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管理創新現場會發言

同志們:

縣長在管理創新現場會發言

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剛剛落幕,我們在鎮隆重召開全縣第四次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場會,我認為,這次現場會不僅是一次自我加壓、自我申報展開的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場推進會,更是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落實會。大家知道,鎮是的“西大門”,近年來,他們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城區帶動、創業富民等發展戰略,在不斷壯大地方經濟總量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工作,在社會管理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為全鎮經濟建設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今天,我們總結推廣鎮社會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就是要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創新惠民之舉,強化落實之功,努力開創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嶄新局面。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鎮社會管理創新經驗的核心在於強化落實之功

剛才,大家參觀了鎮政法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現場體驗了政法接待大廳、心理矯治服務中心、大調解視頻中心、霜橋崇法學堂、社區矯正執法中隊、巡防中隊、長安法治大道、萬譽外來人員公寓等重點項目的推進成效。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強在哪裏?我覺得,他們在社會管理方面有許多創新和獨到之處,但歸根結底,強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上,強在“想做”、“真做”、“巧做”上,一句話,就是強在狠抓落實上。

一是以“想做”的追求,聚落實之力。“想做”是一種追求。長期以來,我們有些鎮(區)在工作中不敢奢望先進,更沒想過爭當排頭兵。而鎮面對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要求、新挑戰,選擇的是快人一步、率先而為。他們在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推進大會後的第一時間就立下誓言:爭辦全縣鎮(區)第一個社會管理創新現場會。目標引領,行動跟進。正因為有了“想做”的動機,才有了“真做”、“巧做”的動力,才有了全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勃勃生機。在短短的三個月內,他們強化組織領導,深入調研分析,不斷髮動造勢,並通過鎮黨委中心組學習會議、鎮黨政聯席會議、各單位項目落實懇談會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層層分解縣交項目的基礎上,確定了8個自選項目,使鎮黨委、政府“想做”的決心轉化成了全鎮上下統一的步調,使縣委、縣政府關於社會管理創新的總體要求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實。

二是以“真做”的作風,抓落實之舉。“真做”是一種作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矛盾和問題,不能大而化之、浮皮潦草,必須下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一項一項去落實,一件一件去辦理,一個一個去解決。如果説鎮的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走在了全縣各鎮(區)的前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始終堅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不虛談、不作秀,咬定目標,堅定前行。縱觀鎮社會管理創新的每一項舉措,都是一點一滴做出來的。政法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等不是他們的原創,但他們做得認真。他們在政法中心設立接待大廳,在鎮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多個部門資源,既有統一受理的功能,又有個案引導的便捷;他們以高前村公共服務中心為示範,推行“一站式、超市化”服務模式,真正做到了“村民辦事不出村”。“法治一條街”不是他們的發明,但他們做得較真。他們將貫穿鎮區的一條主要街道打造成“長安法治大道”,不但加大硬件投入,設立了醒目的標牌、實施了環境的整治,而且強化了軟件建設,通過組織誠信店鋪承諾、開展星級店鋪評估等實實在在的創新舉措,營造了濃郁的法治文化氛圍,打造了有效的法治宣傳陣地。農村防控體系建設不是他們的專利,但他們做得當真。他們不但出台了《現代技防鎮建設三年規劃》,編制了《全鎮技防規劃圖》,而且加大了人防建設力度,實現了全鎮巡防工作全覆蓋。同時強化了外來人口管理,特別是萬譽服飾外來人口服務工作站運行良好,外來人口“三集中”管理紮實推進,兩類人員管控和高危人羣動態化管理成效明顯,築牢了“西大門”的第一道平安防線。

三是以“巧做”的本領,求落實之效。“巧做”是一種本領。做同樣的事情,運作有高下,效果大不同。不得要領地做,勞而無功;遵循規律地做,事半功倍。我覺得,鎮的“巧做”,滲透在了社會管理創新的方方面面。他們的“巧做”,體現在以惠民為根本上。他們堅持以“羣眾的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強一些,幸福指數更高一些”作為第一目標,從看得見、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無論是立足便民,實現為民服務“一站式”,無論是緊扣安民,編織百姓生活“和諧網”,還是突出富民,構建羣眾致富“共同體”,都緊緊抓住了維護羣眾利益、提升民生指數這個着力點。特別是積極探索“公司十農户十基地”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增強了農民的“自我造血”、脱貧致富能力。他們的“巧做”,體現在以創建為抓手上。通過深入開展平安學校、平安店鋪、平安市場、平安家庭、平安社區、平安企業等基層系列平安創建活動,實現了基層平安創建全覆蓋;通過交通安全示範鄉鎮、示範企業、示範學校、示範公路系列創建活動,提升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水平;通過開展“無訴訟村(居)”創建活動,運用民主協商來解決村(居)內部事務,主動化解了矛盾糾紛。他們的“巧做”,還體現在以機制為保障上。在責任細化方面,“一家一書”並實施項目公示;在制度安排上,出台《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考核實施意見》和各專項運行辦法,強化了考核導向;在隊伍建設上,從大調解隊伍到社工隊伍,再到巡防隊伍,全部按要求配備到位,並定期組織培訓,全面提升了社會管理能力。

總之,從鎮的社會管理實踐中,我們無不感受到該鎮黨委、政府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無不折射出了他們在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強勁的動力、過硬的作風和科學的理念,無不為全縣各鎮(區)提供了富有特色的生動教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二、進一步強化對鎮(區)社會管理創新重要性的認識

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鎮(區)是政權的基礎、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和穩定的關鍵,其職能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民心向背和黨的事業興衰。因此,大家務必要進一步強化對加強和創新鎮(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全面落實好社會管理創新的各項目標任務。

首先,從中央釋放的政治信號看。可以説,“社會管理創新”已經成為了過去幾個月來中國政府、學界、輿論界各方共同密切關注的政治話語。今年5月30日,xx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這是繼XX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今年2月19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之後,短短8個月時間裏,中央高層第三次就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做出研究部署,密度之大,重視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我省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納入“兩個率先”的總體佈局,召開了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羣眾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還出台了蘇發【XX】11號《關於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切實加強羣眾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把加強源頭治理、維護羣眾權益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的首要任務,把實施“六大行動計劃”(即:社會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務管理、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固本強基、社會組織培育管理、信息網絡綜合管理)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的主要抓手,把做好羣眾工作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的根本性工作。不難看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已經到了非抓不可、抓不好不可、抓不出成效不可的重大關頭。

其次,從我縣面臨的維穩挑戰看。6月16日至22日,我們深入全縣各鎮(區)下訪巡查。從巡查情況看,全縣社會大局平穩可控,但轉型期內各類矛盾糾紛、不滿情緒易發頻發,且呈高位增長的趨勢,共排查出當前較為突出的矛盾糾紛及潛在問題102起,具體分佈在徵地拆遷、環境污染、特殊羣體、民生訴求、民事糾紛、歷史遺留、公共事件等領域,其中民事糾紛類、徵地拆遷類、民生訴求類矛盾糾紛位居前三位,全縣維穩工作面臨的形勢日趨複雜化、尖鋭化、嚴峻化。透過這些問題,不難看出我們在社會管理方面的一些薄弱環節。一是思想認識還不足。還有少數鎮(區)和部門認為社會管理工作很繁雜、很瑣碎,不如搞大工程、大項目受矚目、顯政績,而體現到行動中,必然對社會管理創新不夠熱心、不夠投入,工作的思路還不夠新、方法還不夠多。二是資源整合還不夠。目前,我們部分鎮(區)的相關部門在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仍然還側重於上傳下達或做協調工作,沒有真正投入力量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相關部門、單位、基層組織之間仍缺乏信息溝通、制度約束、責任追究等機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會管理效能。三是推進基礎還不牢。特別是工作力量和經費投入仍然不足,社會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仍存在不足。四是項目進度還不平衡。縣創新辦於本月4日、5日對全縣30個社會管理創新項目的推進情況進行了集中督查,只有17個項目實現了“時間過半、目標任務過半”,少數部門和單位在工作理念、推進舉措、目標序時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再次,從鄉鎮社會管理的現狀看。鄉鎮黨委、政府作為最基層一級的組織,和廣大人民羣眾貼得最近,是黨委、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實踐者,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上級政府和部門的各項工作都要通過鄉鎮這一級來完成。鄉鎮管理與服務的職能定位是“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着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但對照這一要求,我們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管理職能迷失,部分鄉鎮的工作還存在“隨着上級的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級下達的任務忙,圍着上級考核的方向轉”等現象;如,觀念更新滯後,社會變化了,面臨的問題變化了,可是不少鎮村社會管理的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沒有變,“老辦法不適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能用、軟辦法不管用”的現象比較突出,服務羣眾仍然改變不了居高臨下的習慣;再如,鎮級黨委政府對村委會工作指導乏力、對公益事業建設“瓶頸”突破不力,省政府已經決定,今後省級支出70%用於民生和社會事業,把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務”。因此,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我們的鄉鎮必須努力適應農村經濟社會轉型要求,迅速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上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創造性地履行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推進現代化,建設新”作出積極貢獻。

三、學習借鑑鎮經驗,提升全縣社會管理創新整體水平

同志們!今天的現場會雖然已經是全縣的第四個現場會了,但前幾次現場會都是由部門組織的,從鎮(區)層面講,還是第一次,所以,這次現場會有着特殊的意義,對推進各鎮(區)社會管理創新、提升全縣社會管理創新整體水平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如何推進下一階段全縣的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必須進一步明確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具體要在四個方面強化落實。

1、要把抓落實的重點集中到更加多元的運行資源整合上。社會管理創新核心的一條,就是要通過黨政主導、行政推動來提升區域範圍內行政資源、社會資源、羣眾資源的整合度。一方面,我們要加大項目推進過程中的資源整合力度。各鎮(區)都有社會管理創新項目,牽頭領導、責任單位、項目內容、項目要求等也十分明確,但推進的合力和資源的整合度還亟待提升。各地要借鑑鎮“明確責任主體、實施項目公示、加強考核引領”等做法,進一步充實、強化由鎮(區)分管領導牽頭、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精幹項目推進班子,建立健全定期例會制度、部門協作機制、配合機制,充分發揮牽頭領導統籌協調的作用、責任部門的主導作用、配合部門的協同作用,有效形成齊抓共管的優勢。要強化時效觀念,緊緊抓住重點項目不放鬆,對於一些關鍵項目,通過全面整合資源,着力加快項目的實質化推進,確保按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各項階段性任務。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平台建設過程中的資源整合力度。在現代防控平台建設上,要借鑑鎮“公安為主、巡防跟進、羣防協作”等做法,整合各類資源,進一步深化鎮、村巡防網絡建設,同時要繼續加快視頻監控系統的延伸工作,實現視頻監控系統功能最大化。在外來人員管理服務平台建設上,要借鑑鎮萬譽服飾“外來人口服務工作站”和“萬譽服飾公寓”等成功實踐,深入研究本地區外來人員管理新體制,切實改變外來人口管理的傳統格局,同時,按照“市場化運作、社會化管理”的思路,加快推進外來人口“三集中”建設。在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平台建設上,要借鑑鎮“建立鎮社區矯正執法中隊,對矯正對象逐個落實監管責任、制定幫教計劃、進行心理測試、進行心理疏導”等做法,整合相關資源,將社區矯正對象、刑釋解教人員、涉邪涉毒人員等全部納入管理視線,加大安置幫教力度。

2、要把抓落實的重點集中到更加牢固的基層基礎建設上。基層基礎建設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根基,社會管理中的許多問題都源於基層基礎的不紮實、不牢固。當前及今後一個階段,要着重從三個層面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在縣級層面,相關部門要加快推進新型社區建設試點。按照黨政領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公眾參與的運作模式,圍繞“社區組織規範化、社區工作者專業化、社區管理網格化、服務體系標準化、服務組織社會化、民主實踐制度化、社區工作信息化”的總要求,儘快出台關於新型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縣城鎮社區和麪廣量大的農村社區全面開展新型社區試點工作。在鎮(區)層面,要把着力點放在政法綜治工作中心建設上。要借鑑鎮建立政法接待大廳和鎮便民服務中心等經驗,通過“一站式”辦公,將服務下沉、窗口前移,讓羣眾“少説一句話、少找一個人、少跑一段路、少進一個門”,有效提高為民服務效能。尤其要加強黨委分管領導和政法委員的統一指揮協調作用,大力整合政法力量和社會資源,有效實現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社會聯管。在村居層面,要按照便於管理、便於服務、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城鎮社區按3000户左右規模、農村按“一村一社區”模式,對村(居)區域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推行以“兩委”(黨支部委員會、村居民委員會)、“一辦”(綜治辦)、“一中心”(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為主體的新型社區管理服務體制。要加快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社區發展專項規劃。城鎮社區每百户不少於20平方米,最低不少於400平方米,農村社區不少於600平方米,並具備居民議事室、多功能活動室、綜合辦公室等功能。各村(居)公共服務平台必須確保一套制度、一本台賬、一部電話、一台電腦、一套辦公須知、一套服務指南、一名以上工作人員,並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已建但面積尚未達標的,要通過新建或改擴建,增加公共服務用房。至今仍然未建的,要通過新建、購買、置換、改造等途徑,儘快落實辦公用房。另外,要在縣、鎮相關部門指導下,探索實施“一格多能、一員多用”的網格化新型管理模式,並不斷社區民主建設,增強社區維穩能力。在這方面,鎮為我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3、要把抓落實的重點集中到更加有效的矛盾糾紛化解上。創新社會管理要以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為首要任務。各鎮(區)在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要把抓落實的重點集中到更加有效的矛盾糾紛化解上,做到三個“力爭”。一是力爭矛盾不產生。重點抓好“全面排查、細緻分析、嚴格評估、加快發展”等關鍵舉措。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周排查、月彙總、季分析”制度,形成矛盾糾紛排查常態化機制,從而對問題“苗頭”做到胸中有數、心中有底;對可能發生羣體性事件的矛盾,做到不避、不推、不讓,堅持認真分析、科學研判;要嚴格執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將之作為重大事項出台實施的前置條件和剛性程序,未經評估的重大事項堅決不上會、不決策、不審批、不實施;要借鑑鎮“造血扶貧”的社會管理創新理念和打造羣眾致富“共同體”等成功舉措,下全力發展鎮村經濟、推動社會建設、強化民生服務,從根本上、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二是力爭矛盾不積累。重點抓好“通”、“明”、“專”、“嚴”等關鍵要素。“通”即羣眾的訴求渠道要暢通,可以借鑑鎮“一站受理”羣眾訴求的做法,避免出現羣眾訴求“走錯路、敲錯門、找錯人”的現象;“明”即矛盾糾紛化解的責任要明確,特別要強化“兩新”組織的社會責任,拓寬“兩新”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與範圍,自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消除不和諧音符;“專”即發揮各專業調解組織的作用。要借鑑鎮“紅軍調解室”、“定期組織專職調解員進行工作交流與案例培訓”等創新舉措,全面提升調解人員的工作能力、調處藝術和矛盾糾紛的化解率;“嚴”即完善網絡、健全機制、嚴格考核。要像抓招商引資考核那樣,抓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考核,通過量化目標、定期督查和捆綁掛鈎,將考核工作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三是力爭矛盾不激化。重點抓好“認識高度、處置速度、指揮實度”等關鍵環節。要提升認識高度。穩定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的第一政治、第一要務,特別是我們各鎮(區),都是一方守土有責的陣地,更要牢固確立“穩定壓倒一切、穩定就是最大政治”的意識,真正把心思用在加快發展上,把精力用在維護穩定上,把智慧用在為民造福上,心無旁騖、力不分散,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在維護穩定這個特殊的考場上,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要加快處置速度。積極順應社會管理動態化、信息化、開放化新形勢,把創新手段作為提升矛盾糾紛調處效能和質態的必由之路,特別注重整合業已建成的多種信息平台資源,對分散、零碎的信息,實行統一的採集、分析、研判、交辦、跟蹤、考核,使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科學、高效的處置。要增強指揮實度。在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我們的領導幹部必須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採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儘快控制事態的發展,同時要慎用警力,最大限度地使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激化、不升級。

4、要把抓落實的重點集中到更加到位的公共安全保障上。現在社會和百姓的需求是多樣的,但主要集中在物質文化、公共安全和公平正義三大需求上。為廣大羣眾提供公共安全,是社會管理最關鍵的一項內容,各鎮(區)必須把它作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來抓,着力構建本區域高水平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一是現代技防建設要再上新水平。可以參照鎮的相關做法,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制定現代技防鎮建設規劃,加大現代技防建設力度。縣城鎮着重在技防覆蓋面和使用率上下功夫,着力構建全面覆蓋、全時監控、全網載蹤的現代技防網絡。面廣量大的農村,要着力提升農村小技防的規範化水平。二是應急機制建設要再上新水平。針對當前公共安全事件增多的新趨勢,要加快建立有效的應急處置機制,統籌各方面的應急處置聯合力量,對自然災害、重大疫情、羣體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生產安全事故等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置實行聯合應對,同時加強預案制定和日常演練,確保有急能應、有應能行。三是社會公共安全管理要再上新水平。要像鎮那樣,不斷抓實、抓好基層系列平安創建、交通安全“四項示範”創建、“無訴訟村(居)”創建等活動抓手,深入推進以校園安全、道路交通和運輸安全、消防安全、企業施工和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網絡安全、公眾聚集場所安全等為主的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確保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同志們,社會管理創新是一個宏大、嶄新而緊迫的課題。全縣各鎮(區)、各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按照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以這次現場推進會為動力,認真組織一次“回頭看”,對自身的不足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創新惠民之舉,強化落實之功,推動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不斷提速、全面提升,為建設“經濟更加繁榮、科教更加發達、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的現代化新,全面實現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奮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