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人的文章欣賞:養老安排

本站:養老是個社會性的大問題,需要的是我們共同的羣策羣力,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養老安排》。

關於老人的文章欣賞:養老安排

由於是多次性分家,每個兒子得到的也只是相對公平,而不是像一次性分家,將家裏的一切家產都分得明明白白。當地分家並沒有商討老人的養老,也沒有分擔老人的賬務,這些都是要等到老人缺乏自理能力後,老人的財務狀況與倫理責任才會由兒女繼承。比如,老人缺乏自理能力後,當地會採取輪養,比如,每家養一個月,但確實是“久病牀前無孝子”,後來有可能會變成每家輪養10天,換言之,老人在一家呆了10天后,便會拉到另一家,長期以往,老人的年壽也不會長久,一般卧牀半年左右都會去世。

因而,當地也出現了一些僱人養老的事情,即子女在外不方便回來,便會僱請專人照料老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來替代自己。這種類似於城市裏的居家養老模式在農村的具體情況也沒有訪談到當事人,只能通過旁人的口述來了解,相對而言,這種養老方式會支持老人活過“半年之殤”,有些老人卧牀2年多依然精神狀態比較好。不過,這類能夠僱傭專人來養老的家庭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家庭無法支付得起這筆較為昂貴的開銷。總之,在村裏看到的情況是,每個老人都活得比較孤單,卻又十分頑強。平日裏一旦天氣轉好,都會搬着小板凳到街頭或者打牌,或者閒聊,從而顯示自己的存在。

當地的老年人都會有一定的存款,這些周圍的人都知道,村裏也不會強求子女給老人養老。如同石廟村的一樣,要區分為老人是否還具有勞動能力,以及是否還具有自理能力。一旦老人沒有自理能力,兒子們都會自動贍養老人。當地老人沒有和一些地方一樣,並不會在分家的時候就商量好養老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習俗規範。老人都自覺一切的人生任務都是為了孩子,圍繞着孩子的出生-結婚-工作-生子這個生命週期來安排自己的生活。老人們都有一個想法,用幾代人的努力來改變家庭。

老人的閒暇生活

不過,老年人的生活在當地的村幹部看來是比較“幸福的”,他們的滿意度也是比較高的,因為相比較以前而言,現在老年人的基本上都有國家來負擔。他們有養老金,退耕還林款,低保户,煤炭補助等資金,對於當地老人是遠遠夠用了。村裏的老年人70多歲都有人繼續種地,據村幹部粗略統一,60%-70%左右的老人都在家裏種地。老人也不需要子女給錢,只需要子女過得好就好。如果碰到子女的條件還不夠好的,還需要給子女一定的資助。比如週會計,大兒子的家境不好,但是勉強過得去;二兒子在外打工為生,月工資是20xx-3000元左右;女兒嫁到外地,平時回家只需要給子女負擔一些吃的,穿的。週會計給大兒子的大兒子負擔了買房2-3萬元,這個二兒子也知道,不過並沒有引起相應的責任。

老人很少外出,一年只去五寨,三岔等地趕集1-2次,等到年紀更大一些後就不再去趕集。老人的土豆可以吃一年,一般是種了2畝多的土豆,2畝多的豆子用來換豆腐。老人平時的生活也很節儉,早餐吃稀飯和饅頭,中午配着大燴菜(即土豆,包菜,土豆粉,豆腐和肉一起燉出來的特色菜)吃饅頭,晚飯可能是稀飯和饅頭,也可能是吃中午剩下的大燴菜。平時老人不買菜,都是吃自己種下的蔬菜為主,很少購買村裏大車拉來的水貨等。並且,由於老人的年紀較大,肉也很少吃。整個生活開支壓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整體而言,老一輩人覺得自己是農民,農民就是要吃苦的。比如,蘇某雖然已經70歲,可仍然堅持做小工,春秋季節也去植樹造林,“存的錢都是為了孩子,孫子”。他自己日子過得相當樸素,不講究吃穿,覺得自己70歲了,啥也不需要了,有個安穩的居住地就好了,因為子弟都有安排,也就不需要擔心其他。平時子女回來會帶着一些吃的看望老人,不穿的衣服,其餘的老人也不稀罕。

老人對於子女沒有太多孝的要求,覺得子女首先要表現在言語上,不在乎東西的多少,物質上並不重要;其次常回來看看,多陪老人處處;更多是希望子女自身有出息,工作上要有上進心,只要子女得到了良好的安排,在讀書,工作和結婚上老人完成了個人的任務後,便不求其他。倘若一些老人因為自身的問題沒有給子女安排好這些任務,心中便會有所虧欠,言語上也會表現出與子女的不和。

老人也不願意進城居住,首先是上下樓不方便,沒有在家舒服自在;二是氣候不大適應,總覺得無法適應;最後是因為有着婆媳之間的矛盾,“短時間居住還好,長時間就會惹起矛盾”。並且,兒女接老人去縣城裏都是有用的,比如説去照料孫輩,洗衣,做飯等。從這個角度來看,老人也不願進城居住,很少有老人是被子女接去享清福的,對此,老人都會很羨慕這些被接去享清福的老人。

公眾號:文心斕印