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的導遊詞(精選3篇)

鎮江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鎮江的導遊詞(精選3篇)

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它位於鎮江城之南,距離市中心僅2.5公里,是我國少有的市內國家森林公園。南山面積達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3%。這裏羣峯連綿,山色蒼翠,清泉淙淙,鳥鳴於耳。

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進入公園的腹地。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原始次森林,這裏的植被以喬木和松木為主,高大參天,整個林子顯得很幽深、寂靜。宋代王安石在此隱居時,曾這樣描述: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

沿着台階我們向山頂攀登。山林經過春風的剪裁之後,正萬木伸張,滿目新綠;耳邊還不時有鳥兒在低吟鳴唱。真是“綠茵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這裏如畫的風景深深地吸引着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他在這裏整整駐足40年,並用“城市山林”來稱謂這方他深愛的水土。今天,這四個字已經成為鎮江城市的愛稱。

現在我們就到達了山頂。大家請看,山腰上那奔眼而來的'一層層豔紅,便是盛開的杜鵑花了。傳説,在南山腳下曾住着一位叫杜鵑的勇敢女子,為了堅守自己忠貞的愛情,最終吐血而亡,她吐的血就化成了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今天這漫山盛開的杜鵑花就是愛的使者,是南山獻給所有朋友的愛的祝福。

遠處傳來了寺廟的鐘聲,南山曾是佛教聖地之一。鼎盛時寺廟達數十座。時至今日,南山僅存竹林,鶴林,招隱三大古剎。其中竹林寺便是蘇東坡獲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人生感悟之地。

幾千年裏,南山以幽深與謐靜,成為無數鴻儒泰斗參悟人生的聖地。音樂家戴顒在這裏成就了三步古曲《遊弦》《止息》《廣陵》,南朝太子蕭統在這裏完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文學理論家劉勰在這裏留下了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聽鸝山房、讀書枱、增華閣、文心閣,這些大師們曾著書立説的地方,依然留存於南山之上,雖然受到了風雨的侵蝕,但歷史的滄桑卻無法掩去它們耀眼的光華。南山在它們的眷顧下,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山水在文化的滋養下充滿了迷人的詩情畫意。

有人説南山是城市的“綠肺”,而我説南山是鎮江城靈魂的所在。鎮江3000年的文脈就根植在這裏,散佈在叢林、泉澗、樓閣、古剎之間。漫步其間,被洗滌、被放鬆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是我們那顆被現代文明撥動得驛驛不安的靈魂。

請大家與我一起深呼吸,閉上眼,讓我們暫時放下外面的世界,在南山,與大自然對話,與不朽的文化對話,傾聽它們的聲音……

鎮江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現在我們來到了古西津渡街。在大家參觀之前,我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條古街。“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長江。”長江和古街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歷史上古西津渡街枕於長江之上,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券門上刻有“枕江”二字。隨着長江北岸坍江,南岸淤積,主航道不斷北移,長江向東延伸。現在長江南岸已經北移了數公里。從清代時候開始,這裏便成了一條熱鬧的商業街。在“枕江”二字下面是53坡,大家猜一下,一共有多少級台階?恩,張小姐説對了,一共53級。53坡的名稱源自於佛教53參圖的來歷,關於53參圖的傳説我在金山寺已和大家詳細介紹過了,53坡只是古西津渡街的一個開始,讓我們一起去開啟它那耐人尋味的歷史畫卷吧!

在53坡的西面是鎮江博物館,原英國領事館,主樓為古印度建築,在樓的頂端刻有“1890”的字樣。這個數字為什麼會刻在上面呢?1857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屈服於外國列強,被迫簽下不平等的《天津條約》,將鎮江開闢為通商口岸。1888年,英國巡捕打死鎮江的一個小販,激起了鎮江人民的憤怒,火燒英國領事館,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於1890年在此原址上重建英國領事館。

“1890”這個數字是中國屈辱史的見證,將它高高的掛在樓頂是為了警戒善良的人們,歷史不能忘記。目前館內珍藏有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文物3萬餘件,其中還有國家一級文物。現在鎮江博物館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順着古街向東望去,我們隱約看到一個石塔,這就是昭關石塔,該塔建於元代,是一座過街石塔,高5米,分塔座,塔身,塔頸,塔頂幾部分。呈亞字形,上刻有佛八寶。鎮江的昭關石塔是我國江南唯一的一座喇嘛式過街石塔,只要你穿過一次石塔,表示你誠心誠意拜一次佛。

在石塔的旁邊是救生會。救生會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有錢人成立的善事機構,當時長江經常有險情,為了鼓勵人們積極主動的救護船隻和渡江人,每救一人救生會獎勵救人者一兩白金。無主安葬的人救生會買棺木安葬。

這條街充滿着宗教色彩,在前面券門上可以看到“同登覺路,共渡慈航”這八個字。穿過券門和石塔就是觀音洞,繼續前進,就是唐代金陵渡。由此我們想起唐代大詩人張祜吟頌的千古絕唱《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過了金陵渡,就是待渡亭,為當時京江24景之一。待渡亭是元明清時期的過江碼頭。有這樣一句詩:“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當時古西津渡街是人們去金山、揚州的必經之路。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曾在次登船上岸。詩人陸游曾經過古渡,記下:閒日同閲往來渡者,無慮千人,大抵多軍人也。西津古渡當時不僅擔任普通客運,也擔負軍運任務,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唐宋元明清,從古説到今”。人們是這樣總結古西津渡街的。我們在遊覽過程中,看到了唐代碼頭,宋代街道,元代石塔,明代酒肆,清代救生會以及近代英國領事館。1982年英籍女作家韓素音來鎮江,漫步在這條古街石板上,讚歎這條古街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館,是鎮江旅遊的金礦。

歷史在不經意間滑過了幾千年,時光的流逝並沒有模糊了人們的雙眼,“千年古渡,百年老街”的歷史風貌如同昨日,風雨依然清晰的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古西津渡街就給各位介紹到這裏,請大家隨我一同在古街上去領略歷史沉澱下來的痕跡。

鎮江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歡迎大家來到鎮江,我是你們本次旅遊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鎮江的旅遊景點有很多,而我們本次的目的地是位於鎮江城西的西津渡。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1000米,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千百年來,發生在這裏的重要戰事有數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游、馬可·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著名的《泊船瓜洲》就是王安石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寫下的。

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時,也不由發自內心地連聲讚歎説:“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古街道上,彷彿是在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內散步。這裏才是鎮江旅遊的真正金礦。”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先生更是把這裏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這就是我們鎮江的古蹟。

接下來,大家在這裏自由的參觀一下,我們3點鐘在門口集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