機)機構,主要是明確各自職責,全面推行競爭上崗,落實“三站”負責人;二是幹部的獎金福利和等級評定與工作掛鈎,確保公益性職能的履行;三是嚴格局屬單位和基層“三站”綜合工作和單項重點工作的考評和考核,制定切實可行的考評和考核辦法,並付諸實施。

農業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經工作會議是經過市農業局黨委研究同意召開的,主要是總結去年全市經管工作,安排工作任務。剛才,大家參觀了泰山區“三資”管理三級網絡體系建設的現場,很受啟發。泰山區將“三資”管理的網絡終端延伸至村(社區)級,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區、鎮(處)、村(社區)三級網絡數據即時傳輸、即時監督,不僅節約了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這種工作中的創新精神值得大家認真總結和學習。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全市經管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

過去的一年,各縣市區經管部門都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按照省、市的統一安排,立足當地實際和經管職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和亮點。泰山區“三資”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質量不斷提高,農民負擔監督實行零報告制度;岱嶽區經管局努力爭取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區委、區政府針對經管工作下發了兩個1號文件。為全面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政策,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由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參加的會議,區經管局還與區紀委、監察局聯合制訂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責任追究辦法》,首先將“處理事”與“處理人”結合起來;新泰市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做得紮實有效。自7月恢復土地承包管理職能後,土地承包工作已陸續展開。在全市率先實行減輕農民負擔承諾保證金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肥城市新城辦事處被農業部評為財務委託代理規範化示範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工作走在全市前頭,市和14個鄉鎮都建立了服務平台,全省土地流轉現場會參觀了肥城的現場,分工市長作了典型發言。土地承包矛盾糾紛調處仲裁機制比較健全,市、鄉兩級經管隊伍整體素質高。為爭取全省“一事一議”以獎代補試點做了大量工作,從全省139個縣市區中脱穎而出,成為6個試點縣市區之一,並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爭取代補資金200萬元;寧陽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至底已發展到457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鐵農、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專題到寧陽縣調研,周鐵農題詞:寧陽模式,惠及三農。農業信訪工作做得紮實有效,重訪率、越級上訪率低,被省農業廳評為農業信訪先進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換補發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東平縣“三資”管理工作又有新突破,資金管理規範,資產、資源的調查存檔工作已經完成,村級小型工程招投標、資產資源的處置等都實現了公平、公正、公開、民主。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經管工作還有許多薄弱環節,一些傳統的思維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標準已經遠遠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有的土地承包政策落實不到位,“兩清理”工作沒有做好,土地流轉服務滯後,矛盾糾紛調處手段落後;有的通過各種手段增加農民負擔,減輕農民負擔形勢依然嚴峻;有的地方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有的“三資”管理水平粗放,手段落後,網絡體系不健全;有的地方涉農信訪案件頻繁,工作方法簡單,重複訪、越級訪嚴重,疑難案件增多等等。所有這些,都直接制約了經管工作的開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適應當前農村工作的新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經管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各級對“三農”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中央和省、市委都連續下發1號文件。今年,中央又從統籌城鄉發展、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角度出台1號文件,進一步保障農民羣眾的民主權利和物質利益,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經管工作的核心是落實農村政策、維護農民權益,也是經管部門的職責所在。它完全貫穿融合於“三農“工作之中,是”三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我市經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從農村財務委託代理到“三資”管理,從農村土地流轉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許多典型和經驗已宣傳到了全省、全國。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的分析工作現狀,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並積極與其他市進行橫向比較,清楚在全省所處的位置,正視工作上的差距,查缺補漏、取長補短、爭先進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使全市經管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三、突出五個方面的重點,確保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

我市經管工作重點是:以中央和省、市農村與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做好土地承包、農民負擔、“三資”管理、合作社建設和農業信訪五個方面的工作,實現農村改革穩定和發展的新突破。

(一)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規範土地流轉行為,建立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機制。土地不僅是農民的生活資料,也是生產資料,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做到“承包期內,生不增,死不減”。重點是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換髮補發工作,真正將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户”,這是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最基礎的法制保護。對多留機動地、“兩田制”等侵犯農民利益的問題,堅決予以糾正。要堅持承包經營權“依法、自願、有償”流轉,搞好引導示範,不能強迫命令。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轉有形服務市場,引導農村土地向種養大户、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基地集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流轉效益和規模經營效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流轉過程中的“三不”,即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指導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加快建立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體系。對照法律規定,規範仲裁機構設置、仲裁員選聘和仲裁程序,完善仲裁工作章程和制度。

(二)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加強對農民負擔的監管,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繼續開展對農村中國小亂收費、修建通村公路向農民攤派集資、農村公費訂閲報刊亂攤派以及農民建房、計劃生育、結婚登記亂收費等問題的專項治理。繼續實行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決不能因為負擔的減輕而放鬆農民負擔監督卡的發放,必須確保到户率。繼續強化對減負工作的監督檢查,提高工作成效。推進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和村級公益事業投入機制建設,開展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與農民羣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各項工作。加強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監管,引導農民自願出資出勞建設村級公益事業。有條件的地方,以村民一事一議為基礎,可通過政府項目補助形式建設村級公益基礎設施。要擴大農民負擔監管的範疇,加大對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及時足額的將補助補貼資金到户,原原本本的交給羣眾,不截留、不挪用。

(三)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增強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建立健全資產承包租賃出讓、資源公開協商招標投標、承包租賃合同管理、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等制度。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完善議事程序和公開內容。切實解決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推進農村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加大審計工作力度,保障集體財產安全,提高集體經濟運營效益。按照產權清晰、經營規範、運轉順暢、管理嚴格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計,重點開展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集體“三資”管理、村級債務管理、土地補償費管理、農民負擔管理等專項審計。對審計出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加強整改監督。

(四)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要規範操作,要辦一個是一個,辦一個成一個,辦一個發揮一個的作用。要求質量,不要求數量。要依法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操作規程,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規範化水平。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認定工作,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扶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快速發展,增強合作社帶動能力。全面推廣“農超對接”營銷模式,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五)提高農業信訪工作能力,確保工作成效。農業信訪工作,是經管工作的窗口。工作態度和效果是衡量工作好壞的重要標誌,它也代表了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形象。實行信訪接待、投訴受理責任制,形成高效、協調的工作運行機制,做到信訪接待、投訴受理不缺位、不空崗。特別在接待和處理羣眾來訪的過程中,堅持做好耐心、熱情服務。要把信訪工作的重點放在矛盾的源頭上,通過改進工作作風,變羣眾上訪為幹部下訪,主動超前開展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要注重工作實效。認真接待和處理每一個信訪問題,做細緻周密的調處工作,努力實現信訪結案率和結服率兩個100%的目標。特別對重訪和越級訪問題更應要高度重視,及時彙報,專題研究,做到訴訟合理的問題及時解決,訴訟無理的及時教育,達到“一訪一辦,息訟罷訪”的目的。

四、加強經管隊伍建設,提高經管工作水平

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推進農經體系建設。結合政府機構改革,加強農經體系建設專題研究,提出加強農經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強學習型農經隊伍建設,着力提高農經幹部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增強開拓創新、服務“三農”的能力。加強統計人員業務培訓,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報送,切實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多種渠道,採取有效形式,宣傳黨的農村基本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經管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以典型引路、示範引導,推進農村經營管理工作。

農業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部署“十三五”特別是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

省委、省政府對會議高度重視,東明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時期,我省“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打下了堅實基礎。四川是農業大省,“十三五”期間,必須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深入貫徹、重要批示和汪洋副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脱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目標,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下更大力氣破解“三農”難題。要堅持農業農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動搖,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全力打好脱貧攻堅戰,紮實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台階。

東明書記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對今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充分發揮三農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

過去5年,我們採取強有力措施,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面貌顯著改變,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取得可喜進展。

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建成上千個現代農業示範區,一批優勢產業帶逐步形成。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整體躍升,建成高標準農田20xx萬畝,大批重點水利設施工程開工,新增有效灌面660萬畝。20xx年,糧食總產3443萬噸,比20xx年增長7.5%。

新村建設紮實推進。以“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為目標,實施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五大行動”,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四大板塊”盡顯區域特色,農村廉租房制度普遍建立,“小組生微”模式全面推廣,建成幸福美麗新村9000多個。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把農民增收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實行書記縣長負責制。在全國農民收入總體回落的態勢下,20xx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7元,增長9.6%,是20xx年的1.9倍,在8個經濟大省中增幅第一,連續五年實現“兩個高於”;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84:1縮小到2.56:1。

5年來,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森林覆蓋率達到36%。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6%。農村教育、文化、衞生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基層組織更加鞏固,農村社會穩定祥和。

20xx年,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嚴峻形勢,我們改革創新、拼搏實幹、突破困局,農村工作亮點紛呈。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邁出堅實步伐。農業功能不斷拓展,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綜合效益持續提高,休閒農業快速發展,鄉村旅遊效益居全國首位。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在川召開,中央領導對四川三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突出主攻方向,着力重點領域,深化農村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完成75%,承包地流轉面積1547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部分農村改革事項開始破題。

統籌推進脱貧攻堅開創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開展了3輪高規格大規模的大督查大調研,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專題部署脱貧攻堅,召開脱貧攻堅大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構建“3+10”政策組合拳,強化“六個精準”,明確“五個一批”,落實“五個一”幫扶,建檔立卡對象實現“六有”。脱貧攻堅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負責制,層層簽訂責任書、逐級立下軍令狀。20xx年,全省農村減貧117萬人。

農業開放合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成功舉辦第三屆四川農博會、第二屆川台農業合作論壇,積極參與“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活動。推介農業合作項目1229個、簽訂投資促進項目734個、合同金額1400多億元。

“”農村工作取得的成就,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十三五”脱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涉農部門開拓進取的結果,是三農工作戰線廣大幹部羣眾奮力拼搏的結果。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十三五”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的衝刺階段。必須清醒地看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村工作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既面臨諸多挑戰,也孕育難得機遇。

從挑戰看:一是農業現代化發展滯後。農業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農村是城鄉一體的短腿,與高速推進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極不協調。二是農業面臨地板和天花板擠壓。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糧食單產的空間有限,農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已經引發價格倒掛,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盈利空間越來越小。三是農業轉型發展任重道遠。生產經營分散化細碎化現象突出,規模效益和集羣效應還不明顯。科技支撐乏力,從業人員老化,職業農民短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依然突出。四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户均耕地面積僅為全國的40%,中低產田土佔60%。耕地缺乏休養生息,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五是脱貧攻堅任務艱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380萬農村貧困人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到20xx年,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脱貧的任務異常艱鉅。此外,自然災害頻發、農產品市場和價格波動始終是捉摸不定又必須面對的問題。

從機遇看:一是宏觀政策有利。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加速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產業佈局向西部傾斜,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大,中央和省委出台了脱貧攻堅系列政策措施,脱貧攻堅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發展工程,是新常態下貧困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改革釋放紅利。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即將全面推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斷完善,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和試點試驗成果在更大範圍推廣,必將為農村開闢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改革着力點由投資、出口、消費的需求側,轉向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的供給側,減少過剩產能,加快結構調整,促使工商資本轉向農村尋求發展機遇,有助於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三是創新引領發展。在“雙創”和“互聯網+” 創新創業浪潮推動下,農業“創客”異軍突起,電子信息、現代設施和生態、文化、旅遊等要素與農業加速融合,“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成為農業現代化新引擎。

總的看,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立足省情、吃透農情、體恤民情,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風雨無懼,激情滿懷,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為贏得全局工作主動發揮積極作用。

二、凝心聚力,紮實推進,確保“十三五”農業農村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20xx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着力抓好調結構、促轉型、挖潛力、強基礎、建新村、抓改革、惠民生,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一)調結構,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重點是降成本、補短板,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機制。

降成本。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通過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投資回報率、勞動生產率,逐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比較效益。

補短板。樹立大農業、大糧食、大食物觀,加強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薄弱環節建設,增加綠色、有機、安全以及市場緊缺、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生產。改變過度消耗地力、濫用化肥農藥、單純追求產量的生產方式,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二)促轉型,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轉型升級的路子。恢復發展糧草輪作、果草間作、藕魚共生、稻鴨共育、稻菜輪作、豬—沼—菜—果等生產模式,大力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優化產業區域佈局。根據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開展新一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和示範縣建設,建設大基地,培育大產業,着力打造糧油、畜禽、茶葉、果蔬、中藥材、木竹產業等優勢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

促進產業升級發展。進行種植業、養殖業戰略性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繼續培育農產品區域性品牌。推行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健康養殖,大力發展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畜,積極發展現代林業和林下經濟。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排頭兵”企業。加快發展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着力提高農業附加值。農業既可以生產食物飽口福,也可以生產景物飽眼福。要通過農旅結合、文旅融合,不斷拓展農業功能形態,積極發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

(三)挖潛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我省探索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我們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繼續挖掘新產業新業態增收潛力,確保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鄉村旅遊要開啟休閒康養度假模式,興辦農村經營性養老服務機構,開發農村特色工藝品,促進新業態千姿百態、競相發展,不斷豐富農民增收的產業形態。

支持各地引進大型電商、星級酒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參與新業態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鄉村酒店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持新業態人才培訓、認定和就業,把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新業態帶頭人。

在鄉村旅遊和農村電商示範縣建設基礎上,對農村養老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農產品產地加工、農業服務業等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再扶持培育一批重點縣或示範縣。

(四)強基礎,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10個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深入推進“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工程,全力推進武引二期、開工建設土溪口水庫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堅持大中小微並舉,加快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農水重點縣、五小水利工程、農建綜合示範區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0萬畝。

加快實施《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整合國土、農業、水利、發改、財政等部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統一管理,統籌使用,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500萬畝。要將高標準農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情況納入地方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繼續推進通鄉通村公路硬化、縣鄉道改善提升和配套設施完善工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公共交通。堅持建管結合,切實把農村公路建設好、管理好、維護好、運營好。

(五)建新村,實現業興家富人和村美。把新村建設作為脱貧攻堅的重要載體,建成幸福美麗新村6000個。

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行動,把舊村改造作為重要舉措,處理好“建改保”的關係,推廣“小組生微”建設模式,提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水平,推動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

與精準脱貧結合起來,抓好“四大板塊”新村建設,全面推進農村廉租房建設,着力解決無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難户的住房問題。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帶動脱貧攻堅,重點向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

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推進建制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整治農村面源污染,實施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開展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六)抓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繼續把農村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落實“七個更大突破”要求,繼續走在全國農村改革的前列。

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加快推進集體產權“多權同確”,擴大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加快林權流轉立法,抓好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林權抵押貸款、金融支林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創新適度規模經營形式。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家庭農場配套政策,推進農民合作組織規範化建設,推廣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優化農業公益性服務,發展多種形式的經營性服務組織。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農墾(農場)改革發展。

加大改革試驗探索力度。持續推進國家和省級層面的各類試點,將試點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建立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圍繞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進行綜合試驗,發揮1+1>2的整體效應。試點試驗既要出成果、出經驗,也要防風險、不犯顛覆性錯誤。

(七)惠民生,着力實施精準脱貧。堅持“省負總責,市(州)、縣(市、區)、鄉鎮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全面落實扶貧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到縣制度,層層壓緊壓實責任。落實好貧困村“五個一”幫扶措施。完善退出機制,建立脱貧台賬,嚴格考核、嚴密督查、嚴厲問責,確保實現105萬貧困人口脱貧、2350個貧困村退出、5個貧困縣“摘帽”。

抓好脱貧對象精準識別,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擠幹水份實現“零差錯”。加強對接銜接,制定“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實施“五個一批”年度計劃,精心實施2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聚焦當年“摘帽”、退出和脱貧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户,實施10個扶貧專項方案年度計劃,制定土地整治、旅遊扶貧、科技扶貧等N個單項計劃。聚焦“四大片區”,深入推進藏區“六大民生工程”,繼續落實彝區“十項扶貧工程”和17條特殊政策,促進秦巴山區和烏蒙山區資源開發,支持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八)固根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在鄉村組織換屆工作中選好配強領導班子,構建村黨組織領導,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議事會決策、村委會執行、集體經濟組織市場化運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村級治理機制,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推行強村帶弱村、富村幫窮村、建立聯合黨組織等辦法,切實把村級黨組織建成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堅強堡壘。把支持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的措施落到實處。創新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發揮村規民約和社會賢達的積極作用,推進法律顧問進鄉村,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精心謀劃,狠抓落實,把五大發展新理念貫穿農村工作全過程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決定發展成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是關係發展全局的總遵循。在四川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要拉長農業這條“四化同步”的短腿、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小康”的短板,必須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於農村工作全過程,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不斷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增添農業農村發展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農業生產力每次進步,都伴隨着技術創新;農村社會活力每次釋放,都伴隨着制度變革。當前農業發展面臨新舊動力轉換、資源環境透支、政策效應衰減等問題,農村改革要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增強創新能力,形成創新紅利。

在體制機制上創新。着力破解規模過小的現代農業發展瓶頸,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優化配置土地等資源要素,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充分挖掘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潛力。

在農業科技上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放活農業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健全激勵政策,推動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把農業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在支持保護上創新。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保持總量只增不減。加大對農業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在農村優先佈局農民最急需的項目。強化財政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堅持協調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唱和如一,宮商協調”。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樹立協調發展理念,既要注重農業農村內部協調發展,又要注重城鄉工農之間協調發展,瞄準農業農村發展滯後領域和薄弱環節,拓寬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堅持城鄉協調發展。一方面發揮政府的作用,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在規劃佈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城鄉一體規劃,全域佈局,全程推進。另一方面發揮市場的作用,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把老少邊窮地區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培育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後發優勢,不斷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區域內貧富差距。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的內在要求。要切實維護進城落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其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好“三掛鈎”政策,讓農民放心進城、安心落户。

(三)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農業才能永續發展,農村才會更加美麗,鄉愁才會更加美好。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大規模開展綠化全川行動,在用地規劃許可前提下,實行誰種、誰管、誰用,避免出現栽樹不見樹,或栽樹多見綠少的現象。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採伐。繼續實施川西北防沙治沙、藏區生態保護建設等重點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注重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開發利用要與環境容量相匹配,實現農業農村均衡發展。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大力發展農牧結合、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趨利避害、變廢為寶,提高秸稈、糞污、地膜等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控,推進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心。

(四)堅持開放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

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核心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目標是提高對外開放質量、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當前,農產品面臨的外部市場壓力越來越大。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農業才能競合提升,農村才能多姿多彩,農民才能緊跟時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把握經濟發展態勢。樹立戰略思維和全球眼光,密切關注農產品供給需求變化,增強預見性和可控性,在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前提下,把握時機和節奏,積極促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發揮優勢“請進來”。立足農村資源優勢,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在引進資金、技術的同時,注重引進先進理念和管理方法,創新合作方式,積極引進、消化、吸收農業新技術、新經驗、新模式。

抓住機遇“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動參與“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活動,推動四川農產品走出去。繼續辦好川台農業合作論壇、四川農業博覽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台,擴大四川農業的美譽度、四川農產品的競爭力。

(五)堅持共享發展,實現農民羣眾共同富裕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取消農業税,實施農業補貼政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和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惠及了億萬農民,使農民成為改革發展的堅定支持者。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必須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廣大農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

大力提升公共服務。加快農村公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衞生、公共文化、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在制度上並軌、標準上統一。

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小康是全體人民的小康,絕不能“富者累鉅萬,貧者食糟糠”。要着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鏈上的增值收益;要加大對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的支持力度,穩定務工農民規模;要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拓寬財產性增收途徑;要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增進農民福祉。

同志們,告誡我們“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實際工作中,我們的思想認識、能力水平、作風素養還有很多不適應、不勝任的地方。在指導農業時,沒有很好應用生態學、系統論的基本原理,沒有完全掌握大自然物質循環、能量轉換的基本規律,往往人為割裂了生物世界的內在聯繫;在建設農村時,沒有很好應用社會歷史學、生物進化論的基本觀點,沒有自覺遵循村莊變遷演進的基本規律、鄉村文明進步的基本規律,常常漠視了鄉土文化,踐踏了耕讀文明;在服務農民時,沒有牢固樹立民本主義思想,喜歡以父母官自居,時時處處為民作主,容易忽視衣食父母的心理感受和切身利益。

我們要顧大局、識大體,講政治、守紀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按照“重中之重”要求,切實擔負起領導農業農村發展的政治責任,統籌協調好各方面關係,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入上,動真情、動真格,辦實事、求實效。各級黨委政府要用好三農工作、農民增收、脱貧攻堅考核督查和績效評價結果,把知民情、接地氣,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選配進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建設,不斷提高做好三農工作的能力水平。把農村作為踐行“三嚴三實”的第一課堂、實踐陣地,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推動各項部署落實到位。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户,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把農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高不高興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

同志們,思路已經謀定,目標已經明確,關鍵是落實落地、落細落小。我們要始終把農民裝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俯首甘為孺子牛”,“敢叫日月換新天”,盡情揮灑熱情,再譜三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