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學生形象的演講稿(通用3篇)

3分鐘學生形象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同志們:

3分鐘學生形象的演講稿(通用3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魂動青春,生命無悔》。

茫茫大漠,一棵胡楊迎風矗立,展現的是一座豐碑的偉岸;

巍巍青山,萬株青松連片成林,展現的是一條長城的雄壯。

豐碑高聳挺拔,長城綿延不絕,那是它們的風骨和形象。作為勇立潮頭的當代青年,我們又該樹立怎樣的形象?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苦難的中國在八十七年前,找到了拯救中國的支點——中國共產黨。翻閲中華民族的歷史,奔騰的長江,咆哮的黃河,磨礪出一個堅強而不屈的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積澱出一種偉大而崇高的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讓一代代中華兒女魂牽夢縈,讓一代代華夏赤子前仆後繼。

穿越歲月的峯火,走過歷史的雲煙,在鐮刀斧頭引領的正確航程中,始終飄揚着一面青春的旗幟。它浸透着一代代熱血青年,在黑暗中為民族解放上下求索的不屈與艱辛;它飽含着一代代優秀青年,在前進中為民族發展不懈努力的奮鬥與奉獻。在國際風雲變幻的今天,這一面青春的旗幟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正為建設祖國的宏偉藍圖勾畫出最亮麗的色彩!

黨的好兒子雷鋒、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百姓的好書記鄭培民……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在人民羣眾心中樹起了一面面旗幟、一座座豐碑,留下了一首首永遠吟唱不息的生命讚歌。他們的光輝形象激勵着當代青年高擎旗幟,繼往開來,一路前行。

在今天,青年對祖國和人民的愛,更演繹為用青春和奉獻唱響人間愛的讚歌。自~~大地震以來,我的內心一直被救災一線的青年黨員所感動和震撼着。當國家處於危難時刻,災情就是命令,他們第一時間衝上前錢,他們的身影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最難最險的地方。沒有救援工具,他們就用流血的雙手從廢墟中刨出人民羣眾的鮮活生命;沒有行走道路,他們就用起泡的雙腳從泥濘中踏出人民羣眾的生命通道。是他們用勇氣和責任譜寫了人間的至愛大愛,是他們用青春和黨性,再一次向國人響亮回答“誰是最可愛的人”。

對於共產黨人來説,無論歲月的長河如何流淌,總有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魂魄,一脈相承、綿綿不絕,那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這種精神和魂魄,支撐着一代代共產黨人譜寫一章章動人的魚水新篇。

在座的朋友也許有人會説,我只是一名普通青年,一名普通黨員,終我一生也做不出驚天動地的成績。江海之大,源自細流;泰山之高,積自寸土。面對祖國的召喚和人民的需要,我們能夠選擇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做一朵在風雨中綻放的鏗鏘玫瑰;我們能夠選擇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為構築共和國大廈最堅固的基石增磚添瓦,為構建我們的和諧家園出力流汗。

我很自豪,我是一名從組工幹部隊伍中成長起來的青年黨務工作者。是組工幹部那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的嚴謹作風,是組工幹部那種求真務實、甘為人梯、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激勵着我在新的團委工作崗位上,堂堂正正為人,清清白白履職,踏踏實實做事,為我縣共青團事業的蓬勃發展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歷史已經跨越了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二十一世紀,這是祖國騰飛的時代。黨的xx大已經啟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我縣發展規劃已經繪就了強縣富民的宏偉藍圖。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的步伐踏着時代的節奏,我們的心跳和着民族的脈博。同家鄉共發展,與人民共命運,為祖國獻青春,是我們不變的誓言,是我們扛起的一面不倒的旗幟!

青年朋友們,就讓我們把人生的支點放在黨旗下!把共產黨人那一種精神、那一種信念、那一種魂魄,全部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裏,把最寶貴的青春,貢獻給我們所熱愛的祖國、至愛的人民和鍾愛的事業!

迸發出千萬股青春生命的激情,定能奏響愛我中華的最強音;

綻放出千萬縷青春生命的光華,定能譜寫振興中華的新篇章!

當青春讚歌唱響的時刻,讓我們自豪地説:我們魂動青春,我們生命無悔!

謝謝大家!

3分鐘學生形象的演講稿 篇2

發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流光溢彩的煙花,清脆的鞭炮聲伴着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校園。又開始上演了新學期最精彩的一幕。

俗話説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充滿朝氣的季節,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節。做為一名學生,我覺得我們也應該播撒認真學習,豐收滿意成績,不過在滿意成績的背後肯定缺少不了認真讀書。

知識像無邊的海洋,書就像海洋裏的船,而讀書的習慣和高尚的品德。“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新年伊始,同學們,讓我們在書聲朗朗的校園裏,珍惜這大好春光,發揚我校“愛校、尚學、互敬”的良好校風,精心培育我們播下的每一粒種子,讓它們在這温暖和諧的校園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後願大家在高尚品德和書籍的陪伴下共同成長。

謝謝大家!

3分鐘學生形象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_:

尊重,是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發表不同意見時的傾聽;尊重,是為別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獻給身邊的人。

我們從小都受到過“孔融讓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不能嘲笑諷刺殘疾人。這樣的理論有時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為什麼年紀小便要吃小的梨呢?為什麼一定要讓座如果我也已經很累了?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説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

其實真正的道理在這兒: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句話叫“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意思是説別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瓊瑤做為回報。所謂禮尚往來,在人類的社會中,你付出一分便會有一分的回報,不會多不會少,總有一天一定實現。這是規則。規則在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會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隨後他們亦會如你所做般對待你。

不是沒有這樣的反例吧,試問哪見過一個憤世嫉俗目中無人的狂小子會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與眾不同”來吸引大眾好奇的目光罷了。

尊重是一種大智慧,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與自己的相同之處不難,得遇知音的興奮雀躍足夠掩住“尊重”那平實些微的光芒。難的是尊重旁人與自己的相異之處。比如:你認為吸煙有害健康而且污染環境,他卻將其視作一種調劑,他説人生就是要積極進取、鮮活濃烈,而你只求平淡、安詳、恰然、舒適的過一輩子。所以每個人都有不盡相同的差異何止千千萬?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條並從客觀的角度和欣賞的目光去看對方,並不苛求相同,只求正視相異。

因此,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感悟明瞭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態優雅、舉止從容,因為有足夠的自信支撐自己,也有足夠的寬容去審視旁人。所以會被旁人所尊重,只是因為其身上所散發出的高貴又平和的氣息實在是讓人嚮往和吸引。

尊重會讓人心情愉悦、呼吸平順,尊重可以改變陌生或尖鋭的關係,若是有對彼此足夠的尊重,戰爭都是可以避免。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重人者人恆重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