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財務的國務院組成部門。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
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篇1

同志們:

這次全國財政反腐倡廉建設工作會議是繼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部黨組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專門做了研究部署。會上劉建華同志將代表部黨組作工作報告,總結20xx年財政反腐倡廉建設情況,部署20xx年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工作任務。這裏,我重點就如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和xx屆中央紀委第四次、第五次全會精神,講幾點意見。

一、當前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形勢和主要任務

20xx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財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鋭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迎難而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努力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劃,紮實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加強財政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同時,穩步推進財税改革,加強財政科學管理,狠抓增收節支工作,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新的進展。

在積極推進財政工作的同時,各級財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和xx屆中央紀委三次、四次全會、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xx—20xx年工作規劃》,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全面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各項工作,加強對財政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財政工作中的貫徹執行,切實加強財政幹部作風建設,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不斷完善對財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深入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全面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強化財政紀檢監察自身建設,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黨員領導幹部違法違紀現象還時有發生,財政幹部作風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財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還要進一步完善,對重大財税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還要進一步深入,財政管理制度改革還要進一步深化,等等。這些情況表明,財政反腐倡廉建設形勢仍然嚴峻,任務仍然繁重。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是財政部門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各級財政部門必須正確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深刻認識反腐倡廉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紮實的工作,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地把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推向前進。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最後一年,宏觀調控面臨的形勢仍然極其複雜,財政經濟工作任務相當艱鉅和繁重。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對於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xx”規劃啟動奠定良好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財政工作。今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專門就深化我國財税體制改革問題進行集體學習,xx發表重要講話,科學界定了新形勢下財政工作的職能作用和重要地位,深刻闡述了進一步深化財税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高度評價了近年來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明確提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税體制機制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xx指出,必須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使財税工作在促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當前,要更加註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註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更加註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xx的重要講話,不僅對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財政改革與發展指明瞭方向,也對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xx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xx屆中央紀委四次、五次全會和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以及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踐行“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財政工作宗旨為主題加強作風建設,以完善財政懲防體系建設為載體加強制度建設,以落實責任制和強化監督檢查為抓手提高制度執行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全面提升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

當前,財政反腐倡廉建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切實加強對重大財税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保障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落實。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中央決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各級財政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的決策部署,同時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要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點加強對政府公共投資、擴大消費、結構性減税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確保應對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所需資金安全、科學、高效。積極開展對促進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促進加快結構調整。加強對“三農”、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衞生、保障性住房、公共文化等重點支出的監督檢查,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開展對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中央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積極開展上下聯動監管,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財政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專員辦就地監管優勢,確立專員辦對駐地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的監管主體地位,明確專員辦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預算、資產、財務等實施綜合監管的責任義務、方式程序等,逐步實現中央財政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的監管全覆蓋。健全對財政宏觀調控政策執行情況的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制度,完善紀律保障機制,確保積極財政政策發揮實效。

(二)切實加強對財政部門領導幹部的教育監督,提高各級財政幹部拒腐防變能力。要以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重點,結合學習沈浩先進事蹟,加強對財政幹部特別是財政部門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潔從政教育,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大興密切聯繫羣眾之風,財政幹部要堅持深入基層瞭解社情民意的優良傳統,積極幫助解決人民羣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和困難。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發揚認真負責、嚴謹細緻的工作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大力整頓財政部門文風會風,嚴格控制發文數量和範圍,嚴格控制會議數量、經費、規模。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廣大財政幹部職工要牢記“兩個務必”,帶頭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控制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公務接待以及樓堂館所建設等有關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堅決反對大手大腳花錢和鋪張浪費。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完善領導幹部組織生活會制度,確保組織生活會取得實效。要抓好教育監督舉措貫徹落實,深入開展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潔教育,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實效。要結合推進財政政務公開、“權力梳理”等工作,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做到關口前移,防範在先。要繼續完善領導幹部從政行為規範,認真落實好財政部門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相關法規制度。

(三)切實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糾正損害人民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要以解決好人民羣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為重點,強化對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抗災救災、扶貧開發等專項資金的監管。全面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和基金,規範收費行為。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治理和查處教育亂收費、侵害農民和進城務工農民利益等問題。要積極推進社會團體、國有企業“小金庫”治理,深入開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治理,加強對中央單位特別是中央垂直管理單位、執收執罰權比較集中部門的監督檢查,把治理“小金庫”與清理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工作結合起來,完善治理工作長效機制,鞏固和擴大治理成效。切實加強註冊會計師、資產評估等行業的監管,健全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制度。着力增加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要支持解決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衞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一步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要積極探索有效的財政保障方式,千方百計為困難羣眾排憂解難,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促進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

(四)切實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着力解決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要堅持懲治與預防並重,嚴肅查處發生在財政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腐敗、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的案件,決不讓腐敗分子逃脱黨紀國法的懲處。突出查辦案件的重點,嚴肅查處權錢交易貪污受賄、權色交易腐化墮落、濫用職權失職瀆職、違反財經紀律損害羣眾利益、違反組織人事紀律造成惡劣影響、干預招投標獲取非法利益、違反職業操守執法犯法等案件。繼續深入開展商業賄賂專項治理,依法查處政府採購、中介機構執業等領域的商業賄賂案件,認真做好對突出問題的整改,鞏固和擴大前期工作成果。對財政部門發生的案件,要深入剖析原因,及時通報,使廣大財政幹部吸取教訓、受到教育。針對案件中暴露的苗頭性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提高辦案綜合效能,實現辦案工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紀效果相統一。

二、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

黨的xx大提出,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黨的xx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突出了制度建設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xx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進一步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緊迫任務。要緊緊圍繞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治等工作,加快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所確定的各項制度,加快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規範化水平。

加強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和中紀委xx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入推進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有力保證。只有通過不斷建立完善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剛性作用,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才能使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才能真正把財政部門的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同時,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很多方面的內容與財政工作緊密相連,通過切實加強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也有助於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

近年來,財政部黨組高度重視財政反腐倡廉各項制度建設,多次作出具體部署,先後制定了《財政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辦法》、《財政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基本制度,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以及轉移支付辦法等財政管理制度,從機制上、源頭上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為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相比,與財政反腐倡廉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我們在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比如,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還缺乏科學有效的制度規範,有些制度雖然早已建立,但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一些制度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過於原則寬泛,缺少具體實施措施;有的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執行,存在重製定、輕執行現象。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下決心、花大力氣積極加以解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財政部門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要按照xx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建立健全財政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各項制度為重點,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為核心,以提高制度執行力為抓手,加強整體規劃,抓緊重點突破,逐步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財政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切實提高制度執行力、增強制度實效。當前,結合財政部門實際,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制度建設。

(一)進一步加強財政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設,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加強反腐倡廉教育,不斷夯實財政部門黨員幹部廉潔從政思想道德基礎,是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和前提。要以加強對各級財政部門領導幹部教育為重點,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提高財政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學性、規範性、有效性。要堅持和完善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結合實際確定學習主題,注重學習效果,建立健全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講廉政黨課、黨性定期分析、反腐倡廉專題民主生活會等制度,把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融入各項制度規範之中,構建充分發揮教育説服力和制度約束力整體功效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機制。要加強和改進反腐倡廉教育培訓工作,完善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等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培訓機制。要加強和改進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學習財政系統先進典型,加強廣大財政幹部職工勤政廉政教育,大力弘揚優良作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要抓緊研究制定貫穿幹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全過程的反腐倡廉教育實施辦法,以制度明確教育目標、落實教育責任、規範教育內容、拓寬教育領域,加快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

(二)進一步加強監督制度建設,規範權力運行和使用。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中,建立和完善監督制度是關鍵。要認真執行和不斷完善各項監督制度,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加大監督力度,突出監督重點,前移監督關口,加強對財政部門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監督,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加強對重點人員、重點崗位、重要職能、重要事項的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增強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要進一步健全財政部門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繼續開展對“權力梳理、流程規範、監督定位”工作執行情況的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領導幹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質詢、罷免或撤換等制度,推行領導幹部問責制、廉政承諾制、行政執法責任制,推進財政重大事項決策的程序化、規範化。要落實重大決策報告制度,健全決策失誤糾錯改正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乾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和幹部選拔任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財政幹部選拔任用提名、考察、決定等環節的監督,充分發揮考核在幹部管理工作中的監督作用。要堅持和完善巡視工作制度和辦法,繼續開展對專員辦等單位的巡視,加強巡視結果運用。要完善財政部門黨員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談心談話制度。要建立健全黨內民主監督機制,建立健全黨員定期評議領導班子成員等制度。要不斷完善財政政務公開制度,以財政預算公開為重點,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形成系統、規範的公開機制,加強對政務公開的督促檢查。要自覺接受人大、審計等單位對財政工作的監督,通過完善信訪等制度發揮羣眾監督的作用,注重輿論監督,增強監督合力。

(三)進一步加強預防制度建設,形成有效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反腐倡廉,預防是治本之策。要堅持權力配置科學、界限明確、行使依法、運行公開,把預防腐敗的要求落實到財政權力運行各個環節,落實到財政管理的各個方面。要推進財政部門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從財政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入手,排查廉政風險,健全內控機制,構築制度防線,形成以積極防範為核心、以強化管理為手段的科學防控機制。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直接關係到財政反腐倡廉制度的實際效果,關係到財政事業的健康發展。要以完善財政管理制度,不斷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為手段,深化財税改革,更好地從源頭上、機制上防治腐敗。要加強財政法治建設,健全財政法律體系,積極推進修訂《預算法》、《註冊會計師法》等財税法律相關工作,完善財政行政審批程序,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要強化預算管理,健全國家財政預算制度,提高預算的完整性。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收付、“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採購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金財工程建設,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規範、公開、透明。切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規範轉移支付制度和辦法,用公式法、因素法等方法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地分配轉移支付資金。繼續加強對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因公出國和會議等支出管理,推進領導幹部職務消費制度改革,切實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公務員收入分配製度,嚴肅查處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推動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改革,從制度上嚴格控制企業高管工資,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四)進一步加強懲治制度建設,堅決懲治腐敗。對腐敗現象必須堅決懲治,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加強懲治制度建設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真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腐敗案件發生的特點和規律,探討分析案件查處中的難點問題尤其是制度缺陷,建立健全腐敗案件及時揭露、發現、查處機制,更有效地查處腐敗案件。要完善財政違法違紀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財政執法,嚴肅查處財政違法違紀行為,強化執法監督,做好執法考核。要對財政幹部職工堅持不懈進行法律法規教育,堅持依法懲治腐敗、打擊犯罪,減少違紀違法者利用制度漏洞對抗組織調查、掩蓋事實真相、逃脱應受懲罰、獲得非法利益的可能性。要建立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環節調查分析和專項治理制度。要健全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其配套制度,對落實不力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xx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形勢在發展,實踐在深入,人民羣眾對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這些都要求我們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創新。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xx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創新與推進財政改革發展結合起來,與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那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上升為制度,把那些通過案例剖析得出的規律性認識運用於制度建設,保證反腐倡廉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注意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探索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與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有機結合的途徑和手段,既為有效執行制度提供有利條件,又為制度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三、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保證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取得實效

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成效,根本上取決於制度是否得到認真執行。抓好制度執行,既是制度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檢驗制度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中央的有關要求,既要不斷加大財政部門內部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力度,又要不斷加大履行財政職能和制度創新、制度執行的力度,深入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促進財政事業的不斷前進。這裏,我再強調幾點。

(一)高度重視,加強制度執行的組織領導。各級財政部門要充分認識提高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確保財政反腐倡廉各項制度得到切實執行。要把制度執行擺在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突出位置來抓,切實解決抓制度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以加快推進財政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為載體,以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為重點,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抓手,結合各地財政部門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保證制度執行取得實效。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全面落實“一崗雙責”,進一步建立健全黨組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紀檢監察部門組織協調,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制度執行的工作機制,對制度執行各項措施特別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制度執行的任務進行責任分解,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明確執行時限和階段性要求,及時排除工作中的障礙和阻力,為制度執行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要按照財政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規劃和要求,一項項制度抓執行,全面提高制度執行力。要切實改變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以講話貫徹講話的做法,真抓實幹,務求每項制度落到實處。

(二)加強制度宣傳教育,營造執行制度的良好氛圍。增強廣大財政幹部職工的制度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築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這是保證財政反腐倡廉各項制度認真執行的重要前提。要把制度宣傳教育作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使財政系統廣大黨員幹部領會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內容,不斷增強制度意識,牢固樹立嚴格按制度辦事的觀念,養成自覺執行制度的習慣,把制度轉化為黨員幹部的行為準則、自覺行動。既要宣傳制度規定了什麼,又要宣傳制度如何執行、如何落實、怎樣監督,最大限度擴大制度透明度和影響力,努力營造人人維護制度、人人執行制度的良好氛圍。要結合財政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經常講、反覆講,使財政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廣泛瞭解財政制度、自覺運用財政制度、有效監督財政制度執行。

(三)加強監督檢查,保證制度執行。要建立健全財政反腐倡廉制度執行的監督機制,每項制度都要明確監督執行的責任單位,採用日常督查和專項檢查等方式隨時掌握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完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整合監督資源,注重發揮不同力量的監督作用,積極創造能夠監督、方便監督的平台和條件。要建立健全制度執行問責機制,把制度執行情況納入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內容,對執行制度不力的堅決追究責任。既要加強對新頒佈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也要加強對那些雖然頒佈已久、但仍然行之有效的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各級財政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協助做好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要建立財政反腐倡廉制度評估和反饋機制,經常性地進行清理、完善,對過時的有關財政制度要及時廢止,有明顯缺陷的要適時修訂完善,需要細化的要儘快制定實施細則,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緊制定。

(四)領導幹部帶頭嚴格執行制度,切實查處違反制度的行為。反腐倡廉制度約束的重點是權力運行,而掌握和行使權力的主要是領導幹部。領導幹部要在嚴格執行反腐倡廉制度方面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各級財政部門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帶頭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在執行制度上率先垂範。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領導幹部必須首先做到;要求下級做到的,上級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領導幹部要自覺接受組織和羣眾監督,切實做到行動先於一般幹部,標準高於一般幹部,要求

嚴於一般幹部。各級財政部門領導幹部不僅要帶頭遵守制度,還必須堅持原則、敢抓敢管,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同一切違反制度的現象作鬥爭。要堅持有紀必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等嚴重破壞制度的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越是領導幹部違反制度,越是要依紀依法從嚴處理。

(五)加強財政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工作。多年來,各級財政紀檢監察部門和廣大財政紀檢監察幹部為純潔財政幹部隊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促進財政改革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財政紀檢監察幹部的任務更加艱鉅,責任更加重大。要按照政治堅強、公正廉潔、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要求,鞏固和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注重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建設。要增強政治意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堅持黨性原則,忠實履行職責,對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進行堅決鬥爭;要增強表率意識,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剛直不阿,一身正氣,清正廉潔,樹立可親、可信、可敬的形象;要增強法治意識,帶頭遵守和維護黨紀政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依紀依法履行職責,自覺接受組織和羣眾的監督;要增強創新意識,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增長新本領,加強實踐,加強鍛鍊,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增強宗旨意識,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為本,真誠傾聽羣眾呼聲,真實反映羣眾願望,真情關心羣眾疾苦,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財政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一如既往地關心、愛護紀檢監察幹部,高度重視和加強紀檢監察幹部的培養使用,幫助解決紀檢監察機關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始終做紀檢監察部門的堅強後盾,推動落實反腐倡廉各項任務。

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財政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任務艱鉅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xx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紮實工作,深入推進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篇2

同志們: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xx屆三中全會的30 年,我國農村改革發展,以波瀾壯闊、史無前例的磅礴之勢,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極為壯麗的篇章。糧食產量從1978 年的3.04 億噸增長到20xx年的5.02 億噸,增長64% ,為實現人民生活從温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戰勝各種困難風險和促進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xx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要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並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戰略舉措,對糧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行動綱領。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呈加深蔓延之勢、我國經濟增長出現明顯下滑的形勢下,進一步完善農業和糧食政策體系,加大農業投入,增加農民收入,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尤為迫切。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總結交流經驗,深入分析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創新體制機制,完善糧食政策,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一、近年來財政糧食工作成效顯著,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xx大提出,“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xx大精神,積極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惠農強農政策,緊緊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目標,加強財政政策研究,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財政監管,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了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糧油生產大縣獎勵政策等一系列重大財政政策,大力支持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宏觀經濟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和財政部黨組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回顧總結近年來工作,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主要方面:

(一)加大政策創新,強化補貼力度,糧食補貼制度逐步完善 。 糧食補貼是新形勢下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政策手段。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根據糧食形勢變化的需要,不斷完善補貼政策,加大補貼力度,極大地強化了補貼政策效果。

一是不斷完善與強化種糧農民直補制度。 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本前提。20xx 年財政部門主動轉變補貼方式,提出“盤活糧食風險基金、實施對種糧農民直補”,建立了符合國際經驗的種糧補貼制度。20xx 年為彌補柴油等農資價格上漲對農民種糧收益的影響,中央財政開始實施對種糧農民農資綜合直補政策,並不斷加大補貼力度。20xx 年針對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情況,實行農資價格與綜合直補聯動機制,先後分三次增加農資綜合直補440 億元,達到716億元,比20xx 年增長約5 倍。加上糧食直補,對種糧農民補貼達到867 億元。為落實好補貼政策,中央與地方上下齊抓共管,資金專户管理制度、村級公示制度以及兑付資金“一卡通”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健全與完善。不少地方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與管理創新。如江西、安徽等省對種糧大户進行獎勵;河南等省建立了補貼落實的聯合監督制度,均取得很好的效果。20xx 年是對農民補貼規模最大、增長最多、撥付最早的一年。 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肯定,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二是糧油生產大縣獎勵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實 。穩定產糧大縣糧食生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為緩解產糧大縣財政困難,20xx 年財政部出台了產糧大縣獎勵政策。近年來,獎勵政策實施更加有效,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強。20xx年比上年增加獎勵40 億元,20xx 年再度增加40 億元,獎勵總額達到165 億元。政策範圍進一步拓寬,20xx 年油料生產大縣納入財政獎補範圍,以促進我國油料生產,振興油料產業。政策內容也更加完善,實行激勵與約束並重,存量與增量結合的方法,鼓勵多產糧、多調糧。政策效應進一步放大,湖北、河南、新疆等省專門從省級預算中另外安排資金,對本省(區)的糧食主產縣進行獎勵,放大了政策效應。

(二)創新運作機制,加強財政保障,充分發揮了最低收購價政策作用。 從20xx 年開始,國務院在決定放開糧食市場、放開價格的同時,對部分短缺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為落實好這項政策,財政部門以“完善運作機制、確保政策效應”為重點,提出了“明確責權、理順機制、強化監管、務求實效”的思路,大力推進“掛牌收購、公開競賣、順價銷售、財力保障”的運作機制,實現了“穩定價格、增收節支”的目標。具體來講,財政部及時明確中央財政統負盈虧的原則,為落實最低收購政策提供了財力保障,極大地調動了收儲企業積極性,糧食收購基本上做到應收盡收。20xx 年以來,國家累計收購糧食20xx 多億斤,糧價基本穩定在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堅持公開競賣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既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也減少了糧食銷售價差方面的損失,與傳統的保護價收購相比,節省了大量財政支出,做到了政府滿意、農民滿意、財政減負。這個基本的制度框架,應該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可以説是成功的。

(三)多措並舉,靈活應對,糧食財政宏觀調控富有成效。 糧價高低既關係到農民增收和城鎮居民消費,又直接關係到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去年以來,糧油市場面臨更為複雜的形勢,國際糧價大幅上漲,國內農民種糧成本明顯提高,國內接連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糧價上漲的壓力很大。妥善處理好糧價與物價穩定的關係,既要防止糧價下跌損害農民利益,又要防止糧價過度上漲推動CPI指數的上升,始終是糧食市場調控的重要任務。財政部門緊緊圍繞這個目標,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財政保障,大力支持糧油市場調控政策的落實。

一是用活儲備,穩定銷區市場。 受 國際糧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國內主要糧油價格也一度呈現明顯的上漲趨勢。能否平抑糧價過快上漲的勢頭,直接關係到今年黨中央、國務院確立的“雙防”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關係到整個宏觀經濟的穩定。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温家寶批示: “要迅速控制玉米價格上漲,降低生豬飼養成本和肉價”。關於控制糧價和CPI ,穩定經濟形勢,中央領導多次做出批示。 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批示精神,積極支持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糧食市場穩定工作。用好用活政府糧油儲備,保供給、保穩定, 兩年來累計拋售中央儲備和臨時儲備糧油597 萬噸,通過 支持北糧南運、加大儲備拋售力度、支持糧食移庫等措施,充分保障了糧油市場供應,有效穩定了糧油價格,使我國糧油市場經受住了國際糧食危機的衝擊,也經受住了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災害的考驗 。

二是研究實施東北糧食運費補貼和餘糧收購政策,切實解決東北“賣糧難”問題。 服務於當時國家“雙防”目標的需要,銷區糧價一直穩定在較低水平,倒逼產區價格一度走低,今年年初東北三省面臨粳稻、玉米等糧食“賣難”問題。國務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温家寶和回良玉副多次批示,要求迅即解決東北糧食“賣難”問題。為此,財政部及時深入調研,迅速提出實行東北粳稻運費補貼政策和東北餘糧包乾收購政策,對這個建議,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意見很好,政策措施須儘快出台並公佈”。地方財政部門也積極配合,對運費補貼和餘糧包乾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認真審核,嚴格把關,確保了政策的落實。既解決了農民賣難問題,適當拉昇了產區價格,又穩定了銷區糧源供應和價格,算下賬來,財政也節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據統計,國家對東北376 萬噸糧食實行運費補貼,包乾收購東北餘糧近190 萬噸。

三是及時實施無償劃撥災區中央儲備糧政策,做好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保障工作。 汶川大地震後,財政部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超前提出開倉放糧方案,向災區無償提供中央儲備糧,確保國務院提出的每人每天1 斤口糧任務的完成,並支持糧食企業深入災區收購或代儲農民今年夏季生產的小麥,給予加工和運費補貼,保障了災區糧油供應,支持了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

(四)加強了糧食財政財務管理,着力實施科學理財 。 目前,僅財政部經建司每年經管的糧食支出就近1600 億元,推進糧食財政資金精細化管理是加強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精細化管理的傳統作風,精打細算,糧食財政財務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一是規範補貼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糧食政策性財務掛賬貼息是中央和地方財政的重要支出內容。為減輕利息支出壓力,各級財政部門在嚴格把關、認真審核基礎上,共同研究了消化掛賬、減少利息壓力的多種方案。中央財政通過研究掛賬資產重組、地方政府舉債、郵儲資金置換等方案,促使掛賬利率從20xx年開始下浮10% ,每年節約利息支出20 多億元。另外,財政部組織安排了最低收購價糧食等有關費用核查,及時組織費用補貼清算,核減費用開支10 多億元。二是加強基礎管理,大力推進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實現科學理財。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是財政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實行科學理財的重要手段。但這項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工作量大,地方財政部門尤其是廣大基層同志,克服了很多困難,作了大量工作,最終搭建起了補貼網的基礎框架,為科學理財、規範管理打下了堅實良好的基礎。

近兩年,面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國內糧價保持基本穩定,為維護宏觀經濟的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財政糧食工作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財政糧食工作能夠謀劃在前,許多政策建議為國務院所用,充分發揮了領導參謀助手的作用。政策執行迅速有力,不折不扣地落實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惠農政策,及時有效地保障了市場調控。財政部黨組對財政糧食工作是充分肯定的。總結取得上述成績的經驗,可歸納為以下幾條:一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 。近年,糧食政策調整始終注重向種糧農民傾斜,始終將保護好種糧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大幅度增加糧食補貼資金,既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廣大農民羣眾的關心,更彰顯了為民理財、為民服務的理財宗旨。二是突出服務大局,加強保障能力。近年為維護糧食市場的穩定,中央財政主動承擔了儲備糧油拋售、跨省移庫等相關市場控調費用支出,這樣雖然增加了當期財政支出,但維護了宏觀經濟穩定的大局,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我在其他會議上也講過,財政部門在配合其他部門實施糧食政策調控的時候,首先應該是保證農民的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的穩定,其次才是統籌兼顧財政的收支平衡。三是着力體制改革,創新運作機制。近年財政糧食工作始終注重釋放體制機制的能量,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創新最低收購價政策運作機制、創新糧食補貼制度等方面均有較大進展,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四是堅持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紮實 。 糧食工作能取得不俗的成績,最關鍵的一點還在於我們擁有一支過硬的幹部隊伍和這支隊伍所表現出來的良好工作作風。落實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和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是對我們財政幹部的最好考驗。將財政補貼兑付給千家萬户的農民是一項巨大惠民工程,正是通過包括在座的廣大財政糧食工作者艱苦努力,才建立起了國家補貼農民的穩固渠道,特別是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湖南、河北等省份,認真細緻地開展工作,妥善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保證了政策的貫徹落實。在補貼網建設過程中, 很多幹部 加班加點,累倒在工作崗位上,湧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蹟。 在這裏,我代表部黨組,向辛勤工作在全國財政糧食工作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認真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財政糧食工作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實現財政糧食工作思路的創新

黨的xx屆三中全會立足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形勢格局,對新形勢下繼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進行了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糧食安全的目標任務。我們財政部門尤其是財政糧食系統應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更好地促進我國糧食安全。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抓糧食安全和財政糧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糧食工作者要從講政治、顧大局、求發展的角度,切實提高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認識。要深刻地認識到,糧食是百姓温飽之源、物價平穩之基、經濟發展之要,社會穩定之本。保障糧食安全對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意義重大。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障糧食安全是財政工作的重要內容與重要職責。自古以來,財糧一家、錢糧一家。公元前594 年魯國實行的“初税畝”,確立了政府收入主要來自公糧。近年來,隨着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與逐步完善,由於糧食調節的“市場失靈”與糧食安全所本身固有的公共產品屬性,保障糧食安全日益成為公共財政重點支持與保障的對象,也成為糧食工作者肩負的重要職責。各級財政部門應將財政糧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實,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正確判斷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形勢,增強做好財政糧食工作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正確判斷糧食安全形勢,充分估計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是進一步做好糧食工作的前提。三中全會指出,要繼續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強化農村發展制度保障,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破解農村發展中的難題。在三中全會指引下,農村改革將進一步深入,發展步伐將更快,這將為保障糧食安全創造寬鬆的政策環境,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糧食安全形勢仍然比較嚴峻,財政糧食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從長遠看,我國糧食消費呈剛性增長,糧食生產受耕地與淡水資源稀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糧食產業化水平較低、種糧比較效益持續走低等因素制約,保持持續增產的難度日益加大,糧食維持長期供求平衡的壓力進一步加大。這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儘快研究建立確保糧食安全的長效機制。從當前看,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因素加大,經濟下滑和糧價走低的趨勢明顯,國內糧食在連續5 年豐收後,也可能呈現週期性的波動與變化,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財政糧食工作將面臨更為複雜的形勢。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認清形勢,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既要着眼長遠,提前謀劃,更要立足當前,妥善解決好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

(三)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的目標任務,不斷創新財政糧食工作新思路。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在科學判斷當前形勢、準確把握歷史定位的基礎上,提出了到20xx 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任務,其中要求“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圍繞這個目標,將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這對開展新時期財政糧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着眼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局,進一步細化三中全會提出的糧食安全目標任務,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積極破解糧食發展中的難題,加快建立完善涵蓋糧食生產、農民收入、價格保護、市場調控、利益補償等在內的科學的糧食財政政策體系,奠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財政制度基礎。

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創新財政工作思路。我們認為新時期財政糧食工作的總體目標思路為:認真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障糧食安全為中心,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推進財政糧食工作,實現“鞏固一個基礎,提高兩個積極性,實現三項提升,做好四個保障”的目標。鞏固一個基礎,就是要建立基本糧田保護補償機制,以此來鞏固耕地這個糧食安全的基礎和前提;提高兩個積極性,就是保護好農民種糧和政府抓糧這兩個積極性,做到農民願意種糧、政府願意抓糧;實現三項提升,就是要全面提升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和糧食的流通效率,這樣三項提升為國家糧食安全打下更加穩固紮實的基礎;做好四個保障,就是通過構建糧食安全有效保障體系,保障糧食市場穩定和經濟平穩發展,保障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三、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着力構建保障糧食安全的長效機制

xx曾批示:糧食安全問題 “關係到經濟全局,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鬆不得” 。 按照xx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快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要求,實現新時期財政糧食工作目標任務,必須着眼長遠,着力推進八大長效機制建設。

(一)建立基本糧田保護補償機制,夯實糧食安全的基礎。 耕地是糧食生產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目前我國糧田數量和質量都呈有下降趨勢,糧田面積從1998 年的13.3億畝已經減少到目前的12.5 億畝,其中67% 為中低產田,旱澇保收的面積僅為4 億多畝。三中全會強調,“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確保糧食安全,首先必須按照三中全會精神,在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基礎上,統籌規劃,劃定基本糧田,並將基本糧田核定到田頭地塊、核定到農户。基本糧田劃定後,不準改變用途。同時,要儘快建立基本糧田保護機制,對農民的利益損失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調動農民保護糧田的積極性。要整合資源,集中財力,加大投入,抓緊實施糧食戰略工程,啟動新增千億斤生產能力建設,加大基本糧田改造,將基本糧田逐步建設成為標準化高產穩產糧田,切實提高其綜合生產能力。只要現有種糧耕地能逐步改造為標準化基本糧田,我們的糧食產量就能穩定在1 萬億斤以上,糧食安全保障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科學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確保糧食價格穩定在合理水平上 。 糧價是農民種糧收入變動的根本,也是糧食生產的晴雨表,糧價波動將導致農民收入和糧食生產的波動。要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儘快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保持糧價處於合理水平。一是要堅持完善糧食價格形成的市場化機制。穩定糧食價格不是穩而不動,而是要在合理區間內波動,給市場空間,讓市場來激發糧食生產的活力。二是完善最低收購價制度,建立最低的糧食收購價支撐機制。最低收購價主要是來彌補糧食成本並保證農民種糧有最低收益,原則上應略高於種糧成本,這是農民種糧的最後防線。國家應當根據農民種糧收益的變化情況,擇機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使最低收購價高於糧食成本,並不斷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機制,確保農民在補償成本之後得到相應的實惠。但也要防止最低收購價取代市場價格,抑制市場活力。三是要建立並不斷完善臨時價格干預機制,爭取通過調控,使最低收購價成為真正的“影子價格”。一方面使最低收購價能夠補償農民種糧的成本,並獲得相應的收益;另一方面運用其他手段,包括一些對市場的調控和干預措施,使市場糧價始終在最低收購價之上,保持市場應有的活力,發揮其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尋找這個切合點,完善這套體系。為穩定市場,國家可採取公開拋售或臨時定量定價收儲,防止價格過度上漲或過度下跌,使價格始終在合理的區間內波動,這都需要妥善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處理好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關係。不斷完善定價機制,最終建立起以最低收購價為基礎、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導、以政府適當干預為補充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

(三)建立健全糧食補貼機制,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利益 。 受糧食消費承受能力和國際市場的制約,我國糧價短期內還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為此,要提高農民種糧收益,在實施價格保護之外,必須建立健全糧食補貼機制。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農業補貼制度,擴大範圍,提高標準,完善辦法,特別要支持增糧增收,逐年較大幅度增加農民種糧補貼”。一是要根據財力增長的情況建立糧食補貼穩定增長的機制,農民的補貼要隨國家財力的增長而相應增長,逐步加大補貼力度。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美國,其農場主每年的收入當中大概有60% 來自於政府補貼。短期內我們的補貼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程度,但是我們要確立目標和方向,隨着國家財力的不斷增長,農民得到的政府補貼不斷增加。二是要調整完善補貼方式,更好地體現政策導向。補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政策效果,補貼與糧食生產掛鈎越緊密,對糧食生產的促進作用就越突出。今後,要根據增糧增收的需要,實施激勵政策。目前,我們還沒有達到那麼富裕的程度,由財政補貼農民,不和任何東西掛鈎,直接作為農民收入的一部分,這樣做補貼的邊際效益會下降。我們完善補貼政策的主要想法是將補貼槓桿和價格槓桿相互作用、相互補充,最終促使農民增產,通過增產實現增收。

(四)建立種糧成本調控機制,使種糧成本穩定在農民可承受的範圍內。 “種糧補貼漲一點,農資價格低一點”是廣大農民近年來的迫切願望。如果農資價格上漲過快,不僅弱化惠農政策效應,反而會損害農民種糧利益。為此,在穩定糧價與增加糧補的同時,必須儘快建立健全有效的種糧成本調控機制,防止農民種糧成本過度上漲,從根本上穩定農民種糧收益。一是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改革化肥流通體制,運用市場機制促進化肥供求平衡。近兩年來,農資價格上漲反映最大的就是化肥價格的上漲。每年農民都反映,化肥上漲速度過快、幅度過大,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農民增產和價格的提高帶來的好處。化肥的流通體制,現在仍然在改革當中、構建當中。由於我國化肥供需缺口大,生產原料受國際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因此,從供給上改變目前局面還很難。但是我們可以在流通方面,通過商業儲備、國家儲備,淡儲旺銷等形式尋求破解之道。二是要建立高效的農資流通機制。除了化肥之外,包括種子、農機等其它農資也存在一些侵蝕農民利益的問題,體制機制還需要完善。三是要完善相關的關税政策,加強化肥等農資的進口調控。今年以來,我們已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增加進口、限制出口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75% 、財力只有全國的49% ,糧食產量與財力狀況很不匹配,產糧越多、包袱越重、財政越窮,主產區地方政府缺乏重農抓糧的積極性。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制度”。中央財政要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力度;省級財政也要加大產糧大縣補貼力度,加快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財力增收相協調,從機制與體制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政府共同來保障糧食安全,要大家都熱起來,最好是從下往上熱起來。一是健全產糧大縣的財政獎勵機制,加大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有效緩解地方財政困難、調動地方抓糧的積極性。今年,中央財政對產糧大縣的獎勵總額已達到了165 億,獎勵最多的縣獎勵資金已達到8000 多萬元。如果將來繼續加大獎勵力度,產糧越多獎勵越多,產糧大縣拿到的獎勵資金將超過億元,比上幾個大項目還要來得穩定。二是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產區資金配套。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佔全國的80% ,其中中央財政補助佔67% 。中央財政資金應繼續向主產區傾斜,逐步減少主產區的財政負擔,並儘快調整糧食風險使用方向,使之更好地保障市場調控需要。三是加大對主產區轉移支付力度。要將糧食安全作為中央對地方一般轉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將來還要加大權重,這是縱向的,中央對地方的,還要建立地方之間橫向的利益調整機制。四是建立地區責任機制,落實當地政府糧食安全的責任。中央主要負責全國性的糧食調控和體制機制建設,各地的區域性的糧食安全應該主要靠地方政府。三中全會指出,各地區要強化扶持政策,分擔糧食安全的責任。無論是糧食主產區還是非主產區,各地都應要認真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細化政策目標,加大糧食投入,將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和充實地方儲備等任務落到實處。

(六)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的糧油市場調控機制,實現糧食供求的緊平衡 。 糧食供求緊平衡是我國糧食供求的一個客觀描述,從中長期趨勢看,我國糧食供求略有缺口。由於糧食的彈性係數很低,不調控,只要缺一點,價格波動就很劇烈,這是糧食市場的一個特性。緊平衡僅靠市場難以自動實現,需要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的糧油市場調控機制。一是完善儲備調控機制,增強糧食儲備調控能力。按照“以豐補歉,預先防範,完善佈局,科學儲備”的要求,強化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優化儲備佈局和品種結構;完善儲備糧輪換、收購、拋售機制,提高調控能力;要切實加強儲備糧財政財務管理,完善費用包乾體制,降低調控成本。“看得見的手”要講究成本,不能不計代價。輪換、收購、拋售都要以財政能力為基礎,要預先謀劃、適時而為。二是創新糧油進出口機制,靈活運用進出口政策調劑國內餘缺。我們始終要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首先是立足國內,利用國外資源和國外市場,為調劑國內的餘缺,穩定國內的糧食安全來服務。該出能夠出得去、該堵能夠堵得住、該進能夠進得來。

(七)建立高效通暢的糧食流通機制,促進糧食產銷銜接 。 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出現的一些隱患,直接表現為糧食生產和價格的波動,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流通不暢。要穩定糧食生產和市場,必須加快建立高效通暢的流通機制,着力提高糧食流通效率。一方面要以市場主導、企業經營、政府推動、互惠雙贏為原則,加快構建產銷銜接新機制。進一步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支持糧食企業做大做強,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糧食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糧食經營,通過市場機制推動糧食從產區向銷區流通。主銷區、主產區政府應積極研究財政貼息、運費補貼等財税政策,支持銷區企業到產區建設糧食生產基地,鼓勵產區企業到銷區從事糧食批發等,建立政府引導和促進產銷銜接的新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實現貨暢其流。政府要加大對重要糧油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支持區域性、全國性糧食批發市場的建設,支持港口碼頭等交通樞紐地區重要物流節點的物流設施建設,支持現有糧食倉儲設施維修改造,提高糧食流通效率。

(八)健全完善糧油作物保險機制,支起糧食生產的“保護傘”。 隨着近年氣候變化影響加劇,自然災害頻發,糧食生產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建立有效的農業保險機制是抵禦種糧自然風險、確保收入穩定的最有效的市場化辦法, 也是國際通行作法。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快建立農業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分擔機制”。雖然説,農業保險是最有效的市場化辦法,但建立這個機制光靠市場是不夠的。中國是一個靠天吃飯的國家,每年很多產糧區都會受災,個別甚至絕收,保險保障至關重要。目前我國保險機制還有很多問題,其規模還不足以擔當起這個責任,也還沒有建立起再保險分擔機制,財政要起推動作用。要在各地現有農業保險基礎上,進一步大膽探索,堅持立足國情、立足省情、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糧食作物保險機制,促進糧食生產的發展。一是合理確定保險範疇。初期主要是防範災害風險,以後應以此為基礎,逐步探索運用保險機制保障農民基本收益。二是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商業化運作的政策性保險模式,積極穩妥地推進糧食作物保險。三是完善財政負擔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積極探索糧食補貼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模式,減少政府、農民和企業成本,調動各方參保、承保的積極性。積極推動建立農業再保險機制,逐步建立巨災風險基金,分散巨災風險。

四、立足當前,切實抓好明年財政糧食工作

構建糧食安全的保障體系,當務之急是要切實抓好當前和明年財政糧食工作。目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影響全球實體經濟,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都預測明年將可能進入或者即將進入經濟衰退期,我國經濟發展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保持經濟增長,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任務更加繁重。各級財政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結合當前形勢,立足當前,突出重點,切實抓好以下五項重點工作。

(一)調整完善好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確保補貼落到實處。 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是一項重大民生政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財政部黨組也非常重視和關心。一定要將政策完善好,落實好。為更好地發揮補貼對糧食生產的促進作用,明年繼續適當增加農資綜合補貼力度,並將進一步完善直接補貼的方式。現在各方面對補貼政策有一些反映,希望直補能夠更加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發揮它刺激增產的作用,使政策效應更加明顯。完善種糧補貼方式和辦法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要增強操作性,提高補貼實效。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工作難度很大,大家要統一認識,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積極探索簡便易行、切實有效的辦法,確保政策順利實施,確保補貼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每個種糧農民。

(二)用好管好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做到獎勵資金與糧食產業發展緊密結合。 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實施四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目前產糧大縣財政困難的局面普遍有所緩解,如何進一步發揮好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促進糧食生產的作用,需要大膽探索創新。今後,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的分配應與地方糧食生產和投入更加緊密地掛鈎,地方多投入、多產糧、多調糧,就多獎勵。否則,就少獎勵或退出獎勵,更好地體現政策導向,促進地方多投入、多產糧、多調糧。各級財政部門也要加強對產糧大縣的監管,加強追蹤問效,督促地方政府用好獎勵資金。

(三)創新完善財政支持政策,促進糧食市場的穩定 。 我國糧食經過連續5年增產後,供求形勢正在發生變化,隨着全球經濟可能面臨的衰退以及國際糧價的走低,國際國內價差正在拉平,明年我國糧食可能會出現部分地區、部分品種的階段性過剩。明年糧食市場調控的重點可能要從長期“防少”轉為短期“防多”。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提前研究對策,把握政策的前瞻性和工作的主動性。為切實保護好農民利益,明年最低收購價水平將有較大幅度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已提前公佈,水稻上升幅度也不會小。要採取措施,促進市場價格和糧食產量的同步提高。如果屆時銷區價格不能適度上漲,產銷價格不順,國家收購的壓力將更大,財政支出也將大幅增加。地方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國家政策的實施,落實好自身責任,要服務宏觀調控大局,支持引導當地糧食企業入市收購。

(四)繼續加強財政精細化管理,促進增收節支 。 目前財政收入隨着經濟形勢的變化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預計明年財政收支形勢比較嚴峻,支出壓力大。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強財政精細化管理。要通過合理化的制度設計、精細化的財政管理,提高糧食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着力加強糧食財政運行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快推進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建好、管好、用好補貼網。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是一項重要的財政基礎工作,也是科學理財的重要體現。對此,國務院領導和謝部長都很重視,一直關注着此項工作的進展。各地一定要統一認識,統一步調,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務必建好用好補貼網。要繼續落實好財政廳長負責制,加強補貼網建設的組織協調;要在補貼網資料收集、人員培訓、網絡維護等方面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大局觀,做到資源共享,上下一體;要建立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和獎懲機制,對沒有按時按質完成建設任務的要予以通報批評,並相應扣減財政資金。希望大家不要把補貼網建設當成一項額外的工作。

(五)儘快充實財政糧食工作人員,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 加強糧食財政幹部隊伍建設,是做好財政糧食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財政糧食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各級財政部門已培養出一批懂業務、會管理、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人員配備不到位、人少事多、管理基礎弱化等的問題,影響財政糧食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注重加強幹部培訓,提高幹部素質,充實幹部隊伍,為推進財政糧食工作打好基礎。

同志們,做好財政糧食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財政經建戰線的同志們,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努力開拓財政糧食工作新局面,推動財政糧食工作再上新台階!

國家財政部工作會議講話篇3

同志們:

這次全國財政教科文工作會議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黨的xx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形勢下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近兩年全國財政教科文工作,提出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教科文工作的總體要求,部署今明兩年的重點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近兩年的主要工作

兩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教科文主管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建立健全財政教科文投入增長機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教科文領域的民生,大力支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大力支持文化發展與改革,不斷提高教科文財政管理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財政教科文投入實現了新跨越

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財政教科文投入的規定,不斷完善投入增長機制,大幅提高了投入水平,無論是總規模還是增長幅度,都實現了新的跨越。從20xx年到20xx年,全國財政預算內教科文支出連續跨過7000 億和9000 億大關,20xx年比20xx 年增長了50.11% 。其中:20xx年,教育支出7065.35 億元,比20xx 年增加2399.66 億元,增長51.43% ;科學技術支出1774.52億元,比20xx 年增加439.22 億元,增長32.89% ;文體廣支出891.85 億元,比20xx 年增加409.64 億元,增長84.95% 。同時,各級財政部門按照中央關於新增教育、文化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明確要求,調整和優化投入結構,新增經費向農村傾斜。20xx 、20xx年,中央財政用於農村義務教育的支出分別為189 億元和411 億元,年均增長96.91% ;中央財政用於農村文化方面的支出分別為30.39 億元和62.08 億元,年均增長79.46% 。

(二)財政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取得了新突破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 制改革全面推進。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革進展順利,成效十分顯著,得到廣大農民羣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温家寶對這項改革給予了高度評價,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與農村聯產承包 責任制和農村税費改革,並稱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據統計,20xx-20xx 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將達到2 652 億元。這項改革全部免除了近1.5 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所有學生都得到了國家規定課程的免費教科書,約1100 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補助費,農村中國小經費 保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繼續實施“985 工 程”(中央財政二期投入189 億)、 “211 工程”(中央財政二期投入25 億)、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中央財政共投入25億 )、“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 中央財政20xx年投入20 億 )等重大項目 ,有力地推動了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改善了辦學條件,促進了高等教育 辦學質量的提高 。

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各級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了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高等職業學校示範校建設工程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計劃等。20xx年中央財政用於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和中職國家助學金的投入達62.7 億,促進了職業教育轉變辦學理念,提升了辦學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

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xx年,啟動實施了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通過建立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和學校內部助學制度,從制度上解決了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20xx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54 億元。全國1800 多所高校的400 多萬名學生和1.5 萬所中等職業學校的1600 多萬名學生獲得了資助。在甘肅等5 個省開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試點工作。

(三)財政支持科技自主創新邁出了新步伐

為貫徹落實 《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 年)》(以下簡稱 《科技規劃綱要》), 財政部參與制訂了60 條《科技規劃綱要》的配套政策,與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99 項配套政策的實施細則,涉及財政科技投入、資金管理、税收政策、政府採購政策等多個方面。這些政策的出台,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創新型國家建設。

改進和加強財政科技經費管理。 20xx 年財政部與科技部聯合報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從完善統籌協調和決策機制、優化投入結構、創新支持方式、健全科研項目立項及預算評審評估制度、強化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等五個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按照《若干意見》的要求,調整和優化中央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在繼續增加對國家科技計劃(基金)投入的同時,加大對科研院所正常運轉經費的保障力度,新增設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大幅度增加科技基礎條件投入,建立了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投入的新機制,扭轉了長期以來競爭性科研經費比重偏大、穩定投入不足的局面,形成了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中央財政科技投入新體系。一些地方也在調整和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結構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工作。

重點支持《科技規劃綱要》部署的重點領域與優先主題、前沿技術研究、基礎研究和重大科技專項。 中央財政對“863 ”、“973 ”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經費投入由20xx 年的84.64 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16 億元,增長33.8% ;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經費投入由20xx 年的26.95 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42.96 億元,增幅達51.9% ;支持了16 個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支持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20xx年安排2.2 億元啟動了水稻等10 個大宗農產品的試點工作。

(四)財政支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開創了新局面

支持文化事業發展。20xx年,中央財政安排25 億元支持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6.63億元支持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還安排資金支持了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送書下鄉、流動舞台車和農民體育健身等工程,有效地緩解了農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看電影難”、“看書難”、“看戲難”等問題,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了對全國重點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大遺址”保護的支持力度,支持 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 設立國家出版基金,支持公益性出版物的出版 。

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制定了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財税政策。20xx年,中央財政設立2 億元的“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圍繞“加強市場監管,鼓勵原創,搭建公共技術平台”三個重點,積極推動打造成熟的動漫產業鏈。一些地方也採取有效措施,設立了文化產業專項資金 。

支持文化體制改革。通過制定 財政税收、資產管理、社會保障和人員分流安置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積極推動廣電、出版、藝術表演團體等體制改革工作,許多地方順利完成了出版集團轉制和改制、組建演藝集團等 。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xx年9 月,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加強國有文化資產管理的通知》,明確了財政部門對國有文化資產的監管職責和黨委宣傳部門、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相應職責。

此外,從20xx 年開始,在全國範圍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兩年間各級財政共安排資金25.89 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資金10.13 億元,惠及目標 人羣219 萬人;實施新階段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兩年間各級財政共安排資金7.59 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資金5.99 億元,惠及目標家庭25.32 萬户;20xx年啟動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制度試點工作,涉及目標人羣9.67 萬人。通過建立農村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實現了由“處罰超生”向“獎勵少生”轉變,得到了農民羣眾的擁護,有效地改善了黨羣、幹羣關係,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新機制逐漸形成。

(五)事業財務管理與資產管理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加強事業財務管理。一是根據部門預算、國庫收付制度、收支兩條線、政府採購、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和事業發展的新形勢,財政部組織力量對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規範收支管理、加強經濟核算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修訂草案。二是改革和加強了專項資金管理,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了中央與地方分項目按比例的經費分擔機制;許多專項資金實行了因素分配法;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發揮了資金的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推進了基金制管理模式,發揮了基金制在支持事業發展中的獨特作用。三是優化了資源的配置。通過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有效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中央和地方還積極開展了財政教科文資金的績效考評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加強事業資產管理。20xx 年,財政部發布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明確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和各部門、各單位的管理職責,初步建立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從形成、使用到處置全過程的監管體系。20xx 年,財政部印發了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目前, 28 個省(區、市)財政廳(局)成立了資產處, 出台了地方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辦法。 20xx年,財政部組織開展了全國行政事業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為建立行政事業資產管理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

過去兩年,財政教科文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是各級財政部門、教科文主管部門和教科文事業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國財政教科文和事業資產管理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果。我代表財政部黨組,向全國財政教科文和事業管理工作者表示慰問和感謝。總結兩年的工作,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把握大局,主動服務。 我們始終注重把財政教科文工作放在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形勢下,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全局中來思考和謀劃,深入領會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科文事業發展改革和財政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主動研究財政支持教科文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為黨委、政府和部門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助手。

二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 教科文事業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人民羣眾和社會各界非常關注。我們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教科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研究解決教科文領域的民生問題。在解決人民羣眾上學難、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等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和社會各界的讚揚,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良好的反響。

三是更新理念,改革創新。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不能用傳統的理念和方法開展財政教科文工作。我們許多工作成績的取得,得益於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和改革創新。這兩年我們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科技經費管理改革和建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等方面取得的許多制度突破,都是更新理念和改革創新的結果。

四是依法理財,科學管理。 資金分配和財政管理,都是財政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始終把管理放在財政教科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僅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而且還進行了許多管理上的創新,使財政教科文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比如,在許多專項資金的管理上,實行了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擔資金的辦法、因素分配法、目標管理法等,使資金分配更加規範、更加科學,減少了資金分配中的“自由裁量權”。

五是加強協作,共謀發展。 做好財政教科文工作,推動教科文事業發展,必須加強財政部門和教科文主管部門的密切協作。否則,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這兩年取得的許多成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部門間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濟、通力合作。

儘管財政教科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面臨一些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比如,財政教科文工作發展的理念、改革的理念和管理的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資金供需矛盾比較突出,支出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財政保障和完善教科文領域民生的長效機制還需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教科文資金管理還比較薄弱,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分輕管、管理粗放、忽視效益的現象等。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並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二、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教科文工作的總體要求

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已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經過30 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們既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國際看,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而增強綜合國力,關鍵要靠科技和人才,提高國家軟實力。從國內看,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和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轉到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這些無疑都對教科文事業的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黨的xx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實力逐步 增強,今年財政收入可望突破6 萬億大關,為教科文事業發展與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支持教科文事業發展與改革,是公共財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義不容辭的責任。財政教科文工作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一系列亟需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已擺在我們面前,任務更加繁重、更加艱鉅。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 任務。

根據xx大精神和財政部黨組關於財政改革與發展的部署,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教科文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xx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中央關於教科文事業發展與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財政部黨組對財政教科文工作的總體要求,更新投入理念,着力加大投入;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自主創新,着力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着力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依法理財,強化科學管理,着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隊伍建設,着力提高幹部綜合素質,努力促進教科文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更新投入理念,着力加大投入

實現教科文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在新形勢下,增加財政投入,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新投入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導財政投入的增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當牢固樹立五個理念:

樹立依法投入的理念。增加財政投入,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和規定,確保財政教育科技經費法定增長,逐步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4% 的目標,要落實財政對宣傳文化事業的投入增幅不低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

樹立制度先行的理念。增加財政投入,尤其是涉及民生等重大投入,必須立足長遠,精心謀劃,做好制度設計。只有好的制度設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科文事業發展中的深層問題,才能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政策導向作用,拉動財政投入的大幅增長。

樹立改革創新的理念。增加財政投入,必須與改革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既要通過投入促進教科文事業的改革,又要推動財政投入機制自身的改革。這樣才能建立起教科文事業與財政工作改革的聯動機制,才能促進教科文事業在改革中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樹立規範範圍的理念。要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合理界定財政支持教科文事業發展的範圍,明晰政府和市場作用的邊界及教科文公共產品的屬性,重點支持教育、公共科技和公益性文化等事業的發展。

樹立優化結構的理念。財政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向農村傾斜、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向教科文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促進教科文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傾斜,保障好教科文事業重點項目的實施。

在樹立五個理念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實現從習慣於對“物”的支持到更加註重對“人”的支持的轉變。教育、科技和文化本質上是人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有其發展的內在規律。因此,在制定相關投入政策時,就要科學把握教科文領域中人的精神活動的方式、特點和規律,把財政經費供給的規律和教科文事業發展內在的規律有機結合起來,以廣大教科文工作者是否滿意為標準,建立更加有利於調動教科文工作者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財政投入新機制。

二是實現從單純對單位或項目的支持到更加註重對“平台”、“體系”、“網絡”支持的轉變。為使教科文事業獲得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們投入的視野不能僅侷限在對某一單位或項目的支持上,要注重支持打破部門、單位、所有制、中央和地方的界限,搭建教科文資源的共享平台和網絡體系,發揮資源的集成、系統、共享的優勢和效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實現從單純增加投入到更加註重對投入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轉變。財政教科文投入要轉變傳統的單純增加投入、粗放的投入管理方式。增加投入既要有政策的設計,也要有管理的設計,這就需要有規範的制度、科學的標準、以及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使投入的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躍上一個新台階。

(二)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xx大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不僅負有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各類專門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且涉及千家萬户,惠及子孫後代,與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支持教育優先發展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責。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xx大的要求,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大力支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支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屬於基本公共服務範疇,必須全部納入公共財政的保障範圍,並結合財力可能不斷提高保障水平。財政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要向農村傾斜、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向薄弱環節和薄弱學校傾斜。要全面落實並不斷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保障水平,改善辦學條件,保障校舍安全,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要落實好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工作,妥善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

支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根據高中階段教育特點,進一步完善支持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高中階段教育結構的調整, 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逐步實現與普通高中1 :1 配置的目標。要逐步建立公辦高中的基本辦學標準,嚴格控制豪華辦學。

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要加大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方針, 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職業教育發展內在規律的職業教育投入新機制 。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職業學校的生均定額標準。各級財政部門要圍繞促進 職業學校樹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實行“校企結合、工學結合、注重技能”的辦學模式,重點加大對職業教育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走出一條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

支持高等教育提高辦學質量。對高等教育要實行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方針,合理確定高校學生培養成本在政府、社會和受益者個人之間的分擔比例。逐步改革高校撥款制度,根據高校的辦學層次、辦學水平、學科類型及辦學成本,制定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重點支持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實施好“985 工程”和“211 工程”。繼續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要認真研究高教體制改革後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的財政投入政策問題,進一步明確中央與地方的投入責任。研究建立高校防範財務風險的長效機制,規範和控制高校借貸行為。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切實加強高校的財務管理,確保資金安排使用的規範、安全、節約和有效。

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要根據物價和財力情況建立相關經費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強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進一步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積極開展生源地 信用 助學貸款。

(三) 支持自主創新,着力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xx大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加快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資源集約利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等,關鍵靠科技、靠自主創新。只有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貫徹xx大精神,落實《科技規劃綱要》及其各項配套政策,支持自主創新,着力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是今後一個時期財政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

明確財政科技投入的範圍,調整和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的結構。主要支持基礎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及企業競爭前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性技術研究;通過相關政策和必要的引導性資金對企業研發予以支持。要根據科學研究的規律和公共財政建設的要求,形成穩定支持與適度競爭相協調的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另外,還要根據中央與地方科研任務的不同,使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科技投入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突出財政科技投入的重點。要按照《科技規劃綱要》對重點領域與優先主題、前沿技術、基礎研究、科技重大專項的部署,加大支持力度,尤其要保障好16 個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在科研項目的資金安排上,要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抓住關鍵環節,突出自主創新,解決重點問題。加大對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穩定支持的力度,支持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等。

支持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要支持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改革,逐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加大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的統籌力度,建立科技資源共建共享機制。落實和完善財税政策,充分發揮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支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實施。

(四)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着力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xx大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入方式,完善財税政策,積極支持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保障好人民羣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貢獻。

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事業發展。要科學界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內容,正確把握人民羣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狀況,優化整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研究制定財政投入的範圍、標準和方式,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財政保障機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財政投入要重點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要有效促進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的轉變,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切實保障人民羣眾基本文化權益 。要大力支持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大文化工程,支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要結合文化體制改革,對不同類型的文化事業單位實行有區別的財政投入政策。對政府興辦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事業單位,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又要創新投入方式,建立績效與獎勵機制,促進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提高公共文化產品的質量。對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等承擔政治性和公益性任務的新聞媒體,以及體現國家水準和民族特色的藝術院團,扶持方式要逐步由財政直接投入向購買服務轉變。要加大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的博物館經費保障機制。

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由於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起步晚、規模小,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羣眾的需求,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積極的扶持。要通過制定財税等相關政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環境、提供動力;設立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性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設立投資基金等方式,拉動社會資本投資,利用資本市場拓寬文化產業的融資渠道,促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要積極支持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重點培育一批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五)堅持依法理財,強化科學管理,着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

依法理財、科學管理是各級財政部門、教科文主管部門和單位的重要職責。隨着教科文事業的快速發展和資金投入規模的日益增大,必須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工作。要堅決克服重分配、輕管理,管理粗放等現象。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進依法理財,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加強制度建設。按照依法理財的要求,建立健全財政教科文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儘快修訂、適時頒佈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研究制定事業支出標準制度,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加快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規範預算管理。按照部門預算改革的要求,細化預算編制,強化預算約束,提高預算到位率。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和均衡性,把預算執行的主體責任落實到教科文主管部門。

強化支出監管。要保障教科文事業的重點支出需要,嚴格控制和節減一般性開支。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堅決反對花錢大手大腳和鋪張浪費的行為。嚴肅財經紀律,嚴禁擠佔、截留和挪用財政教科文經費。建立健全覆蓋財政教科文資金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重點加強涉及民生和教科文重大項目資金的監督。

加強基礎性管理工作。根據財政教科文管理的需要,加強基礎數據的信息化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尤其要加強對基層教科文事業單位負責人和財會人員的培訓,增強其依法理財的意識和財務管理的水平。

(六)加強隊伍建設,着力提高幹部綜合素質

着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是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做好財政教科文工作的組織保證。

要加強財政教科文幹部思想建設,深入學習xx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xx大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對財政工作和教科文事業的決策和部署上來。要加強財政教科文幹部能力建設,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拓寬知識面,開闊工作思路和視野;加強政策研究和調查研究,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主動性。要加強財政教科文幹部作風建設,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改革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加強財政教科文幹部廉政建設,把反腐倡廉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經常性地開展基本理論、理想信念、從政道德、優良傳統、黨紀法規等教育,提高拒腐防變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強內部制度建設,用制度管錢、管事、管人。

三、今明兩年的重點工作

隨着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收入連續大幅增長, 20xx年已達5.13 萬億元,今年1-7月全國財政收入為4.09 萬億元,財政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力大大增強。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今年我國經歷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美國次貸危機等都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種種不利影響。特別是7 月份以來,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明顯放緩;改善民生、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支出增加較多,財政支出壓力增大,收支緊張的矛盾比較突出。各級財政部門和教科文主管部門要準確把握當前的經濟財政形勢,安排好 今明兩年的工作。下面,我結合財政中心工作和教科文事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出今明兩年應做好的重點工作:

(一)全面落實和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的各項政策措施

深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一是確保實現改革目標。明年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目標要提前實現,各級財政部門要確保各項改革資金落實到位,尤其是生均公用經費要達到中央確定的基準定額標準。各地要按規定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費,啟動實施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取消寄宿生住宿費。妥善解決好高寒地區學校冬季取暖問題。二是強化改革資金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明確各級各相關部門以及學校的管理責任,建立資金投入反饋機制,制定詳細的資金撥付時間表,強化學校預算編制,加強學校財務管理。開展對改革資金的績效考評試點工作。

紮實做好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工作。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工作主要是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各地要確保資金落實。同時,着力解決好進城務工特別是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就學問題,中央財政對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較多並且解決較好的地區給予獎勵。各地要結合免除學雜費工作,加大對薄弱校的支持力度,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着力解決義務教育發展中的若干突出問題。一是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除險排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要結合校舍維修長效機制資金,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逐步加以解決,確保校舍安全。二是加強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面鞏固普九成果,重點解決部分地方的突出問題。三是加大對農村中國小師資培訓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

(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要逐步提高財政對職業教育的總體投入水平。各地要結合財力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加大對職業教育能力建設、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農業和地礦等艱苦專業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要按規定比例將城市教育附加用於職業教育;拓寬職業教育的籌資渠道,支持多種形式和多種模式辦職業教育。

實施支持職業教育的重點工程。中央財政繼續實施高等職業學校示範校建設工程、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啟動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

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管理工作。加快建立學籍信息化管理系統,為落實好中職國家助學金等政策奠定基礎。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培訓財會人員,健全會計賬户,規範收支管理,建立內控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三)完善高等教育財政投入政策

完善高校財政撥款制度。今年,中央財政將對中央高校撥款制度進行改革。按照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建立以教學經費、科研經費和社會服務補償經費為主要內容的高校財政撥款制度。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逐步加大對高校的投入力度,完善高校撥款制度。

支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211 工程”(三期)已經啟動,中央將投入100個億,地方也要大力支持本地區“211 ”學校的建設,重點加強學科建設、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20xx 年,將啟動“985 工程”(三期),要根據中央要求,結合《科技規劃綱要》,做好“985 工程”(三期)的規劃,充分發揮“985 ”大學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

加強高校財務管理,控制財務風險。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加強領導,深入調研,分析並切實解決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各高校負責人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和財政財務制度的規定,切實履行職責。理順高校內部財務管理體制,加強財會制度和內控制度建設,明確管理責任和管理流程,切實控制高校財務風險,保證各項資金使用的規範、安全和有效。

還需強調的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做好20 個省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試點工作, 要檢查督促高等學校和中職學校按規定足額提取助學經費,做好校內助學工作。根據物價情況,做好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食堂伙食補助工作。

(四)調整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各級財政部門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調整財政科技投入結構。結合科研機構改革和科研機構績效,加大穩定支持的力度。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加大對重點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各級財政部門要與科技等部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通過實施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重大科研裝備購置的聯合評議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科技資源的分散重複配置,逐步實現共建共享共用,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率。

(五)保障科技重大專項實施

今年,16 個科技重大專項已陸續啟動實施。16 個科技重大專項是《科技規劃綱要》中的重中之重,對於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以科技發展的局部躍升帶動生產力的跨越發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央財政對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將給予重點保障,地方財政要根據地方承擔科技重大專項的相關任務,給予經費支持。要根據科技重大專項的特點和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合理編制預算,嚴格預算審核。要明確科技重大專項資金使用的責任主體,強化經費管理責任。要加強對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監管,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六)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推進區域科技創新

要根據科研機構、大學承擔的科研任務、績效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從今年開始,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運行、自主創新研究和科研儀器設備給予支持。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加大對科研機構和大學科研條件建設的支持力度。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科技人才的培養工作。

支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色和優勢,針對制約區域產業集羣發展的科技瓶頸問題和薄弱環節,引導中央級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力量與地方科研力量聯合,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建立和完善區域產業集羣發展的創新鏈。全面實施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七)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財政保障機制

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財政保障機制方案。 逐步將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設施網絡建設、人才技術條件和組織運行等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切實保障人民羣眾基本文化權益。

以推動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目標,繼續支持實施廣播電視“ 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等重大文化工程;積極支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工作,逐步擴大免費開放範圍,提升博物館、紀念館展示和服務水平。中央財政設立地方文化體育與傳媒專項資金和農村文化“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加大對地方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地方增加投入。

同時,要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投入機制,加大文化遺產保護支持力度。要 按照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播的重要程度,進行科學界定和分級,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的投入責任。中央財政要加大對大遺址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支持力度;地方各級財政也要根據上述原則,明確投入責任,加大投入力度。要通過 普查、定級,切實加強對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珍貴古籍的重點保護, 支持做好搶救、保護、利用工作。

(八)大力支持文化體制改革

完善並落實相關財税政策。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相關財税優惠政策,積極支持文化體制改革。有關政策出台後,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支持文化產業主要靠政策,同時財政可以通過提供“種子資金”、財政貼息、風險投資等給予支持,推動構建文化產業融資平台。中央財政設立10 個億的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不同方式支持動漫、電影、出版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探索建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運用金融手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採取公司制運作,支持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和項目推進。

加強文化體制改革中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 切實履行對國有文化資產的監管職責,加強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過程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做好國有文化企業產權管理、重大投融資活動管理和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等工作。

(九)支持計劃生育“三項制度”的實施,推進利益導向機制的建設

按照國務院要求,財政部會同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三項制度”的意見,從今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制度;從20xx 年開始,將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 獎勵扶助制度的標準提高20% ;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將在現有範圍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象範圍。各地區要按照要求落實資金,確保“三項制度”的順利實施。

(十)全面加強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加強財務管理。一是爭取明年出台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同時全面修訂各項行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為事業單位依法理財、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強化預算和支出管理。重點是加強預算編制管理、預算執行管理及結餘管理;加快支出標準制度建設,對一些具有共性特點的重要支出,可以先行制定支出標準。三是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科學設置專項資金項目,嚴格申報審批程序,規範專項資金分配,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由裁量權”;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考評。四是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明確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有關方面管理的積極性,推進信息化管理,按規定實行信息公開。

加強資產管理。一是理順管理體制。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財政部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財政部管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職責。下一步,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要按照規定,切實履行國有資產監管的職責,建立健全“財政部門—主管部門—事業單位”的三級管理模式。二是完善規章制度。財政部將研究制定事業單位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管理辦法。各地區、各部門、各事業單位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制定並完善相關資產管理辦法。三是夯實基礎工作。 配合國家標準委修訂《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為固定資產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提供保證。完善和推廣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地區、各部門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全方位的貫通。四是推進管理創新。要建立和完善 資產配置標準,逐步將新增資產配置納入部門預算,形成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制。要通過資源整合,盤活存量資產,搭建共享平台,提高使用效率。

最後,我再強調一點,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認真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災區教科文系統恢復重建規劃的制定、資金的測算與安排,統籌使用好中央財政恢復重建資金、對口支援資金、社會捐贈資金和受災地區財政資金。各地要落實好中央出台的生源地為地震重災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特別資助政策,確保這些學生順利就學。有關省份要使用好中央安排的 計劃生育再生育免費服務專項經費,妥善解決地震中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家庭再生育問題。

同志們,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財政教科文工作任重道遠,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按照xx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勤奮工作,促進教科文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